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更新和信息资源的爆炸增长,信息资源的大量增长逐渐从“信息匮乏”状态转向“信息过载”状态。有数据显示:“互联网上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约有800EB,如果装在DVD光盘中要装1.68亿张、装在硬盘中要装80万个。仅以网上视频来说,到2015年在互联网上一秒所传视频需要一个人花5年时间才能看完。”(1)不难发现,新媒介事实上已成为一柄威力无穷的双刃剑,在给受众带来信息便利之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信息冗杂等诸多困扰。如何应对信息过载,高效精准地获取信息并为己所用,已成为当下互联网语境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一、信息过错的成因信息过载,是指信息时代信息过多,受众接受的信息量超出了其所需要以及所能消费、承受的信息量,以致受众无法高效选择或有效利用信息的状况。20世纪50年代,出版物快速增长,信息量逐渐增多,人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面对大量信息时眼花缭乱,这可谓是信息过载的萌芽。之后,随着广播电视的大行其道,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量进一步加大,信息传播的形式也变得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时常让人头晕目眩。而今,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广泛应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更是大显神通,裹挟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席卷而来,人们一方面为新鲜出炉、斑驳陆离的知识和信息欢呼雀跃,另一方面也逐渐在海量信息的狂轰乱炸中走向麻木,无所适从。在新旧媒介合力营造的媒介化社会中,媒介竞争与信息更替的洪流不断冲击并刷新人们的大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觉到,虽然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似乎却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也难以对过多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更难以辨识并整合有用的信息己所用。久而久之,信息似乎成为了一种负担,信息过载也由此演变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在此,笔者从信息传播的历史脉络出发,对信息过载的成因加以分析,具体情况可参见下图:从横向来看,在大众媒体尚未诞生的古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是特定的个人利用飞鸽、战马、烽火、旗帜等工具向特定的他人传送消息;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指的是职业传播者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向受众传送信息的过程;而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则演变为职业传播者及普通网民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向普通网民传送信息。再从纵向来看,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传播方式的变迁,导致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信息过载正是由此形成。首先,在信息生产环节,生产主体不再限定为特定的少数人,一批职业传播者以及广大普通网民都加入到了信息生产的队伍中。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普通网民甚至开始逐步取代职业传播者成为信息生产的主力军,这不仅导致信息源以及信息量的暴增,并且由于网民媒介素养的参差不齐,导致信息质量整体上也有所下降。可以说,生产环节上信息数量的剧增和信息质量的下降是信息过载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次,在信息传播环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横空出世不仅使得传播媒介的种类急剧增多,也导致了信息传递速度的飞速提升。在新媒体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占据重要地位,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也逐渐后来居上,多种媒介种类并存的态势使得整个信息场域呈现出复杂、混乱的局面。此外,新媒体具有准入门槛低、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这一方面导致同一条信息经常在多个渠道中以多种形式被重复传播,信息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另一方面,此刻的新信息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无数的后来的新信息覆盖并替换,信息的转瞬即逝也大大消耗了人们的注意力。换言之,信息传播结构的混乱无序,以及信息更新的高速运转,也是造成信息过载的重要原因。最后,在信息消费的环节,信息消费者正逐渐由被动的随波逐流,成长为主动的具有参与性的网民群体。Web2.0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释放了受众的能动性,如今,他们可以轻易地对信息进行转载、评论、加工,进而制造出数以万计的反馈信息,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信息过载。英国学者蒂姆·乔丹指出:“拥有太多的信息使信息的利用变得不可能。它以两种状况发生,第一,有信息而不能被吸收;第二,信息组织得非常差以至于发现任何特定的信息变得不可能。”(2)信息过载问题的日益严峻,不仅使得人们在试图获取有效信息时捉襟见肘,更导致了信息焦虑症的频发。那么,人们怎样才能有效应对信息过载这一问题呢?有人认为信息过滤技术的创新可以抽薪止沸,从源头上对信息过载加以控制,也有人认为掌握信息搜索技巧,便可以气定神闲,从容应对信息过载问题。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技术的创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现有的搜索引擎更不是万能的。所以,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惟有从自身出发,努力掌握系统化的媒介理论知识,提升利用媒介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才能在信息的洪流中寻得方向,稳住脚步,谋求发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当下新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涵盖的新议题。二、判别信息的存媒介素养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提出来的。当时,媒介素养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号召学生抵制大众传媒的腐蚀和影响。而后随着媒介素养传入其他各国,人们对媒介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媒介素养的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比如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3),这可谓是传统媒介素养定义的典型代表。而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媒介素养始终没有突破批判主义的藩篱,它一直都在致力于“培养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4)。这本无可厚非,但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随着信息过载时代的到来,信息爆炸、信息焦虑症等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依然将媒介素养的重心放在培养“媒介批判能力”上,显然只能是隔靴搔痒。进而言之,在当前信息过载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媒介素养已无法解决由于信息过载所引发的种种新问题,只有积极发展“新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将媒介素养的重心从培养媒介批判能力转移到培养信息管理能力上来,才能够治标又治本,真正攻克信息过载这一时代病症。具体来说,信息管理能力包含三种核心能力:筛选能力、甄别能力、整合能力。筛选能力指的是从声色迷离的信息海洋中锁定目标信息、淘汰无关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了解媒介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二是根据相关的媒介知识,淘汰渠道中的无关信息。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环境中,由于大多数信息的生产和流通都是“先发布后过滤”,因此,传播场域中常常充斥着许多假信息、无用信息以及为提升点击率而制造噱头的信息。由此,当人们试图在互联网空间获取信息时,常常会发现自己不仅面对着网站、论坛、博客、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等多种渠道的选择,而且还会受到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的干扰。有学者指出:“我们现在身处的信息时代不是信息爆炸,而是非信息爆炸或者数据爆炸。虽然当代人有了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渠道,却面临着身陷非信息的海洋,找不到、看不懂、读不完所需信息这样一种窘境。”(5)因此,想要有效应对信息过载,首先必须具备筛选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需要获取就业信息时,首先就应该有的放矢,选择与就业相关的媒介渠道,比如就业网站、就业论坛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检索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其次,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与自己的就业意向相符的信息,并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避免在车载斗量的就业信息里徘徊不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好地锁定目标信息。当然,要在包罗万象的互联网空间里获取信息,只具备筛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依然拿获取就业信息为例,如果我们以“就业”为关键词用百度搜索引擎来筛选信息,会发现百度找到的相关结果有约一亿个,而这些结果都是以超链接的标题予以显示的。为进一步了解具体信息,我们可能需要点击进行多级阅读,然而就算是一秒钟阅读一个标题,我们也需要三年多的时间才能读完。进而言之,如果我们不对互联网上筛选而来的信息进行甄别的话,就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阅读那些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高的信息,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因此,筛选仅仅只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人们还必须对经筛选而来的信息有正确的认知,即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所获取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价值。具体来说,甄别能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判断信息的真假;二是认识信息背后隐藏的价值导向。众所周知,由于新媒体具有匿名性的特征,加之当前针对新媒体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等原因,新媒体上流通的虚假信息多如牛毛,这样人们要获得高质量的信息,首先就必须要对筛选而得的信息进行基本判断,看看它们是否符合事实,前后因果逻辑是否成立;其次,正如阿特休尔在其《权利的媒介》一书中指出的,“媒体从来都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6),新媒体同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其承载的很多信息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比如宣扬某种生活理念,传达某种性别、种族意识,或者潜藏着某种商业动机。这样,我们在甄别信息时,理所当然要对媒介所有权、媒介控制等相关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挖掘和认识信息背后隐藏的价值导向。与前二者不同,信息整合能力指的是在对筛选所得的信息有了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对信息进行归纳综合以及重组的能力。我们知道,新媒体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时效性,其信息发布遵循的是动态写作、实时更新的路径,这样,信息的呈现大多是碎片化的,只是对事情简单、机械的传递,而无法提供事物发生、发展的完整线索,并且旧信息总是很快被瞬息万变的新信息所淹没。同时,互动性是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优势,新媒体的使用者不仅可以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段发布信息,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从SNS社区的信息共享到即时通讯工具的传播互动,从对博客的在线评论到各大论坛的回帖,新媒体可谓是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无限拓展了受众个体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一方面使得受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大为凸显,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信息传播碎片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样,人们经过筛选和甄别之后所获得的信息,可能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却都是杂乱无章的。因此,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过载,人们还需要对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归纳重组。进而言之,信息整合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显然,关于应对信息过载所必需的筛选能力、甄别能力和整合能力,我们在文中虽然是分开论述的,但在现实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它们却是环环相扣甚至紧密交融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新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信息管理能力。三、财务管理的能力的重要性正如前文所述,信息过载已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也让我们逐步意识到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培养人们的信息管理能力已刻不容缓。而要落实到行动层面,就必须选定路径并循序渐进地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具体而言,新媒介素养教育可沿以下路径展开:1.加强新媒介素养教育,更新观念毋庸讳言,人们之所以会在信息过载的泥潭里难以自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普遍具有信息崇拜的心理。随着大众媒介影响力的全方位呈现,人们如今主要是根据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并采取与环境相适应的举措。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和经验范围的有限性,越来越多的人对媒介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而且对“可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充满了想象和渴望,多多益善的心理由此而生。然而,当人们面对数不胜数的信息时,如果采取多多益善的态度的话,就可能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无法自拔;而当真正需要某种信息时,人们却会发现自己难以确定这种信息是否存在,对于通过哪种渠道来获取所需信息更是感到茫然。并且,当人们竭尽全力将搜索到的信息阅读完毕,尚未来得及消化吸收的时候,可能又会发现更新的信息已汹涌而至。这种无可奈何却必须面对的状况不仅让人身心俱疲,而且会让人的困惑感和挫败感如影相随。因此,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首先必须开展新媒介素养的观念教育,大力倡导信息观念的革故鼎新,放弃“多多益善”的错误观念,树立“去粗取精、去广求专”的全新理念。“去粗取精、去广求专”首先是一种敢于取舍的观念,它不仅意味着舍弃一些信息、选择一些信息,更意味着舍弃繁多、获得精准,舍弃广泛、选择专注;其次,这更是一种勇于探索的观念。要想去除杂质、留取精华,要想从广阔的信息海洋中获得专攻,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2.协作过滤机制西班牙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尔指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就是信息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7)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帮助人们掌握信息技术无疑将是媒介素养教育新的核心。首先,要过滤掉信息过载时代的无关信息,搜索引擎技术可谓是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8)。通俗的说,搜索引擎就是对互联网上林林总总的信息进行一次“大海捞针”式的过滤。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雅虎、新浪等分类目录搜索;以及元搜索引擎,如InfoSpace、Dogpile、Vivisimo等。我们在获取信息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然而,众所周知,信息过载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过搜索引擎过滤后的信息依然良莠不齐,并且信息的排列大都采用的是以商业利益为主导的竞价排名的方式,因此,掌握协作过滤技术,建立辅助决策信息系统便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重要技能。协同过滤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分析用户兴趣的基础上,在用户群中找到指定用户的相似(兴趣)用户,综合这些相似用户对某一信息的评价,形成系统对该指定用户对此信息的喜好程度预测”(9)。比如人们在逛当当网网络书店时,一旦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马上会在旁边看到一行“购买本商品的顾客还买过”之类的推荐信息,在此当当网是在假设“对同样一本书有兴趣的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在某种程度上相近”的前提下为读者推荐图书,而这些推荐通常能够帮助读者寻找到其他感兴趣的书,并通过用户论坛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协作过滤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集合群体智慧,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提升信息质量。契弗尼早在1974年就曾通过实验证实,使用整合信息的实验组成员决策质量与使用零散信息的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辅助决策信息系统中的整合信息的效度优于零散信息。(10)值得注意的是,协作过滤机制的运作必须以群体成员的参与和协同为基础,而我国网民群体目前在集体协作中还存在着参与度低、习惯于“搭便车”等问题,这也阻碍了协作过滤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新媒介素养教育也必须以掌握信息技术为核心,这不仅包括教育学生掌握搜索引擎、协作过滤等硬技术,更需要培养学生协作参与等软技术。当然,不论是搜索引擎技术还是协作过滤技术都不是万能的,要让信息技术成为解决信息过载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关键还在于引导人们根据具体的需求对技术加以灵活运用。3.创新新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信息过渡当然,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归根结底还得落实在教育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上。比如,美国为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技术素养模式,该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应该知道并有能力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数字世界中有效地学习、有生产力地生活”(11)。应当说,这同样是我国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要义。具体而言,我国一方面可以尝试把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为公共课或选修课,将新媒介素养的培养融入到现有的中学以及大学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电子产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系绳物体的浮力问题-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讲练(原卷版)
- 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
- 美丽的颐和园导游词(33篇)
- 物流运输车辆租赁合同(35篇)
- 粗砂垫层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及试验段总结
- 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同步练习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建筑电工(建筑特殊工种)考试试题题库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 摄影入门课程-摄影基础与技巧全面解析
- 25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 XX有限公司人员分流方案
- 大语言模型赋能自动化测试实践、挑战与展望-复旦大学(董震)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 追觅科技在线测评逻辑题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渝北区数据谷八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凝中国心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民族团结爱国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前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