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可用葡萄去皮后得到的葡萄汁代替梨匀浆
B.细胞内绝大部分的水是良好的溶剂,还能参与多种代谢反
C.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是因为所含氨基酸的R基不同
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答案」C
F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
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r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需要选择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组织且富含还原糖,
当将葡萄去皮后得到的葡萄汁也近乎无色,且富含还原糖,因此可代替梨匀浆,A正确:
B、细胞内绝大部分的水是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还能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B正确;
C、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的,而R基的不同导致了氨基
酸的种类不然,C错误;
D、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构
成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
确。
故选C。
2.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A~F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若需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
B.与图中I上具识别功能的物质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ABCGE
C.E和A中的DNA都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D.F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通道,可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答案」D
『分析』图中A为核孔,B为核糖体,C为内质网,D为细胞质基质,E为线粒体,F为胞
间连丝,G为高尔基体,H为细胞壁,I为细胞膜,M、N为囊泡.
[详解』A、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A错误;
B、I为细胞膜,其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是糖蛋白,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有B核糖体、C内质网、G高尔基体和E线粒体,B错误;
C、E线粒体中DNA以裸露的环状形式存在,A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的形
式,C错误;
D、F胞间连丝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通道,可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D。
3.不同植物细胞内液泡的大小、形状、颜色存在差异。液泡膜上具有多种酶和转运蛋白,
液泡中贮存着多种细胞代谢产物和多种酸性水解酶,糖类、盐类等物质的浓度往往很高。液
泡还能吸收细胞质中某些有毒物质,避免细胞中毒。液泡可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或细胞膜。
以下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泡内多种物质浓度较高可能是因为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成熟植物细胞都含有这些色素
C.液泡可分解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该作用类似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
D.成熟植物细胞质内的水分子大量进入液泡,从而维持细胞膨压,使植物体保持挺立状态
「答案」B
分析』液泡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它由液泡膜和细胞液组成,其中细胞液容易和细胞外液和
细胞内液混淆,其中主要成分是水。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
类、色素、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
『详解』A、液泡内多种物质浓度较高可能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体现,A正确;
B、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但不是所有的成熟植物细胞都含有
这些色素,如根部细胞中不含有这些色素,B错误;
C、液泡中贮存着多种细胞代谢产物和多种酸性水解酶,因此植物细胞的液泡可分解蛋白质、
核酸等物质,这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作用类似,C正确;
D、液泡中糖类、盐类等物质的浓度往往很高,因此吸水力较强,从而导致成熟植物细胞质
内的水分子大量进入液泡,使植物体保持挺立状态,D正确。
故选B。
4.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
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
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Ca?+通过钙泵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依靠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A
r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
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
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f详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转运过程除了自由扩散外,还可能是胞吞和胞吐,A错
误;
B、Naf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只能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
度运出细胞,因为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往往较高,B正确;
C、Ca?+通过钙泵进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肾小管上皮细胞依靠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的方式是顺水分子的相对浓度梯度进行的,
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Ao
5.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
通常情况下,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与分离酶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
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
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
协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B.黏连蛋白和securin蛋白都能与分离酶结合,说明分离的不具有专一性
C.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D.若抑制APX的活性,会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C
r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黏连蛋白解聚的结果,
而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securin蛋白核分离酶结合阻断了黏连蛋白解聚,导致着丝点不
能分离,染色单体不能分离,进入细胞分裂后期的APX被激活,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
活分离酶,使着丝点分离,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A、根据分析: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连蛋白解聚的结果,A错误;
B、黏连蛋白和securin蛋白都能与分离酶结合,说明他们有和分离酶结合的位点而不是不具
有专一性,B错误;
C、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抑制分离酶的作用,C正确;
D、抑制APX的活性,导致细胞内染色单体不能分离移,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形态一直
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C。
6.研究发现,ATP被神经末梢释放后,可与血管及内脏平滑肌细胞膜上的P2X受体结合,
从而激活Ca?+通道,引起Ca?+内流而产生兴奋效应。P2X受体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细胞。
进一步研究发现,ATP在感觉传递尤其是痛觉传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在感觉传递过程中,ATP是一种神经递质
B.神经末梢释放ATP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人体内环境中含有大量的ATP
D.ATP既是供能物质,又可参与信息传递,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答案」C
[分析』1、ATP,腺喋吟核昔三磷酸(简称三磷酸腺甘),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由
1分子腺喋吟,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TP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
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2、兴奋在突触上传递是突触前膜(前膜释放是以胞吐的形式)到突触间隙再到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单向传递。
(详解』A、由题干“ATP被神经末梢释放后,可与血管及内脏平滑肌细胞膜上的P2X受体
结合,从而激活Ca?+通道,引起Ca?+内流而产生兴奋效应“知,在感觉传递过程中,ATP是
一种神经递质,A正确;
B、神经末梢释放ATP,是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正确;
C、人体内ATP和ADP可以快速转化,所以细胞中现在的ATP和ADP量很少,C错误:
D、ATP含有大量能量,既是供能物质,又可参与信息传递,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
信息的统一体,D正确。
故选C。
7.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
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
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C.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利用了“减法原理”
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
理,,
「答案」A
r分析』1、加法原理是绐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
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即知道自变量,不知道因变量;
2、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具体而言,
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
r详解』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实验组配置缺Mg的完全培养液,对照组配
置完全培养液进行对照培养,利用了“减法原理”,A错误;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人为的增加了不同的pH条件,属于“加法原
理”,B正确;
C、验证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将对照部分遮光处理,利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
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去除神经后观
察显性,利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
故选A。
8.细胞呼吸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反应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氨基酸、脂
质等合成的原料;非糖物质的代谢产物也能够进入细胞呼吸的不同阶段。因此,细胞呼吸是
B电子传递链可能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C.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发生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D.脂肪的水解产物甘油和脂肪酸可分别进入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而最终被彻底氧化分解
1答案」C
r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
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
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
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
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J和少量能量。第
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
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r详解』A、由图示可知,多糖水解成单糖后,并以单糖的形式参与糖酵解,A正确;
B、还原氢是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大量ATP,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在
线粒体内膜上,因此电子传递链可能位于线粒体内膜上,B正确;
C、糖酵解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
D、由图示可知,脂肪的水解产物甘油和脂肪酸可分别进入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而最终被彻
底氧化分解,D正确。
故选C。
9.豌豆花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与高茎豌豆的
DNA相比,矮茎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使其不能合成相关的酶,导致
豌豆茎不能长高,控制两种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白色高茎豌豆和紫色矮茎豌豆两
品种的纯合子,欲培育纯合的紫色高茎豌豆品种,其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aaBBXAAbb
J①
Fi--AabD-----刈,w
⑤I②而激光
0ABAbaBab
I③
—>AABB--------
A.要明显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图中①②③的育种方法
B.图中过程③的操作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④中激光的作用是诱导基因突变
C.从变异的角度看,矮茎豌豆的形成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过程①一⑤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
r答案」c
『分析』1、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
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T自交一选优一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2、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
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
(3)特点:明显的缩短了育种的年限;获得的种都是纯合的,自交后产生的后代性状不会
发生分离。
[详解』A、单倍体育种能明显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图中①②③的育种方法,A正确;
B、图中过程③的操作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④中激光的作用是诱导基因突变,
B正确;
C、矮茎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从变异的角度看,矮茎豌豆的形成是
基因重组的结果,C错误;
D、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过程①一⑤中基因频率有发生改变,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
确。
故选C。
10.克里克以T4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了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之后,其
他科学家利用合成的“UGUGUGUGUGUGUGUGUG......“2碱基重复序列做模板,得到新合
成的蛋白质由半胱氨酸和缀氨酸交替连接而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此可推断,该RNA序列中含有两种密码子
B.该过程需要核糖体和R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
C.该过程还需要其它RNA的参与
D.该过程中有水的生成
『答案JB
r分析』据题意可知,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也就是说由个碱基级成。
“UGUGUGUGUGUGUGUGUG"2碱基重复序列有UGU和GUG两种密码子,合成的蛋
白质最多只能有两种氨基酸。
『详解』A、该RNA序列中含UGU和GUG两种密码子,A正确;
B、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不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C正确;
D、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综合而来,该过程有水的生成,D正确。
故选B。
11.眼皮肤白化病(OCA)是一种与黑色素(合成时需要酪氨酸前)合成有关的疾病,虹膜、
毛发及皮肤呈现白色症状。该病的两种类型0CA1(I型)与0CA2(II型)均是隐性突变
造成的,有关该病的介绍如下表。有一对患病的夫妇生下了两个正常的孩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类染色
原因结果性状
型体
I酪氨酸酶基因突毛发均呈白
11号酪氨酸酶含量较低
型变色
II黑色素细胞中pH异常,酪氨酸酶含量正患者症状较
15号P基因突变
型常轻
A.OCA两种突变类型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B.II型患病原因可能是黑色素细胞中pH异常导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但他们的两个孩子都是杂合子
D.OCA两种突类型都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D
1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有两种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即结构蛋白的合成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r详解』A、据题意分析可知,OCA两种突变发生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而非同一基因突变形
成的不同基因,故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A正确;
B、据图表信息可知,I【型患者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含量正常,而pH异常,推测致病原
因可能是黑色素细胞中pH异常导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B正确;
C、据题意与图表分析,两种类型均是隐性突变造成的,设两种遗传病分别由Aa、Bb控制,
则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应为A—B—,则有一对患病的夫妇生下了两个正常的孩子,双亲基因
型可能是aaBBxAAbb,即该夫妇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子,但他们的两个孩子都是杂合子,
C正确;
D、眼皮肤白化病(OCA)是一种与黑色素(合成时需要酪氨酸酶)合成有关的疾病,故基
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行控制细胞代谢,最终控制了生物的性状,D错误。
故选D。
r点睛』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在发生这一突变的个体上、在发
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
12.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
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HIV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
0123456789时间/年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
「答案」B
F分析』由图分析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随着HIV
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有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大,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
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
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f详解』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A错误;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错误;
D、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D
错误。
故选B。
r点睛」该题考查学生对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要求学生会识图辨图,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判断。
13.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
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K值
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
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NkNat,人为1.015
「答案」D
[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
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
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
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r详解』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会使田鼠种群的K值降低,A错误;
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无法进行比较,B错误;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会使重捕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所占
的比例变小,进而使得估算值偏大,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呈“J”
型增长,因此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1=N(/,其中入为1+0.015=1.015,D正确。
故选D。
14.酿酒酵母(一种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木糖转化为乙醇。首先,木糖还原酶利用
NADPH(还原性辅酶II)转化木糖为木糖醇,然后木糖醉脱氢酶利用NAD*(辅酶I)转
化木糖醇为木酮糖,后者进一步在其它条件下转化为乙醇。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对相关酶
进行改造,显著提高了乙醇的产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NADPH供氢给木糖后不会转化为NAD卡
B.若两种酶的比例不平衡,可能会造成木糖醇积累
C.酿酒酵母的线粒体在无氧条件下基本不发挥作用
D.科学家对相关酶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合成全新的基因
「答案」D
『分析』基因工程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将符合人们需要的目的基因导入适宜的生物体,原
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
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
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或或生活需要。
(详解』A、NADPH供氢给木糖后不会转化为NAD’,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辅酶,A正确;
B、题意显示,木糖还原酶利用NADPH(还原性辅酶II)转化木糖为木糖醇,然后木糖醇
脱氢酶利用NAD+(辅酶I)转化木糖醇为木酮糖,在这个连续反应中,若两种酶的比例不
平衡,可能会造成木糖醇积累,B正确;
C、酿酒酵母将木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
质,故线粒体在无氧条件下基本不发挥作用,C正确;
D、科学家对相关前改造的过程中,并不是需要合成全新的基因,而是对原有基因进行必要
的修饰,D错误。
故选D。
15.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
匕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
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L抑菌圈
含抗生素的纸片
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接种病原菌
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
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
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答案」D
r分析』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
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
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据此答题。
[详解』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病原菌,A错误;
B、病原菌发生抗性变异在接触之前,B错误;
C、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形成的抑菌圈应较大,C错误;
D、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不同抗生素在平
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多肽只有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
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
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在细胞内堆积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可通过下图所示机制对
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
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
最后被溶酶体降解
B.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被溶酶体降解,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
并释放出氨基酸、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等物质
C.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D.该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但不涉及信息交流
「答案」ABC
r分析』据题意可知,泛素可标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使其与自
噬受体相连,进而进入溶酶体溶解。
详解』A、据图示可知,泛素可标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使其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
吞噬泡,最后被溶酶体降解,A正确;
B、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被溶酶体降解时,可释放出氨基酸、磷脂(甘
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等物质,B正确;
C、降解产物是氨基酸、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等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可被细胞
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磷脂可被细胞重新用于生物膜构建,C正确;
D、该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泛素标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与
溶酶体融合等过程均涉及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ABCo
17.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B.图2表明刺激轴突1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神经元M
C.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
D.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
「答案」A
f分析』分析图甲,有2个突触,轴突2与轴突1之间为一个突触,轴突1和细胞体构成一
个突触;图3的电位差值小于图2,所以图3情况下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量减少,导致
Na.内流减少,电位差变化小。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轴突2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轴突1释放的是兴奋性神
经递质,两者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A正确;
B、图2可说明刺激轴突1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
递质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B错误;
C、根据图3的结果可知,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动作电位降低,说明轴突2抑制了轴
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轴突1,并未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C错误;
D、轴突1释放的递质只能与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D错误。
故选A。
『点睛』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
18.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活动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能观察到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液泡周围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的活动中,不可能观察到细胞间的脂滴
C.“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活动中,能观察到动物细胞内的核糖体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活动中,能观察到囊泡聚集成细胞板的过程
「答案」BCD
『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
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
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
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能观察到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液泡周围,A正确;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的活功中,可观察到细胞间的脂滴,B错误;
C、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活动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
能观察到囊泡聚集成细胞板的过程,D错误。
故选BCD。
19.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
述,错误的是
A.豌豆幼苗根尖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分裂素作用的结果
B.菠萝在长途运输时,可以通过喷施乙烯利溶液使其延后成熟
C.给水稻幼苗喷施大量赤霉素溶液可导致其茎秆快速增长,结实率大大提高
D.小麦种子经适当高温处理后易诱导发芽,其主要原因是高温使脱落酸降解
「答案」ABC
「分析』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
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的果
实的衰老和脱落;(4)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
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详解』A、植物根尖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主要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结果,细胞分裂素主要促
进细胞分裂,A错误;
B、乙烯利的作用是催熟,喷施乙烯利可以使其提前成熟,B错误;
C、给水稻幼苗喷施大量赤霉素溶液,可使其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从而导致结实率大大降
低,C错误;
D、在高温条件下脱落酸容易降解,小麦种子经适当的高温处理后,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
作用解除,所以容易诱导发芽,D正确。
故选ABCo
20.如图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流动的部分过程(图中生产者净初级生产量为生产者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j被更高营养级取食
川z7J戊1(未被取食
动物得到的<丙
生产者净初/i
i动物未吃进的
级生产量[
动物未得到的
A.甲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B.丙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C.戊是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
D.丁的一部分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
「答案」ACD
r分析』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被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详解』A、甲表示第二营养级吃进去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该部分能量属于上
一个营养级(生产者)同化的能量,A正确;
B、丙表示第二营养级的粪便量,该部分能量还是属于生产者同化的,B错误;
C、戊表示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C正确;
D、丁中未被下一营养级取食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D正确。
故选ACDo
三、非选择题
21.下图1为根据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数据绘制的数学模型。真核细胞的
细胞周期受多种物质的调节,其中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如果细胞中
的DNA受损,会发生下图2所示的调节过程。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
图1
DNA损伤DNAJE常
CDK2-cyclinE失*舌的CDK2-cyclinE
图2
(1)失活的CDK2-cyclinE将导致处于图1中AB段的细胞比例(填“上升”、“下降”
或‘不变
(2)研究发现,CDK2-cyclinE参与中心体复制的起始调控,如果中心体复制异常或细胞未
能协调好中心体复制和DNA复制的关系,将形成单极或多极纺锤体,进而驱使染色体异常
分离。
①中心体由____________组成。简述细胞周期中,中心体的数量及行为变化:
②根据上述资料分析,纺锤体形成异常可能引起变异。请从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行为
变化的角度,阐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精确分离的原因:(至少写
出两点)。
(3)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如
果在前期I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
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使SC结构
破坏。在前期I晚期,联会复合体解体消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SC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DNA、RNA
B.SC形成于减数分裂前期I
C.SC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基因重组有关
D.减数分裂前期I可能合成某些DNA
E.SC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1).下降(2).两个互相垂直排列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3).中心体在
分裂间期复制倍增,进入分裂期后,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随着细胞分裂的完成,每个子代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4).染色体(数目)变异
(5).染色质在分裂间期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期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
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6).ABCD
F分析』1、分析图1,图示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其中AB段表示S期DNA分子复
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末期。
2、分析图2:当DNA正常时,p53蛋白被降解,而当DNA损伤时,p53蛋白被活化,并
促进p21基因转录;p21蛋白与CDK2-cyclinE结合,使其失活,进而使细胞周期停在G1期,
不进入S期。
r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失活的CDK2-cyclinE使细胞周期停在Gi期,不进入S期,即
AB段的细胞比例下降。
(2)①中心体由一组(两个)互相垂直排列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在细胞周期中中心体
变化如下:在分裂间期复制倍增,进入分裂期后,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
形成纺锤体,随着细胞分裂的完成,每个子代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
②据题干信息“若中心体复制异常或细胞未能协调好中心体复制和DNA复制的关系,将形
成单极或多极纺锤体,进而驱使染色体异常分离”可知,若纺锤体形成异常可能引起染色体
数目变异;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能精确分离的原因为:染色质在分裂间期复制形成姐妹染色
单体、分裂期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3)A、据题干信息“如果在前期I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及“用
RNA酶处理可使SC结构破坏”可知,SC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DNA、RNA,A正确;
BC、在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又据
信息“如果在前期I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也将导致同源染色
体的配对过程受阻“,可知,SC形成于减数分裂前期I,且其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基
因重组有关,B、C正确;
D、由信息“如果在前期I早期抑制DNA合成……”可推知,在减数分裂前期I可能合成某
些DNA,D正确;
E、“(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而姐妹染色单
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离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故SC在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时不存在,E错误。
故选ABCD。
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并能准确提取题干信息,进而分析作答。
22.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神经中枢一迷走神经一胰腺一促胰液索一小肠—盐酸
传出纤维
I龙腺分泌腓灌的调吊
(1)盐酸刺激,从而使其分泌,经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
体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o表明机体还可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
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时间/剂量分泌量时间/剂量分泌量时间/剂量分泌量(滴
(滴(滴/15min)
/15min)/15min)
刺激迷走神经3min83min83min8
注射促胰液素Img112mg373mg62
刺激迷走神经3min和3min和
43883min和3mg120
同时注射促胰Img2mg
液素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对胰腺分
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作用。
「答案」(1).小肠(小肠黏膜)(2).促胰液素(3).体液(血浆)(4).体液
调节(5).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6).神经调节(7).二者同时作用
(8).协同
r分析』由题文的描述和图表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的理解能力以
及相关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r详解』(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体液(血液)传送至胰腺,促使
其分泌胰液,该途径表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的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胰腺构成了该反射弧的效应器,表明
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的时间恒定,胰液分泌量不变;单独注射促胰
液素,胰液分泌量随着注射的促胰液素剂量的增大而增大;刺激迷走神经的同时注射促胰液
素,胰液的分泌量明显多于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独注射促胰液素时的分泌量。上述结果表
明,二者同时作用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且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协
同作用。
f点睛』图示胰液分泌调节的2个途径为:①神经中枢一迷走神经传出神经纤维一胰腺,为
神经调节;②盐酸一小肠粘膜一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属于激素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关键是对比三种处理方式导致的胰液分泌量的多少,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
23.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
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
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全为长翅单体色,R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所示。
3/16长翅七彩体色雌昆虫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控制
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R雄昆虫的基因型是。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hihi)和朱砂
眼b(h?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
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答案」(1).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2).
X、Y(3).AaXbYB(4).5/6(5).1/24(6).用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F|
的眼色性状(7).若B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i中全为野
生型,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分析』F1全为长翅单体色,说明长翅单体色是显性。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
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其中在雌雄中长翅:短翅都是3:1,说明是常染色体;七彩体色只有雌性中有,说明位于XY
性染色体上。
『详解』(1)如图: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
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2中七彩体色只有雌性中有,说
明位于XY性染色体上。Fl雄昆虫的基因型是AaXbyB。
(2)B的基因型为AaXBx\AaXbYB,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纯合子有Y3xl/2=l/6,则
杂合子有5/6。F2中长翅的基因型为1/3AA、2/3Aa,随机交配后代有短翅1/9,F?中单体色
基因型为XBX:1/2的XBY15、1/2的X'YB,随机交配后代有单体色雌性3/8,1/9X3/8=1/24。
(3)若朱砂眼a和b不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它们的等位基因是野生型的基因,故用
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R的眼色性状,若B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F1中全为野生型,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点睛』熟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特性并能利用该特性进行基因位置的判断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离定律的思路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24.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
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右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甦;真雨
7下期卜-湍
胰岛素
葡萄糖
转运蛋白
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
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
泌胰岛素还受到一的影响。以上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包括调节。
(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1引起
的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是:结合,导致—,该病可以或不可以)通
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答案」(1).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2).血糖浓
度、胰高血糖素含量(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
糖受体(5).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
浓度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经理助理转正工作总结8篇
-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小学生读书演讲稿4篇
- 2017年寒假综合实践作业总结
- 将精神抚慰金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做幸福教师演讲稿(4篇)
- 2025年文旅小镇合作协议书
- 停车场地出租合同(2篇)
- 2025年CBZ-5-苯基-L-半胱氨酸项目发展计划
- 个人车辆出租合同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中考体育项目跳绳》教案
- 增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业娱乐安全评价报告
- 医保工作自查表
- 调休单、加班申请单
- 小学-英语-湘少版-01-Unit1-What-does-she-look-like课件
- 单证管理岗工作总结与计划
- 安全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及回复
- 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员工激励模式探索
- 采购部年终总结计划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