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第1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第2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第3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第4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标]: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的根本问题和人生观理论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特别是深刻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和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和处境。[教学重点]: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问题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自从有了人,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人们从没有放弃思索:“人是什么?”“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是人类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因此,探讨人生价值的真谛和如何实现科学的人生价值,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科学把握人的本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是关于人的学说的理论基石,是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条件出发,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有价值的探索。(一)人的本质理论的早期探讨1、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我国古代对人的问题的探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命题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环境和习惯的不同,才使得差距越来越大了,从而拉开了中国思想史上对人性问题探讨的序幕。概括中国历史上对人性问题探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性善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十分注重研究人性问题,并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性,人性既是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又是人施行政治主张的基础,因为人有善性,所以才能讲道德,行仁政。孟子关于“人性善”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首先,孟子认为人有善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其次,孟子既强调了“人之性”与“犬之性”、“牛之性”的区别,又强调了人与人是同类。人虽有“饮食、男女”的物质要求,但这不足以把人、兽区别开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心”,可以因教育而懂得理义;第三、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善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仁义礼智根于心”。第四、孟子认为人性是内在的、主观的。他认为“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崇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既然人人具有先天的善性,何以后来社会上还会有恶人呢?孟子认为,这是因为受了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所致,因此,人们的“善端”受到了“陷溺”,丧失了,“善端”就必然成为小人、恶人。孟子的性善说为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以及朱熹所继承。二程认为,人性是人未生之前就存在的,是作为宇宙根源的精神性的“理”,“理”体现在天就是“命”、体现在人的本质方面就是“性”。天命之性是至善的,而后天之所以有恶则是“禀气”的结果。气有清浊之分,人的行为遂就有善恶。朱熹则进一步认为人性有二:一是来自于“理”的先验的元气之性;一是从构成人体的“气”而得到的“气质之性”。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理”与“气”的结合。由于禀气不同,决定了人性的具体差别。由此,朱熹引伸和发挥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思想体系,对于中国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具有比较大的影响。(2)性恶论: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则提出了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与动物之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社会性,人是生活在以一定的道德关系联系起来的社会组织中、具有思想并能从事生产劳动的社会的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人为的意思,就是说,人性本来是恶的,后天的善行是人为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在他看来,“人性”是人的生理欲望,每个人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和需要,就会发生人们之间的相互争夺;恶性是人人共有的,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人之为善也是性恶的一种表现。当然,荀子也注意到了虽然人性是恶的,只要注重后天的伦理道德修养,恶性也是可以改变的。后来,韩非深化了荀子的“本性恶”的思想,提出“本性利己”。他说,“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人情皆喜贵而恶贱。”他甚至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说:“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意思是说:人人都从自己取利的角度去谋划各种事,医生治病为了取利而不顾赃和毒;做车的人希望人富贵买车;做棺材的人希望人早死买棺材,其表现均为利欲之心驱使。(3)性无善无恶论:这一观点是战国时期的告子(原名告不害,公元前420-公元前350年)提出的。他认为人性即人的生物本能。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先天与生俱来的本能为性,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因为人生来的本能为食色,称其为性,所以“性无善无不善也。”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告子已初步认识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当然,在人的社会性方面他未能很好地加以发挥,这是他的理论中的一大缺陷。(4)性有善有恶论:战国时期思想家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恶”两种属性,至于善的本性的表现则在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因此在人性的形成过程中,后天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这表明,他朦胧地意识到了在人性中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内容。汉代的杨雄继承了人性有善有恶说,并发展成人性善恶混杂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在他看来,人性包含五方面的内容,即“视、听、言、貌、思”。对于具体的人来说,这五个方面有正有邪。凡人之性都有善恶两个方面,而人表现为善或恶则在于“学”和“修”,“学则正,否则邪”。这说明杨雄强调后天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对性善恶的决定作用。东汉哲学家和思想家王充继承了世硕和杨雄的人性学说,并试图探究人性善恶的物质基础。王充认为,人性是禀受元气的多少而自然形成的,“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禀气的厚薄决定人性的善恶。他按禀气多少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种。其中绝大多数人属于中人之性,这种中人之性可以经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改造;即使是生来就恶的人,虽说改造比较困难,但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变性恶为性善的。由此可见,王充试图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人性善恶的产生及变化,并强调教育在善恶变化中的作用,这在当时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5)性三品说:汉代董仲舒从分析性与情的关系入手,提出了性三品说。他认为,人性是人天然生成的自然资质,是无所谓善恶的;性与善的关系就象禾与米的关系一样,米生于禾但禾并不全是米,可见善出于性而性也不全是善;人性只是有成为善的可能,它具有二重性,一为仁一为贪,仁贪集于一身,仁是善、贪是恶。以此为依据,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品”,上品之性是“圣人之性”,中品之性是“中民之性”,下品之性是“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有善无恶,“斗筲之性”有恶无善,都不符合性的定义,只有“中民之性”才是一般所谓的性。这样,董仲舒又否认了共同的人性的存在,陷入了矛盾之中。他的性三品说也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以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可以看到:其一、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人性是一切人所具有的共性,并且与动物的“兽性”相区别:这种人性或者是人的自然属性,或者是人的社会属性。其二、有的思想家朦胧地感到了人性中社会关系的内容,并强调后天的环境、教育或自我修养对人性的影响,但却未能很好地加以阐发。其三、唯物主义思想家试图阐述人性产生的物质根源,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没有认识到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最终也未能得出关于人性问题的正确结论。2、西方近代关于人的学说:西方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另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说人是政治动物。在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着哲学和思想领域。神学家们认为人没有独立的本性,人是上帝创造的,应该具有上帝的本性,但由于人的祖先亚当、夏娃犯了罪,而丧失了这种本性,从而人应当否定自己,通过禁欲和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宽恕,才能重新获得其本性。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人性论开始产生,并通过绘画、雕塑、戏剧和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推崇人的自然属性,正视人的存在、价值、地位和尊严等,认为人生来就有享受尘世幸福的权利,主张个性解放。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否定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用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用个性自由意志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与无视人的存在、以神性抹煞人性的蒙昧主义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他们在讨论人性的时候,过分强调人的自然性和肉欲,追求赤裸裸的物欲,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性中更重要的方面,同时将资产阶级本性抽象为人类共同的本性。正是由于他们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讨论人性,其结果必然陷入抽象的人性论,必然导致纵欲主义和个人主义泛滥。欧洲近代启蒙思想家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他们在强调人的自然需要的基础上,认识到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现实的人,具有社会性。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生来自私,所以人性是自私的、利己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就要追求物欲和肉体的快乐、享受,人人都在利欲上追逐、竞赛,就产生了矛盾和战争,所以“人和人就像狼一样”,因此人的自私的本性是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法国的拉美特利强调,人和其它动物一样,都受同样的自然规律支配,“人并不是用什么贵重的料子捏出来的”,人有心灵、比动物高级,仅仅在于人这架机器比其它动物多几个齿轮或弹簧,“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他进而认为,人具有享受幸福的权利,人人都有权追求幸福,那就可能发生彼此的冲突、造成不幸,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必须遵守自然法则,若只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对他人的影响,到头来只会贻害自身;人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还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继承了霍布斯的主要观点,认为,人首先是生物的人,自然赋予人以感受性,使人能够感觉到快乐与痛苦,人的肉体感觉能力是人的基本生活基础,从这种能力中就产生了对欢乐的爱和对痛苦的恨,所以,追求欢乐和避免痛苦的欲望就是“自爱”。自爱是人的本质特征,是普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自爱心是伦理道德的唯一基础;自爱和情欲有密切的联系,自爱鼓动情欲,情欲支持自爱。自爱在人身上体现为两个方面:天然的情欲和社会的情欲,前者是趋乐避苦,后者则表现为权力、财富等欲望。自爱的本性使人们产生各种行为,也使人结成社会、国家,所以自爱、自利是人的不可改变的人性。可见,他虽然强调人的社会性,但把社会性看成是人的生物性的延伸,人性的根本在于人的生物性和自然属性,最终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德国古典哲学家重要代表之一黑格尔第一次把劳动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认为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过程,人是自己劳动的结果,所以人的本质应该由劳动来决定。但是,在他看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是理性活动的外化,因而人性也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的本性是由思想决定的。因此,他理解的劳动是精神性活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来考察人,建立了他的人本主义人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人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维持生命并繁衍后代,人的本质是人的一切本能的需要和本质的总和。人是有感觉思维的感性实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类",即理性、意志和心。费尔巴哈还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的神不是别的,正是人对自身本质的虚幻反映,人对神的崇拜实际上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崇拜,在宗教中,人把自己的本质分离出来,化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本质以后,人反过来又受这种精神本质的束缚、限制、奴役和统治。要消除异化,必须破除对神的崇拜。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沉重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认识到人的本质的自然基础。但是,费尔巴哈同样是把人的本质归结的人的自然属性,没有正确理解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这是他的人性学说的局限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前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总的说来都是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其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性论,要么把人性看成是主观的、先验的、精神的人性或性,要么把人性等同于人的生物性或自然属性,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或者意识到人的社会属性,但却没有深刻分析这种社会性。其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性论,没有正确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将人性等同于人的本质,混淆了二者的界限。其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性论,离开了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谈人性,因而其人性是抽象的、普遍的人性。但也应该肯定: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前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二)马克思主义论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论。1、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人性和人的本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性相对于人的本质而言,涵义较广,指人的各种属性,而人的本质则是人的诸种属性中带有综合性的根本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正确分析和理解人的本质,首先要从人性即人的诸种属性谈起。人的属性多种多样,如食欲、性欲、生欲,有理性,会思想,造工具,能劳动等等,都是人的属性。但概括地说,人的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人的自然属性:所谓自然属性,就是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例如,发达的头脑,灵活的四肢,直立的躯干,饿了要吃饭,遇到危险要摆脱,性成熟了要寻求配偶,诸如此类,都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本能,不是人类独有的,而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它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反倒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的佐证,说明人与动物,与整个自然界是有联系的。人是自然界有机生命长期发展的结果。但是人身上的自然属性,无论是生理构造,还是本能冲动,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属性,而是“人化”了的自然属性,即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烙印的自然属性。例如食欲,动物与人皆而有之,但动物的食欲极其简单,吃饱了算数,仅仅为了生存。人就不同,讲究色、味、香俱全。这就是说,人的饮食,不但有满足生存的需要,还有满足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有保持健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需要,乃至社会交往的需要。饮食对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社会色彩。又如性欲,人与动物都有性本能,都要发生两性关系,繁衍后代,但是对动物来说,求偶、生育完全是自然本能,既无意识支配,又无价值观念导向。人则不同,人满足性欲的要求,大都通过文明方式,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准则,同时两性双方都有所选择。现代人类结合,日益以爱情为基础,更需自主、自愿。可见,人类的性欲,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所有这一切说明,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自然属性不完全相同,是经过社会文化熏陶了的自然属性,换言之,是受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的自然属性。(2)人的社会属性:人不但有自然属性,同时还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和前提,人首先要吃、穿、住、行,然后才能进行文化、科学的探索与创造。人如果没有自然属性,即身体构造和生物本能,就不会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人毕竟是人而不是动物,人过的是社会生活,这种生活根本不同于动物的群居生活。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决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那么,什么是人的社会属性呢?劳动、语言、思维、理性等,都是人特有的社会属性。这些社会属性,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生产劳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创造财富以满足自己生存、发展和完善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生产劳动与动物采集活动有原则性的区别。前者改造自然,使自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后者则适应自然,获取自然界现成的东西。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仅仅由于这个唯一的然而是基本的区别,就不可能把动物社会的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然而,人怎样去生产呢?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与自然界发生联系。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可见,劳动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出现的,不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是无法进行劳动的。人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现象,是人的社会属性之一,是人在生产劳动中感到非有什么东西需要表达时的产物。马克思说,语言是"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人能思维,有高级意识活动,而动物只有意识的萌芽,思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又一社会属性。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而人脑的形成正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实现的,由于有了语言,使人脑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意识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表达社会关系,并通过社会关系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总之,人的思维,人的理性,人对客观世界,人对自身所具有的能动作用,一点也离不开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3、人的本质(1)人的本质的概念:从上述诸种人的社会属性的分析来看,把握人的本质,关键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故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科学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本质的特征: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没有抽象的人,没有脱离现实的“人的一般”。马克思在这里彻底否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观点。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不是表现在现实的、具体的人身上,而是抽象地存在于人的共同性、统一性之中,即人的“类本质”。诚然,人作为同类的存在物,具有某些相似的共同性,但这种“共同性”内涵却是具体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利益等在现实上决定了它真实的意义。离开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具体性去谈人的本质,实际上是空洞的,没有真实意义的。就是说,对于人的本质的求解,必须把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中来考察。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之为人就在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与他人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脱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身体,也不会具备人的本质。【实例研讨】据记载,我国明代的明成祖朱棣夺取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的帝位以后,将朱允文才两岁的幼子文圭幽禁起来,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以后才放出来,这时文圭已经五十七岁,但却不识牛马,智力只有儿童的水平。明代哲学家王廷相针对此事评论说:“使婴儿孩提之时,即闭之幽室,不接物焉,长而出之,则日用之物不能辩矣,而况天地之高远,鬼神之幽冥,天下古今事变,杳无端倪,可得而知之乎?”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发现的所谓的“狼孩”、“熊孩”、“猴孩”,由于在婴儿时期就脱离了社会和文化环境,而生活在狼群、熊群、猴群之中,尽管在形体上有现代人的双脚、双手,但不会直立行走,而只能用四肢行走;有适宜于说话的发音器官,但只能像它们成长其中的那些动物那样嗥叫,说话的能力丧失了。它们所接受的是成长于其中的那些动物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它们不是作为人的人,而是像与人“分离的人的变种”,或者说是一种动物化、野性化了的纯粹的“自然人”。第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基本上分成两类,这就是列宁所说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所谓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可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可分为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等。这两类关系既有内部从属并列的关系,又有彼此错综复杂的联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关系,它规定人的本质,并最终决定社会的面貌。这就意味着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规定人的本质,人既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同时又在不断地创造完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创造的,人的本质是自然历史的发展和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的统一。第四,人的本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所以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离不开阶级性,阶级性是人的社会本质的根本的方面。人有阶级利益不同,就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和思想观点。当然,即便是在阶级社会中,人性中也保留着千百年来人类就有的一些共同的属性,如通过社会的一些公共准则体现出来的人性,等等,但这些都是非主要的方面。在阶级社会中,决定人的本质的归根到底是其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三)剖析人的本质自私论【辩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吗?自私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私有制的产物,是私有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不是人的本质,也不是人性的自然规定性,更不是永恒不变的。把自私定义为人的本质,有以下几个错误:(1)它把人的本质纯粹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以至于霍布斯提出“人和人就你狼一样”;(2)它混淆了自私自利与个人利益的界限。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需要的,这是个人生存、发展的正常合理的需要。否定人的本质自私论并不否定满足个人生活、发展的正当需要,而只是否定那些以个人为目的的损人利己的行为。(3)不符合历史事实。人类有350万年的历史,在只有5000年的阶级社会中,才有了自私的观念。大部分历史是没有自私的观念的。(4)人的本质自私论为“合理利己主义”提供了依据。“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合理利己主义”的另一表现。二、人生观与世界观(一)人生观、世界观的涵义及其关系1、人生观的涵义每一个人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时,思考得最多可能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么样生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那么,什么是人生观呢?人生观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对人生关系、人生活动、人生过程的反映。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人生观包含三个方面: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图的是什么;人生态度――即如何活着、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这三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规定并制约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2、世界观的涵义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其中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等。3、世界观与人生观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是人生观理论基础,它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人生观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观包含人生观的基本要素。但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有区别。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中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观为人们提供关于认识世界的指导原则。人生观则要研究人的本质、人生的价值,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生活才有价值?对人生道路上的矛盾持何种态度?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人生的指导原则。(二)人生观在人生中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观决定他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做人的标准。1、导向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确立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向和道路。汪精卫信奉“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一种对名利的极端的个人表现欲,他原来是国民政府的主席,在投靠蒋介石后逐渐丧失了势力与地位,为了出人头地,汉奸头子也敢当,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遗臭万年。再如,贪官###的故事。2、动力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生活的动力。当人意识到为什么而活着时,就能形成坚定的生活信念,不断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进步的、科学的人生观是巨大的精神力量。3、制约作用。人生观是制约人的道德的总开关。一个人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用什么样的准则来处理和调节他与他人、社会、集体的关系。利己主义人生观必然使人在处理一些关系上,以个人利益为转移;相反,科学的人生观有助于人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三)人生观的基本类型:从阶级性上划分,人生观的类型主要有:剥削阶级人生观、小生产者人生观、无产阶级人生观。1、剥削阶级人生观: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其核心思想和根本原则都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其基本内容都是围绕着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政治权力而展开的,其哲学思想在世界观方面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具体说,剥削阶级人生观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享乐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生看作是纯粹的人的生理需要,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追求欢乐,满足个人的肉体与感官的享受。所谓“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我国魏晋时期流行的《列子·杨朱篇》系统地宣扬了享乐主义人生观。“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人生如梦,为欢几何”、“青春不乐,一生白过”的说法,就是这种人生观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享乐主义人生观在被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思想的禁欲主义、冲击宗教神学时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享乐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纵欲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享乐主义人生观愈来愈暴露出其落后性和腐朽性。(2)悲观主义人生观。悲观主义人生观又称厌世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视人生为苦海,认为人生充满烦恼与忧愁、毫无乐趣和意义可言,人们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持消极悲观乃至厌世轻生的人生态度。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虚无主义,就是这种人生观的重要表现。老子:“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庄子借骷髅赞美死亡。在欧洲,叔本华认为人活着就象一座钟,上了弦就走,而不知为什么,也不存在为什么,一切都只是听命于意志的偶然表现。生命无非是延缓死亡的一种挣扎而已。悲观主义人生观一般流行于旧的剥削制度直向衰落、新的社会制度兴起之际。它根源于人们对于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克服人生道路困难缺乏自信和无能为力,是一种消极的、不科学的、没有可取之处的人生观。(3)实用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把“方便”和“有用”作为待人处世的原则和信条。这种人生观从“存在就是有用”这一主观唯心主义前提出发,否认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否定人生应有原则和理想价值目标。主张人生的目的只服从个人主观的意志和欲望,认为生活的意义只存在于按欲望行动带来的好处的多少,期望依靠侥幸和冒险而求得成功。詹姆士宣称:世界是上帝安排的大赌场,是一个投机冒险的乐园,人生无须认识客观规律,无须寻找行为意义,只须依靠侥幸,依靠个人的冒险取得成功。“不赌哪能赢”。显然,这是一种以方便有用为目的、以赌博投机为手段的人生哲学。(4)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资产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以后,为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提出了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认为,权势就是一切,有了权就可以使个人位高、名贵、威重;追求权力、渴望统治是人们意志的最高目标、最高价值和最高体现;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权力。(5)存在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把个人的意志和自由作为一切存在的出发点,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认为人生是荒唐的、冒险的。这种人生观强调个人绝对自由,主张走“三自”(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人生道路。这种人生观是一种以追求个人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以孤注一掷和盲目冒险为人生态度的资产阶级人生观。2、小生产者人生观:基于小农经济意识,抱着“富莫大于知足,乐莫大于无忧”的知足常乐的原则,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人生观有较大的可塑性。3、无产阶级人生观:为人民服务是最为科学的人生观。无产阶级人生观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坚持集体主义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而展开的,其哲学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人民服务思想作为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有其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835年中学毕业时就提出了“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后在《共产党宣言》中,与恩格斯一道,明确提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对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初步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在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同时,继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提出了“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1905年,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学为谁服务时指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把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在当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要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但就在那时,毛泽东已经开始大力向革命队伍中的每个人,以至于根据地的广大人民,推广这种高尚的道德。如: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要把为人民服务推广到知识分子中去;在《为人民服务》这篇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把这种精神推广到革命队伍中去;后来又在一系列的讲话中,提出了这个要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在无产阶级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的人生观。(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决定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是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表现在人生观上,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主流和本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必然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人类整个社会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因此,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广大革命者一切行动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人生观加以提倡,这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相一致的。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人生目的涵义与作用1、人生目的涵义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目的性。人们的每一个活动都有目的。目的制约着人们的行动。所谓人生目的,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人生一系列具有目的性活动中的一个支配人生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记者到我国某贫困地区采访,碰到一个放牛娃,就问他:“你每天放牛是为了什么?”答:“为了讨个媳妇”问:“讨媳妇为了什么?”答:“生娃”问:“生娃干什么?”答:“放牛。”这个典型事例就明显地反映了人生目的问题。2、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目的作为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对人生起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人生目的是人生活动的总目标,对人生的各种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们讲人生观对人生有导向作用,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生目的指导的作用。为着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构成了我们人生实践的起点和终点。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人为什么而活,怎样去活,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是光彩耀人或是卑鄙肮脏。高尚伟大的人生目的造就奋斗奉献的一生。当一个人如果确定了为人民大众和人类幸福而活动的人生目的,他在人生道路上就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就能经受住人生的挫折和考验;反之,他就会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他就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干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来。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少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很早就形成了明确和正确的人生目的。我们有些大学生挤过高考独木桥后即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学习缺乏动力,就是因为没有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往往是消极的,得过且过,目光狭隘。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外在表现,是人对待人生道路上各种问题的行为倾向和情感倾向。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催发出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消极的人生目的则令人萎靡、沉沦。居里夫人的科研生涯中有过无数次的失败,但她不屈不挠,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人对于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全是由个人的能力决定的,而从根本上讲是由人生目的决定的。不同的人生目的,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贡献。那些确定了正确的人生目的的人,就把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看作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其人生价值也就会得到较好的实现。相反,那些只为自己打算,抱着极端个人主义人生目的的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必然是倾斜的。(二)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1、错误的人生目的(1)拜金主义人生目的这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理想的一种人生目的。在人类历史上,有了金钱就有了金钱崇拜。但是,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性思潮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拜金主义者看来,金钱货币不仅是“万能”的,而且还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实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流通的媒介。它本身没有什么神秘性,更不能作为人生的准则和道德标准。以拜金主义为人生目的,人生就会陷入庸俗和自私的泥潭。(2)享乐主义人生目的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把人生当作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感官快乐和物质享受。尽管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但是很早就存在。《列子·杨朱篇》描述了中国早期的享乐主义人生目的:人生苦短,终归一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且人一旦死去,都是白骨一堆,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所以不如在有限的生命期间,尽情行乐,满足口、目、鼻、耳、体的欲求。在西方,享乐主义是一个有着持久影响的思想体系。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而感官的享乐则是利己的具体表现,把利己主义作为享乐主义的思想基础。在大学生中,也有极少数人受到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他们追求物欲享受,在物质条件上盲目攀比,甚至不顾家庭承受能力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这些都是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在他们身上的表现。(3)利己主义人生目的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是一种把个人利益作为行为原则的人生目的。其特点是选择行为方式时把个人利益放在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以个人为本位,以利己为目标,把社会和他人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利己主义者往往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保、自利,人为了自保、自利而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利己主义是一系列狭隘的、错误的人生目的的基础。在大学生中,持利己主义人生目的的人在一定层面存在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占得了便宜吃不得亏,乐于被帮却不愿助人,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侵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以至于在人际关系上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受大家喜欢和欢迎的人。这三种人生目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特点是求名图利,寻欢作乐;追逐权势金钱,以便纵情享乐。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既是它们的出发点,也是它们的归宿。这在胡长清身上体现得最明显。他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利益,先后八十七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五百四十四点二五万元;而且还有一百六十一点七七万元人民币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享乐的欲望,希望得到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但这种需要应有“度”。如果放纵欲望,并把欲望当作人生目的,就极容易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和途径获得享乐资料和费用,如偷杀抢劫,或利用职权恣意享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金钱观念逐渐增强,但我们要正确认识金钱对人生的意义与作用。人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钱,但钱只是人发展自我、建设社会的手段,不是为之献身的目的;人应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2、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这种人生目的是唯物史观在人生目的上的反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共同的。前几年,在上海流行这么一句口号:“我不奉献,你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这里,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人民服务究竟指什么?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模糊的、片面的认识。【提问】过去,我也是这样认识的。一提到为人民服务,就想到雷锋,他说的话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的形象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无比高尚,使我们理解为“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像他那样,时时刻刻想着他人和集体,时时刻刻为别人做好事,丝毫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其实也有些宣传的因素,现实中的雷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雷锋是很高尚,被称为“共产主义战士”,我们提倡向他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在现阶段,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对人们的普遍要求,那不是实事求是的。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当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一个正确原则。对少数先进分子,应当适用先进性的要求;对大多数普通的人,应当注意广泛性的要求,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归纳起来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利益关系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要求,就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他人、集体、社会利益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换句话说,大公无私。应当说,这样的先进分子是存在的,(孔繁森、焦裕禄)但毕竟是少数。为人民服务的广泛性要求。在处理这个关系问题上,优先考虑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同时兼顾正当的个人利益。具体来说,(1)一个人的行为应当着眼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是阻碍和倒退。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搞破坏,搞分裂,应当说就是坚持了为人民服务。做好了工作,我们应当有必要的个人利益。但并不是说一分劳动就要一分报酬。有时休息工作需要要加班,不一定索要加班费;(2)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优先考虑他人和整体利益,兼顾个人利益。(3)不损害他人和整体利益,尤其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做到了这么几个方面,也就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所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通过修养可以达到的境界。对大学生提出的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的要求,一方面提倡先进性,另一方面着眼于广泛性。先进性应当提倡,是为了着眼于将来,社会的发展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材料】《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总之,正确的人生目的,能够使人在人生道路上方向明确、健康成长,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任重而道远。振兴中华、推进社会进步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使命,要担负起这一伟大使命,就必须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生命的河流就是不断从过去流来,又向将来流去。然而,人生不会被动地从过去流来,又自动地向将来流去。每个人都是在品尝人生种种感受中,在与各种人和事的交往中,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将过去的“我”转换成现在的“我”,并通过改变和完善自己,又将现在的“我”转换成将来的“我”。在这些人生历程中,我们时时经历各种体验,这些体验又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态度。(一)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1、人生态度的内涵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例如,光明与黑暗、真善美与假丑恶、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荣与辱、顺境与逆境等等。对待这些矛盾的根本立场和态度,就是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经过自我生活的体验,对人的生存以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及其表现。人生态度体现了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其他方面如人生目的、人生理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态度虽然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但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的变化、所受的教育不同,也会发生变化。人生态度的变化包括向两个方向转化,即由积极乐观的态度向消极悲观转化;或者由消极悲观向积极乐观转化。2、人生态度的类型人生态度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在历史上,人生态度表现为:入世、出世、避世三种类型。在当今人生态度可分为: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追逐私利的人生态度。③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④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⑤禄禄无为的人生态度。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消极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恋爱失败、人际交往受挫、学业事业不成功,最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的成败,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只看到事物的黑暗面、消极面,并将此扩展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生。持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人,会逃避困难,惧怕失败,对生活丧失信心。积极的人生态度,尽管不能保证一个人事事成功,但它却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持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困难不动摇,失败不灰心,充满进取、开拓、创造的精神,敢于直面人生。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人生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二)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问】请学生举出当前在大学生中间存在的消极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在当今大学生中,不乏错误人生态度者存在:大致如下:(1)与世无争型。对人生、对社会抱悲观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于是他们学习上高呼“60分万岁”,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和纪律观,人际交往上独来独往,漠不关心他人,更谈不上交上挚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都无所谓”。(2)享乐自私型。抱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条,君不见,大学城外往往餐厅、舞厅、台球厅、礼品店、游戏机厅、卡拉OK厅生意兴隆。“消费发烧友”、“麻将先锋”、“舞林高手”出入其间。“甚爱必大费”(老子语),沉湎于物质追求,必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无暇追求人生的大志了。(3)惟我独尊型。惟我独尊型自认才高八斗,轻视他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且嫉贤妒能,别人被他认为是“阿斗”。“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中国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不借助他人,不依靠社会,个人成功的机会太少了。那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人生态度作为人生观的一个具体体现,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具有时代性。只有符合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的人生态度,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当今时代,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应当持以与之相适应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要体现:1.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应是科学务实的。就是根据时代形势要求和人生发展规律,并能针对自身的现实条件,以科学的理性对待和解决各种人生课题。要有求实的作风。办事待人,处理任何人生问题都要严密谨慎,踏实认真。克服片面性、简单化、理想化。把人生意愿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把上进热情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2.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应是积极进取开拓有为的。就是在既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个人自然条件决定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审时度势积极进取,开拓前进奋斗不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造就追求真理,冲破传统观念的品质,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各种人生挑战以无畏的气魄和决不退缩的胆略不断地推动人生前进。3.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应是乐观自信豁达大度的。这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确信人生有光明的未来。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始终不灰心丧气,不悲观动摇,不颓废畏缩,表现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要有自尊心、自信心和荣誉感。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要有远大的眼光和豁达的度量,要放眼社会,胸怀祖国,志在天下,不为功名利禄斤斤计较,不为非原则问题伤心动气,不在细微小节上吹毛求疵,不为暂时挫折或局部失误患得患失。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人类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也是大学生应该努力树立的人生态度。那么,大学生怎样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的人生态度呢?第一,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一是永怀希望,永不绝望。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是对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三是心胸开阔,眼光远大。四是善于观察,处处留心,体味人生的多姿多彩。第二,锻炼意志力。这是基本要求。第三,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最坏的准备,朝最好的方向努力。这是前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生活辩证法的揭示。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里司马迁是从“死”的角底谈人生价值的,但司马迁并没有明确指出为什么而死才重于泰山,为什么而死才轻于鸿毛。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虚度一生。但问题是应该怎样活得更有意义并尽可能地有所建树,而不虚度一生,这就涉及人生价值问题。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一)价值、价值观我们先从价值的概念说起。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范畴,它不只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且也是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和美学范畴。经济学上的价值,是指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中的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属性。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价值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价值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属性;二是表明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即价值是在客体与主体之间发生关系的前提下产生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居于深层次、核心的地位。(二)人生价值及其特点那么,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呢?人生价值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是价值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理解人生的价值,同样要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进行分析。是个人行为和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人生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生价值的实质就在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一般认为,人生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1、自我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个人的精神上的尊重和物质上的满足。由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程度取决于受社会认同的个人的努力奋斗(包括劳动、创造、贡献三个方面),因而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自动完成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个人的努力奋斗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就必须符合法律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对社会有价值。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强调这一点尤其重要。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人生的根本内容在于诚实的劳动。做一个人,首先应当尽到劳动的职责,通过劳动达到自立、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同时要为人正直、诚实,独立自信,始终如一。卢梭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我和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来说,都应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社会价值: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与“个人的奋斗对社会有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什么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劳动、创造与贡献。一个人满足社会的程度越高,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反之越小。如果他损害了社会利益,那么,他给社会提供的是负价值。当然,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经济的、政治的,也可以是道德、艺术、科学的。所以个人能够在很多领域中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使得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比自我价值的更为复杂。第一,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价值关系主体和评价主体都是有阶级性的,因而在具体评价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时,就可能受到阶级偏见的影响;第二,即使是同一阶级成员,由于出于不同的利害关系和不同的价值标准,也有可能对人的社会价值做出歪曲的评价。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通过刚才对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1)作为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人,其人生价值并不是孤立的自我对自我的价值,而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互为条件;(3)劳动、创造、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4、人生价值的特点(1)社会性我们知道,人生价值实际上是个体的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个人的价值只能存在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形态之中,他的一切活动都和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并表现出了社会性。人生价值的大与小,是社会评价的。不同的社会形态,提倡不同的价值观念,所以人生价值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生价值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而存在。(2)创造性人生价值区别于其他价值物的又一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一般外界物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人的需要,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它们不能自动地将自身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具有创造性。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由自己创造的,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有价值的人生必将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3)主客体的一致性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一方面,每个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实现其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个人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着,具有价值主体的地位,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满足自己生存的一切条件,并享用和消费掉一定的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作为主客体的统一,个人既是价值物的创造者、贡献者,又是价值物的享用者、消费者。因此,人生价值的凝集不是一种单一的索取,它包含着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的相互需要的满足关系,是主客体相互需要的辩证统一。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人生价值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人生价值,直接反映了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一)人生价值的标准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亦称奉献),即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问题上,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有不同的人生价值标准。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以占有财富和奴隶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志。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以等级、门第、权势、财产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赤裸裸地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以金钱确定人的价值。总之,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理论是为剥削制度及其利己主义服务的,因此,他们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极其荒谬的、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价值来源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生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不能离开人类赖于生存的社会及其综合关系。所以,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有利,对社会是否作了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唯一客观标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代一代人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都是贡献的结果。没有无数人的贡献,就不会有丰富多彩的世界,甚至也不会有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贡献所体现的最高的人生价值,不仅表现在为社会为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不朽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鼓舞和教育上。居里夫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两次获诺贝尔奖,然而她却是自己发现的放射性物质的最早牺牲者。居里夫人发明了镭后就放弃了它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镭的提纯方法,而在镭问世的一段时间里,它的每克身价高达75万法郎。居里夫人对此的解释是:“没有人应该因镭而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有人对此不解,认为只要居里夫人在专利上签个字就可得到大把的钱和镭。居里夫人的回答是:“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所以,在爱因斯坦的讲演《悼念玛丽.居里》,通篇几百字,讲的都是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而非科学功绩,使人难以想像这是悼念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开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的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知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最后“她的品格力量和热忱,只要有一丁点存在于欧洲的知识界,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2、四种影响较大的错误观点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旧的甚至是腐朽反动没落的思潮并没有完全在社会中消失,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人们的价值观处于多样化的变化交替状态,既有对权、钱的追求,也有对奉献的追求。第一,以金钱占有的多少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奉行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人为金钱而疯狂,为私利而焦忧。如远华走私案里面的贪官,置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顾,最终沦落可耻的下场。目前,大学生中也有少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受到这种错误人生价值观的影响,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说什么“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谁能挣钱谁英雄”。这种人生价值观对己、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如果以金钱来衡量,赖昌星等人岂不成了最有价值的人了。近年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加剧不能不给我们敲响警钟。金钱的诱惑使有些人捞钱不择手段,严重的毒化了社会风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想选择高收入的岗位无可非议,但收入的来源必须合理合法。能否实现高收入,最终取决于每个人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的确,收入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像邓亚萍、袁隆平、"两弹一星"的功臣们。但是,他们的贡献远远大于所获得的报酬和奖励。还有,我们不应该忘记社会上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收入虽然不高,但他们同样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甚至是很大的贡献。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不应该奉行拜金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金钱仅仅是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目的。获取金钱,也要靠正当手段,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第二,以社会地位高低、名声大小作为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一个人的名气有大小、职位有高低,要用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去评价他的人生价值。名气、职位只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条件,并不是说名气越大、职位越高人生价值也就越大。名气大、职位高只是说明创造人生价值的条件比较好,更容易实现人生价值。但同样地,职位越高、名气越大,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我们在评价人生价值时,不能把名气、职位作为重要标准。第三,以知识占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认为“知识与人生价值是成正比的”。我们不否认,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人生价值有重要作用。但只有把知识服务于社会大众,像居里夫人那样,对人们做出贡献,知识才能转化为价值。否则,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毫无意义的。对知识应用的动机不纯,同样危害人类社会。近几年世界各国的高科技犯罪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人不但要掌握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的重才轻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第四,“贡献索取均衡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的观念在人生价值观上的反映。持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人处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吃不得一点亏,人际关系紧张,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观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如果人人都此这种价值观,社会如何发展,只能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一个科学家曾说过,如果老天降了多少雨就要求地球把它再蒸发回去,地球恐怕早已成了沙漠,人类也不存在了。(二)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1、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俗话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人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在当今社会,由于众多的原因,个人的岗位和责任不一样,但是,不管人们的能力如何,不论人们从事的职业怎样,只要他对社会尽职尽责并且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社会就承认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我们既要看一个人的一时一事,更要看一个人一生的全部过程,只有那些勤勤恳恳为社会服务的人,他的人生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北京有个开公共汽车的老司机,在工作岗位上,因为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以下几件事:先把车停在路边,关闭了发动机,然后打开车门,目送所有乘客下车后,带着微笑,倒在了方向盘上。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司机,他做了他该做的事,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有人认为只有像比尔·盖茨、李嘉诚这种轰轰烈烈的人物,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活得有意义。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渺小,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我们的社会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他们同样在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功不可没。所以专科生也好、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能力的差别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一个专科生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最大的潜能,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他的人生价值并不比研究生低。2、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人类社会的需要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既要看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的精神贡献。精神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曾有一个音乐家谱写了一首曲子《黑色星期五》,一些人听完曲子后就自杀了,他的作品就作品的艺术性来说,可能价值不小,但对社会无益,反而对社会产生了危害。世界上的毒品绝大多数是金三角生产的,如果光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它所产生的金钱效应无疑是很大的,但是,我们说,它对社会既没有物质贡献,更谈不上精神贡献,反而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贝多芬一生中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不单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享受,更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冼星海、聂耳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他们的《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其价值无法估量。如果说,物质贡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精神文化贡献则是人类日益走向全面发展的标志。我们国家提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每个青年人应该努力为之做出贡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贡献与索取的统一。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中的一对矛盾。我们提倡人生价值的贡献性,并不意味着号召大家只奉献不索取。我们并不否认人生需要索取,问题在于索取的是否正当合理,是否侵犯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索取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人们对社会的索取,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人们都不需要电视机,那么生产再多的电视机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强调贡献必须大于索取,“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只有贡献大于索取,人类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的前人贡献大于索取,才有我们今天享受的文明。贡献是对社会的付出,而索取则是从社会那里取得。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而不是对这个问题的一般意义的概念的理解。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强调个人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为社会大众做贡献,体现人生的非凡意义,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只强调贡献不要索取,或只强调索取而不贡献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它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成语“一毛不拔”中的那个想做人的猴子却不肯拔一根毛,自然是做不了人的。总之,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对于实现人生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歌曲《爱的奉献》所唱的那样: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反之,如果人人都斤斤计较,都想多索取一些,少贡献一些,社会的发展不但会停止,还会倒退甚至毁灭。4、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目的、意志支配下达到一定社会效果的过程,包含着动机与效果两个方面。动机是人们追求预期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自觉意识,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因而对于评价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是指人们的实践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实际后果,是工作的实绩、实效等价值事实,是人生价值的客观体现。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时,在总的原则上应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论,既看动机,又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查动机。当动机与效果的善恶不一致时,更注重对效果的考察,但也决不能简单地以效果推断动机。但真正善良的动机是一定要顾及效果的。三、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有价值的人生(一)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青年大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要想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既需要主观条件也需要客观条件。第一,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①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方向不正确,目的不清楚,可能就到不了罗马或者比别人到得晚。现在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指挥宇宙飞船在遥远的星球定点降落,精确度非常高。但一个人要寻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有时候就比这复杂得多。在现实条件下,人们由于许多原因,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以什么作为行动的指南,应该确立怎样的人生价值目标,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十分清楚。人生价值目标可分为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所谓个人价值目标是指个体对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有较强的个体色彩。社会价值目标则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下全社会所推崇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反映的是社会大众的意愿和主流方向,代表一定的社会集团的价值追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个人有自己的合理需要和利益,并不反对和抹杀个人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社会价值目标包含了个人价值目标,反映了千百万个人价值目标的要求和愿望。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可以说,没有个人价值目标,全社会的共同的价值目标也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个人价值目标不能脱离社会价值目标而存在,因为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和违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则,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在很大程度上,社会价值目标决定着个人价值目标。个人的活动必然要同社会联系在一起,在共同利益满足共同需要的同时,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说到:“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价值目标的内涵做出了深刻的诠释,为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刻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