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_第1页
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_第2页
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_第3页
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_第4页
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1维纳的归因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目前,相关责任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两种:一是shllingench等人提出的责任三角形模型;另一个是威纳等人提出的其他责任原因和结论的结果。三角模型主张,任何特定情境条件下的责任都可以理解为已发生的或预期中的特定事件(event)、赋予该事件的行为规范(prescription)以及个体具有的与该事件和规则相关联的身份(identity)三者之间的互动。三角模型提出了影响个体责任感受的三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核心是希望探明“责任的心理黏合剂”的构成及其互动过程。换言之,该模型重点研究责任感受的影响因素及其互动机制,但并未对责任的心理结构本身进行分析。维纳主张,责任归因是个体社会性行为的起点,人们在对事件进行责任归因的同时也在进行责任推断;责任推断的不同结果会引发个体不同的情感体验并诱发不同的行为反应。由此,他提出了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双通道模型并对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验证。在成就评估的责任推断研究中,维纳将这种双通道模型描述为“失败→原因是不够努力→原因是可控的→有责任→愤怒→消极评价”和“失败→原因是能力所限→原因不可控→无责任→同情→不作消极评价”。在最近的研究中,维纳主张个体对于许多社会现象或情境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亦可纳入这个模型之中。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补充和丰富。维纳的归因理论及其双通道模型主要借助情境模拟的方法,要求被试对现实或虚拟的其他当事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责任归因和推断,同时要求被试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作出评估。其核心是对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与特征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责任心理结构的研究则主要限于理论建构而缺少实证探索。这就是说,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责任归因与推断过程是否存在某些不同于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的特点或心理结构以及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三因素说能否得到实证验证等问题,是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与特征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研究以维纳等人关于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学者提出的三因素说为基础,基于日常经验取向,以被试亲历的挫折或失败情境为对象,运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种途径,研究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特征。研究目的是:第一,考察个体对于自身原因招致的挫折或失败的责任归因取向及其与他人责任归因取向是否存在差异。第二,考察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要素及其构成模式,其中重点考察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模式是否如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那样是一个双通道结构,还是如三因素说那样是一个认知、情感、行为的一元单向决定模式,抑或是一个全新的构成模式。第三,考察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基本特征。研究假设: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同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要素是一致的——起因的可控性影响责任推断,有无责任以及责任程度诱发个体不同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不同的应对方式,但是由于归因对象的差异,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可能存在某些与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不同的心理结构模式与特征。2学习方法2.1问卷设计及求解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在南京、无锡和西宁的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被试的分布情况是:男202名,女180名;高中文化程度14名,大学(含在读)274名,研究生(含在读)94名;25岁以下238名,26~35岁95名,36~45岁49名;在校大学生174名,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8名。2.2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和效度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理论表明,个体通常只对那些自身可控起因导致的消极事件承担责任,并因为起因是否可控而对当事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为验证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过程是否也遵循该规律,本研究将那些自身可控和不可控起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情境作为考察对象,自编“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5个条目,含4个开放式问题和1个封闭式条目,要求被试对自身亲历的挫折或失败情境作一般性描述,目的在于唤起被试对这类情境的准确回忆。第二部分共8个条目(G01~G08),要求被试依照自身经验,对所列8个导致挫折或失败的可能起因(努力程度、困难估计、重视程度、粗心大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知识缺乏、不明真相)作具体评估,目的是探明这8种典型的责任归因形式的内在关系及其在自我责任归因中的基本倾向。第三部分共17个条目(G09~G25),要求被试针对这8种挫折或失败起因分别进行责任推断,并评估在自己应为挫折或失败承担责任时的情感体验以及应对方式,目的是考察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特点。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评定制。问卷初稿编订完成后,邀请10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再对问卷进行修改;然后选取51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预测试的统计分析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基于此,半个月后又对这51名大学生进行重测。其中,第二部分8个条目的重测信度值为:rs≥0.73,ps<0.001;第三部分17个条目共6类因素的重测信度值分别为:rs1=0.82,rs2=0.72,rs3=0.83,rs4=0.64,rs5=0.85,rs6=0.81,ps<0.001。2.3问卷编制和效度评估主要用5种手段对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施加控制:(1)以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为基础,遵循问卷调查的一般原则和过程编制问卷;(2)邀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3)通过预测验的方式评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4)规范指导语,告知被试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要求被试根据个人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作出判断。(5)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集中发放和回收问卷,确保做答情境基本一致。2.4统计分析运用SPSS11.0和AMOS4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3结果与分析3.1不同死因项的因子分析结果被试在对8种挫折或失败的自身起因的评估中,均值超过中值3.00的起因有5个:努力程度(3.58)、重视程度(3.39)、经验缺乏(3.29)、困难估计(3.28)和知识缺乏(3.07);均值低于3.00的起因有3个:能力缺乏(2.87)、不明真相(2.84)和粗心大意(2.78)。t检验的结果表明:(1)均值大于3.00的5个起因与均值小于3.00的3个起因间的均值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2)在前5个起因中,努力程度与其他4个起因间的均值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知识缺乏也呈现出类似的结果;(3)均值低于3.00的3个起因间的均值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那些由个人自身原因导致的挫折或失败中,被试一般不将之归咎于不了解事实真相、能力水平低下或细心程度不够,而是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经验、对困难估计不足或知识缺乏。其中,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的情况最常见,而归因于知识缺乏的情况相对较少。对该8个起因项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MO=0.67,Bartlett=521.25,p<0.001。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根据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计2个,解释总变异的61.94%。根据所含起因项的性质,这2个因子可以分别命名为“不可控起因”和“可控起因”:前者包括经验缺乏、能力缺乏、知识缺乏和不明真相;后者包括努力程度、重视程度、粗心大意和困难估计。经检验,不可控起因的因子均值(M=3.04,SD=0.50)小于可控起因的因子均值(M=3.26,SD=0.50)(t=6.00,p<0.001)。表明个体倾向于较多地将挫折或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可控起因,而较少归因于不可控起因。3.2旋转后因子负荷为查明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各观测变量的因素构成情况,为模型建构与验证奠定基础,从382份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约三分之一(共136份),对涉及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17个观测变量(条目G09-G25)进行因素分析。统计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63,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010.17,p<0.001。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旋转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根据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计6个,解释总变异的72.38%。旋转后的因子负荷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17个变量可归并为6个因子。根据各因子所含变量的性质,可以分别将之命名为“可控起因责任”(Y1)、“不可控起因责任”(Y2)、“同情类体验”(Y4)、“责备类体验”(Y6)、“消极应对”(Y3)和“积极应对”(Y5)。“不可控起因责任”是指个体对源自个体稳定而不可控的内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应负责任程度的推断;“可控起因责任”是指个体对源自个体不稳定而可控的内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应负责任程度的推断;“同情类体验”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或失败时产生的自我同情或怜悯的情感;“责备类体验”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或失败时产生的自我生气或谴责的情感;“积极应对”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或失败时,力图通过个人努力和寻求帮助等方式积极应对的行为倾向;“消极应对”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或失败时,力图通过个人转嫁、拒绝或逃避等方式消极应对的行为倾向。该结果同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理论的相关结论一致。3.2.2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可以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对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作出进一步构建和验证。依照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理论和国内学者的三因素说,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构建三个可能的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模型,即“双通道模型”(图1a、图1b)、“双通道整合模型”(图2)和“一元结构模型”(图3)。为检验这三个模型是否成立,运用A-MOS4将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外的246份有效问卷中涉及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17个观测变量(条目G09-G25)分别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首先,根据维纳等人有关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理论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假设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同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一样,也是一个双通道结构(图1a、图1b)。通道一可以描述为“可控起因责任”(Y1)→“责备类体验”(Y6)→“积极应对”(Y5)。通道二可以描述为“不可控起因责任”(Y2)→“同情类体验”(Y4)→“消极应对”(Y3)。对通道一和通道二分别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的结果(表2)表明,尽管通道一对于数据的拟合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但通道二的数据拟合程度很低。这说明尽管“可控起因责任→责备类体验→积极应对”真实反映了个体对于那些被认为源于可控起因的挫折或失败的归因模式,但对于那些被认为源于不可控起因的挫折或失败,其归因的内在过程并不遵从“不可控起因责任→同情类体验→消极应对”的模式。换言之,双通道模型并不能完全表征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其次,由于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并不是一个双通道结构,因此,有理由设想Y2、Y4、Y3与Y1、Y6、Y5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路径上的关联。运用结构方程的检验原理,对预设的多个产生模型的路径分析发现,图2所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Y1~Y6之间的路径关系。由于该模型是在双通道模型的基础上整合而来的,此处姑且称之为“双通道整合模型”。双通道整合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表明,该模型在各项拟合指标上与数据的拟合结果(表2)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另外,不同层次因子与其所属的变量间的回归权重值和路径参数(图2)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该模型在统计学意义上可以接受。最后,虽然双通道整合模型的各项指标和参数达到了拟合要求,但该模型已不再是双通道结构,而具有了一些一元结构模型的特征。另外,该模型尽管在数据拟合上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意义,但其理论意义非常欠缺。因此,有必要建构一元结构模型并进行验证。一元结构模型即“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图3),即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17个观测变量分别构成6个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观测变量,即“不可控起因责任”(Y2)、“可控起因责任”(Y1)、“同情类体验”(Y4)、“责备类体验”(Y6)、“积极应对”(Y5)和“消极应对”(Y3);“可控起因责任”(Y2)和“不可控起因责任”(Y1)共同构成“责任推断”,“同情类体验”(Y4)和“责备类体验”(Y6)共同构成“责任情感”,“积极应对”(Y5)和“消极应对”(Y3)共同构成“责任行为”;“责任推断”决定“责任情感”,“责任情感”决定“责任行为”。一元结构模型结构方程分析表明,该模型在各项指标上与数据的拟合结果(表2)与双通道整合模型相近,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而不同层次因子与其所属的变量间的回归权重值和路径参数(图3)总体优于双通道整合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见,一元结构模型对各项数据的拟合程度最好,符合三因素说的理论假设,是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理想结构。3.3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因子比较为考察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结构中的六个因子各自所含变量间的关系,对诸因子内各变量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3)表明:(1)困难估计与努力程度、重视程度和粗心大意的均值以及重视程度与粗心大意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个体在对可控起因导致的挫折或失败进行责任推断时,对由于个人粗心大意和缺乏努力所招致的挫折或失败被评估为最应为之承担责任,其次是重视程度不够,最后是对困难的估计不足;(2)不明真相与能力缺乏、知识缺乏和经验缺乏的均值以及能力缺乏和知识缺乏的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个体在对不可控起因导致的挫折或失败进行责任推断时,对由于个人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所招致的挫折或失败被评估为应承担相对较多的责任,其次是缺乏相应的知识或能力,不明真相被评估为应承担相对较少的责任;(3)自我生气与自我谴责、自我同情与自我安慰、增强努力与寻求帮助的均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个体面对因为自身原因而导致的挫折或失败较多自我谴责而较少自我生气、较多自我安慰而较少自我同情、较多增强努力而较少寻求帮助;(4)转嫁他人、放弃承担和拒绝承担的均值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个体较少采用这三种消极的应对方式面对挫折或失败。为进一步考察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各自所含因子间的关系,对各自所含因子进行均值配对t检验的结果显示,可控起因责任(Y1)与不可控起因责任(Y2)、责备类体验(Y6)与同情类体验(Y4)、积极应对(Y5)与消极应对(Y3)的均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t1=15.83,t2=8.97,t3=21.04,p<0.001),表明:(1)在责任认知(推断)上,个体倾向于认为个体对由可控起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应承担的责任(M=4.36,,SD=0.59)大于由不可控起因导致的挫折或失败所应承担的责任(M=3.70,SD=0.63);(2)在责任情感上,个体一旦认为自己应为自身原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承担责任时,较多自我责备(M=3.53,SD=0.79)而较少自我同情(M=3.05,SD=0.92);(3)在责任行为上,个体如果认为自己应为自身原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承担责任时,较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M=4.05,SD=0.65)而绝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M=2.52,SD=0.80)。4讨论4.1自我责任归因的主要方式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个体遭遇挫折或失败的起因或者源自环境(4%),或者源于自身(55%),或者是二者的共同作用的结果(41%),但相对于环境,被试更倾向于对挫折或失败作自我归因;自我归因指向于自身可控起因和不可控起因两个方面,但比较而言,个体更倾向于将挫折或失败归咎于可控内因。这也就是说,自我责任归因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自我取向——人们在面对不利情境时,普遍注重从自身角度寻找原因,而较少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依照维纳有关责任归因和推断的理论构想,不同取向的归因方式对于主体继发行为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如果个体将挫折或失败归咎于自身可控内因,将对行为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和正激励效用;反之则对行为仅具有较弱的建设性,甚至不具有明显的建设性和激励作用。按照这种理论构想,被试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责任归因特征,无论对于归因者本人,还是对于其所在的群体和组织,都是十分积极而有利的。4.2结构的二元性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主要包括17个基本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又可以归并为6个因子,即自身可控起因责任、自身不可控起因责任、责备类体验、同情类体验、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等。该结果同维纳、张爱卿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结构方程分析的验证结果表明,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结构不同于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是一个由“可控起因责任→责备类体验→积极应对”和“不可控起因责任→同情类体验→消极应对”所构成的双通道结构,而是一个由(自我)责任推断、(自我)责任情感、(自我)责任行为三者构成的一种一元单向决定模式,即“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其中,责任推断包括不可控起因责任和可控起因责任2个因子;责任情感包括同情类体验和责备类体验2个因子;责任行为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可见,正如维纳预期的那样,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和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被试在进行自我责任推断时,对那些由于自身不可控起因导致的挫折或失败,并非如他人责任推断那样,被判定为无责任,而是倾向于认定本人应承担部分责任。这与被试自我取向的责任归因方式有关,也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民族文化在责任归因与推断中的具体体现。4.3责任是自我评估的特征4.3.1对不可控成因应承担责任的程度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倾向具有四个特点:(1)无论个体将挫折或失败归于何种内因,个体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应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2)在自身应承担责任的认知与推断上,个体倾向于认为自身对由可控内因所导致的挫折或失败应承担的责任大于由不可控内因所导致而应承担的责任。这两点结论显示,被试对自我责任的推断与对他人的责任推断存在某些差异——后者认为,个体只对可控内因所导致的失败、污名或其他不利结果做应承担责任的推断,对不可控内因所导致的困境通常被推断为不承担责任;而在自我责任推断过程中,被试对于自身原因所招致的挫折或失败,可控性仅对承担责任的程度构成影响,而不影响对是否承担责任的推断,即在自我责任推断时,被试更倾向于从自身的角度归咎挫折或失败的责任。这可能与被试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差异存在某种内在关联性,但更可能与被试对不同归因对象采取的归因取向不同有关。(3)在对可控起因应承担责任的程度估计上,对由于个人粗心大意和缺乏努力所招致的挫折或失败被评估为最应为之承担责任,其次是重视程度不够,最后是对困难估计不足。(4)在对不可控内因应承担责任的程度估计上,对由于个人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所招致的挫折或失败被评估为应承担相对较多的责任,其次是缺乏相应的知识或能力,不明真相被评估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