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隐中的乐天知命《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形象_第1页
儒家大隐中的乐天知命《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形象_第2页
儒家大隐中的乐天知命《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形象_第3页
儒家大隐中的乐天知命《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形象_第4页
儒家大隐中的乐天知命《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形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大隐中的乐天知命《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经常描绘主人公的背景。《儒林外史》把传统的写法打破了,它一般是在一些人物活动中,顺势牵挽出一个新主人公登场,“事与其来俱起”(鲁迅语),不作源源本本的交代,但对虞育德博士的写法却与全书惯例迥异。第35回末迟衡山与杜少卿等人商议大祭泰伯,说:“这所祭的是个大圣人,须得是个圣贤之徒来主祭,方为之愧。”众人道:“是哪一位?”小说一层层铺垫,至此悬念造足了,这才隆重推出第36回“常熟县真儒降生,泰伯祠名贤主祭”,并且从源头里籍、家世写起:“话说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叫做麟绂镇”,于此,黄小田评曰:“虞博士是书中第一人,故另立传。‘麟绂’,言此人便可算得《外史》中之圣人矣。”确实,“麟绂”是有传说故事的:孔子未出生时,有麒麟停在阕里人家,口吐玉书云:“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孔子母亲知其为神异,就用锈绂系在麒麟角上。隔两夜麒麟才飞去。孔子的母亲怀妊十一个月才生了孔子。(据《孔子集语·曾子》引汉·伏无忌《伏侯古今注》和晋·王嘉《王子年拾遗记》)吴敬梓煞费苦心地以孔子降生传说中的“麟绂”名虞博士的降生地,确是为了烘托虞博士是“《外史》中之圣人”。到虞博士主祭泰伯礼毕,南京的观众“欢声雷动”,“都说这位主祭的老爷是一位神圣降临”,更补足余波,渲染的“神完气足”(天木山樵评语)。卧闲草堂本评语、天木山樵评语也都异口同声的说“虞博士是书中第一人”,金和《儒林外史跋》则称虞博士是书中“上上人物”。纵观虞博士形象,既无特言又无特行,从作者到评者,为何若许推崇?这是研究《儒林外史》必然要回答的问题。理解小说中头号理想人物,对探测作家思想有重要意义。一、理想人物的范型隋唐以降,儒道佛三家鼎立,它们相互争辩,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儒为核心形成三家合流,三位一体的文化共同体。它们融汇而流淌于士大夫的血管。通过士大夫的心灵而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作品,特别是文化意蕴浓厚的作品,其中往往既有儒家的元素,又不乏道家和佛家的元素。从主导倾向上看,儒家是入世的,道、佛两家或避世或出世,与儒家轨辙异趋。但三家都越来越表现出“内在超越”的倾向,越来越重视“修心”,将外在的修养转向内在的修养。唐以后在士大夫中盛行的禅宗,改变了早期佛教那种用外在的戒律叫人出世苦行禁欲的方式,强调“本心向佛”,引向超越现实的目的。道家改变了自放陵薮才算隐逸的观念,着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神放重于形放,心隐重于形隐,流行开“大隐”“小隐”之说。这么一来,突破了入世与出世、仕与隐的外在对立,为三家的合流拆除了外在有形的藩篱。虞博士身为执掌教化的学官,政治思想是儒家的礼乐仁政,人格修养虽仍以儒家为主,但这并不妨碍他具有道家的隐逸情愫。小说中以吴敬梓自己为原型的人物杜少卿说:虞博士“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面陶靖节一流人物”。这道出了作者设计这一理想人物的范型,是理解这一人物的指路标。伯夷和柳下惠,在《孟子·万章下》里,便与伊尹、孔子共享“圣”名。从汉代扬雄开始,“夷惠”就并称,代表“不屈其意,不累其身”的清高廉洁之士。“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是圣人中比较随和的人,奉事不好的君主也不以为羞耻,只做小官也不在乎;既然出仕为官就遵循原则,不遗余力的发挥贤能;不被选用而遗佚也不埋怨,身处困厄也不发愁,襟怀宽大,随遇则安。“伯夷,圣之清者也”,是圣人中以清高自持不作权变的人,周武王灭商后,他不食周粟,采薇充饥,最后饿死首阳山。这样知名度的隐士,毕竟少有,对于以中庸为准则的大多数士大夫来说,最好既能保持心灵自由,又能衣食充裕,不必逃遁陵薮,于是他们选择了柳下惠。西汉东方朔《戒子诗》表现了这种选择,并说这是本于中庸思想: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弃伯夷之拙,取柳下惠之工,饱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以出仕代农耕,谋取衣食,依隐玩世,优哉游哉。晋人王康琚的《反招隐诗》,明确提出“大隐”、“小隐”之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突破了朝市与陵薮、仕与隐的外在对立,以修心为上,认为隐陵薮窜首阳的伯夷不过是低层次的小隐,像老聃那样,以朝市为栖身之地,身仕而心隐,隐从属于仕,同化在仕中,入世而又超脱,这才是高层次的大隐。值得注意的是,引诗以做东周柱下史的道家鼻祖老子代替东方朔诗中的柳下惠,可见此二人至少在此问题上气韵相通,否则岂能互相取代?在后世看来,柳下惠就是既出仕做官,谋得衣食,又能相对保持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的身仕而心隐的高士。传统上“夷惠”并举,实际上虞博士像的是柳下惠。陶渊明私谥靖节。他通过自己的诗,把恬淡自适、直率无拘的气韵表现的真淳而饱满。像封建时代的一般仕大夫那样,他只有或仕或耕二途,他出仕是因为“新老家贫”,为了养家糊口,只好以仕代耕,但心情是恬静的。他吸取了道家尤其是庄子的人格独立个性舒张的积极内核,摒弃了刻意惊世骇俗而显得乖违人情的外部特征,表现的朴素真淳、智慧澄明、平淡冲和、安详和谐,成为唐宋以后士大夫心仪的一种人格范型。陈寅恪说他“唯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实外儒而内道。”(《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李泽厚说他“是典型的儒道互补和交融”(《华夏美学》第三章)。虞博士形象按柳下惠、陶渊明的范例来塑造,其出仕的态度尤其如此。在南京任满进京时,杜少卿单独送他上船,两个知己互诉衷肠,他说:少卿,我不瞒你说,我本赤贫之士,在南京来做了六、七年博士,每年积几两俸金,只挣了三十担米的一块田。我此番去,……多则做三年,少则做两年,再积些俸银,添得二十担米,每年养着我夫妻两个不得饿死,就罢了。子孙们的事,我也不去管他。……我要做这官怎的?作者很看重这番话,特别又写杜少卿郑重其事的将这些话转告余大先生,又让余大先生叹道:“难进易退,真乃天怀淡定之君子。我们他日出身当以此公办法。”其所以重视,是因为这番话体现了“大隐”的思想:只求以仕代耕,没有功名热望,入仕而超脱,身仕而心隐,把道家精神渗透于儒家生涯中,以对世俗的不执不拒对待世俗,很富于大隐的真精神。小说还写南昌太守蘧佑“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风草之思”,衙门里尽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反映了“大隐”的一种生活情趣,正可与虞博士相补充。儒与道、佛合掺互补,实际上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精神上的生态平衡学。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干,支配着士大夫的社会观念和伦理观念。而道、佛两家所宣扬的、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以及像闲云野鹤一般自然恬淡、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和清净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对封建时代后期士大夫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他们常常以老庄与禅宗哲学中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为基础,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通过修心、养气等方法加深涵养,以克制、忍让求得内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与心理的和谐稳定。内在心性上的澄澈虚静、澹泊寡欲,就会表现为外在风度上的雍容大度、宽厚谦和,与人无争、怡然自乐,汰尽浮躁、归复天然。“天怀淡定”的虞博士形象反映了这样的文化人格追求,所以为士大夫所推崇。纵观虞博士形象,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无可道者,突出的是隐于朝市,以吸收容纳了庄禅的理学作心理调节,求得人格上的自我完善,精神上的相对超脱,心理上的平宁和谐。禅的影响只限于与老庄两相符合的那一部分,本质上还是道,所以这里只提儒道互补。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乐天知命虞博士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从十四岁就开始坐馆教书糊口。到三十二岁上,这年没了馆。娘子道:“今年怎样?”虞博士道:“不妨。我自从出来坐馆,每年大约有三十两银子。假使那年正月里多讲得几两银子,我心里欢喜道‘好了,今年多些’,偏家里遇着事情出来,把这几两银子用完了。可见有个一定,不必管他。”齐省堂本于此评曰:“遇到此理便是学问以深。”天木山樵评曰:“非貌为旷达,实体验见道理。”“可谓乐天知命矣。”“悟到”、“体验见”什么理呢?先从乐天知命说起吧。传统观念中的“天”,同时兼有主宰、命定和自然、自然规律两种涵义。认为天所命与人的就是性,人性之内就有一份天,人与天本来就是相通的。孔子说自己五十岁才能“知天命”,可见天命是需要人下工夫修养然后才能“悟到”、“体验见”的,其中包含宇宙人生的规律,亦即无法抗拒和违反的必然性。人在这种客观必然性面前,既要顺应,又不能完全消极无所作为。“知天命”不是叫人消极地“听天由命”,而是要“尽人事听天命”:要竭尽全力把应当和可能做的都做了,至于结果达到何种程度,那只有听凭客观必然性——“天命”的许可了。虞博士也在不断“尽人事”,除了学诗文,还要“学两件寻饭吃的本领”,提高生存能力,为此还去考秀才,二十四岁成了秀才后,每年馆金只有十二两银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这样,首先要努力“谋事”,至于成败利钝,那就“在天”了,这是对客观条件的限制持一种旷达的态度,其中包含顺应必然性而不丧气。孔子自己就是这样,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东奔西走,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知其不可而为之”,决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有次经过匡,被匡人误认而围困多日,随行弟子门很紧张,他却泰然地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的“知天命”中含有一种自知自信。虞育德的乐天知命也含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乐观和旷达,同时又不对现实作超过客观可能性的过高要求,只是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必然性许可的范围内,从而获得一定的自由感觉。这也就是能动的适应、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而不作非分之求。这种“虞育德精神”跟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或和发展时期的“浮士德精神”很不一样。浮士德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他厌弃了中世纪的知识,就去追求尘世的官能享受;与小市民少女幽会酿出悲剧,他就去追求宦途的成功;未得到皇帝的器重,他就去寻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化为云气只留下衣裳,他就去辟土、贸易……。一种欲望既偿,就唤起新的欲望;一种要求达到,就萌生新的要求。这种外向的人生追求,其生命的支撑点不在生命之内,而在生命自身之外,其终极生命目标不在某种满足,而在无限的追求,如果停止追求就是生命的终结。他正是以自己的永不满足做标的,与魔鬼打赌:什么时候他满足了,他的灵魂就输给魔鬼。可见满足就会转化为空虚、失败,人生的意义就在无尽止的过程上,永远不能有宁止,当然也就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虞育德博士则不把生命的支撑点偏向外面去,他有遥远的向往,但同时也可以当下既是。他的生命途程是无限的,但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宁止,由自敛而求得自足安谧,无往而不自得。福的境界不是从强力战斗中夺取,也不在遥远的将来或虚幻的来世,只在当下的现实,知足常乐,安享他眼前份内的安乐。钱穆称中国传统的人生观是一种现前享福的人生观。认为西方文化精神是富强动劲,中国文化精神是安足静定。西方是外倾型的,主斗争、征服,富而不足,强而不安;中国是内倾型的,主协调、融合,足而不富,安而不强。(《人生十论》和《文化学大义》)在笔者看来,浮士德与虞育德正好分别体现了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虞博士的乐天知命是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为基础的,是天人合一的成果,是天人合一落实到心态上的表现。所以虞博士被称赞为“天怀淡定”。近代西方的宇宙观是天人对立,人与自然是对峙、冲突、征服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宇宙观里,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生命过程,人的生命是构成宇宙生命过程的一个有机部分。人与天应该相协调、相契合、相融通、相一致。从最终意义上说,人的自我实现就是人与天完全和合一的实现。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孟子提出“性天同一”,通过知性而知天的“知性知天”说。《中庸》提出“尽性参天”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不是征服天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境界。四十余岁中举前,虞育德也是过着乡村塾师的清苦日子,妻子有病,人的“馆钱不能买医药,每日只吃三顿白粥”。他安贫乐道,心泰无不足而安详和乐,颇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的“孔颜乐处”意味。前述评点家说虞博士“实体验见道理”,“悟到此理便是学问已深”,指的就是理学家的这种修心养性通达性天的精神状态和修养功夫。这也是作者为超越世俗功名富贵、超拔士人灵魂而探求的一片精神家园,如果能像虞博士这样人格自足,就自然不会为追求功名富贵而发疯发痴或丧廉失耻了。就像传统文化之复杂一样,作为其表征的虞博士形象也颇复杂,其中积演着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点和弱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需要我们作“两重性的剖析”,既不能简单否定,也不可盲目肯定。虞博士精神大体上可以说:利于矛盾的统一,不利于矛盾的斗争;适于维护稳定发展,不适于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