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重点实验、典型练习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重点实验、典型练习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重点实验、典型练习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重点实验、典型练习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重点实验、典型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主要内容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图像放大。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结构,把它命名为细胞。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但细节越明显。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2.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水蚤、变形虫等。3.观察微生物时为了限制微生物在水中的运动,我们可以在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第七课《微生物与健康》1.许多微生物对人体有益,如酵母菌,还有一些对人体会造成伤害。2.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们发现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重点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洋葱、清水、碘酒、滴管、载玻⽚、盖玻⽚、吸水纸、镊子、小刀、显微镜(简易显微镜)等。实验步骤一、制作标本1.滴:⽤滴管在干净的载玻⽚中间滴⼀滴清⽔;2.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划个“井”字,⽤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即洋葱表皮);3.展: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洋葱表皮展开;4.盖:⽤镊⼦夹起盖玻⽚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侧,再慢慢放下另一侧。注意不要有气泡;5.染:在盖玻⽚的⼀侧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碘酒尽量浸润到洋葱表皮细胞标本的全部。简单概括为:滴—撕—展—盖—染—吸二、用显微镜(简易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到清楚图像后及时记录。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实验现象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壁和细胞核实验结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可以看到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可以明显看到细胞核和细胞壁。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典型练习一、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A.越大

B.不变C.越小2.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地最大的是()。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二、排序1.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四个基本过程,请按正确的顺序在括号内从左到右排列正确。(4分)①②③④()→()→()→()三、实验分析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原因:()。改正:()。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原因:()。改正:()。参考答案:一、1.C2.C二、(②)→(④)→(①)→(③)三、实验分析(1)原因:(没有先对光就观察了)。改正:(先对光,调整反光镜,使得视野雪亮,再放上标本观察)。(2)原因:(使用的物镜或者目镜的倍数不合适)。改正:(选用合适的目镜和物镜)。分析:这里提到的都是使用显微镜需要注意的地方,考察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主要内容第1课《地球的结构》1.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大陆构成。海洋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71%,陆地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29%。3.地球是一个球体,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公转。同时,地球还在自转。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周期是24小时。2.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对比“地心说”观点“日心说”观点提出人托勒密(古希腊)哥白尼(波兰)相关名著《天文学大成》《天体运行论》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地球的运动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地球是运动的,24小时自转一周其他天体的运动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2.傅科摆是证明地球的关键性证据。3.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不变。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1.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2.当我们随着车、转椅一起运动时,会看到车、转椅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通过相对运动的概念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太阳和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第5课《影子的四季变化》1.圭表: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经过长期观测记录,人们发现影子长度在四季会呈规律变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2.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

在地球的同一地点,观察正午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发现: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3.夏至时正午太阳仰角最大,冬至时正午太阳仰角最小。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仰角相同,夏至时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冬至时日出时间晚,日落时间早。春分和秋分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地球公转:

(1)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年;(2)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4)公转轨道是椭圆的。2.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1)四季变化与地球倾斜并公转有关。(2)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2.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重点实验一.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模型实验步骤(1)提出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转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2)模拟假设,看看哪个假设是正确的。在四个模拟活动中“太阳”、“地球”大致在同一平面上,调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使“太阳”正好照亮“地球”的一半;记录运动方向、观察模型上明暗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地球”上有昼夜光线变化。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二.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实验名称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小球(乒乓球)、有沿圆盘、彩笔实验步骤在小球中心位置上画一条线,表示“赤道”。小球放入圆盘中沿边进行圆周运动,观察小球的运动并及时做好记录。多次模拟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实验现象小球在沿圆盘做圆周运动时,自己也在转动。实验结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典型练习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月8日下午2时,军军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3、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___________实验。(填“对比”、“演示”、“模拟”)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我们国家在北半球,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夏至;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冬至。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我们昼夜平分。当地球绕太阳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赤道”“南半球”或“北半球”)在上虞实验小学的明明长期每天正午12点观察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旗杆的影子最长。我们知道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对地球生命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写出三个受此影响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地核、地幔、地壳2.C3.模拟4.(1)DB(2)AC(3)赤道(4)B(5)燕子等动物迁徙,蛇等动物的冬眠,树木的落叶变化,蝙蝠的昼伏夜出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主要内容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2.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3.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4.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第2课《斜面》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3.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4.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1.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2.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1)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3.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1.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2.轮轴可以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轴越省力。3.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螺丝刀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1.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2.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3.三种剪刀(1)裁衣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距离,剪刀的结构都会设计成等臂杠杆甚至是费力杠杆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多费力,这是得益于刀刃是斜面,刀刃越锋利,裁剪起来就越省力。(2)理发剪刀(牙剪)也多为费力杠杆杠杆,刀刃是梳齿形状,可以用来打薄头发。(3)解剖剪刀的刀柄很长,刀刃很短,可以很省力。第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2.模拟活字印刷(1)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2)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3)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4)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3.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1)制作少量的书时,如制作一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手工抄写。制作大量的书时,如制作100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活字印刷。(2)手工抄写很容易有错误,而活字印刷可以在检字阶段多检查几次,能大大降低降低错误率。4.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印刷术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1.印刷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2.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6.独轮车的模型中,车轮是轮轴的应用,绕轴转动的车架是杠杆的应用。在制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也很多,比如,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用吸管来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力,竹棍连接的捆扎技术等。7.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重点实验杠杆作用实验实验名称杠杆作用实验实验材料小木板、橡皮、大小石块、刻度纸实验步骤把橡皮作为支点,制作一个简单杠杆。指出杠杆的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移动支点靠近阻力点,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记录大石块滚动的距离。移动支点至阻力点和用力点中间位置,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记录大石块滚动的距离。移动支点靠近用力点,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记录大石块滚动的距离。比较三组实验的不同,得出结论。实验现象支点的位置不同,大石块移动的距离不同,同时越靠近阻力点,越容易撬动大石块。实验结论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省力;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费力。二、斜面作用的研究实验名称斜面作用的研究实验材料支撑物(书本)、塑料槽(木板或塑料板)、带钩木块、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将塑料槽(木板或塑料板)的一端搭在支撑物上,另一端搭在桌面上,形成一个斜面。2.将木块由高处沿斜面滑到低处。3.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木块,并记录。4.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提升木块,重复做三次,记录实验数据。5.比较直接提升木块和沿斜面提升木块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现象沿斜面提升木块的力小于直接提升木块的力。实验结论沿斜面提升物体能够省力。小学科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典型练习一、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杠杆1.在右图中标出杠杆的支点、力点、重点。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力;3.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省力杠杆有、;费力杠杆有、;等力杠杆有、。二、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如下表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的实验时,漏填了一项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沿着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123451.72.34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1.表格中漏填的数据可能是()。A.2.2B.3.1C.4.52.本实验是一个()。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模型实验3.本实验中除了改变()外,其他的条件都应保持相同。A.斜坡的长度B.斜坡的坡度C.斜坡的宽度参考答案:一:1.重点支点力点2.省;费;3.老虎钳;起子;鱼竿;筷子;跷跷板;天平【解析】1.图示从左到右分别是重点、支点、力点。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则为省力杠杆;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则为费力杠杆。3.生活中老虎钳,起子等是省力杠杆。鱼竿、筷子是费力杠杆。二:1.B2.A3.B【解析】本题属于探究性实验。斜面的坡度越大,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子就越大,越容易省力。所以对于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主要主要内容第1方面有关能量(主要涉及第1、2、4、7课)(1)能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等不同的表现形式。(2)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作机械能。例如:普通汽车通过化学能、电动汽车通过电能、太阳能车通过太阳能、磁悬浮列车通过磁能都可以让车动起来,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最终都转换为了机械能。(3)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最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如:电风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饭锅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电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4)能源按是否可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后者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5.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植物的生物能,再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一级一级传递。所以说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第2方面有关电和磁(主要涉及第3、4课)(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2)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使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磁针复位,并且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3)电路短路时,电流很强,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但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过长。(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套在指南针上时,磁针偏转角度最大。(5)增加电流或增加通电导线的圈数都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6)用通电线图和指南针能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第3方面有关电磁铁(主要涉及第5课)(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电池不是电磁铁的组成部分。(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例如: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磁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是都有磁性和南北极,不同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和南北极都能改变,而磁铁的无法改变,并且电磁铁的磁性通电时才有,磁铁的磁性自然存在。(4)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5)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图匝数和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在一定条件下,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在一定条件下,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例如: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第4方面有关小电动机(主要涉及第6课)(1)小电动机分为外壳、转子和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和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2)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3)改变磁铁的极性或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会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4)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就能够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规模地转化成电能了。比如:普通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光电池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火力发电站将热能转化成电能,水力发电站将水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站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核电站将核能转化成电能。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重点实验实验名称制作电磁铁实验材料大铁钉(长10厘米左右)、带绝缘胶皮的导线、电池、大头针、电池槽、小块砂纸。实验步骤1.把准备好的大铁钉与大头针接触,观察现象。2.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导线两头各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3.将电池装入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