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_第1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_第2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_第3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_第4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3·长沙模拟)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下图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江淮气旋最为活跃的季节是()A.冬季和初春 B.春季和初夏C.夏季和初秋 D.秋季和初冬2.图示时间,甲、乙、丙、丁四地受渤海风暴潮影响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3.江淮气旋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与其相关性最小的是()A.海湾的形状 B.气旋移动方向C.风力的大小 D.海水温度变化某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据此完成4~5题。4.此时我国()A.昆明气候寒冷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北京和成都均受强大高压控制D.上海、三亚沿海可能遭遇风暴潮5.下列关于该日气温状况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亚高于西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成都高于上海,气候的大陆性强C.上海低于成都,海洋性强、降水多D.成都高于西安,山脉阻挡冷空气、纬度低(2022·温州模拟)下图为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生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6.图示反映出四川省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A.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B.九寨沟地区C.川东北地区D.川西北地区7.下列因素对诱发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A.地势起伏 B.植被覆盖率C.地层结构 D.土壤肥力(2023·保定模拟)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貌类型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在气候及地质活动的双重作用下,该区域内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图1为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图2为各分区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分级统计图。据此完成8~9题。图1图28.分区Ⅰ小型、中型地质灾害的主要动因是()A.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B.道路建设破坏沿途坡面的稳定C.人口增长带来的过度垦殖D.超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9.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在()A.地质地貌复杂、山高谷深地带B.岩层深厚坚硬、对称分布地带C.石灰岩面积广、溶洞发育地带D.火山喷发活跃、内能释放地带下图是某不稳定地区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地最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 B.洪水C.地震 D.滑坡11.对该地区的开发活动中,最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是()A.发展林业B.房屋附近修建鱼塘或小水库C.开采山坡上的矿藏D.山坡处的房地产开发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3月14日夜间开始,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多地沙尘弥漫,3月15日傍晚沙尘天气逐渐减弱。此次沙尘天气影响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千米,沙尘主要源于蒙古。下图示意两个不同时刻的沙尘分布区域。(1)判断与往年相比,蒙古2021年3月中旬之前的天气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根据沙尘的来源,推测此次华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形成过程。(3)有人认为,沙尘暴不可能通过人类治理而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3.(2023·厦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翁错冰湖位于西藏嘉黎县,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碛湖(冰碛物为冰川挟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该湖长度约1.81千米,平均宽度约0.32千米,面积约0.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米。终碛堤鞍部坝高约46米,地表灌丛植被茂盛,孔隙间有少量腐殖土,密实度较好,鞍部沟槽为常年径流通道。2013年以前,滑坡位置侧碛堤(即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有一部分则是由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而成的)与母体冰川垂直接触,冰川体通过压脚护坡作用增加了侧碛堤岸坡的稳定性。吉翁错冰湖溃决发生于2020年6月26日,晚于侧碛堤滑坡6日。吉翁错冰湖溃决成灾过程包括冰川退缩、侧碛堤滑坡、冰湖溃决、支沟泥石流水和主河洪水5个主要阶段。下图为吉翁错冰湖溃决模式图(即平面与剖面示意图)。(1)在上图的剖面中绘制滑坡前水位(用虚线)和滑坡后水位(用实线),并分析吉翁错冰湖的形成过程。(2)说出2013年后冰舌前缘退缩对侧碛堤岸坡的影响,并分析原因。(3)吉翁错冰湖溃决时间晚于侧碛堤滑坡时间,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二十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1.B2.D3.D解析:第1题,江淮气旋的发生与锋面雨带的移动有关;冬季,该地区主要受陆地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春季,陆地升温快,冷暖气团交汇频繁;6月份,雨带移到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本地受副高控制,晴天多、降水少。第2题,由图可知,甲地吹离岸风,乙、丙、丁三地吹迎岸风,但丁地附近等压线密集,风速大,故受风暴潮影响最大。第3题,渤海湾的半封闭形态有利于江淮气旋带来海水的能量聚集,从而加大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直接影响渤海海域的风向,从而影响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的势力强弱直接影响渤海海域的风力大小,从而影响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主要通过风力、风向以及渤海特殊的海域形态影响风暴潮,与海水温度变化关系最小。4.C5.D解析:第4题,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位于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气候四季如春,被称作“春城”,但是此日受寒潮影响,气温降到-4℃,天气较为寒冷,而不是气候;该日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受高压脊控制;被高压或者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雨或者降雪;受高压影响,上海、三亚沿海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会遭遇风暴潮。第5题,三亚与西安相比,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主要受纬度影响;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寒潮难以影响,而上海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因此,成都气温高于上海。6.A7.D解析:第6题,从图示可以看出,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等级最高,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第7题,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地层结构与滑坡的发生有关。土壤肥力与滑坡灾害的发生关联性不大。8.B9.A解析:第8题,综合分区Ⅰ主要包括横断山区南部地区及青藏高原南部区域,人口密度高于综合分区Ⅱ和Ⅲ,道路的修建密度和强度高于综合分区Ⅱ和Ⅲ。该区因山高谷深,河流纵贯,降水集中多暴雨,修建道路会破坏山坡的植被和水系,进而破坏坡面物质的稳定性,最终酿成小型及中型地质灾害。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不大,人口增长带来的过度垦殖在三个分区都存在,综合分区Ⅰ没有超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第9题,地质地貌复杂、山高谷深的地方,山坡陡峻,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重力作用显著,易促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岩层深厚坚硬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石灰岩面积广、溶洞发育地带地质灾害点不集中;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没有火山喷发。10.D11.A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破坏面之上的土体不稳定,容易出现滑坡,D项正确。泥石流的发生与多暴雨天气有关,材料中并未体现,A项错误。洪水不属于地质灾害,B项错误。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图中并未体现,C项错误。第11题,该地区破坏面之上土体不稳定,在此之上进行基建和开采都会加剧不稳定。发展林业,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12.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疏松裸露的地表可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沙源。“自2021年3月14日夜间开始,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说明此次沙尘天气强度大;“此次沙尘天气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千米”说明影响范围广;蒙古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沙尘主要源于蒙古”说明蒙古3月中旬以前表土大量解冻、干旱缺水且疏松裸露。因此,与往年同期相比,沙源地气温偏高,蒸发强,降水偏少。第(2)题,根据题干可知,此次沙尘主要源于蒙古,且势力强,说明蒙古受锋面气旋的影响,气流上升,地表沙尘随上升气流被卷入高空,在冷锋影响下,沙尘由西北向东南被输送到华北地区。第(3)题,赞成:沙尘暴的形成有其自然规律;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原生荒漠,沙源充足;也无法改变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因素。或不赞成: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破坏植被导致植被减少是沙尘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措施,防风固沙,消除沙尘暴及其危害。答案:(1)疏松裸露的地表可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沙源。此次沙尘天气强度大、影响范围广,说明沙源地(蒙古)3月中旬以前表土大量解冻、干旱缺水且疏松裸露。因此,与往年同期相比,沙源地(蒙古)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受(锋面)气旋的影响,沙源地(蒙古)气流上升,地表沙尘随上升气流被卷入高空,在冷锋(偏北风)影响下,沙尘由西北向东南(由西向东)被输送到华北地区。(3)赞成。沙尘暴的形成有其自然规律;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原生荒漠,沙源充足;也无法改变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或不赞成。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沙源地和影响区域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措施防风固沙,消除沙尘暴及其危害。13.解析:第(1)题,滑坡体进入吉翁错冰湖,使得湖泊水位上升,当水位超过终碛堤时,就会产生吉翁错冰湖溃决。吉翁错冰湖的形成过程,可从湖盆的形成和湖水的来源分析,冰川侵蚀地表前端挟带大量碎屑物,因冰川融化而堆积,阻塞沟谷,形成相对封闭的洼地,吉翁错冰湖的湖盆形成;从湖泊水来源的角度,冰雪融水汇入,积水成湖,吉翁错冰湖最终形成。第(2)题,冰川对于两岸具有支持作用,冰川后退就使得岸坡失去了冰川压脚护坡作用,抗滑阻力锐减;冰川后退使得湖水入渗,导致冰碛物孔隙水压增大,冰碛物变得松散;冰雪融水为滑坡体提供了水源条件,增加了重力,使得侧碛堤稳定性大幅度降低,极易产生滑坡。第(3)题,湖泊溃决需要湖泊水位超过岸堤,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水量汇入,因而吉翁错冰湖溃决时间晚于侧碛堤滑坡时间。从湖泊水位角度分析,冰湖滑坡断面处水深较浅,滑坡入湖体积较小;从湖泊面积较大角度分析,滑坡演进传播至下游终碛堤的距离较长,产生时间差异,冰湖面积略大,滑坡入湖导致冰湖水位上涨,难以直接冲刷坝体发生瞬时溃决,需要汇入一定水量才会决堤;从终碛堤稳固性角度分析,终碛堤植被茂盛,坝体结构较为密实,抗冲刷能力较强,不会立刻发生溃决。答案:(1)作图如下:形成过程:冰川侵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