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_第1页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_第2页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_第3页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_第4页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朝天小学徐琳教学成长随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告诉我们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崔教授甚至把“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放在了有效教学框架图的中心位置。这种持续的教学反思我们常常放在课后运用理论回头审视自己的实践或是寻求同事与其他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倡导专业合作主义。课后的教学反思对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容质疑的,但从一堂课的效益来说,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有效教学服务呢?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往往能在执教第一个教学班后汲取了经验及时在第二个教学班执教时改变策略从而做到更有效。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师多数是执教一个教学班,课后的反思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至少要等一年后重教这篇课文时才能有“用武之地”,那么我们能否将有效教学的特征之一“要有充分的准备”,将这一特征与教学反思结合,也就是说把反思提前到课前进行。也就是说要上一节有效的,扎实的语文课,教师要充分的准备,这一准备就是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多年来,笔者坚持着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坚持着以案例的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教学成长足迹,一个又一个有效教学的优化课堂展示在大家面前,我坚信着“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教学辅导案例一:创造体验生活的课堂“审美四步曲”,实现“生活即教育”[辅导理念]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什么样的教育。”(《陶行知全集》2卷650页)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中,我知道了想要改变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小语文”观,就要把视野放开阔,去和学生一起创造和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大语文”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课堂中学习语文,并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生活教育,只不过换了一个动词来表达:体验。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每当我捧起语文书,就思考怎样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突破原来仅仅以教材、课堂、作业为主的学习资源,以“全面培养全体学生,并促进学生个性发的发展”为原则,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尝试创建开放、多元、综合的,生活化的“大语文”学习环境,即创造体验生活的课堂,实现“生活即教育”。所谓:生活是现实的教育,教育是理想的生活,生活教育是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和合、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生活体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将《新课标》的关键词体验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紧密结合,在进行《四季的脚步》的教学时,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体验生活的课堂。[课堂故事]1、

激发兴趣,诱发生活体验(片断一,找美)师:“同学们,不好啦!春姑娘、夏姐姐、秋婆婆、冬爷爷吵起来,他们想进行一次选美大赛,选出最美的一个季节,想请我们帮助他们分别准备选美的材料进行选美,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好极了,大伙儿总喜欢帮助别人,现在你们组合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组,在小组中交流分享你们所收集的资料也就是找美,最后我们通过说美,读美来进行选美比赛。”这时孩子们闹开了,他们拿着资料(自然书,相片,树叶,自己画的画等等)兴奋地在小组中汇报,无拘无束,滔滔不绝地说。即时反思: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此语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一找美的生活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体验的欲望。2、师生互动,感悟生活体验(片断二,说美读美)学生有了体验,有了积累,有了独特的感受后我就让彼此(老师、学生、文本)互动起来,一块儿感悟生活体验:学生甲说:“我觉得一年四季中春天最美,因为柳树绿了,桃花红了,青蛙睡醒了,小燕子也飞回来了,还有那细细的春雨,轻轻的春风,舒服极了!”我马上把握孩子来源于资料生活中的体会引导她读课文:“孩子,看你说得多高兴啊,这么美丽的春天你把她请出来吧!”。(孩子读课文)另一个孩子读“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时突出“赶”字,我问孩子鲜花绿草为什么要赶来报到?他说:“是溪水的声音把绿草和鲜花从睡梦中叫醒的,他们在秋天就约好了春天一起在森林里开party,而且青蛙,燕子,蚂蚁也要赶来报到。”(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前面的找美体验活动,孩子对春天的感受还能联想到青蛙、燕子其他的景物吗?)夏天组的孩子在汇报时,春天组的同学就向他们发难了:“夏天这么热,知了还没完没了的叫着,烦死人了,怎么会给世界带来欢笑呢?”这时一个孩子举手要回答这个问题,他来到讲台前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要求我把他的相片用投影打出来让同学们看,同学们一看都笑了。这是一张光着身体的小男孩跳水的照片,他那光溜溜的屁股正好对着镜头,所以同学们都笑起来了,孩子说这就是夏姐姐给我们带来的欢笑。这孩子一说完,好几个孩子拿着吃西瓜,吃雪糕,在海边冲浪的相片跑上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夏季的快乐。(作者体验的快乐未必是孩子的,但要让孩子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就必须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有更真切的感受,这样读起课文才有滋有味)即时反思: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更是联系感知生活过程。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它将以问题为轴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读书,获得对语言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通过合作学习,多向交流,不断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探究学习,不断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文本教材”向“体验生活教材”转化。激起学生感受好的生活,就是在进行好的教育。3、多元评价,升华生活体验(片断三,创美)师:“孩子们,刚刚我们进行了找美,说美,读美一系列学习活动,我们发现了作者在诗中仅仅描写了大自然一部分的景色,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景色还未描绘下来,现在让我们来创美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像的翅膀,在脑海里再次呈现四季的景色吧。(听音乐创造美)重新编写一首四季歌。”在孩子的眼里,春天不仅有溪水在唱歌,还有燕子,青蛙,柳树,桃花的歌声,孩子们觉得金蝉不是他们喜欢夏天的主要原因,夏季的欢乐在于能去泳池里游泳,能有西瓜、雪糕、冷饮这些清凉食品,所以他们更渴望描绘自己所喜爱的景物,抒发自己所体会的欢乐,编写一首新的四季歌。学生作品节选:“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太阳唱起来了歌儿----真热,真热,荷花正在盛开。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果子唱起了歌儿----好吃,好吃,黄叶红叶落到了地面。”“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小鸭子一个一个下了水――扑通,扑通,鸭妈妈在教小鸭子游泳。秋天的脚步匆匆,匆匆地,她笑着走来―收割机唱起了歌儿---嘎啦,嘎啦,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小朋友唱起歌儿――哈哈,哈哈,我们正在吃西瓜。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小蚂蚁唱起歌儿――嘿呀,嘿呀,它们准备冬眠的食物啦。”即时反思:学习是体验生活的过程,是学生的自我感悟;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宽泛性,因此我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全新地理解课文内容,不断升华学习体验,激活创新思维,最后创造出个性作品。[辅导心得]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花草是书,树木是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电、天体运行都是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无字书。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孩子们从有字书中获得了有限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通过无字书潜移默化的认识了自然和社会。所以,我们要将无字书带进课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教育价值,在有限的课堂中创造无限的生活体验,总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让我们坚持创造体验生活的课堂吧,实现好生活好教育。教学辅导案例二:“这杯水发臭了吗?”―知情意行合一的有效课堂[辅导理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知情意行合一的心理教育方法观。他认为:知情意行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课堂故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0课《捞月亮》,这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我让孩子在熟读课文后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他们有的扮演小猴子,有的扮演大猴子、老猴子,还有的扮演附近的猴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就在他们的表演下变得更生动更形象,学生也在角色表演中感悟到如果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错事的道理。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情境,希望孩子能将道理在问题情境中具体的表述出来:“如果你是松鼠妈妈,看到猴子捞月亮的全过程,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学生甲:“我会对大猴子说你已经长大了,有文化了,为什么小猴子说月亮掉在井里了,你也相信呢?你应该先想想再去做,不能不动脑筋就跟着喊。”学生乙:“我也要对老猴子说,你是猴子中资格最老的,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小猴子都听你的,如果你还是这样不开动脑筋做事情,你就变成老糊涂了。”学生丙:“小猴子认为月亮掉在井里了,可以原谅,因为它很小,说不定还没有上学呢?可其它的猴子都是大猴子,有的可能是小猴子的爸爸、爷爷,为什么都那么笨,也跟着喊月亮掉在井里了,你们下一次遇到事情一定要好好想想不要再闹出笑话了!”老师:“听了松鼠妈妈说的话,猴子和你们都懂得了什么?”学生丁:“我知道了不要随便跟着别人做事情,一定要开动脑筋想清楚能不能去做。”学生戊:“如果不开动脑筋,总像跟尾狗一样跟着别人做事情,会闹出笑话的,还会犯错误呢?!”我发现了每一个孩子都说得很好,好像都弄懂了这个道理,课上到这能结束了吗?但前面的两个情境活动仅仅是课文情境,孩子所懂得的道理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吗?(因为说的简单,做的难啊!)想个主意试试他们吗?我灵机一动,布置孩子同位相互复述课文,然后马上跑进办公室里拿了一杯刚盛好的清水,接着招班里的中队长出来说悄悄话。我让她一会儿在全班同学面前闻这杯水后就要装出很嗅的样子。做好准备工作后我回到课室里,告诉同学们这杯水是昨天就盛好了,可下班前我忘了喝,现在请大家帮我闻一闻,如果不嗅,我就可以节约用水喝了。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中队长先上来闻,她表演得很精彩,闻了一下后就粘鼻子,皱眉头,直说臭死了、臭死了。“谁还闻?”每个孩子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让他们排着队上来闻,前几个都是女同学,她们闻了后都回答说嗅,而且表情极为丰富,刚刚扮演松鼠妈妈的学生乙还没走近杯子旁,就已经紧粘鼻子,吐舌头,然后怪声的叫:“嗅死啦!”我看得哭笑不得。学生丁上来闻了闻,显得有点莫明其妙,我想她一定是什么也没闻到,她没用做答就走下讲台,可后面排队的同学都期待她的答案,便直问她嗅不嗅,她犹豫了片刻后说嗅。我心想这孩子刚刚说的道理哪去了?!原来她之前是纸上谈兵啊!轮到第六个了,是个男孩子,他闻了一下马上说不嗅。这时同学们奇怪了,为什么他说不嗅。可下一个女同学还是说嗅。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全班都把这杯水闻了一遍,30个孩子(只有三个女孩子)说不嗅,其中五个坚定表明什么也没闻到,没味道,我还清晰的记得仅有一个聪明的男孩从讲台上拿起杯子仔细闻了一遍后说:“没味道,而且水还是热的!”最后我将真相公布了,大家都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那些说水是嗅的同学一边埋怨老师和中队长串通起来骗她们,一边懊悔自己为何没有按事实去做,好好想想,就这样跟着别人的答案乱说乱撞。[辅导心得]陶行知先生说在学校,学生一般要学习两方面的知识:一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的知识;一是通过书本学习,间接地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如何使这两方面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这是教学过程必须要认真处理的问题。陶行知强调教学以“做”为中心,就是重视感性经验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接受“人类全体的经验”和书本知识。他说:“我们必须以个人的经验来吸收人类全体的经验。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苟子说:‘以一知万。’无论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个‘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经验里。自己经验里的‘一’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有了这个‘一’才能收‘三反’‘知万’之效。”陶行知称这是“接知如接技”,即以自己的经验做根,别人的经验做枝,把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接到自己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上去,这样才能“发荣滋长”。为了说明这种知识的嫁接,他又举了《墨辩》中的三知说,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和说知皆为不可能。”这样就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说得比较清楚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知情意行合一“的心理教育方法观,让其帮助有效教学课堂优化。教学辅导案例三:六次“跳水”后的思考---教育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辅导理念]“集体教育方法观”是陶行知先生的人格教育方法观之一。他说:“集体生活是全盘教育的基础”,“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是在集体生活中共学,不但是学生受先生的教育,先生也受学生教育。”“教育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课堂故事]“徐老师,今天听了你的课我在记录本上画了两个问号:‘学生怎么了?老师怎么了?’《跳水》一课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令人怦然心动,可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却慢条斯理,语调平稳,没有抑扬顿挫之感,故此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位熟悉我的恩师接话了:“徐琳,难道你也认为扎实的课堂非平淡不可?,你自己的教学风格哪去了?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是你的强项呀?!”我耷拉着脑袋边听边写下几位教研员的评课意见,但心中却极为抑郁,因为这是我第三次试讲了,感觉自己走到了一个瓶颈的位置,到底怎样突破呢?这时无意看到桌面上的一本《陶行知文集》,于是为了逃避现实问题,我只好钻进书本里。一排显眼的黑体字映入眼帘“教育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也就是互相改造的。”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绪是评价教师教学辅导策略的量标。反思一下自己,在拿到教材后,我一味地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却从未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读了课文后最想知道什么?最关注什么?《跳水》一课的学习重点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且知道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前三次试讲,我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认识水手拿猴子取乐是事情的起因,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孩子去追猴子,步入了险境是事情的经过,船长举枪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是事情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取乐逗举枪水手猴子孩子船长追跳水但课堂学习气氛与这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截然不同,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未激起其学习兴趣,整节课下来就是平平淡淡的。集体教育观中强调教师也受学生教育,教师也应被学生所化。也就是教师应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学习情绪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辅导策略,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效率,从而进行改造。(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于是我重新阅读教材,尝试着以小孩子的角度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终于找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共鸣点。在第五次试讲时果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改善了学习效果。其实学习重点没变,只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到那“牵动学生身心,扣人心弦,令学生怦然心跳”的情感共鸣点就能成功。“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学生既然最喜欢,最关注这部分内容,教师就采取变叙法,在导入新课后就跟随学生的情感共鸣点直奔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将课文描写孩子身处险境的这部分内容以想象,做动作,反复朗读体会等方式进行学习,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兴致勃勃,事情的高潮部分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情感,让他们想说,想读,想体验,甚至想尝试。师:在这样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中,哪个情节最吸引你,扣你心弦?生1:我觉得孩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眼看就要摔下来了这里让我怦然心动。生2:我也有同感。当我读到孩子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我觉得自己的腿都软了,帮孩子涅了一把汗。师:“与这两位同学的感受相似的请举手(过半数)。好!我们就先学习课文中最惊险刺激的文段,孩子步入了险境。”师:“请同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生3读:“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师:“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能让你感受到孩子的处境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候?”生3说:“我从摇摇晃晃这个词感受到孩子已经站不稳了,已经失去平衡能力,说不定再走一步就摔下来了。”师:“我们都来体验一次。请同学们站起来,张开胳膊,想象着自己走在一根极窄的圆木上,注意是圆木,只有手掌般宽,我们只能双脚交替地走着,难以保持平衡,没东西扶,身体开始晃动,快…快摔下来了…”(学生听着老师解说,做着动作体验)师:“有什么感受?”生4说:“危险极了,我站都站不稳,别说走了!可能迈出一步就马上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生5读:“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只要……就……让我感觉到孩子已陷入绝境,必死无疑,即使……也……有了一个假设,可是哪怕给孩子拿到了帽子又能怎样?也难以回转身,这仍旧是必死无疑。师请多个学生反复朗读。师:同学们,你看孩子从摇摇晃晃到两条腿不由地发起抖来(天啊!这时孩子的处境已经刻不容缓了,天啊!已经十万火急了,怎么办呀?!已经危在旦夕了,救命呀!已经迫在眉睫了……学生用表现处境危险的四字词语填空。师:“在孩子生死攸关的一刻,老师看得出大家都在为孩子焦急担忧,咱们先别急,冷静地思考一下,孩子怎么会一步一步地走入险境的?”学生通过追溯原因就能找到事情的起因,“就在孩子生命垂危时,谁出现了,怎样做?”学生自然找到事情的结果,再通过板书,学生对课文的写作顺序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孩子追逗跳猴子水取举枪乐水手得救船长(二)“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到思维的兴奋点。《跳水》一课的学习难点是学生能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并积累表现猴子放肆行为的词句和表现孩子心理神态变化的语句,从而知道事情发展离不开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前五次效果都不理想。让学生画出表现猴子动作的词,画出表现孩子神态变化的词,在汇报交流时就出现了一问一答,学习过程过碎,费时又呆板,效果也不理想。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找到一个能统领(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问题,能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既不会死学,教师也不会教累。在广州市小语会会长王亚芸老师的提点下:“写事的文章,在教学时抓两点,一是情节,二是人物。情节上要整体感知,人物也可以整体感知。”最后在第六次上课时,我觉得亮点就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帮助自己思考孩子步入险境的原因。”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点是提高学习兴趣,找到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课中,学生已经感同身受到孩子的处境危在旦夕,让他们像心理医生一样去查找孩子步入险境的神秘原因时,学生的思维能不活跃吗?学生能不兴奋吗?所以他们仔细读文本,反复读文本,从字字句句中找原因。生:孩子走入险境在一旁观看的水手们有责任。课文中写到:“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和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水手们的取笑令孩子觉得难堪,他们的哄笑是在火上浇油,幸灾乐祸。(读相关的句子)生: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第一根横木上,猴子罪魁祸首。它是一只顽皮的猴子‘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绳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个性朗读课文描写猴子动作的词句)生:孩子因为是船长的儿子,所以他很爱面子,他觉得一定要拿回帽子才能为自己挽回面子,而且他也很容易冲动,猴子几个小动作就把他惹怒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师:看来呀!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放肆的猴子有责任,一旁取笑的水手有责任,爱面子的孩子也有责任。请同学们自由地边做动作边读课文,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表演:请一学生扮演猴子,一学生扮演孩子,下面的同学扮演水手。一生读。生评价:我觉得扮演猴子的同学把“撕,咬,龇牙咧嘴”这些动作都做准确了,能表现出猴子顽皮的一面。生评价:我觉得孩子在哭笑不得这一表情上未能看出哭又哭不得,笑又笑不得的复杂情感。……众生齐读。学生在整体感知人物后,再通过动作表演,互动评价来理解积累课文中好词好句最终实现省时高效地落实本课的学习难点。[辅导心得]在六次“跳水”后,我从未因执教了六次而感到厌烦,反而显得精神亢奋。因为陶行知先生的集体教育观帮助了我,教学相长,教育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是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效应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状态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改造我的教学辅导策略。陶行知的集体教育方法观告诉我教育是相互感化的。我在感化孩子,孩子在促进我改造。所以六次“跳水”后我懂得了钻研教材时,要站在学生角度,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共鸣点,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要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有的放矢,形散而神不散,学生才能学轻松,学得带劲,学得扎实。教学辅导案例四:“在做事中作文,在作文中做人”让学生爱上习作[辅导理念]陶行知先生强调开放性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认为“行是创之源”,倡导解放学生,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学教合一”作文教学,应该融合这一观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做事中作文。“做学教合一”作文就是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学生探索、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等的需要,创设多种情景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最终达到“做事中作文,做人中作文”的作文技能提高和人格发展的双赢目的。也就是说,做人是目的,做事是手段,作文是工具,通过做事与作文,最终要达到发展智能健全人格的目的。[提出问题]

偶然在一个高中生的博客中看到:“老师似乎只教会了我们如何把作文写得花团锦簇,却没有教会我们做人。同学们经常都是写作文的时候一套:激昂文字、批判社会的不良和黑暗;做起事来又一套:满嘴脏话,不讲公共道德,随意损坏公物、乱扔垃圾……这让我觉得非常痛心和失望,如果学习不能教会我们做人,如果一作文就要言行不一,那我们受教育、写作文还有什么意义?”做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能不反思一下自己的习作教学吗?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公认的难题。许多学生怕作文,勉强写出来的文章“假大空”居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的观念。长期以来作文被认为是外加任务,总把作文当学问来教,作文脱离了人的本性,忽视了作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深思后我想在习作教学中贯彻陶行知先生的“做学教合一”教学理念,尝试生活作文,尝试情境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仅靠老师手把手的辛勤劳动就能提高的。写作是一种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和表明见解的技能与手段,形成这种技能的基本学习方式是体验。所谓体验,就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实践、练习等手段对情感、行为和事物等的内在的体察,最终养成某些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某些情感、态度和观念,并获得表达这些情感、态度和观念的技能。生活作文和情境作文的主旨就是“做人?作文”。那么教师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进入生活,并进而激起学生记录生活、抒发感受的欲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课堂故事1]今天我没有拿教科书就走进了课室。孩子的桌面上摆着鸡蛋,衣服,水桶,纸盒等实验材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上作文课,当然我也不打算告诉孩子这是一节作文课。带着亲切笑容我给孩子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准备好了吗?怎样才能让一个生鸡蛋从高处抛下而不破碎?”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准备好了”。从声音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兴致高涨,恨不得马上露一手。于是各小组的同学们开始为鸡蛋“穿战衣”了。一阵手忙脚乱后,各小组开始演绎最扣人心弦的一幕。笑口组的思铭同学拿着一个大鞋盒飞奔上讲台,然后自信地抛给我一句话:“徐老师,任你怎样“处置”它,我们组的鸡蛋一定完好无缺。”这时课室鸦雀无声,孩子紧紧盯着我手上大鞋盒。我不顾仪态地爬上讲台,“居高临下”地向下“摔”鞋盒。随着“嘭”的一声,同学们蜂拥而上抢着打开那个被“摔疼”的鞋盒,掀开盒盖,里面居然还有一个保鲜盒,再次掀开保鲜盒盖,又发现了有多层碎布。就在真实的面纱马上揭开时,其他小组的同学们开始起哄地叫:“破!破!破!…”思铭的同学捧着被碎布裹得紧紧的鸡蛋,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翻开…“胜利了!成功了!你们看,我们组的鸡蛋一丝裂缝都没有。”思铭同学雀跃着,笑口组的孩子们欢呼着。“徐老师,该我们组演绎了!”飞天组的小胖提着满满一桶水吃力地走上讲台。“看,这是我们组的鸡蛋。你们看清楚了,它可是什么也没‘穿’,但它一定会躲过粉身碎骨的命运。”小胖把一张椅子架在了讲台上,站得比我还高,看来他真的想挑战笑口组。此时全班同学屏息凝视,只见小胖高举着鸡蛋对准讲台旁的水桶,轻轻一放。“啊?!”女生们一边半捂着双眼一边大呼小叫的。可惜鸡蛋掉落时碰着了桶边,破了!“早知道我来扔,就知道小胖会笨手笨脚的。”飞天组唯唯不满地嚷着。“徐老师,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这水桶里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我们可是加了大量的食盐,它可是“死海”呀!一定能将鸡蛋浮起来,让我们再试试,刚刚是一次意外。其他小组也想见识一下这人工“死海”的威力所以都同意让飞天组再来一次。“咚!”鸡蛋安全掉到了水桶里,由于冲击力过猛,鸡蛋还是往水里沉,可是很快又让盐水的浮力往上托,不到一会一个完好的鸡蛋就浮在大家眼前了。“太棒了!飞天组一飞冲天,成功了!”……九个小组都分别展示了各自实验的结果。兴奋过后,总想让孩子静下心来谈谈自己的所获。“实验结束了,能说说你们的收获或着感想吗?”小胖“呼”地站起来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做实验一定要不怕失败,要反复从尝试中吸取经验,这样就能成功。”小博士展博说:“做实验最重要就是开动脑筋,鸡蛋是最脆弱的事物,要让它不破碎,就必须思考怎样让它减少阻力,冲撞力等,也就要了解有关力学的知识。”莹莹说:“合作很重要,其实我根本没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小组的同学想到告诉我的,但实验的材料都是我准备的,所以我们组的实验成功了。”……孩子们一边说我一边微笑点头,孩子们能在一个科学小实验中有所真切的感悟,这是多么可贵呀!当然我还不满足他们所说的,一名教育者是非常渴望能“以小见大”,我希望这个小实验能阐述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所以在孩子们源源不断地表达时,我仍在努力琢磨着。当班上最怯弱的孩子拿着鸡蛋举起手来,我突然想到了:“孩子们,现在你们就像这容易破碎的鸡蛋,如果将来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储备各种保护层,有知识的,有技能的,有心理的等等,保护层越多将来的你就像一个铁蛋一样,任何磨难你都不怕。”怯弱的小碧发言了:“徐老师,你说的和我想的一样,妈妈常说要我好好学习,将来翅膀硬了才能飞得更高。可我听不懂,但现在我明白了。我胆小是因为我所学的知识还不够,我怕事是因为我很多事情不会做,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多为集体做事,这样我一定能变成一个铁蛋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鼓掌,我搂着小碧,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孩子们,把这次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好吗?”“没问题,小儿科!”“老师,这次我能写400字。”成功也好,失败也罢,53个孩子都在热热闹闹,沸沸扬扬实验过程中,亲身体验中笑过,思考过,争论过,当他们提起笔来记录这一难忘的场面时将是“一气呵成”的。[课堂故事2]“扔鸡蛋”的实验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习作他们也写得栩栩如生,实验过程具体生动,实验所获也表达得淋漓尽致。看来这样的做事作文的确能帮助孩子提高写作的兴趣。于是我继续寻找生活作文的题材,寻找体验生活的情境。这次就来“学包饺子”吧。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孩子都需要准备包饺子的材料。有的带饺子皮,有的带饺子馅,有的带碗筷,有的带电饭煲,经过多次主题活动,小组成员间合作得相当默契。我给孩子示范了一遍后,课室立即炸开了锅。孩子们像模像样地包起饺子来,还不时传来哄笑声。是的,仅仅是饺子的形状,想必就能写出“成千上万”个比喻句。53双小手一下子就包好了600多个饺子,可是4个电饭锅却赶不上进度,泡在锅里的饺子怎么也不“沸腾”,孩子们居然舔起配饺子酱料来,看着他们那馋样,我也心急如焚,恨这电钣锅动力不足。“饺子熟了!熟了!”“徐老师,这是前进组包的饺子,应该我们先吃!”“这锅里也有我们智能组的饺子呀!”“天啊!我哪记得是哪个组包的呀?这群孩子像饿狼一样,怎么办才好?”……课室里出现了我难以预料的情形,连往日形影不离的鹏鹏和亮亮都争起饺子来,还有的甚至哭着鼻子来说:“徐老师,我只吃了一个饺子,小胖却吃了5个,呜…呜…”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了,课室却一片狼藉(报纸,倒洒的酱油,未包完的饺子馅,一次性碗筷…)可这时孩子们却懒洋洋地,眼看就要下课了,孩子却没有一点打算收拾意念,都在为吃不够饺子而生闷气。这时的我终于“爆发”了:“从来没吃过饺子吗?!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