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发现过江渡口遗址_第1页
黑龙江发现过江渡口遗址_第2页
黑龙江发现过江渡口遗址_第3页
黑龙江发现过江渡口遗址_第4页
黑龙江发现过江渡口遗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发现过江渡口遗址

该渡轮位于海林市东北部约84公里处,牡丹市西部西岸平台。东北距三道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北距河口村约100米(图一)。该遗址在以前的报道中均称为河口遗址,由于1994年我所又在该遗址东部发掘了河口小学遗址,为避免混淆,并鉴于该遗址又位于河口村至振兴村左岸渡口之上,故改称为渡口遗址。这里地处张广才岭东麓,基本属于山地地貌,遗址的北部和南部均为连绵起伏的山岭。遗址于1983年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莲花水库淹没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面积5000余平方米。由于当地村民修建过江渡口,遗址西端大部分已被破坏了。为配合莲花电站工程建设,1993年9-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渡口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850余平方米。初步了解到这处遗址包含有汉至辽金等几个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现将主要收获整理简报如下。一、结构、织物及装饰原理渡口遗址南高北低,文化堆积一般在0.5-1.0米左右,地层堆积也较简单,多数为三层堆积,仅少数探方发现四层堆积。以T1203北壁剖面图为例说明如下(图二)。第1层:耕土层,厚约15-20厘米。第2层:黄褐色土,厚20-25厘米,土质紧密。包含物主要为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褐陶。纹饰有弦纹、划纹、压印纹、附加堆纹等。第3层:黑褐色土,厚15-25厘米,土质较硬。遗物主要为夹砂灰褐陶,纹饰有锯齿状附加堆纹、梳齿纹、锥刺纹、戳印纹、拍印方格纹、乳钉纹等。第4层:浅黄褐色沙土,厚10-15厘米。含极少量陶片和动物碎骨。结合地层堆积及出土遗物看,可以将该遗址划分为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第4层及H43、F7、F8、F10为第一期文化遗存,第3层及F6、F9,F11等相关遗迹为第二期文化遗存,第2层及F2、F3、F4、F5等相关遗迹为第三期文化遗存,F1及石墙等遗迹或开口于耕土层下,或打破第2层,属第四期文化遗存。二、第一阶段的文化遗址(一)f0建筑的形制1.灰坑1个(H43)。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大致为圆形,口径2.7米,呈斜壁筒状,底径1.4米,深约1.5米。四壁为掺有细小卵石的黄沙土,坑内出土较多陶片和动物碎骨等遗物。2.房址3座(F7、F8、F10)。F10由于破坏严重,已看不出平面形状。另两座房址平面呈圆角方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F7为例说明如下。F7位于T1203西部的第3层下,系圆角方形半地穴式,边长约6.0米。四壁直接利用黄褐色细沙土,居住面直接压在沙土层之上,较为平坦,未见任何加工痕迹。房内中部稍偏北,有一圆形灶址,直径0.77米,深约0.24米,呈锅底状,系直接挖于居住面下。灶内有两层堆积,底部有一层厚约0.05米的红烧土,其上覆盖厚约0.15米的白色灰烬土。发现柱洞11个,房内6个,南北向呈两排整齐分布于灶的周围,每排3个;房外5个,分布于墙壁外侧。柱洞直径0.2-0.35米,深约0.15-0.45米,柱洞底部经过夯打,十分坚硬,有的柱洞底部还发现有柱础石(图三)。(二)充填材料b1.陶器陶质多为夹砂陶,呈灰褐、黄褐等色,器表绝大多数为素面,有纹饰的极少,个别器物口沿下饰2-4个对称的乳突状耳。火候较低,手制。皆为平底器,器类主要有罐、钵、器底等。罐1件(F8:1)。夹砂灰褐陶,直口,尖圆唇,斜弧腹,小平底。颈部近口沿处有四个对称的乳突状耳,内壁有黑色烟熏痕迹。口径25、底径10、高26.5厘米(图版肆,6;图四,2)。钵1件(H43:4)。夹砂灰褐陶,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口径11.4、底径5.8、高6.2厘米(图四,1)。器底1件(F7:2)。夹砂灰褐陶,小平底,底径7.2厘米(图四,4)。纺轮1件(H43:9)。泥质灰褐陶,呈圆饼状,直径为3.2、中心孔径0.5、厚约1.0厘米(图四,3)。2.石器数量少,有网坠、磨石等。网坠1件(H43:10)。系河卵石打制而成,呈不规则椭圆形。左右两侧各有一缺口,中间最厚约1.3、长径约9、两缺口间宽约6.3厘米(图五,5)。磨石3件。F7:1已残破,现一边最长处约10.5、另一边残长约7.8厘米,上下两面磨制光滑,四周边较厚,中心较薄(图五,6)。F10:1呈灰黑色,两面磨制较光滑,边缘凸凹不直,一侧较厚,向另一端逐渐变薄,长约7.9、一端厚0.4、另一端厚0.2厘米(图五,9)。3.骨器有锥、矛、铲等。锥4件,分三式。Ⅰ式:1件(H43:1)。用动物骨骼劈开后,磨制而成,器身略呈弯曲状,尖呈扁圆形,残长约8.6厘米(图五,4)。Ⅱ式:1件(H43:8)。利用小动物骨骼稍加磨制而成,另一端还保留着关节部分,基本呈条状扁圆形,长约8.1厘米(图五,3)。Ⅲ式:2件。将动物骨骼劈开后,主要磨制尖部,其余部分略加修饰,或不加工。H43:6基本呈条状,长约10.8厘米(图五,2),H43:7呈长条状,残长约6.7厘米(图五,7)。矛1件(H43:2)。通体磨光,器身略呈长条形,两端较厚呈尖圆状,中心较薄,一端较宽,一端略窄,另一侧背面有一条竖向凹槽至器尖端分岔。长约11.7、中心部位宽约0.7厘米(图五,1)。铲1件(H43:5)。利用动物骨骼劈开后,稍加磨制而成,呈长方形,刃部磨制光滑,一侧内凹,一侧微鼓,略呈弧状,残长约7.8、宽2.3、厚约0.5厘米(图五,8)。三、文化遗址二级(一)填土土石1.灰坑21个。多开口于第3层下。平面多为圆形,少数呈椭圆形和方形。一般口大底小呈锅底状,个别呈筒状和袋状。口径1.0-2.8米,深度不一,多为0.2-0.5米。基本上为一次性堆积,填土中有动物碎骨、陶片等,数量较少。2.房址3座(F6、F9、F11)。平面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F6为例说明如下。F6位于T1401东部第2层下,系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长约3.54、宽约3.10米。居住面和四壁均直接利用河卵石和黄沙,居住面不太规整,上面残留大量木炭及黑色的草木灰,房址内西北部居住面上发现大量木炭和4件完整的小陶罐及1件陶碗。靠南壁处发现2件残破陶罐。房内发现5个柱洞。中心位置为一大柱洞,直径0.50米,4个较小的柱洞匀称地分布于四角,直径约0.22米。柱洞较浅,深约0.15米。未发现灶址及门道(图六)。(二)下饰因子f71.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次为泥质褐陶,呈灰褐、黑褐、黄褐等色。胎质粗疏,火候较低,主要为手制或手制轮修。皆为平底器,主要器型为深腹筒形罐和碗等。器物典型特征是在器物口沿处饰锯齿状附加堆纹,形成重唇。纹饰多饰于颈腹之间,有戳印圆点纹、篦点纹、梳齿纹、刻印三角纹、凹弦纹、凸弦纹、乳钉纹等。罐完整器8件。分四型。A型:筒形罐。据器身变化分二式。Ⅰ式:2件。颈部较长,最大腹径约在器腹中间。F6:4,夹砂灰褐陶,侈口,圆唇,唇下饰一周戳印纹,肩部有两周斜向条状戳印圆点纹,内外壁有烟熏痕迹。口径10、底4.8、高14.6厘米(图版肆,1;图七,1)。F6:5,夹砂黄褐陶,侈口圆唇,唇下饰一周按捺圆点纹,肩部至腹部间为两周凹弦纹,内填刻划三角纹。口径7.4、底径3.2、高11.8厘米(图版肆,2;图七,7)。Ⅱ式:2件。颈部较短,器身变长,最大径在腹上部。F6:7,夹砂灰褐陶,侈口,圆唇,唇下饰一周锯齿纹,肩部有三周斜向条状梳齿纹。内外壁有黑色烟熏痕迹。口径17.2、底径6.8、高27.6厘米(图版肆,3;图七,5)。F11:2,夹砂灰褐陶,侈口,圆唇,唇下饰一周按捺纹,肩部有四周竖印条状梳齿纹,每3个梳齿纹为一组。口径21.5、底径7.5、高34厘米(图七,3)。B型:2件。长颈鼓腹罐。F6:2,夹砂灰褐陶,敞口,圆唇,颈部较长,圆鼓腹。腹的最大径约在器身中间,颈部有14个乳钉钮围成一周。口径9.4、底径5.8、高14.4厘米(图版肆,4;图七,6)。F6:3,夹砂灰褐陶,敞口,圆唇,颈部有15个乳钉钮。口径8.4、底径6.6、高14厘米(图七,2)。C型:1件(F9:1)。侈口深腹罐。夹砂灰褐陶,侈口,方唇,近口沿处有一周凸弦纹,斜弧腹,底部残。口径27.5厘米(图七,4)。D型:1件(H47:6)。侈口短颈鼓肩罐。夹砂黄褐陶,圆唇,颈较短,外表有黑色烟熏痕迹。口径13.4厘米(图七,11)。碗2件。斜壁,假圈足。据器壁变化可分二式。Ⅰ式:1件(F6:6)。夹砂灰褐陶,圆唇,敞口,斜腹略呈弧形。唇下饰一周戳印圆点纹,器底边缘饰一周按捺纹。内外壁有黑色烟熏痕迹。口径10.2、底径5.2、高5.4厘米(图版肆,5;图七,9)。Ⅱ式:1件(F11:1)。夹砂黄褐陶,圆唇,敞口,腹壁斜直。唇下饰一周波浪状按捺纹。器底边缘亦施一周按捺纹。口径18.2、底径6.2、高8.2厘米(图版肆,7;图七,10)。环形器1件(T1505③:1)。直径4.5、孔径2.1、厚1.3厘米(图七,8)。2.骨器鸣笛1件(H25:1)。状似瓢虫,背面镂空,正面左右各有一半圆形小孔。孔径约0.5厘米。长3、最宽处约1.8厘米(图八,1)。3.铁器镞1件(T1202③:1)。锈蚀严重。呈圆锥形,残长约3厘米(图八,2)四、第三点文化遗址(一)基残部分—遗迹1.灰坑15个。多开口于第2层下。大多为圆形锅底状。口径1.20-3.10米,深度一般为0.30-0.70米,最深达1.80米。坑内遗物发现甚少,只有少数灰坑内出土少量陶片。2.房址4座(F2-F5)。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仅发现墙基残存部分,属平地起建。以F2为例说明如下。F2平面基本呈方形,长约6.2、宽约5.8米,墙壁残高0.20-0.30米,系用石块叠砌而成。石块大小不一,却非常平整。墙起建于地下约0.10米,墙基内壁涂抹有草拌泥,泥厚约0.02-0.03米。沿东北一西南向墙壁,有两道石砌烟道,每条烟道宽约0.4米。靠东墙烟道处,未发现石块而为一处豁口,其南部中心位置有两个圆形灶址,呈锅底状。灶1直径约0.65、深约0.15米;灶2直径约0.56、深约0.12米。房内东南部及南部,发现有较大范围的红烧土堆积,厚约5-6厘米。房址西北角墙壁处,有一连接烟道的用石块围砌成的洞口,当是烟道出烟之处。房内地面较平,经过烧烤,质地坚硬。地面厚约0.10米。房址东墙已被扰乱破坏。未发现门道,推测应在东南方向(图九)。(二)材料b型1.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以泥质陶为主。泥质陶呈灰色、灰褐色等,均为轮制,许多器物内外壁均有轮制圆形条痕。多素面,个别器物颈部以下或腹部饰弦纹、刻划纹、拍印方格纹等。主要器型有罐等。罐未见完整器,依据口沿形状分三型。A型:深腹罐。H16:1,夹砂灰褐陶,口沿处有一圈附加堆纹,口沿下部饰不整齐的拍印菱形方格纹,内外壁有黑色烟熏痕迹(图一〇,8)。B型:侈口、束颈。依据颈部变化又分二式。Ⅰ式:短颈,溜肩。含少许细砂。H14:3,泥质灰陶,方唇,素面(图一〇,2)。T1604②:7,泥质灰褐陶,方唇(图一〇,1)。H16:2,泥质灰陶,尖圆唇,唇内侧微内敛,唇面中间有一道浅凹弦纹(图一〇,3)。T1504②:2,泥质灰褐陶,方唇(图一〇,5)。Ⅱ式:颈部略长。H16:3,夹细砂灰褐陶,尖圆唇,唇中间有一道凹弦纹,颈部有二条凹弦纹,有轮修痕迹(图一〇,10)。C型:侈口,斜直颈。T1604②:6,泥质灰陶,方唇(图一〇,4)。纺轮2件。分二型。B型:1件(T1503②:1)。利用夹细砂黄褐陶片打制而成,呈圆饼状,中间有一放射状圆孔。直径4.5、内孔径0.5、外孔径0.8、厚约1.0厘米(图一〇,7)。扣形器1件(T1302②:2)。夹细砂黄褐陶,似一钮扣,正面有数条刻划几何纹。直径约1.4、厚约0.3厘米(图一〇,6)。球:1件(H14:2)。泥质灰褐陶,表面光滑,直径约3.7厘米(图一〇,11)。2.石器刀1件(T1604②:1)。系砂质岩磨制而成,一面顶端有一未穿透的小孔。表面较光滑,刃部较钝。残长6.1、厚约1.1厘米(图一一,2)。穿孔器1件(T1302②:3)。系河卵石磨制而成。部分已残。呈长条形,上端有一残孔,表面磨制光滑。残长约10.4、厚1.2、孔径0.5厘米(图一一,3)。3.牙器1件(T1401②:1)。系野猪獠牙磨制而成,乳白色,呈弯曲状,局部已裂,内部空心,长14厘米(图一一,1)。4.铁器镞1件(H14:1)。锈蚀严重,平面呈三角形,圆锥形铤,剖面呈菱形,长5.4、宽灶略小一些,灶2直径约0.51、深约0.18米;灶3直径约0.49、深约0.18米。房内南部近烟道处有3块较大的板石,石块表面平整光滑,有黑色烟熏的痕迹。板石基本围成一圈,似为烟道出烟口。房内居住面未见加工痕迹,上面散落黑色草木灰及木炭。穴壁东侧被一现代坑打破(图一二)。五、第四阶段的文化遗址(一)房址3座fps1.沟3条(G1-G3)。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第2层。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0-2.8米。宽约0.6-1.3米,深约0.6-1.2米。内部堆积基本为含卵石的黑色粘土。遗物很少。2.灰坑14个。开口于第1层下。多为椭圆形,次为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呈锅底状和筒状,坑一般大而深。口径1.3-3.1米,深约0.30-1.2米。坑壁不甚规整。少数坑内堆积可分两至三层,多数坑内发现有陶片、兽骨等。3.房址1座(F1)。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第2层。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长5.35、宽4.85米,穴壁残高约0.30米。房内靠北壁和西壁发现曲尺状火炕,系河卵石叠砌,由两条烟道组成,烟道底部挖于黄砂土上。火炕顺西壁向北,再至西北角转至东北向,宽约1.20米。每条烟道宽约0.20米,深约0.10-0.18米。烟道底部由于长期烧烤,表面较坚硬。房内东北角近烟道处,有3个相互打破的圆形灶址,其中最靠近烟道的灶与烟道相通。最大的灶1直径约0.75、深约0.20米;另2个4.石墙打破第2层,晚于第三期。分布于遗址的东部和北部边缘。系河卵石叠砌而成,平地起建。墙基内外侧均抹有草拌泥。石墙分两部分,西南一东北向墙西南端已被破坏。残长27米。西北一东南向墙长约31米,西北端与上道墙相接,东南端伸向断崖。石墙总体宽度为1.25-1.5米,又由两条宽约0.35米的单墙组成,两单墙之间距离为0.5-0.75米。东墙近中部的两条单墙之间还发现两道由卵石砌的隔墙,宽约0.75米。石墙残高约0.1-0.3米。墙的内外两侧堆积大量的卵石,当是石墙倒塌堆积,据堆积推测石墙原高度约为1米左右。(二)灰陶的结构,形状为灰陶,为长丝灰陶1.陶器以泥质陶为主,有少量夹砂陶,泥质陶分灰色、灰褐色两种,夹砂陶多为灰褐色。绝大多数为素面陶,个别有弦纹、附加堆纹、刻划格纹等。多为轮制,泥质陶器表多经磨光处理。器形较大而厚,皆为平底器,常见器型有罐、钵、甑等。罐复原1件。依据口沿等形状可分三型。A型:敛口鼓肩罐。H2:4,轮制,泥质灰陶。尖圆唇,口微敛,肩部外鼓,大平底。口径7.6、底径8.8、高13.6厘米(图一三,8)。B型:侈口,束颈。H1:28,泥质灰陶,方唇,口径31.2厘米(图一三,2)。C型:侈口、短颈、溜肩。依据唇部变化分三式。Ⅰ式:H1:32,泥质灰陶,口沿外卷,肩部略有弧度,口径21.6厘米(图一三,4)。Ⅱ式:H1:9,泥质灰陶,口沿外侈,唇内侧有一道较细的凹弦纹,颈部有一道凸弦纹,口径10厘米(图一三,5)。Ⅲ式:H1:7,泥质灰陶,口沿外侈,唇部加厚,内外壁均有轮制条痕,口径24.6厘米(图一三,1)。钵复原2件。敛口、浅腹、大平底。F1:9,夹细砂灰褐陶,尖圆唇,器壁略呈弧状,口径11.4、底径13.4、高5.2厘米(图一三,3)。F1:13,夹细砂灰褐陶,尖圆唇,口径9.8、底径12.8、高5.1厘米(图一三,6)。甑1件(H2:11)。夹沙灰陶,仅存底部。器底有一圆孔,孔径2.8、底径9.6厘米(图一三,7)。三孔器1件(H39:1)。泥质黄褐陶,外表经烟熏呈黑色,长方体,纵剖面似梯形。正面有两个圆孔直通背面,底部有一圆孔通左侧圆孔。正面两圆孔上部有数条刻划三角纹,每一条边都被平压为一个弧度较小的平面。上边长4.7、下边长5.2、高6.7厘米,三孔径分别为2、2.3、2.5厘米(图一四,1)。网坠11件。长方体,上下两端前后两侧各有一道凹槽。F1:5,泥质黄褐陶,长4.6、宽2.5、厚1.4厘米,凹槽宽0.4厘米(图一四,3)。2.石器不规则形器1件(F1:10)。系河卵石磨制而成,整体扁平,平面大致呈三角形,下端边缘有一打制出的凹窝。长19.8、下端宽10.2、厚约0.8厘米(图一四,2)。3.铁器镞1件(H1:2)。锈蚀严重,平面大致呈菱形,长约4.6厘米(图一五,3)。矛1件(H1:3)。锈蚀严重,呈圆锥形,底端有一锥形孔。长13.8、底径3.6、孔径2.2、孔深5.8厘米(图一五,1)。铁片1件(H1:1)。锈蚀严重,大致呈三角形,边长约3.1、厚约0.1厘米(图一五,2)。六、文化遗迹的形制及年代通过此次发掘,使我们对渡口遗址的文化面貌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处遗址包含了四个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年代大致从两汉时期直到辽金时期。第一期文化遗存的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骨器和石器。陶器均为夹砂陶,手制,火候不均。多素面,器类有罐、钵等,皆为平底器。发现的骨器数量多于石器,主要为锥、矛等工具和武器。陶器中以带四个对称的乳突状耳的深腹罐最具代表性,这种器型与我省牡丹江流域的东康遗址出土的同类器有相似之处,因此年代应大体相当,即两汉时期。第二期文化遗存,属于靺靺鞨文化系统。这一时期的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次为泥质褐陶。制法为手制或手制轮修,皆为平底器,器物组合主要为罐和碗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腹部和肩部,有条状梳齿纹、锥刺纹、刻印短条纹、戳印纹、按捺纹、乳钉纹、凹弦纹等,器物口沿处多饰一周花边附加堆纹。根据陶器的类型、质地等分析,其与目前发现的靺鞨文化的陶器有相当的共性。如该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的A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