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眼部影像诊断、鼻部疾病、耳部影像诊断_第1页
医学影像学-眼部影像诊断、鼻部疾病、耳部影像诊断_第2页
医学影像学-眼部影像诊断、鼻部疾病、耳部影像诊断_第3页
医学影像学-眼部影像诊断、鼻部疾病、耳部影像诊断_第4页
医学影像学-眼部影像诊断、鼻部疾病、耳部影像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部影像诊断用于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眶内肿瘤的诊断和异物定位一.检查方法:平片CTMRI

CT在以眼球和视神经为中心的横断像上可显示:眼环:环状眼球壁影,厚约1mm;玻璃体:均匀灰白;晶状体:浓白的梭形结构;视神经:粗细均匀,宽约3~4mm;内外直肌:眼球和眼球后层面的冠状位像:T2WI眶骨、眼球、眼球壁、视神经、球外肌视神经视神经冠状位视交叉矢状位基本病变CT表现眼球突出眼环增厚眼外肌增粗视神经增粗眼眶泪腺眼睑玻璃体变性眼球增大眼环增厚眼肌增厚视神经增粗眼锥肌外肿物眶骨破坏眼球异物眼球异物眼球异物异常MRI表现眼球壁肿块眼外肌增粗球后肿块视神经肿块钙化、异物和眶壁病变眼球增大视神经增粗T1WI视神经增粗T2WI眼球玻璃体变性T2WI眶骨破坏T2WI眼环增厚眼环弥漫增厚眼肌增粗肿块球后肿块炎性假瘤

为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增殖性炎症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因具有真性肿瘤的症状而得名。

临床与病理:多单侧发病,一般为突然起病,有急性炎症表现。其病理特点为眼眶内组织,特别是眼外肌肿胀,形成肿瘤样病变。激素治疗有效。

2、CT:无特异性。分为七型:眶隔前型:眼睑肿胀增厚肌炎型: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增粗、肥大,以上直肌和内直肌多见。巩膜周围炎型:眼环增厚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模糊

肿块型:眶内边界清楚的炎性组织形成的肿块。

泪腺炎型:泪腺增大。弥漫炎症型:病变范围弥漫无明确肿块,眶内结构分界不清,边界模糊。弥漫型炎性假瘤的CT平扫男,23岁,双眼突出3年伴头痛和额部皮肤麻木。肿块型炎性假瘤的CT平扫左眼球前突,球后肌锥内围绕球壁生长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高而均匀,边界清楚。紧贴内外直肌。眼肌增粗肌炎型冠状位泪腺型双侧泪腺受累肿大轴位轴位强化冠位强化3.MRI弥漫型:T1WI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肿块型:T1WI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可强化.泪腺型:肿大的泪腺T1WI中低信号,T2WI中高信号.肌炎型:T1WI等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T1WIT2WI肿块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泪腺型炎症假瘤应与泪腺肿瘤鉴别。肌炎型炎性假瘤应与甲状腺性眼球突出或称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鉴别。一般前者增厚的眼外肌常外形不清或不规则肌腱附着处亦常增厚,且常有眼球壁泪腺等改变。眼部肿瘤视神经胶质瘤(Opticglioma)是起源于视神经胶质成分肿瘤,病理上多为星形细胞胶质瘤,肿瘤生长缓慢,多沿视神经索各段发展而无血行或淋巴通路转移,一般属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75%发生在10岁以内的儿童,以4-6岁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患眼视力下降及轻度突眼,若肿瘤较大累及颅内,可出现下丘脑异常症状及阻塞性脑积水。CT表现:1.视神经局部增粗,多呈纺锤形,边界清楚,为均匀等度,无钙化。2.增强后扫描,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肿瘤大时可侵犯眼球及脑组织。右眼球后肌锥内中央以视神经为轴心椭圆形低密度肿块,边缘光滑,前缘轻度压迫眼球,肿块的后极可见视神经。增强后,肿块有增强,密度均匀,位于肌锥内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呈结节状时,T1WI肿瘤边缘可见条状脑脊液之低信号。

血管瘤

血管瘤(hemangioma)实际上是一种血管发育畸形。

临床与病理:多见于30~50岁青壮年,是眶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

1、CT:平扫:球后肌锥内圆形、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可有钙化。增强:有强化。

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冠扫CT横断扫描CT增强2、MRI:

T1WI—信号强度与肌肉相似;

T2WI—高信号。强化明显。左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球后海绵状血管瘤

视神经脑膜瘤

(OpticMeningioma)临床与病理:最常发源于视神经鞘,颅内脑膜瘤向颅外蔓延,也可以累及眼眶。病理上脑膜瘤有多种类型,大多为良性。肿瘤内常有钙化,以砂粒型为最多,CT表现:(1)患侧视神经增粗,15%呈纺锤型,多为结节状,边界清楚呈等密度。(2)增粗的视神经见点状或环状钙化(3)肿瘤较大时,压迫眶骨,眶尖骨质增厚,硬化。(4)增强后,肿瘤均匀一致强化,而中间视神经仍为均匀的条状低密度,形成“索道”征象(双轨征)(5)当增粗的视神经边缘不光整,出现高低不平的不规则征象,提示肿瘤侵过了视神经的神经鞘。左眼球轻度前突,视神经增粗呈纺锤形,增强明显,边界清楚,可见轨道征。左侧视神经增粗呈纺锤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呈均匀一致强化眼外伤与异物眼部异物是眼外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损伤。临床与病理:外伤史、眼部症状。球内异物、球壁异物、球外眶内异物;阳性异物、阴性异物、半透光异物。1、CT:首选。阳性异物及半透光异物。可清晰准确地显示眶内异物位于球内、球壁、球外眶内或眶壁及异物数量,异物与眼球、眼外肌、视神经的关系。2、MRI:慎用,补充检查方法。当怀疑眼内有金属磁性异物时,禁用MRI检查;

非磁性金属异物以及植物性异物MRI可显示。骨折面部或头部外伤可以造成眼眶骨和眼眶软组织损伤。眶骨骨折应注意其位置、类型及程度,是否延及视神经孔及眶上裂。临床表现:(1)眶内常出现血肿,局限于下睑部,使眼球突出,使眼眶变青。(2)眶上壁骨折常出现伤侧视神经萎缩,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1、眶底骨折:眶底为薄骨片,且有眶下沟为结构薄弱处,易发生骨折。但较难显示,常累及上颌窦。若窦腔内充气,可见骨折部在窦腔内有软组织影,骨折断端重叠则表现局部密度增高。因眶底下陷可致上颌窦腔变形、变小和浑浊,上颌窦浑浊是上颌窦出血的表现。2、眼眶外侧壁骨折:常并发颧额缝分离。3、眶顶及内侧壁骨折:常较严重。眶顶骨折常为额骨骨折的延续。如骨折累及额窦与筛窦,使之与眼眶相通,可引起眶内气肿,即眶窝内出现内出现透明气影。平片显示无名线走行改变,断裂及模糊不清或消失。伤及脑膜则可与颅腔相通,而形成颅内气肿,鼻腔内积血表现混浊。4、眼眶骨折累及视神经管,单纯视神经管骨折少见,有时视神经管与眶上裂间的骨板可发生骨折。视神经孔片可显示骨折裂缝或错位变形。5、眶骨骨折可累及眶上裂,骨折愈合可有骨痂及丰富的纤维组织增生,可压迫通过眶上裂的神经与血管,引起眶上裂综合征: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及眼球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及感觉障碍。6、眼球和视神经损伤:CT可以表现眼球破裂引起的变形和眼球内出血。视神经损伤则表现为视神经增粗,出血则有细条状高密度影。骨折鼻与鼻窦正常影像1、鼻骨:鼻骨在侧切位像呈由后上向前下斜行的条状连续骨影,顶端以鼻额缝与额骨相接,下端因与软骨相连而不显影呈游离缘。2、鼻腔

在鼻腔,鼻中隔为纵行致密带影,近于中线。上鼻甲不易显示,中鼻甲骨片垂直,下鼻甲骨片弯曲。3、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前组鼻窦蝶窦、后组筛窦—后组鼻窦1、横断位及冠状位显示较好。2、鼻窦为含气的腔,形态及大小各一,骨壁完整,正常时粘膜不显示。3、鼻腔显示为气道影,其中可见鼻甲和鼻中隔。鼻及鼻窦异常影像表现

一、鼻腔:

1、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增加,为鼻腔内肿物,肿瘤或息肉2、鼻腔内致密影,可为金属异物或含钙之鼻石(多继发异物,有钙盐沉积)。3、鼻腔扩大,骨壁或中隔呈弧形受压移位,为良性占位性病变。4、鼻腔骨破坏,缺损,为恶性肿瘤侵及所致。二、鼻窦:1、鼻窦混浊,密度增加,原因:(1)鼻窦粘膜充血、水肿、增厚,多为炎症所致(2)有渗出液、脓液、血液(3)窦内肿瘤,骨密度加大或与窦腔重叠的软组织肿胀,也可使窦腔密度增高。窦壁模糊:与窦腔混浊同时存在。

2、粘膜肥厚:粘膜充血水肿或慢性炎症、粘膜纤维变时,可见与窦壁平行的环形软组织影或带状阴影,多见于上颌窦。变态反应炎症,粘膜(表面呈分叶状阴影。3、窦腔内软组织块影:多呈半圆形突入窦腔内,边缘光滑整齐,基底与窦壁相连,常见于上颌窦中,可为息肉、囊肿或肿瘤。4、窦腔内液面:多见于上颌窦,表示窦腔内积液而窦口通畅,坐位时,才能显影。卧位则消失。液面上部为空气,透明,下部为液体,致密,交界处形成水平线(液气平面)。头向左或右倾斜时,仍能维持水平,X线上不能判断液体性质,是脓或血。5、窦腔增大或缩小:窦腔增大,窦壁光滑呈壳状,代表粘液囊肿或肿瘤窦壁破坏,常为癌。窦腔缩小,多见于上颌窦,除发育不良外,多窦壁增厚性病变,如骨纤维异常增生症。6、窦鼻骨改变:骨吸收,密度减低,见于慢性过敏性者、炎症或肿瘤压迫,骨增厚及骨密度增加,成线状或带状,多见于慢性炎症、骨纤。窦壁骨破坏,多见于窦内恶性肿瘤男,打篮球时被他人肘部撞伤鼻部。鼻骨侧位片上未见骨折征象,不能排除骨折的存在。此时应摄鼻骨正位片或鼻骨冠状位CT扫描。鼻部疾病化脓性鼻窦炎

化脓性鼻窦炎

(supprativesinusitis)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筛窦,常为多发性,若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发病者,称全鼻窦炎。临床与病理:鼻塞、流脓涕、头痛等。

急性期: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慢性期:肥厚、息肉、乳头状增生。影像表现CT:鼻窦粘膜增厚:环行、分叶状,明显强化。窦内分泌物潴留:气液平面,无强化窦壁骨质:硬化增厚,但无骨质破坏上颌窦炎上颌窦炎蝶窦炎上颌窦及筛窦炎筛窦炎左侧额窦和前后组筛窦腔内有均匀低密度影,窦腔骨质硬化增厚,无扩大和破坏左侧上颌窦内有均匀低密度软组织影,窦周骨质显著硬化增厚3、MRI:鼻窦粘膜增厚:等T1长T2信号。窦腔内渗出液:蛋白含量少—长T1长T2;

蛋白含量高—长T2等/短T1。额窦炎T1WIT2WI筛窦及蝶窦炎T1WIT2WI息肉:过敏反应和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刺激为主。过敏反应者由于鼻及鼻窦粘膜多次在组织胺等介质的作用下,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血浆漏出增加,致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下垂而逐渐形成息肉。慢性炎症者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使静脉和淋巴管发炎,回流受阻,导致粘膜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临床表现:依息肉的大小、阻塞的部位而定,如持续性鼻塞、打鼾、嗅觉减退等。鼻镜检查见鼻腔内粉红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状、质地柔软的肿物。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四型:1、局限于鼻窦内的息肉:2、鼻窦炎伴息肉:3、鼻窦和后鼻孔息肉:4、出血性息肉:鼻窦恶性肿瘤

鼻窦癌

上颌窦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鼻窦恶性肿瘤,占鼻窦恶性肿瘤的4/5。临床:多见于中老年人,肉瘤多发于青年人,早期症状不典型,就诊时多为晚期。鼻塞、鼻衄、疼痛、畸形等。CT表现:

1、软组织肿块:平扫为等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强化形式多样。

2、骨质破坏:

3、周围浸润:邻近的组织器官均可受到肿瘤浸润。

上颌窦癌上颌窦癌额窦癌MRI表现:

1、软组织肿块:

2、骨壁破坏:显示情况不如CT3、周围浸润:显示较好T1WIT2WI再见!鼻咽癌

是鼻咽部粘膜上皮发生的癌肿,多见于亚洲。临床:早期症状隐蔽,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衄、耳鸣、听力减退等,患者多以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颅神经损害就诊。X线表现:

1、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鼻咽部侧位片及颅底片。

2、骨质破坏:CT表现:

1、鼻咽腔变形、不对称:最常见的早期表现。

2、软组织肿块:肿块平扫为等密度,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

3、咽旁软组织及间隙改变:鼻咽癌

4、鼻窦炎:5、颅底骨质破坏:好发于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蝶骨大翼等。6、颅内侵犯:冠状位显示较好。7、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2002-3-22首次2003-2-24放疗后复查MRI表现:肿瘤发生、蔓延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同CT,只是有信号的改变。粘液囊肿

临床与病理:多由窦口堵塞引起;囊肿壁即为鼻窦粘膜,多发生于额窦和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少见。囊肿可向眶内突出生长,使眶骨吸收破坏。左侧额窦透亮度减低,底壁受压变直,突向眼眶内上方,额窦间隔受压突向对侧。右侧额筛窦透亮度减低,窦腔均有膨大,额窦底壁受压向眼眶内上方膨出,中线向对侧移位筛窦突向同侧眼眶,骨壁菲薄。CT表现

囊肿影、窦腔增大、窦壁骨质改变、周围结构受压移位。左侧后组筛窦膨大,间隔完全消失,窦腔内为均匀低密度组织占位,眼眶内侧壁和眶尖骨质有压迫性吸收破坏,视神经管扩大,病变向前突入眼眶,向后突入中颅窝。左侧筛窦为中心的巨大囊性膨胀占位性病变,涉及同侧鼻腔和眼眶,上颌窦内上角受压变形和移位。同侧前颅窝骨质压迫性吸收,额窦粘液囊肿冠状位T1WI矢状位T1WIMRI表现

粘膜潴留囊肿(mucousretentioncyst)

粘膜囊肿包括粘液腺囊肿(潴留囊肿)及浆液囊肿(粘膜下囊肿)。粘膜潴留囊肿多见于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即粘膜下积液,仅发生在上颌窦内。临床:本病平时无症状,常在检查中偶然发现,偶有头痛。X线表现:上颌窦底部见有半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锐利,骨壁和粘膜多无异常。

CT:上颌窦内低密度小结节影或半球形、球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楚、锐利,增强扫描无强化,表面粘膜可有轻度增强。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双侧蝶窦透亮。右侧蝶窦外侧壁类圆形软组织影,密度低而均匀,无增强,表面光滑MRI:粘膜下囊肿因渗出液中含蛋白量较低,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信号均匀一致。粘膜潴留囊肿T1WI呈略低或中等信号,T2Wl呈高信号。T1WIT2WI

骨瘤好发部位--额窦,筛窦;边缘--光滑,清晰;密度--致密骨型,松质骨型,混合型.肿瘤生长缓慢.额窦骨瘤喉恶性肿瘤

喉癌临床:声嘶、呼吸困难。早期出现乳头状结节,继而向粘膜下及周围组织浸润,使受累组织增厚、变形或发生溃疡。可分为:声门上型癌、声门型癌(多见)、声门下型癌、混合型癌。CT表现:

1、声门上型癌:声门上层面的气管内局部软组织增厚或结节样肿块,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受侵。

2、声门型:一侧声带毛糙、增厚、结节→前联合→对侧声带。3、声门下型:软组织厚度≻1mm或肿块影。

4、混合型:晚期,肿瘤占据整个喉腔。MRI表现:肿瘤在T1WI上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X线表现:颈部侧位片观察。

1、声门上型癌:增厚、结节或肿块影。

2、声门型癌:声带的喉室面局限性隆起,喉室影变短、细小、完全不显示。

3、声门下型癌:声门下气道前后壁软组织不规则增厚、结节。

耳部影像诊断平片:

1.常用250侧斜位(许氏位)2.颞骨侧位:(劳氏位Law氏位)3.颞骨侧斜位(35度):伦氏2位Runstrom氏2位4.斯氏位(Stenver氏位,45度前斜位)5.颞骨轴位:即梅氏位Mayer氏位检查方法CT:1.横断位扫描:2.冠状位扫描:MRI: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混合型硬化型气化型:小房清晰透明,间隔完整,锐利,不混浊,也无密度增加.板障型:乳突较小,皮质较厚如颅骨的板障结构,骨髓腔清晰,乳突内不含小房或鼓窦周围有少数较小的小房,但透明清晰硬化型:致密骨构成,乳突致密,硬化,皮质厚,呈致密均匀增白影1、鼓窦2、乙状窦3、上鼓室4、鼓窦入口5、乳突气房

6、上半规管7、后半规管内听道上鼓室鼓窦入口锤骨头砧骨头鼓窦上鼓室锤骨柄砧骨长突鼓窦中鼓室外耳道骨膜咽鼓官下鼓室外耳道鼓膜脊颈动脉管颈静脉孔神经部上鼓室锤骨头

颈动脉管骨性咽鼓管内耳道鼓窦鼓室内听道鼓窦入口鼓窦鼓窦盖茎突颈静脉孔枕骨髁乳突气房茎乳孔中耳乳突炎中耳乳突炎症可分为:渗出性,化脓性(最常见),结核性.依病程又可分:急性,慢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部分还可产生继发性胆脂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细菌多经咽鼓管,来自鼻腔和鼻咽腔炎症,亦可因损伤或血行感染。临床:发热,耳内和耳后深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耳道流脓或耳后软组织肿胀平片:乳突小房密度增高,间隔模糊乳突积脓并骨质破坏时出现大小不等透亮区并发症:乙状窦壁破坏

脑板破坏鉴别诊断:外耳道疖并发耳后脓肿:乳突大气房:左侧鼓窦区乳突气房透亮度减低,骨间隔清晰右乳突气房透亮度减低,间隔正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与病理:单纯型—间断性流浓、不臭、中央性穿孔;肉芽肿型—持续性、臭味、边缘性穿孔;胆脂瘤型平片:小房发育不良,密度增高,粘膜增厚,呈板障型或硬化型胆脂瘤形成:边缘硬化的骨质缺损CT表现:单纯型—听小骨吸收、破坏,气房粘膜增厚,可出现液平,气房间隔及周围骨质增生;

左侧中耳炎慢性中耳乳突炎肉芽肿型—听骨破坏,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窦可见骨壁破坏,其中的肉芽组织显示为高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可有强化。MRI表现:中耳乳突胆脂瘤非真性肿瘤,为中耳乳突腔内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团块引起骨质压迫性破坏的一种类型。慢性中耳炎类型之一。临床与病理:多发生在硬化型或板障型乳突,上鼓室是最常见发病部位。流脓、恶臭、穿孔。X线表现:上鼓室胆脂瘤、乳突窦人口胆脂瘤、乳突窦胆脂瘤、乳突部巨大胆脂瘤、并发症CT表现:

1、软组织肿块:中耳鼓室、乳突窦人口及乳突窦内,无增强。

2、骨质破坏:胆脂瘤MRI表现:胆脂瘤在T1WI其信号与肌肉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