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_第1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_第2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_第3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_第4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2021/5/91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2021/5/9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021/5/93潭影空人心山光悦鸟性2021/5/9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2021/5/95常建:唐代大诗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年)进士,仕途坎坷,直到天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后辞职还乡。今存诗五十七首。他的诗歌往往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2021/5/96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誉为千古名联。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景的句子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3、《题破山寺后禅院》写花名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7、《题破山寺后禅院》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021/5/97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作背景常建题诗时的兴福寺,风貌肯定与今日不同,但自然环境的特点,如高林、竹径,山光、潭景等,尚可一一指出,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常建诗中所传达出的意境。常熟虞山是苏南风景名区,现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虞山北麓的兴福寺是佛教名刹,景致更加迷人。寺中禅院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成为兴福寺画龙点睛之笔。2021/5/98

译文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2021/5/99

诗歌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由外入内的游寺的路线贯穿全诗。首联从“入古寺”“见高林”写起,点明游寺的时间,烘托幽深的气氛。颔联写踏竹径,进禅房,抓住山寺独特的景物,描绘了山寺幽深寂静的景色;颈联点明全诗主旨,种种景物的描写,都是围绕“潭影空人心”层层铺垫;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烘托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全是井然有序地塑造了一个幽静、高远的境界。2021/5/910《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2021/5/911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