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职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职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职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职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职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职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D.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参考答案:D【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解析:根据题中图解可以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D

R为蓝色,Drr或ddR为紫色,ddrr为白色。故开紫花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四种,A正确;Ddrr与植株ddRR杂交,可产生两种基因型分别为DdRr(蓝色):ddRr(紫色)=1:1,B正确;植株DDrr与植株ddRr后代为1/2DdRr(蓝色),1/2Ddrr(紫色),C正确;DdRr自交,后代紫花(Drr和ddR)占6/16,紫花纯合子DDrr占1/16,ddRR占1/16,共2/16,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2/6即1/3.【思路点拨】解题关键在于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概率计算还是比较简单的。2.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法①和③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采用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B.方法②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体现了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方法③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D.上述三种育种方法都没有培育出新物种参考答案:C方法①和③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方法③的变异是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所以是定向的,A正确;方法②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现了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方法③必须先将抗病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C错误;上述三种育种方法得到的仍是二倍体番茄,都没有培育出新物种,D正确.故选C。【点睛】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参考答案: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对外来的细菌、病毒和衰老的细胞器能吞噬处理,A正确。动物和低等植物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B正确。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细胞器都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线粒体、叶绿体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核糖体能进行翻译,C正确。酶大多数是蛋白质,但少数是RNA,激素有脂质、氨基酸类衍生物,而只有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点睛:细胞器的各种形态、结构和功能都需要掌握,在此基础上对细胞器进行归类,如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4.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显性遗传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Ⅱ-2、Ⅱ-5一定是杂合子C.Ⅲ-2的旁系血亲有4人,其中包含Ⅲ-5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参考答案:D5.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加倍B.图中的b和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图中的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参考答案: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不变,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且复制后DNA数目加倍,B正确;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C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遗传物质DNA的数量加倍,D正确。【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问题。分析题图: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b表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表示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6.下列关于高中教材涉及的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纸层析法B.将细胞器分离出来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C.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让科学家观察到细胞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A7.下列对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B.NaOH和酚酞相遇,呈砖红色C.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不同D.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参考答案:D【考点】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通过模拟实验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解答】解:A、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A错误;B、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便于观察,B错误;C、实验测量的结果是每一块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相同,C错误;D、通过此实验得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D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A.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参考答案:C9.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C.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D.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参考答案:D【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清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及其意义、干细胞的内涵及其类型等是解题的关键。【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红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可见,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及成肌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错误。10.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参考答案:D11.下图甲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A、B代表物质,下图乙表示叶绿体色素分离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①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②中进行的B.①上产生的B物质移动到②中参与C5和C3的还原C.②中产生的NADP+移动到①上接受水光解产生的氢D.图乙中色素带从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参考答案:B【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①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②是叶绿体基质,物质A是ATP,物质B是NADPH;图乙是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分布,由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详解】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是在图中①类囊体膜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②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A正确;B、①类囊体膜上产生的B物质[H]移动到②叶绿体基质中,参与C3的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B错误;C、②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NADP+将移动到①类囊体膜上接受水光解产生的氢,C正确;D、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分布,由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正确。故选B。1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氧气 B.葡萄糖→丙酮酸→水C.葡萄糖→二氧化碳→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2、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解答】解:根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到了丙酮酸中;再根据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到了二氧化碳中.即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D.

1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雌性激素需通过胞吐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C.在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D.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是单向的参考答案:A【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低浓度到高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高浓度到低浓度是是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解答】解:A、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中的固醇,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A错误;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存在钾离子的外流,B正确;C、在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D、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是单向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机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14.对下图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可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B.乙图可表示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氧气浓度与二氯化碳生成量的关系D.丁图可表示氧气浓度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关系参考答案:C1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B.赤霉素促进种子的萌发

C.乙烯仅在成熟果实中合成

D.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细胞分裂参考答案:C16.动物的消化分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下列哪类动物同时在口腔中进行这两种消化

A.鱼纲

B.两栖纲

C.爬行纲

D.哺乳纲参考答案:D17.一个患白化病的女人(其父是红绿色盲患者)与一个正常男人(其父是白化病患者)结婚.请预测他们所生子女是正常者的概率为

A.1/2 B.3/8

C.l/4

D.l/8参考答案:B18.右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若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参考答案:B19.大豆是雌雄同花植物,野生型大豆雌蕊与雄蕊育性正常。科学家从大豆种群中分离到雄性不育单基因突变体甲(隐性性状)和雄性不育单基因突变体乙(隐性性状),为判断这两种突变体是否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下列设计方案及预测合理的是(

)A.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1,再将F1与突变体乙杂交得F2,若F2均为雄性可育,则两种突变体由不同突变基因控制B.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1,再将F1与突变体乙杂交得F2,若F2均为雄性不育,则两种突变体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C.将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进行杂交,若子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则两种突变体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D.将突变体甲、突变体乙分别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甲1、F甲1,再将F甲1与F甲1杂交得F2,若F2中出现雄性不育植株,则两种突变体由不同突变基因控制参考答案:A【分析】这两种突变体如果是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则和野生型基因一起构成该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如果不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或连锁定律。【详解】AB、将突变体甲和野生型杂交后子代全为野生型,当其再和突变体乙杂交时,如果是一对基因控制,则子代中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如果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则子代全为野生型即全为可育,A正确,B错误;C、突变体甲和乙是雄性不育的个体,所以两种类型不可能杂交,C错误;D、突变体甲、突变体乙分别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甲1、F甲1,再将F甲1与F甲1杂交得F2,如果是不同的基因控制,则子代全为野生型,如果是同一基因控制,则子代野生型:突变型=3:1,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重点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利用分离定律来检测基因型,同时需要注意植株中存在雄性不育的现象。20.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右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参考答案:C略21.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B.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参考答案:C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A项错误;低温能够降低酶的活性,但低温并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碘液遇淀粉变蓝,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因碘液只能检测反应物淀粉的剩余量,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所以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C项正确;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而酶具有高效性,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在相应的实验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D项错误。22.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噬菌体释放造成的

参考答案:B23.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植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①内质网②ATP③核糖④脂肪⑤转运RNA

A.①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参考答案:B24.为探究某种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用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做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

)组别实验步骤实验结果1草药灌胃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2蒸馏水灌胃巨噬细胞数量基本不变3免疫增强剂A灌胃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少于组别1)A.该研究的自变量是某种草药和免疫增强剂AB.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的淋巴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C.吞噬了该细菌的巨噬细胞和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一样嵌有抗原-MHC复合体D.实验证明服用该草药的小鼠通过提高体内巨噬细胞的数量,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是在探究某种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根据表格分析,草药灌胃的第1组是是实验组、蒸馏水灌胃的第2组是空白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的第3组是阳性对照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灌胃所用液体的种类,因变量是巨噬细胞数量情况。【详解】A、研究的自变量灌胃所用液体的种类,包括某种草药、蒸馏水和免疫增强剂,A错误;B、单核细胞分化的为巨噬细胞,但巨噬细胞不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只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错误;C、巨噬细胞和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都是小鼠接触过同一种抗原(细菌)的细胞,所以产生了一样的抗原一MHC复合体,正确;D、巨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所以比较组1和组2,第1组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说明某种草药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错误。故选C。【点睛】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一般是: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之后T细胞再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同时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或者抗原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免疫的作用过程一般是: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T细胞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25.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条件下,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D.用180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不能检测到180参考答案:B有氧条件下,①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A正确;乙为还原氢,来源为C6H12O6和丁水,丙和丁属于同种物质水,B错误;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C正确;C6H12O6的O全部用于形成CO2,物质丙为水,检测不到18O,D正确。

26.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

C.DNA的复制表达

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参考答案:D27.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B.借助光学显微镜可以粗略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是逆时针流动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分离剂进行显微镜观察,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判断质壁分离速度(或细胞液浓度)。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进行显微镜观察,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28.下表表示午餐以后正常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相对变化,a、b、c分别表示相对浓度变化(mmol/L)进食后的时间(分钟)0306090120150180a5.05.66.05.15.35.15.1b(×10-5)4.05.87.04.13.84.14.1c(×10-5)3.02.11.22.83.62.82.8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参考答案:C29.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材料一椐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大概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器官捐献的数量远低于需求。要解决器官移植的缺口,一个途径是自愿捐献,第二个途径是人造器官,第三个途径就是异种器官移植。早在1905年,法国科研人员就进行了世界第一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将兔肾植入肾功能衰竭的儿童体内。手术很成功,但16天后由于排异反应,这名儿童死于肺部感染。之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逐步加入到异种器官移植研究之中。材料二异种器官移植的好处是动物器官取之不尽,又比人造器官更具自然和生物性;但异种器官移植也存在排斥反应等问题。猪的器官因大小和功能与人类相似,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能移植到人身上的异体器官。但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发现猪的器官在人体内会被免疫排斥;而且猪的基因组里含有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序列对人体也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科学家用新一代基因技术打把方法,根除了猪细胞里面所有的内源性病毒活性,诞生出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而言“无毒”的小猪。(1)“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序列对人体也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这种潜在的健康风险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灭活猪的诞生,可大大缓解器人体官移植所面临的供源不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猪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的__________传播风险。(2)基因技术打靶方法,也称基因敲除,请你提出一种利用基因敲除去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原理或技术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基因敲除去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后,进行异种器官移植不意味着一定安全,理由是_________。参考答案:

(1).嵌在细胞内基因组的病毒,在猪身体里不会有毒性,但当猪的细胞与人的细胞接触时,病毒就会从猪的基因组“跳”到人的基因组中,导致人体受到损害(合理给分)

(2).异种病毒

(3).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

②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

③利用RNAi(RNA干扰)引起的基因敲除(回答出其中之一即可,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4).还需要解决因异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答出“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即给分)本题考查免疫、基因工程和器官移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科技前沿知识的了解和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1)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指嵌在细胞内基因组的病毒,在猪身体里不会有毒性,但当猪的细胞与人的细胞接触时,病毒就会从猪的基因组“跳”到人的基因组中。异种病毒传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艾滋病病毒从灵长类动物传播到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灭活猪诞生,从根本上解决了猪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的异种病毒传播风险。(2)实现基因敲除的多种原理和方法:①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②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此法利用某些能随机插入基因序列的病毒、细菌或其它基因载体,在目标细胞基因组中进行随机插入突变,建立一个携带随机插入突变的细胞库,然后通过相应的标记进行筛选获得相应的基因敲除细胞。③双链RNA进入细胞后,能够在Dicer酶的作用下被裂解成siRNA,而另一方面双链RNA还能在RdRP的作用下自身扩增后,再被Dicer酶裂解成siRNA.siRNA的双链解开变成单链,并和某些蛋白形成复合物,Argonaute2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参与复合物形成的蛋白。此复合物同与siRNA互补的mRNA结合,一方面使mRNA被RNA酶裂解,另一方面以siRNA作为引物,以mRNA为模板,在RdRP作用下合成出mRNA的互补链。结果mRNA也变成了双链RNA,它在Dicer酶的作用下也被裂解成siRNA。这些新生成的siRNA也具有诱发RNAi作用,通过这个聚合酶链式反应,细胞内的siRNA大大增加,显著增加了对基因表达的抑制。从21到23个核苷酸的siRNA到几百个核苷酸的双链RNA都能诱发RNAi,但长的双链RNA阻断基因表达的效果明显强于短的双链RNA。(3)异种器官移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故科学家还需要解决此方面的问题。3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

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

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

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

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物质吸收的能量;胞吞方式吸收参考答案:B3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D.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显性基因参考答案:C32.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然后又因呼吸消耗而减少,并且需要大量酶参与。现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经,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B.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RNA是在干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C.有些RNA、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D.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参考答案:A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A项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RNA是在干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B项正确;种子萌发时需要的酶可以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蛋白质合成需要RNA参与,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种子萌发过程中新的RNA在吸水后12h才开始合成,说明有些RNA、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C项正确;水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参与呼吸作用,在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D项正确。33.下列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产生

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1分子C3参考答案:B34.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的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并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癌基因的隐患。该“设计婴儿”的培育流程如下: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受精卵一所有受精卵生长3天时,抽取一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剔除含致癌基因的胚胎一选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胚胎植入妻子子1宫,一个健康的“设计婴儿”得以孕育。下列关于该项“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工方式获得15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和人工受精的手段

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基因敲除”

D.将受精卵培养到8-16个细胞阶段可移植入子宫;参考答案:C3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相同参考答案:D36.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参考答案:C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母链的少,所以的都含子链,则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带有32P(母链)的少,大多数不含32P,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7.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B.分生区细胞的分化程度比成熟区表皮细胞低,更易诱导脱分化

C.参与分生区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和高尔基体等

D.分生区细胞中有叶绿体,所以该处细胞中可以合成有机物参考答案:B38.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B.植物体内某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含量的变化C.植物的幼芽、幼叶和种子中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D.生长素的成分为吲哚乙酸,它的合成不受基因组的控制参考答案:B【分析】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低浓度范围内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生长素的运输还受重力、单侧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详解】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也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A错误;植物体内某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如生长素含量增多会影响乙烯的含量,B正确;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种子中不可能大量产生,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C错误;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是色氨酸的衍生物,它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D错误;故选B。39.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参考答案:D4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观察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分析】题干中的“直接”两字是本题解题的切入点.生物实验观察中,很多都需要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如:线粒体、染色体、DNA和RNA等.【解答】解:A、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并且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故A正确;B、花生子叶细胞需要用苏丹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故B错误;C、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故C错误;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大液泡,因此细胞核观察并不清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观察类实验,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右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D直接决定着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也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

种,B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

种。(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和D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C为

结构,D一般为

结构,C物质与D物质的关系是

。(3)头发和肌肉的主要成分均为E,但功能相差极大,从B角度分析是由于

;从C角度分析是由于

。(4)在人的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的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不同的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5)若要证明C和D在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则可选用

对细胞进行染色。参考答案:42.(11分)下图甲表示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⑴甲图中X物质是____________;④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写标号)。⑵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表示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_。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乙图中,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则甲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将首先受到影响,叶绿体内C3含量将___________。⑷乙图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_____(增多、减少、或不变)。⑸(2分)、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丙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若M=MB-MA,则M的确切含义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