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时空定位2单元特征目录3知识清单4考向突破5课堂演练6课后提升三国至隋唐时期(220—907年)是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中国基本处于分裂状态,战火不断,政局动荡,但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有重要建树。自唐朝中期起,安史之乱爆发,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经济魏晋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开发初见成效;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思想文化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在相互借鉴中并行发展;文学艺术丰富多彩。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科技发达,中外文化交流泽被东西,影响深远【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220年,[1]________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国。229年,孙权建立吴国曹丕西晋统一263年,司马昭灭蜀。[2]____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八王之乱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少数民族内迁匈奴、羯、氐、羌、鲜卑内迁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3]_____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266匈奴2.东晋与南朝。政权更替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在[4]________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南朝更替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士族形成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5]________江南开发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6]________资源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建康士族劳动力3.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7]________;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8]______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之后,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典章制度前秦北朝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9]______;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政权更替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周灭掉北齐;[10]______取代北周,统一全国洛阳隋朝【名师指津】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实质北魏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中原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迁都洛阳,是接受中原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建立581年,北周外戚[1]________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建设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开通[2]________灭亡618年,隋朝灭亡杨坚大运河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建立:618年,[3]________建立唐朝。(2)唐朝前期的统治。“贞观之治”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4]__________,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李渊知人善任(3)唐朝的民族关系。方位少数民族概况作用西北突厥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5]______”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6]_____________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天可汗安西都护府方位少数民族概况作用北方回纥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西南吐蕃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7]________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东北靺鞨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文成公主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概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他的部将史思明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8]________”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9]________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黄巢起义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五代十国唐朝灭亡[10]______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政权更迭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后周世宗改革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907【名师指津】藩镇割据基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唐亡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角度1: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魏晋时期的改革与民族交融史料一曾经处于华夏文化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为了获得数量众多的汉族人民的认可……在建立政权之初,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等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摘编自吴洪琳《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史料二鲜卑族进入中原之际,婚姻实行的仍是族内婚。孝文帝即位不久,就在冯太后主持下诏令禁绝同姓相婚,令下后如仍有犯者,处以绞刑。他认为当时北魏社会由于婚嫁越轨,“贫富相高,贵贱无别”的等级不分明状况愈来愈严重。为此,他采取措施,以婚姻等级维护业已存在的社会等级,严禁非类互婚。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卢、郑、王四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皇弟娶汉族高门女子,北魏公主或宗室女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摘编自杜士铎《北魏史》等【解读】史料一体现了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史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婚姻改革的内容。【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文化认同的途径。【答案】途径:祖源认同(改姓等行为);继承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婚姻改革的内容及其对北魏社会的影响。【答案】内容:禁止鲜卑族的同姓婚姻;确立士庶不婚;推动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影响:巩固士族政治,推动鲜卑族接受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素养提升唯物史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1)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局部统一的局面多次出现,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及南朝各政权。(3)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史论归纳史论1: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五大途径(1)民族迁徙: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统治者的剥削和连年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3)友好往来: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4)长期混战: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部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5)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大力推动民族交融。史论归纳史论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1)经济:内迁各族人民与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生活,由从事畜牧业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饰、用具等。(2)政治:少数民族政权重用汉族士人,沿袭中原典章制度,实行封建统治。(3)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汉服成为主流;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的喜爱。(4)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角度2: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唐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政策史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的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如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摘编自韦庆远等《中国政治制度史》【解读】史料描述了羁縻府州在任命人选和管理上的特殊性,体现出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对民族交融、边疆开发、巩固统一等方面的作用。“在上述羁縻府州的基础上设立都护府”说明中央对羁縻府州的管理逐渐加强。【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答案】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边疆开发;巩固了国家统一。素养提升家国情怀: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1)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2)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有利于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史论归纳史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五种方式(1)设立机构: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西突厥旧地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册封首领: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3)武力征服:唐初,东突厥南下侵扰,唐军大败东突厥,维护边疆安定。(4)政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肃宗时期与回纥和亲。(5)会盟通好:唐与吐蕃会盟,巩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

魏晋至隋唐时期区域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角度:从“经济发展”角度认识江南地区的开发史料北方南下的个体流民或农户,不可能有现成的良田可供耕种,所以深入还未被圈占的山地,开垦小块土地以维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长江流域不少的丘陵、山地,为旱作农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东晋南朝政权在发生大旱、稻作因缺水难以进行时,敦促种麦。东晋南朝面食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贡品。——摘编自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两题》【解读】史料强调南方的荒地得到开发,新的作物品种小麦在南方得到推广。【思考】根据史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带来的影响。【答案】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工商业及江南城市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素养提升家国情怀:江南经济开发对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完成的。(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建设中及时引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史论归纳史论: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1)北方战乱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3)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共同劳动。(4)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1.(2022•海南卷)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解析】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民族交融,故选B项。B2.(2022•山东菏泽模拟)下面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南朝史传叙人:风神夷简,雅有远韵,词采遒艳,善为文章……◎北朝史传叙人: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详练故事,有几案才;明练时事,善于断决;敏于从政,果敢决断……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 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朝史传叙人侧重人物的文化素养,北朝史传叙人则体现人物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这说明北朝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优势,故选D项。D3.(2022•江苏淮安模拟)隋文帝统治初期,曾派人巡视河北52州,罢免贪官污吏200余人,裁汰了约3/10的地方冗员;他制定的隋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这反映出隋初()A.政体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B.科举考试腐败初露C.社会治理呈良性发展趋势 D.吏治法治比较公正【解析】从隋文帝统治初期在吏治、法治方面的具体做法可以看出,隋文帝在社会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吏治趋向清明,制定的隋律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这是隋初社会治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政体改革的具体做法,排除A项;隋炀帝时期,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隋文帝时期减轻刑罚,但不能体现出“法治比较公正”,排除D项。C4.(2022•辽宁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解析】材料强调南北各地的瓷窑基本分布于江河附近,由此反映出水运对制瓷业发展的影响,故选C项。C5.(2021•广东卷)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资治通鉴》细节描写较多,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文献记述出处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马嵬行》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旧唐书》

为五代刘昫等人撰写,《资治通鉴》

则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二者对于同一事件的记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二者的记载作为史料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时代史学家的立场,故D项正确;虽然《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但其作为史料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资治通鉴》中的细节描写是否客观真实,不能说其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排除B项;可信度的高低,不能仅仅通过成书的早晚来判断,排除C项。一、选择题1.(2022•山东青岛模拟)《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贵池),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 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这反映了孙权统一南北的意志,故选C项。2.(2022•山东临沂模拟)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B【解析】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较多,政权更迭频繁,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币制混乱,因此主要使用谷帛等实物作为交易媒介,而南方地区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人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因此金属货币的使用不断扩大,由此反映出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故B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A项;北方主要是受战乱的影响,金属货币的使用较少,不能体现货币本身的功能和价值的下降,排除C项;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否,与货币是否流通关系不大,排除D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这表明当时()A.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B.政治格局变动较为频繁C.丝路沿线大量城市兴起 D.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导致丝绸之路的起点不断变更,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A项;根据材料“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可知,兴起的是丝路起点城市,不是沿线城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排除D项。B4.(2022•北京模拟)史籍记载: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每号令军士……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而陵之?’其语华人(汉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佃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人和鲜卑人被区别对待 B.汉人都为鲜卑人耕种粮食C.鲜卑人都租种汉人的土地 D.统治者努力缓和民族矛盾【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欢对鲜卑族说汉人为鲜卑人服务,对汉人说鲜卑人是汉人的佃客,为其击退贼寇,这是为缓和民族矛盾所采取的策略,故选D项。D5.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据下表可知()A.历史叙述需要大胆想象 B.历史结论没有客观标准C.历史信息需要辨别真伪 D.历史研究以正史为依据文献记述出处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隋书》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唐]秦韬玉《隋堤》昔年开汴水,无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唐]许棠《汴河十二韵》隋炀帝由于怀念江都美景,并为挖掉睢阳王气,而兴工开凿大运河[宋]佚名《开河记》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这说明历史信息以多种面貌存在,需要通过去伪存真寻求真相,故C项正确;历史叙述讲究的是准确还原历史,并非要进行想象,排除A项;历史研究的标准是客观公正,排除B项;除正史外,其他史料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排除D项。6.(2022•广东肇庆模拟)晚唐传奇小说《窦乂》讲述了商人窦乂致富的故事,书中写道:“胡人米亮……谓乂曰:‘(长安)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乂西市柜坊,鏁(同‘锁’,意指存蓄)钱盈余,即依直出钱市之。”以上史料可以印证,当时()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B.陆上丝绸之路繁荣C.已出现资财存储机构 D.土地买卖之风盛行【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窦乂从柜坊取出存蓄的钱来购买小宅,可以用于印证当时出现了资财存储的机构,故C项正确。C7.戎氏原是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学者对其家族墓志的研究发现,戎谅(卒于655年)的墓志上,籍贯从“上源西域”改为“恒州灵寿”。这一改动可以说明唐朝()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统治区域扩大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北方人口南迁【解析】根据材料“籍贯从‘上源西域’改为‘恒州灵寿’”可知,戎氏家族籍贯随着迁移而改变,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