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全册单元选择题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1.gif)
![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全册单元选择题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2.gif)
![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全册单元选择题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3.gif)
![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全册单元选择题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4.gif)
![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全册单元选择题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4da6badf1a4119f20043ea2e1bf91af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A.萤火虫、彩虹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C.点燃的火柴、太阳解析:C2.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这个苹果。A.不能看到B.适应后能看到C.能看到解析:A3.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B.一块干净的木板C.一块干净的冰解析:C4.下面的三种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的筷子“变折”B.路灯下的影子C.从汽车后视镜看到后面的车解析:C5.选择题。
(1)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和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散射B.反射C.折射(2)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况,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B.光有时沿着曲线传播C.反光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作的。
A.散射B.反射C.折射(4)潜望镜至少需要(
)。
A.2片平面镜B.2片凸面镜C.2片凹面镜(5)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形“影”不离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6)下列方法中,(
)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B.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C.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答案】(1)B(2)A(3)B(4)A(5)C(6)C【解析】【解答】(1)因为光的反射现象,我们能看到各种字体。(2)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所以反光镜可以看到后面的情况。(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4)潜望镜至少需要两片平面镜组成。(5)AB选项都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杯弓蛇影是因为光的发射现象造成的。(6)增大平面的粗燥程度可以减少反射的光。【分析】明白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明白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6.用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A.
长短相同
B.
长短不同
C.
方向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因为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因为照射方向相同,所以影子方向相同,因为离墙面距离不同,所以影子长短不同。【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7.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A.
相同
B.
不同
C.
都不是【答案】B【解析】【解答】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大小、方向都不同。【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8.如图用手电筒照射小木块,得到影子最小的是(
)号手电照射的影子。A.
①
B.
②
C.
③【答案】A【解析】【解答】当光源从上向下照射时,影子最小。【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影子大小的因素。9.树林中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A.
树叶的影子
B.
太阳的像
C.
树叶间的空隙的像【答案】B【解析】【解答】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之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分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原理。10.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约需要(
)。A.
8秒钟
B.
8分钟
C.
8小时【答案】B【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分析】本题考查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11.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A.
太阳
B.
电灯
C.
火把【答案】A【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太阳。【分析】本题考查光的主要来源。1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
长——短
B.
短——长
C.
长——短——长【答案】C【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所以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长——短——长。【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短。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答案】B【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下午影子变长。【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4.在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长。A.
春季和秋季
B.
夏季
C.
冬季【答案】C【解析】【解答】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冬季中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看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解析:C二、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16.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A.
与同学对表
B.
听广播报时
C.
自己估测【答案】B【解析】【解答】A、与同学对表,由于表的构造和电池等问题,时间会与北京时间有偏差,时间也不太准,所以A不符合题意。B、听广播报时,广播报的时间是北京时间,是最准确的,所以B符合题意。C、自己估测,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并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时间,注意表由于构造和电池等问题都会导致走时不准,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广播报时。17.在夜晚时,下列做法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
放置一个简易日晷
B.
观察沙漏
C.
点燃一盘蚊香【答案】A【解析】【解答】A、日晷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影子来计时的,由于夜晚没有光线,因而夜晚不适用,符合题意。B、沙漏利用沙子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流下来计时,不符合题意。C、蚊香燃烧速度一定,因而可以用来计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计时工具一般利用等时性,也有利用影子的,比如说日晷。18.我们从(
)可以追寻时间的痕迹。A.
大树的粗壮
B.
大树的高度
C.
大树的年轮【答案】C【解析】【解答】大树每经过一年就会长一个年轮,所以由此可以寻找时间的痕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树木年轮是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里的一圈形成层。19.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A.
白天快,晚上慢
B.
白天慢,晚上快
C.
一样快
D.
没有一定的规律【答案】C【解析】【解答】时间以恒定的速度在流逝,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时间的概念。20.一天中物体的影子(
)最短。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答案】B【解析】【解答】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会慢慢发生变化。由长变短再变长,其中在正午时最短。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方向会慢慢发生变化。自西向东移动。21.在观察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A.
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B.
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的速度却越来越小C.
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速度却保持不变
D.
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的速度也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解答】我们做的摆摆动的幅度由于受空气阻力作用,越来越小,但摆动的速度却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我们做的摆的特征。22.计时工具(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A.
美观性
B.
准确性
C.
实用性
D.
时尚性【答案】B【解析】【解答】计时工具其对准确性要求较高,在早期简单计时工具到现在的钟表,其准确性越来越高,它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材料的改进,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掌握常见计时工具以及它们的准确性。23.一个摆每分钟摆动40次,为了将摆动次数减少为30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摆锤重量
B.
减小摆锤重量
C.
增加摆绳长度
D.
减少摆绳长度【答案】C【解析】【解答】由于摆长对摆的速度的影响,要将摆在一分钟内由40次减少为30次,显然是要将摆的速度减慢,只需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即可。【分析】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24.下列摆中,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摆长为50厘米
B.
摆长为100厘米
C.
摆长为10厘米【答案】C【解析】【解答】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分析】本题中,C选项的摆长最短,所以摆的速度最快,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最多。25.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摆中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A.
B.
C.
【答案】C【解析】【解答】钟摆转动的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越慢。而真正的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也就是如果摆锤上悬挂重物,重物的位置越靠下,摆锤的重心就越靠下,摆长就越长,钟摆的速度也就越慢。【分析】本题中,C选项中摆锤上悬挂重物的位置最靠下,也就是C选项的钟摆转速最慢。26.下列活动中流逝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的是(
)。A.
短跑25米
B.
心跳75次
C.
做一遍眼保健操【答案】B【解析】【解答】短跑25米用时大约为30秒;心跳一分钟大约心跳75次;做一遍眼保健操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分析】学会运动日常的普遍规律和物体来表示时间。27.小江还没有把水钟的刻度条贴上去,它可能是()。答案:B28.一只摆钟一昼夜走慢了两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A.
缩短摆的长度
B.
加长摆的长度
C.
增大摆锤的重量
D.
减小摆锤的重量【答案】A【解析】【解答】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钟一昼夜走慢了两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那么就要让它走快,所以应该缩短摆的长度。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摆线长度对摆动快慢的影响。29.一个摆每30秒摆动35次,为了将摆动次数调到每分钟60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摆长B.减少摆长C.减少摆动的幅度答案:A30.子夜是指(
)。A.
晚上9点到11点
B.
晚上12点
C.
凌晨5点【答案】B【解析】【解答】子时23点--01点;丑时01点--03点;寅时03点--05点;卯时05点--07点;辰时07点--09点;巳时09点--11点;午时11点--13点;未时13点--15点;申时15点--17点;酉时17点--19点;戌时19点--21点;亥时21点--23点。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时间和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31.宋朝的(
)等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A.
苏颂
B.
张衡
C.
鲁班【答案】A【解析】【解答】A、苏颂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所以A符合题意;B、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所以B不符合题意;C、鲁班发明了锯子等,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发明的了解。32.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现象。A.
速度逐渐加快
B.
摆幅逐渐增大
C.
摆幅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解答】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的时候,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摆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小,摆动的幅度也会逐渐变小。故答案选C。【分析】摆在摆动时要考虑空气阻力对其的影响。33.小丽同学观察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发现早上升旗时和下午放学时,旗杆的影子(
)。A.
长短和方向都相同
B.
长短一定相同
C.
方向一定相反【答案】C【解析】【解答】早上升旗的时间大概是早上八点左右,太阳在东边,所以旗杆的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下午放学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五点左右,太阳在西边,所以旗杆的影子在东边,影子较八点的短。所以旗杆的方向一定相反,长短不同。故答案选C。【分析】根据太阳的位置去判断影子的方向和长度。34.下列关于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摆幅越小,摆速越快B.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摆锤越轻,摆速越慢C.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速越快【答案】C【解析】【解答】影响摆速的因素只有摆的长度,其余为无关因素。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5.不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
)。A.
水的多少
B.
容器的形状
C.
滴水的快慢
D.
容器的大小【答案】D【解析】【解答】A.水的多少会导致水受到的压力不同而滴速不同,从而影响水钟的准确性,不符合题意;B.容器的形状也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要求容器要均一,不符合题意;C.滴水的快慢会影响计时的准确性,要求滴速相同,不符合题意;D.容器的大小不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36.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比较,(
)。A.
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
最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
滴速一样快
D.
不确定【答案】A【解析】【解答】水的滴速与水的多少有关,在水量较多时,水受到的压力较大,滴速就快。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滴漏实验中水滴速度的因素。37.正午时太阳下影子的方向是指向(
)。A.
北
B.
南
C.
东
D.
西【答案】A【解析】【解答】正午时分,太阳在物体的南方,影子就会在背面形成,即在北方。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太阳光在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的背面形成影子。38.在图中所有的摆中,从左数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第一个
B.
第二个
C.
第三个
D.
第四个【答案】A【解析】【解答】影响摆速的因素是摆长,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所以摆的速度最快的是A。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9.和其他时钟相比,摆钟的最大特点是(
)。A.
体积大
B.
制作精美
C.
独有的钟摆【答案】C【解析】【解答】摆钟的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具有较大精确性。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摆钟和其他计时工具的优点。40.古代人们经常用沙漏、点香等方法计时,主要是由于它们(
)。A.
会有变化
B.
有等时性
C.
可以控制【答案】B【解析】【解答】古代的人们经常利用物体来计时是因为这些物体都有相同的规律,能够合理计算时间。【分析】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科技计算时间的方法越来越精确。三、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41.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
弱
B.
强
C.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解答】水流越弱,携带泥沙的本领越弱,水流能力越强,携带泥沙的本领越强。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42.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B.
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C.
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答案】A【解析】【解答】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特点。43.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人们不会采取(
)的方法。
A.
植树造林
B.
退耕还林
C.
开山挖矿【答案】C【解析】【解答】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可以防治水土流失。故答案为:C。【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44.浙江没有的是(
)地形。A.
山地
B.
高原
C.
丘陵
D.
平原【答案】B【解析】【解答】浙江没有的地形是高原,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45.中国的西部多(
)。A.
高山
B.
盆地
C.
平原【答案】A【解析】【解答】中国的西部多高山,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其中东部多为平原,西部为多为高原。
46.下列选项中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的是(
)。A.
腐殖质
B.
小小的沙粒
C.
多种无机盐
D.
一小块碎玻璃【答案】D【解析】【解答】A.腐殖质属于土壤的成分,不符合题意;B.小小的砂粒属于土壤的成分,不符合题意;C.多种无机盐属于土壤的成分,不符合题意;D.一块碎玻璃不属于土壤的成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47.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后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了(
)。A.
土壤中有水分
B.
土壤中有生物
C.
土壤中有空气【答案】A【解析】【解答】将土壤放入试管中,对其加热试管壁上出现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48.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沙砾—粉沙—黏土—沙
B.
沙砾—沙—粉沙—黏土
C.
黏土—粉沙—沙—沙砾【答案】B【解析】【解答】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沙砾—沙—粉沙—黏土。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土壤中的微粒最小的是黏土,然后是粉沙,沙子比粉沙稍大,最大的是砂砾。49.土壤是一种(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矿物【答案】A【解析】【解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50.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解答】A、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不符合题意。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不符合题意。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土壤的质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人为因素导致土壤被破坏,我们应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51.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
B.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
C.
坡度大、尢植物覆盖【答案】C【解析】【解答】坡度越大,植物表面越裸露,土壤最容易被侵蚀。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52.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B.山体滑坡C.烧毁森林解析:C53.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沉积
B.
分解
C.
侵蚀【答案】C【解析】【解答】A、沉积会形成平原,不符合题意。B、分解可以将大石头最终变成小细沙,不符合题意。C、侵蚀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54.如果持续遭受暴雨,那么房屋在(
)受到的影响最小。A.
山坡处
B.
山脚处
C.
山下平缓地带【答案】C【解析】【解答】房屋在山底下受到的侵蚀是最小的。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土地的坡度越大,受到的侵蚀程度就越大。55.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
)A.
猛烈的
B.
不存在的
C.
缓慢的【答案】C【解析】【解答】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56.(
)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A.
沙砾
B.
腐殖质
C.
盐分【答案】C【解析】【解答】水中的矿物质有很多,但是盐分是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盐分也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分析】盐分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是人体和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57.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A.
风化
B.
沉积
C.
侵蚀【答案】C【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58.火山活动主要与(
)。A.
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B.
地幔和地核运动有关
C.
地壳和地核运动有关【答案】A【解析】【解答】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分析】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59.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
)而形成的断裂谷。A.
两个板块碰撞
B.
两大板块受拉张
C.
火山和地震【答案】B【解析】【解答】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是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分析】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0.粉沙的大小是(
)。A.
直径小于1256毫米
B.
直径小于2毫米
C.
直径小于116毫米【答案】C【解析】【解答】粉砂的直径小于十六分之一毫米,体积极其微小。【分析】牢记粉砂的规模大小。61.(
)的地形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A.
平原
B.
高原
C.
盆地【答案】C【解析】【解答】盆地的地貌特色是地形四周围的高度比较高,中间部分比较低。【分析】牢记各个地形地貌的特点。62.(
)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A.
火山和地震
B.
雨水的侵蚀
C.
岩石的风化【答案】C【解析】【解答】岩石的风化形成了众多美丽的奇观,改变了众多地形地貌。【分析】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63.地壳主要是由(
)构成的。A.
岩石
B.
水
C.
空气
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64.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A.
没有关系
B.
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
C.
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答案】B【解析】【解答】黄土高原上的泥沙被黄河都到华北平原逐渐沉积。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水流在上游的速度较快,会携带泥沙到河流的下游。65.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
鹅卵石
B.
大石头
C.
细沙【答案】C【解析】【解答】A、鹅卵石一般在中游河床,不符合题意。B、大石头一般在上游河床,不符合题意。C、细沙一般在下游河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随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头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变成鹅卵石,并继续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淀下来,所以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四、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选择题66.小刚是五年级一班的男生,他的身高是150厘米,体重是50千克,那么他的体重属于()。A.正常B.超重C.肥胖答案:B67.心平气和时,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次。A.30~50B.60~100C.120~150答案:B68.当我们感觉自己压力很大时,可以进行()。A.暴饮暴食B.沉迷游戏C.体育锻炼答案:C69.我们的身体能够做不同的事情,是()在指挥这一切。A.心B.脑C.胃答案:B70.下列功能中,不属于人体骨骼作用的是(一()。A.支撑我们的身体B.保护内脏器官C.传输人体需要的营养答案:C71.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接球的成功率一般会()。A.越来越高B.基本不变C.越来越低答案:A72.当我们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后,可以()让脑得到休息。A.适当地活动身体B.抽支烟C.打电子游戏答案:A73.下列有利于保护脑的健康的是(58))。A.充足的睡眠B.带病学习C.长时间学习答案:A74.小明在测肺活量时,需要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吹出气体。吸入的气体从肺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A.胃B.气管C.心脏答案:C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烟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但不会危害周围人的健康B.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C.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答案:A五、五年级上册期中选择题76.我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运用的科学原理主要是()。A.光沿直线传播B.光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C.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答案:A77.列所描述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医生戴的额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6上等兵留队申请书
- 正确申请书格式
- 生活老师申请书范文
- 申请文艺部的申请书
- 2025年三文治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医院退休申请书
- 高二贫困生补助申请书
- 二零二五年度综合性教育机构合伙人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养猪场养殖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合同
- 安全风险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方案
- 厦门三固科技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优化设计
- 北京卷2025届高考语文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九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
- 贯彻《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一书专题课件
-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二年级口算题大全1000道(打印版)
- 年终总结总经理讲话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