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100-城市规划-09居住区规划_第1页
916100-城市规划-09居住区规划_第2页
916100-城市规划-09居住区规划_第3页
916100-城市规划-09居住区规划_第4页
916100-城市规划-09居住区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第九章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第二节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第三节居住区规划设计第四节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五节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第一节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一、居住区规划任务二、居住区规划要求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一、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优美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应该:

1、安静

2、空气清新3、有能悠闲散步的空间

4、有方便购物的条件

5、有娱乐的场所

6、有可能时希望能接触水景

7、有田园风光

8、希望具有历史的气氛二、居住区规划要求

1、满足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要求2、考虑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3、适应居民生活习惯4、考虑居住区所处地的自然、气候等条件

5、有发展的可能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用地、确定其范围

2、确定规模

3、确定住宅

4、确定公建

5、确定道路

6、确定绿地

7、工程规划

8、技术经济指标,造价估算第二节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一、居住区的组成二、居住区的规模三、居住区类型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五、小区

六、关于小区、邻里单位及街坊一、居住区的组成(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精神要素——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宗教等

(二)居住区的组成内容

1、建筑工程——各类建筑物及小品建筑

2、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三)居住区的用地组成1、住宅用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道路用地

4、公共绿地

5、其他用地(四)居住区环境组成

1、内部居住环境

2、外部生活环境

(1)空间环境(2)大气空间(3)声空间(4)视觉空间(5)生态环境(6)小气候环境(7)邻里及社会环境二、居住区的规模

居住区规模指居住区的用地大小及居住区人口多少

1、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1)公共福利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的服务半径(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3)行政管理体制(4)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2、居住区规模:用地:50~100公顷人口:5万人为宜

三、居住区类型按居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1、城市内的居住区2、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结构:居住区组成部分的组成方式(居住区的四大用地的组成方式)。

(一)现代居住区规划的演变1、邻里单位

基本原则

(1)为城市道路所包围(2)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一所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人口规模(4)中心建筑是小学与其它服务设施(5)保证小学生上学距离不超过0.8km(6)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小区

原苏联1958年批准为城市的基本单位邻里单位小区实例(二)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功能

1、频繁的活动——上班、上学、购物、游憩、入托等。

2、经常必要的活动频繁的活动——上班、上学、购物、游憩、入托等。经常必要的活动

定期需要的活动——寄信、储蓄、买粮食等。

必要的,但不定期的活动(偶然性的活动)

——看病、购大件物品等。(三)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结构布置原则

(1)经济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2)管理方便

(3)以天然地界及城市主干道为界

(4)不同类型的建筑2、居住区结构形式(1)居住区——居住小区(2)居住区——组团(3)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4)居住区——街坊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居住区——街坊国内实例国外实例五、小区

1、小区概念

由城市道路或道路与自然地形包围的,具有一定规模供人们生活的地段,该地段内设有一整套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福利设施,并不被城市道路所穿越,这样的地段称之为小区。

2、小区规划原则

(1)具有一定规模的完整地段(2)设有一整套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福利设施(3)无过境交通(4)有独立的道路系统(5)有利于组织完整的艺术空间3、小区规模

(1)小区规模影响因素

A合理的干道间距

B组织一整套完整的基本生活设施所需的人口

C自然、现状条件

D公共福利设施的服务半径

E建筑层数及居住面积密度(2)小区规模

人口规模一般为5000人~10000人~15000人用地规模一般为25公顷~50公顷4、小区结构

(1)街坊群布置(2)住宅组群布置(3)沿街带状布置(4)自由式布置街坊群布置

特点:●小区内道路通畅,与城市道路有方便的联系●便于分期建设●易被城市交通穿越●与城市道路分工不很明确,道路面积也大住宅组群布置特点:

●便于组织居民生活,环境安宁,能全面体现小区特点

●适应地段、地形变化

●便于分期建设沿街带状布置

特点:●对城市面貌影响大●造价高

●居住环境卫生、安全较差自由式布置特点:

●无明显成街成坊划分

●内部常采用尽端路

●适应地形变化六、关于小区、邻里单位及街坊1、演变过程

2、街坊与小区的区别

(1)规划思想:街坊被城市道路所围绕,四周以建筑临街而建,中央形成花园,街道通畅,庭院内向、封闭。小区更多的考虑居住者的舒适性、安全性。

(2)比较:

A从居住生活本身看

B从实施及气氛上看

C列表比较序

号项

目街

坊小

区1规模小大一些2内容少全一点(日常生活设施齐全)3环境差一点好一点(安静、舒适)4性质独

立第三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规划布置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一)基本原则、观念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二)设计要点1、整体性2、经济性3、科学性4、生态性5、地方性与时代性6、超前性与灵活性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人的需要:

生理的

安全的

社会交往的

尊重的

自我实现的要求

(一)使用要求(二)卫生要求(三)安全要求(四)经济要求(五)美观要求(一)使用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

●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

●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合理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绿地

1、住的要求

2、公共服务的要求

3、交往的要求

4、交通的要求

1、住的要求要求住得下、分得开,同时还要满足各类家庭的要求

A多种户型的可能

B大空间或灵活隔断

C多种购房的可能

2、公共服务的要求——考虑家庭生活不可少的内容

3、交往的要求

A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之间的交往B户与户之间的交往4、交通的要求——有方便的联系(二)卫生要求1、日照要确保两栋建筑之间合理的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前后两栋建筑,要保证后一栋建筑在规定的时间,获得规定的日照量的最小间距。

2、通风、防风要求

3、安静的环境

影响安静的因素:

●城市交通燥声

工业生产燥声

●人群产生的燥声4、减少污染(三)安全要求

1、防火要求

A每160m长设有一消防通道B坊内人行道间距≯80mC消防栓服务半径为120m2、防震、疏散

A所处地区安全

B有停留场所

C道路通畅3、防空要求(四)空间要求居住区空间环境考虑应是优美的、亲切的气氛。

(五)经济要求

1、经济性

A用地省B路网经济

C管网经济

D综合投资少

2、建设快

(六)生活方便、美观的要求

1、生活习惯、内容上给以满足

2、出入方便,少走回头路

3、环境优美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

(一)住宅类型的选择

1、住宅类型选择的原则(1)适应性(2)群体性(3)经济性(4)便于施工适应性

●标准:要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标准要求

●不同对象的适应性

●户型的适应群体性

从整个群体环境给以考虑。住宅的体型要简捷,但环境要丰富,要注意大效果。经济性少花钱,多建房

便于施工A住宅类型少有利施工,但不能单调B构件统一、类型少,则有利施工2、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住宅类型

编号

住宅类型

用地特点

123

独院式并联式联排式

每户一般都有独用的院落,层数1~3层,占地较多

123

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

一般用于多层或高层,特别是梯间式用得较多

7内天井式是第4、5类住宅的变化,由于增加了内天井,住宅进深家加大,对节约用地有利,一般多见于层数较低的多层住宅8点式(塔式)是第4类住宅独立式单元的变化形式,适用于多层和高层住宅,由于体形短而活泼,进深大,故具有布置灵活和能丰富群体空间组合的特点,但有些套型的日照条件可能较差9跃廊式是第5、6类型的变化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3、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影响因素(1)住宅层数

(2)住宅进深

(3)住宅长度

(4)住宅层高

(1)住宅层数

3-5层时,每提高一层,每公顷用地要增加1000m2建筑面积。(2)住宅进深

进深11m以上,每增加1m进深,每公顷可增加1000m2左右建筑面积。(3)住宅长度

30-60M,每栋加长10m,每公顷可增加面积约700-1000m2(4)住宅层高

每降低10Cm,造价可降低1%,节约用地2%

3、合理选择住宅类型(1)住宅标准面积标准质量标准(2)套型与套型比(3)建筑层数和比例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套间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节约用地、结合地形(6)符合城市建筑面貌的要求

套型——每套住宅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及卫生间的数量

套型比——各种套型的比例(二)住宅的规划布置1、住宅群体的组合2、住宅群组合对日照、通风及燥声的防治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1、住宅群体的组合(1)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1)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1)行列式2)周边式3)混合式4)自由式行列式特点日照好,有利通风有规律,也富于变化工程简单,便于施工空间缺乏封闭感。小空间缺乏停留感连续性过强时,易显得呆板丰富空间的措施山墙错落——增加停留感及围合性单元错落拼接——产生体型变化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行列式布置周边式特点室外场地集中空间完整,封闭性好安静、安全寒冷地区有利挡风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不能适应地形变化不利于抗震周边式布置混合式布置自由式布置(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A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B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

C整体式组合方式

A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住宅群的组合方式现在往往采用:成团成组的布置方式——居住生活基本单元,现常采用组团形式。

《组团》组团的组成:

●住宅

●公共生活服务设施

●室外活动场地,庭院,绿化

●出入口组团公共生活服务设施(1)日常生活服务内容及文化内容

·早晚店

·小商业点或代销店

·杂务委托服务

·洗衣站

·自行车棚

·垃圾站(2)文化生活内容

·少年儿童活动站

·老人活动站

·文化室组团规模一般人口规模500—700—1000户。用地规模2—3公顷。组团的平面布局一般采用“以居委会为单位,成组、成群、成院(庭院),有中心、总弄出入”的布局形式。

组群●

成组、成群布置紧凑。人与人关系密切,到服务设施方便●

成组、成群布局经济●

增加生活气息。中国人与人的关系的需要●

有利分期建设成院的原因能满足居民生活要求,包括:相对移动的活动相对静止的活动院的作用为居民户外起居室,通过院将各户联系起来。增加户外活动内容院的类型:(1)户外休息体育活动场地

A成年人及老年人的户外休息场地。要求安静、有绿化,尽可能有较集中的,布于绿地之中。与各户联系方便,有一定设施,如凳、桌等。

B儿童游戏场:各种不同年龄儿童要求不一样。如幼儿、学龄儿童及有不同要求。

C体育活动场:小型体育活动的场地(2)生活服务场地

A晒衣服B垃圾站院的布置:·与各户有良好的联系·院完整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满足居住生活要求院中心——可增加组团的稳定感及聚心力。

●中心应与居民有方便的联系

●尽可能与院结合

●减少车流组团的路及出入口出入方便并保证安静、安全。组团的分隔手段一般有:以绿化分隔以公建分隔以自然地形分隔以道路分隔成街布置成坊组合整体式组合(4)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1)对比2)韵律及节奏3)比例与尺度4)色彩5)绿化6)道路7)建筑小品对比指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对比手法,如形状对比、长短对比、高低对比等,也包括住宅群体之间的色彩对比、体量对比等。韵律及节奏

有规律的重复或产生变化但交替使用。这样可产生规律,减少呆板、单调。比例与尺度比例——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尺寸、体量关系。尺度——与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对象关系密切。又分为译本尺寸、夸张的尺度及亲切的尺度。色彩大面积保持稳定、持久,重点部位可做重点处理绿化运用各种不同的绿化手段,与建筑、道路结合,组成生动、活泼的建筑群体空间。道路注意道路线形的选择及处理,使沿街景色不断变化2、住宅群组合对日照、通风及燥声的防治(1)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2)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措施(3)住宅群体燥声防治的规划措施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西晒的规划设计措施

A住宅错落布置

B布置点式住宅

C住宅偏转布置D利用绿化防止西晒E利用地形住宅错落布置布置点式住宅住宅偏转布置利用绿化防止西晒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措施A住宅错列布置

B低层建筑布向迎风面

C迎风面布短栋建筑

D利用绿化导风利用绿化导风住宅错列布置低层建筑布向迎风面迎风面布短栋建筑布置风道住宅群体燥声防治的规划措施A隔开燥声源

B合理组织道路系统

C合理布局建筑

D利用绿化

E利用人工障壁

F利用地形隔开燥声源合理组织道路系统合理布局建筑利用绿化利用人工障壁利用人工障壁、利用地形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2)空间的借用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3)利用底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空间借用应用异性平面建筑布置少量东西向住宅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二)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1、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体育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其它(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2、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程度分类(1)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2)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3、按营利性分类

营利性

●非营利性(二)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包括用地指标及建筑指标含:●

“千人指标”●

“民用建筑综合指标”(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1、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2、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3、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1)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A成套配置

B使用方便

R居住区=800~1000mR小区=400~500mR组团=150~200mC交通问题

运输线路短考虑必要的场地

D空间要求

(2)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原则A应设于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B独立的工矿区或地处郊区,要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C中心应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2、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分组、分级,形成中心分组:可进行组合分级:按人们的使用频繁程度分级(1)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2)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布置方式1)点状

2)沿街线状布置

A交通量不大时,可沿街道的两侧布置B当交通量较多时,则宜布置在道路的一侧3)独立地段或成片集中布置

4)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沿街线状布置独立地段或成片集中布置独立地段或成片集中布置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3)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形式

商业服务设施布置

1)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独立设置

依、傍住宅设置

2)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依、傍住宅设置商业服务设施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的设置

●解决进深问题

●底层可加柱、梁

●平面布置受限

●有干扰

●有后院要求解决进深不足的方法底商有利于形成商业街道

成街布置要求:内容多,便于成街,有气氛不要中断,但也不要过长有街的感受人车分流,减少车辆3、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400~500m(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商业设施或设于住宅底层或独立设置中、小学的规划布置(2)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1)托幼的规划布置2)小商店的规划布置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A位置布置于小区一角布置于小区一側布置于中心B必需布置于小区道路上C总平面教学楼接近出入口操场不要置于入口注意教学楼朝向小学布置方式

托幼的规划布置A位置布置于组团之间布置于组团内布置于小区中心B总平面布置:活动场地不设于入口处注意活动场地朝向托幼布置方式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规划布置(一)居住区道路规划布局特点(二)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三)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五)道路平面布局形式(六)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

(七)建筑群静态交通组织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布局特点

1、居住区道路是内部道路

2、以步行为主

3、联系对象广泛

4、安静、安全

1、居住区道路是内部道路(1)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交通要求(2)城市道路不穿越

A避免形成直通路B不影响城市交通

a城市主要道路上,减少或不允许开车行道出入口。

处理办法:采用不同标高接口。采用收口处理。设置障碍

b简化道路交叉口(3)居住区道路自成系统2、以步行为主

(1)居住区级道路允许有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两站间距400~500m住宅到车站距不大于500m

(2)以人行为主(3)考虑部分机动车辆3、联系对象广泛4、安静、安全(1)人车分流。(2)建筑外墙面与人行道、车行道应保持一定距离:与人行道边距离≮1.5m与车行道边距离≮3m(二)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1、功能(1)居民日常生活的交通要求(2)通行垃圾、邮政、市政工程车辆(3)居住区内一般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4)满足各种交通管线的需要(5)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景观及居民交往的重要场所(二)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2、分级一般分三级或分四级(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一般为20~30m(2)居住小区级——道路红线一般为10~14m(3)住宅组团级——车行道宽度4~6m。(4)宅前路——一般宽度不小于2.6m(三)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主要为本区服务

2、经济3、方便4、安全5、其他主要为本区服务(1)工程保证安静、安全(2)方便(3)居住区级道路要考虑公共交通的方便性(4)住宅入口到最近车道之间距不宜过大则经济

1)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利用地形

2)线路经济

3)利用原来的道路,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方便(1)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的要求,尽量少反向交通。(2)住宅与最近的公交车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安全(1)建筑外墙面与人行道、车行道应保持一定距离:与人行道边距离≮1.5m与车行道边距离≮3m(2)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m,尽端设回车场。(3)单车道时,每隔150m左右设车辆互让处其他(1)道路宽地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2)道路的线形、断面应与建筑群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3)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四)居住区道路的基本形式1、人车交通分行的道路系统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3、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4、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五)道路平面布局形式

1、居住区级道路形式主要有十字型;丁字型等2、居住小区级道路形式

1)环通式2)尽端路

3)混合式

4)树枝式

环通式A半环

B内环C外环

半环特点:主要出入口有两个不易过境流线清楚中心突出内环特点

中心突出不过境内部流线清楚道路多,路网不经济外环特点:可人车分流不过境内部流线组织困难出入口多,且加重城市道路负荷尽端路特点:人车分流无过境可能安静、安全廻车场不可少管线敷设不利混合式以上两种以上类型组成的一种形式树枝式适应地形变化(六)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1、道路经济性的衡量标准:

A道路线密度=道路长度/街坊面积(米/公顷)

B道路面积密度=道路面积/街坊面积(米2/公顷)2、提高居住区级道路经济性的方法:

A缩短道路长度B减小道路宽度

道路红线——街坊用地与道路用地的分界线

C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D利用现状,分期建设(七)建筑群静态交通组织1、自行车存车设施的规划布置2、小汽车存车设施的规划布置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一)居住区绿地的功能及特点(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三)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四)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一)居住区绿地的功能及特点1、功能(1)改善小气候(2)净化空气(3)遮阳(4)隔声(5)防风、防尘(6)杀菌、防病2、居住区绿地的特点(1)日常性——日常活动利用率高(2)分散性——使用频率高,要接近居民(3)具有居住气氛——空间亲切(4)投资省(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1、居住区绿地的组成2、居住区绿地指标1、居住区绿地的组成(1)公共绿地包括:

A居住区公园

B小区游园

C住宅组团小绿地

D林荫道(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3)宅旁和庭院绿地住宅四周的绿化(4)街道绿化(行道树等)2、居住区绿地指标(1)平均每人公共绿地面积

住宅组团不少于0.5m2/人居住小区不少于1m2/人居住区不少于1.5

m2/人(2)绿地率

新区不低于30%旧城改造不低于25%(三)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1、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2、节约用地3、注意美化环境的要求4、以价廉、易管、易长为原则,不追求名贵的花木品种(四)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布置要点(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区内形成系统(2)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3)多样性(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区内形成系统

1)系统考虑,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绿地的要求

2)以成片绿地为主,点、线、面结合A中心绿地:呈块状B宅旁绿地及小块公共绿地C重视带状绿地A要求静的

·位置要有一定的隐蔽性

·空间不要太封闭,要有较好的视野

·有供休息的设施B要求动的

儿童活动场

·有一定的设施

·有阳光、通风。

·注意环境

·注意植物选择

单身活动区

小区运动场

2)以成片绿地为主,点、线、面结合A中心绿地B宅旁绿地及小块公共绿地C重视带状绿地(2)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3)多样性

A形式的变化

B广泛利用各种绿化因素

C空间、处理手法的变化

D铺面及小品的运用2、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布置

(1)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面积约为1hm2左右居住小区游园面积0.5

hm2为宜小块绿地结合住宅组团布置

(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首先要满足本身的功能要求,同时满足结合周围环境的要求(3)

宅旁和庭院绿地(4)

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1、道路靠近住宅时,注意树木对住宅通风、日照和采光的影响2、行道树带宽一般不应小于1.5m3、人行道较窄时,可采用树池的方式。树池尺寸为1.2m×1.2m4、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内,不应栽植高大乔、灌木,以免妨碍驾驶员的视线。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设计内容(二)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三)居住区内各类室外场地的规划设计(四)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设计内容1、

居住区整体环境色彩2、

绿地设计3、

道路与广场的铺设材料和方式4、各类场地和设施的设施5、竖向设施6、室外照明设施

7、环境设施小品的布置和造型设计环境设施小品包括:l

建筑小品l

装饰性小品l

公用设施小品l

市政设施小品l

工程设施小品l

铺地l

游憩健身设施小品(二)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l

整体性l生态性l

实用性l

艺术性l

趣味性l

地方性l

大量性l

经济性(三)居住区内各类室外场地的规划设计1、儿童游戏场2、成人和老年人休息、健身活动场地3、晒衣场地4、垃圾贮运场地1、儿童游戏场(1)规划布置l

应与坚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各类绿地结合l

场地不宜太大,以免儿童过于集中l

必须考虑使用方便与安全合理的半径,无过境交通l

考虑内日照、通风、防风、防晒等(2)儿童游戏场地的面积指标l

国外0.5~4.0m2/每居民l

国内0.1m2/每居民2、成人和老年人休息、健身活动场地l

结合公共绿地单独布置l

结合儿童游戏场布置垃圾贮运场地(1)居民将垃圾送垃圾站集中,定时运走(2)垃圾机装如垃圾袋送垃圾站,集中运走(3)采用自动化的风动垃圾清理系统清除垃圾,即将垃圾沿地下管道直接送到垃圾处理厂或垃圾站(4)分类收集垃圾(四)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1

、建筑小品——休息亭、廊、书报挺、售货亭、钟塔、门卫等2、装饰小品——塑像、喷水池、叠石、壁画、花台、花盆等3、公用设施小品——电话亭、自行车或小汽车存车棚、垃圾箱、废物箱、公共厕所、各类指示标牌等4、游憩设施小品——戏水池、儿童游戏器械、沙坑、座椅、座凳、桌子、体育场地、健身器械等5、工程设施小品——斜坡和护坡、堤岸、台阶、挡土墙、道路缘石、雨水口、路障、驼峰、窨井盖、管线支架等6、铺地——车行道、步行道、存车场、休息广场等第四节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一、用地平衡表二、技术经济指标一、用地平衡表(一)用地平衡表的作用、内容和用地计算1、

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1)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2)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3)审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2、

用地平衡表的内容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项目

现状

规划

面积(m2)

每人平均(m2/人)

比重(%)

面积(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