![《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1.gif)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2.gif)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3.gif)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4.gif)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8d720ca1f9ac3584fae81034602e0da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表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校:斗湖堤中学小学部教师姓名:陈光辉章节名称《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怀念母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2课。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了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描述了自己与生母的关系,这是为对祖国的爱铺垫情感: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留学异乡他国对两位母亲有怀念,将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思潮起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注重多形式的朗读,揣摩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2、学习、掌握课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解决措施:通过阅读,品味词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语言朴实,结构分明,层次清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录象、声音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课文,品读重点语句,以达到体会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情景导入新课,描述心中的母亲。
2、初步阅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4、回顾“生身母亲”,感受无限敬慕。
5、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之情。6、展示超级链接,丰富文本内容。依据的理论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简介和历史背景多媒体课件及图片教师展示,学生听、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解。生字词词义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多媒体课件及图片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当时思母情景。多媒体课件及补充文本图片教师展示,学生读、看、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理解课文。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之情。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当时思国情景。多媒体课件及补充文本图片教师展示,学生读、看、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理解课文。展示超级链接,丰富文本内容。学会写话。读过这首歌词,再回顾课文《怀念母亲》,你还想说些什么吗?写一写。多媒体课件及音像资料教师展示,学生写一写、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历练语言,渲泄情感,巩固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新课,描述心中的母亲。1、学生展示收集查阅的有关母亲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欣赏有关母亲的幻灯片,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印象: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的母亲)。然后引入新课,简介季羡林和写作背景。5倾听、欣赏,并做相关点评。教师展示音像资料。出示季羡林的文字资料。展示资料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想;了解季羡林和写作背景。通过收集资料,增加对母亲的认识,拓展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他们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初步感知体验母亲的爱,并把感情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了解季羡林和写作背景帮助理解作者的情。二、初步阅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一)自学课文,初步感知5出示自学要求。根据自学要求,边读课文边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101、巡视指导学生阅读。2、课件出示:指导学习生字词。3、课件出示问题,展示答案。4、对学生的回答适时地评价。。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2、认读生字词,说说注意之处,并交流有关词语的理解。3、交流比较难读的语句4、交流初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自主学会本课生词。3、培养概括能力。4、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1.谈感受。质疑。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的理解。(2)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3)补充资料,谈感受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3.再读整段话。151、过渡:2、课件出示问题,指导理解。3、课件展示句子1,帮助学生理解“寝不安席”。4、课件展示句子2。帮助学生体会“我的愿望”“终天之恨”。幻灯出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体会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2、谈感受。质疑。3欣赏句子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交流感受。4、通过补充资料、运用对比的方法欣赏、感悟理解句子2所包含作者的情感。5、有感情的朗读,加深理解。1、利用丰富的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4、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领悟能力。四、指导书写生字巩固生字4强调比较难写的字。2、规范书写姿势。书写练习1、课堂巩固知识点。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布置作业抄作业教学环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生身母亲”,感受无限敬慕。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3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2.用上面的词语,指名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1.听写词语。2、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1、回顾旧知。2、检查学习情况。二、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之情。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4、重点研读以下句子:……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3)感情朗读。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2)感情朗读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3)感情朗读。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①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②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③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④感情朗读。161、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2、引导讨论、交流,读有关语段。3、课件展示重点研读的语句。3、出示自学要求。4、指导朗读。1、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2、讨论、交流。3、边读边找出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的语段,细细体味所包含的情感。4、边读边悟。5、有感情朗读。1、在学习对生身母亲怀念的段落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段落,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研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3、指导朗读,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展示超级链接,丰富文本内容。1、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结合第一自然段谈体会。2、听歌曲朗读歌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设境写话。读过这首歌词,再回顾课文《怀念母亲》,你还想说些什么吗?151、过渡:同学们,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国每年有近四十万中华儿女抛家离子,远渡重洋。他们独自忍受骨肉分离、孤独无依的痛苦。他们何曾不想回归祖国、报效祖国?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他们的心声。2、课件播放《我的中国心》。3、引导写话,进行总结。1、读课文,谈感受。2、朗读歌词,边读边想象。3、写话。读过这首歌词,再回顾课文《怀念母亲》,你还想说些什么吗?1、学会文章首尾呼应。2、发挥想象。3、创设个历练语言,渲泄情感的时空。六、课后巩固完成小练习:1、按要求从文中摘词。2、把词语送回家3、我来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5出示练习,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答案。完成小练习巩固强化七、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朗读全文。2、找出文中描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1布置作业读一读,抄一抄的作业积累语言。学科间整合,加深理解。课堂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一、在课内外联系中生情。《怀念母亲》这课内容时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故此,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充分利用语言魅力和教学媒体向学生介绍和展示作者的情况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家境,了解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心境,时时还补充了文本资料,力求在课内外联系中促进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情意相通,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爱国的幼苗,生发出对祖国的崇敬和爱慕之情。二、重视语言实践。首先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投入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聘用用工合同
- 厂房合同转租协议模板范本
- 打印机买卖合同范本
- 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货物运输服务框架合同范本
- 不锈钢板材购销合同
- 设备安装工程承包劳务合同
- 厦门分包合同范本
- 展览场地租赁、服务合同
- 星载微波散射计遥感热带气旋海面风场的真实性检验方法研究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发布版3.4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
- 2024年英语高考全国各地完形填空试题及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餐饮管理及无线自助点单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服装门店批发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化学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 T-GDASE 0042-2024 固定式液压升降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 香港朗文4B单词及句子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 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