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种家庭模式下孩子的性格特点一、原配型原配家庭在心理学中,我们将原配的夫妻和孩子称为原生家庭。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是在原生家庭中完成的。对于孩子来说,其脾气秉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是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始终带着原生家庭的特点,并将它带入自己新组建的家庭。可见,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原生家庭中,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孩子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更多的信息由是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我们说,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对孩子说,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孩子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并逐渐被同化。在孩子还不具备判断力的时候,被同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不分好坏的,父母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恶习同样会被孩子学到。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都是对的,他会很自然地去模仿。在外人看来很不好的习惯,在自家孩子看来那是很正常的。因此有的时候人们会说,“你跟你爸爸一样”,“你真是遗传了你妈妈的性格了”等等,其实这不一定是基因的遗传,而是孩子模仿出来的。原生家庭指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最长久。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大于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比例分别是33%、31%。原因是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长期目睹父母争吵,父母间相互敌意、贬低对方,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怀疑、困惑等消极情绪,也容易让孩子有归己心理,感到自责内疚,这会使孩子迁就、讨好、懦弱、缺乏主见甚至自卑,以后很可能造成孩子人际关系障碍,难以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二、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失去一方父母的家庭。它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畸形,这些孩子往往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内向、懦弱、不合群、上课不专心听讲、厌学、逃学、做事不负责任、反抗、易恼怒、破坏公共财物、依赖大人、做事畏首畏尾、十分拘束,生活上挑剔、哭闹、要挟大人等。通过对单亲家庭的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主要有以下七种:1、孤独型这类家庭的孩子,他们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在交流中对他人要求苛刻,既不能使别人了解自己,又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能正确地去理解他人,其结果往往是自己既使身处人流中,即使在同学、朋友、亲人、老师的包围中,也难以排除孤独感。这种行为与青少年时期的强烈交流需要产生的心理相矛盾,使自己陷入痛苦。这样既不利于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妨碍正常人的人际沟通,影响人际合作。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将自己排除在集体、社会之外。使他们的性格日趋内向、孤僻、多疑、敏感。由于其不允许别人了解自己,又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进而也难以理解他人的真正意图。2、依赖型单亲家庭会对孩子造成危害,所以这种家庭的父(母)多少都有点由此而来的内疚感,这很正常。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内疚感支持着、无原则地补偿给孩子,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很容易把孩子变成一个被宠坏的人。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断流露出自己的内疚,情况就会更糟,他会从父(母)的内疚中体会出他是一个受宠者----所以他有权要求父(母)对他的种种补偿。如果他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他很容易怨恨父(母)亲,对立、抵触的情绪自然也就产生。因为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有充足的依赖理由,他们就会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变得毫无责任心,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父(母),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单亲家庭只有丢掉对孩子的内疚感,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进行独立和责任教育。这二者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自己劳动,如系鞋带穿衣、整理书包、写自己的作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事,父母只能帮助你,不能代替你!从而使孩子自觉地成为一个独立和负责的人,教给孩子一种自己创造光明未来的能力。3、不合群单亲的家庭往往只注重子女获取高分,进重点中学,追求智力超群与发展,而忽视了孩子合群性格的培养,造成身心异常、人际关系失调、孤独,甚至孩子被排斥在集体之外而失去伙伴。常表现为:有的孩子常围着父(母)转,变得骄气胆小,畏畏缩缩;有的孩子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不愿和其他小朋友玩,变得任性霸道,从而使孩子仅局限于家中或父(母)身边,接触的人有限,只要稍有差异就会感到尴尬,如戴眼镜的、鼻子大一些的、甚至说话声音大一些的、以及每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耳濡目染,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心理、行为、人格的偏离。4、老年人抚养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差。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五、421赡养型如果留心,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在421的家庭模式下,80后独生子女的孩子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家庭的中心。于是,有了好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还是玩的,爷爷奶奶让给小宝贝,姥姥姥爷让给小宝贝,爸爸妈妈让给小宝贝,时间久了,小宝贝就会认为:我就是家里的宝贝,我应该吃最好的,用最好的!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更不舍得把自己的好东西分给别人,只会想到自己,这就养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不好的性格是慢慢养成的,要想改正也得慢慢来。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有这个苗头就要及时引起重视,在以后的生活中,要让他知道家里还有家人,幼儿园还有小朋友,有了什么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但是,这里要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比如说,妈妈买了新鲜的水果,孩子很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协议书合同
- 车队承包合同
- 足浴店员工劳动合同
- 建设工程采购施工合同
- 商品房合同转让协议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物检疫检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2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武汉东湖学院《医患沟通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平阴县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齐鲁理工学院《汽车电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同济大学简介》课件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