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_第1页
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_第2页
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_第3页
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_第4页
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钳术[适应证]

1.第2产程延长,初产妇宫口开全已达2h,经产妇宫口开全已达1h,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已较低,双顶径平面已达坐骨棘平面下列。2.胎头位置不正,只能用于枕先露和臀位后出头困难,如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时手法回转有困难者,或臀位徒手分娩后出头困难者。3.产妇全身状况不适宜在分娩时施用腹压者。如心脏疾病者,急性或慢性肺部疾病或其它疾病造成肺功效减退,重度子痈前期,重度的肝脏、肾脏疾病,癫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产妇高热、器官衰竭等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在产程中血压升高,子痈或先兆子痫。4.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者。5.胎儿窘迫。[禁忌证]1.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2.胎头未衔接,明显的头盆不称。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胎先露在+2以上。3.异常胎位。不合用产钳的胎位有颏先露、额先露、高直前位、高直后位以及明显的不均倾(涉及前不均倾、后不均倾)。4.胎儿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巨结肠、联体胎儿、胎儿巨大畸胎瘤等严重畸形。5.死胎。胎儿已死亡应以保护产妇为主,可行毁胎术。[操作办法及程序](一)低位产钳手术环节1.体位及术前准备:膀胱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铺巾,导空膀胱。2.阴道检查:理解与否含有产钳的条件。产道与否异常,宫口与否开全,胎膜与否破裂。明确胎方位和胎先露。3.麻醉:普通状况下可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特殊状况下可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或骶麻。4.麻醉、切开会阴后再做一次具体的阴道检查,在颅骨受压重叠、头皮水肿的状况下容易误诊,因此上产钳前须摸胎儿耳廓,耳廓边沿所指方向即为枕骨所在部位。5.放置左叶产钳:左手持左错柄使钳叶垂直向下,凹面朝前。右手在阴道检在后不退出。置于阴道后壁与胎头之间,将左叶产钳沿右手掌面于胎头与掌心之间,右手慢慢将产钳推送人阴道,右手大拇指托钳匙颈部协助,左手顺势向下,推送产钳最后使左钳叶达胎头左侧耳前额部,并使钳叶与钳柄在同一水平位,在此过程中,右手逐步退出阴道口,并由助手固定左叶产钳。6.放置右叶产钳:右手持右叶产钳如前,左手中、示指伸人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引导右叶产钳进人到左叶产钳相对应的位置,左手退出。7.扣锁产钳,如两钳叶放置适宜,则扣锁吻合,钳柄自然对合。如果扣锁稍有错位时,可移动右叶产钳,以凑合左叶产钳。8.检查钳叶位置:伸手人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产道软组织或脐带夹着、胎头矢状缝与否位于两钳叶的中间,胎儿的小囟门在产钳叶上缘指处。9.牵拉:宫缩时合拢错柄,向外、向下缓慢牵拉。当先露部着冠时,右手保护会阴,见胎儿额部露出阴道口时,可将产钳柄渐渐向上提起,使胎头仰伸,当双顶径娩出时,可先放右叶产钳并取出之,以减少产钳对母体软组织的损伤,随即左叶产钳顺着胎头慢慢滑出。10.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机转用手牵拉胎头,使前肩、继而后肩及躯干娩出。1l.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宫颈及阴道有无撕裂,然后缝合会阴。(二)K氏产钳手术环节如胎头双顶径在坐骨棘平面以上,产钳手术操作较困难,产妇及胎儿易受损伤。应以剖官产取代。1.体位、术前准备及麻醉同低位产钳手术环节。2.阴道检查明确头盆状况,在拟定可经阴道分娩的状况下,方可剪开会阴,会阴切开后须再查清胎方位。3.徒手旋转胎头,如为枕左后位,用右手拇指放在胎头右侧,其它4指在胎头左侧握紧胎头,向逆时钟方向旋转胎头,使枕骨转向正前方。如胎头嵌人骨盆较低处,可将胎头稍向上推旋转。旋转时另一手可在腹部向同一方向转动胎体。如为枕右后位,右手拇指在胎头右侧其它4指在左侧,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旋转失败则改用产钳旋转。4.左枕横位先上右叶产钳,右枕横位先上左叶产钳。5.以右枕横位为例,先上左叶产钳,术者左手握左钳叶垂直向下,右手中、示指伸人胎头与后阴道整之间,右手掌心向上。将左钳叶沿右手掌伸人阴道壁与胎头之间,这时左手握着的产钳柄向下,而右手大拇指支托匙颈部向上推送产钳,使产钳顺着胎儿脸部滑人到耻骨联合下缘,最后使左钳叶大胎头左侧耳前额部,并由助手固定左叶产钳。6.放置右叶产钳,左手中、示指伸人阴道后壁与胎头之间,右手握右叶产钳柄以45"角慢慢进人到与左叶产钳相对应的位置。7.扣锁产错,由于低尼骨关系,有时右叶产钳往往没有达成左叶产钳的程度,因此,扣锁后二叶产钳有长短,这时-边产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8.检查钳叶位置,胎头与否已经转成枕前位,产钳位置的部位与否对的,如胎头未转,按次序取出产钳后重上。9.牵拉,同低位产钳。(三)枕后位产钳手术环节如为枕后位,在胎心很慢胎儿中档大小、双耳均能触及的状况下,不必再旋转胎头,以枕后位牵拉,注意会阴切口应大些,上产钳的办法同低位产钳,但在牵拉开始时需水平位向外牵拉,前额或鼻根部达成耻骨联合下缘时,略拾高钳柄使枕部渐渐自会阴部娩出,然后稍向下牵拉,使前额、鼻、面颊相继娩出。枕后位牵拉较枕前位困难需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四)臀位后出胎头产钳手术步聚臀位(助产及牵引术)后出胎头分娩困难时,可用臀位后出头产钳助产,有助于快速娩出胎头,急救胎儿,避免不必要的胎儿损伤。操作时,助手提起胎儿手足,躯干呈70°~80*,胎背朝上,胎儿枕骨位于耻骨联合下面,术者从胎儿股侧依次放人左、右钳叶,产钳对合后牵引,牵引开始向下,当胎头枕骨抵于耻骨弓下时,逐步提高钳柄,使胎儿下领、口、鼻、顶相继娩出。[并发症]产道损伤涉及会阴裂伤、阴道裂伤官颈裂伤、骨盆或关节损伤等。2.产后出血产钳手术者多为产程较长,易官缩乏力;加之产道损伤造成出血增多,因此,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高。3.感染施产钳术者,多为产程延长,失血较多,产妇抵抗力下降:加之手术操作组织挫伤:恶露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继发性感染的危险性很高。4.胎儿损伤涉及头面部压挫伤头面部神经损伤、颅内出血、颇骨骨折、大脑镰或小脑幕撕裂伤、眼球损伤等。[注意事项]在放置钳叶时,遇有阻力而不能向深处插人时,可能钳端嵌在明道守窿部,此时切勿强行推动钳叶,必须取出检查因素,否见可能引发严重的阴道壁损伤。若扣合有困难时必须注意:(1)胎头方位有否误诊,这是最常见的因素,,应重做检查。如胎头位置过高,应对的预计牵拉的难度,决定取舍。(2)胎头与否变形过大,普通弯形产钳因头弯较深,往往不易扣合,可改用直形产钳。(3)如果两叶产钳不在一种平面上,扣合亦困难,可用手伸人阴道内,轻轻推动位置不对的的一叶,切勿用力在钳柄上强行扣合。牵引有困难(即胎头不见下降)时,其因素可能为:(1)牵引方向不对的。(2)骨盆与胎头不相称。(3)不适合的胎头方位,注意切勿用强力牵引,必须查出因素进行纠正,否则易致胎儿及产道损伤。牵引时产钳滑脱,其因素可能为:(1)产钳放置位置不对的,钳叶位置较浅或径线不适宜;(2)胎头过大或过小。不管在什么状况下,产钳滑脱对胎儿及产道都可引发严重损伤,因此在扣合产钳时,必须检查钳叶位置深浅,与否紧贴胎头。并应做试牵,有滑脱可能时,立刻停止牵引,重新检查胎头方位及放置产钳。有时产程较长,产瘤大或胎头变形严重,胎头尚未人盆,易误为头已人盆,或骨盆较浅也易误诊。故术时应注意腹部检查,确诊胎头与否入盆。牵引产钳时用力要均匀,普通不需用很大力气,按产钳方向向外略向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