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计划与建议_第1页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计划与建议_第2页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计划与建议_第3页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计划与建议_第4页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计划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目录123

了解高考评价体系、把握备考方向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特点的分析2021年高考地理试卷评析4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了解高考评价体系、把握备考方向01高考评价体系的说明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推进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探索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科的改革实施路径,科学构建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内容,促进地理科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提升地理科考试质量,促进高中地理育人方式改革。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一核”作为“金线”将贯穿始终☆能力素养取向“银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间的探索,常做常新☆“四翼”,则以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连线☆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评价体系,必须紧守“金线”“银线”思维地理科考查内容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突破以往考试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框架,丰富了对考查目标的认识。地理科考试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地理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考试特点,构建“四层”考查内容,其中: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的方向;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决定核心素养考查的高度。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考查内容四层1.核心价值指标体系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地理科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人地协调观”一致。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地理科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其中:区域认知要求考生能够以地理视角观察世界,着眼于地理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空间因素,根据具体空间背景考虑问题,包括空间位置、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演变等考查维度;综合思维要求考生能够用地理思维方式思考,按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2个维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要求考生具备地理行动实践能力,在面临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时,能够沿着地理视角的引领,遵循地理思维的基本方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合理的“做事”方向、选择合适的“做事”工具、采用合宜的“做事”方法,形成迅速、高效的“做事”本领及其表达方式2.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的本质:人地关系

地理学研究的特点:综合性、区域性

地理学习特色:实践实践探索研究探索操作运用语言表达根据应对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分析结果,提出新观点或发现新问题,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运用实验等动手操作方法,探究所要解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综合各种技术方法进行组合创新,将创意或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创新性地解决现实情境问题。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并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片表达思维、观点,借助口语、书面语或绘图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观点。能够根据情境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思维方法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采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反映事物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审美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从多元性、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综合运用联想、类比、引申等思维方法,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组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综合运用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形象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创新性的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3.关键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等。4.必备知识理解并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问题、原理与思想,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正确立场、观点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掌握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和载体。也应作为地理科考试必然要涉及的必备知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四翼

情境活动情境活动情境活动基于情境活动的命题要求怎么考1234立意考查的目的情境实现立意的图文材料设问试题的呈现形式答案试题评价地理试题四要素延迟符

选定主题材料区域性现实性特殊性思想性引发问题思考托的“起”带的“动”挂的“住”导的“正”实现素养立意

试题的生成:立意、情境、设问、答案‥‥‥信息“源”问题“串”思维“链”回应“值”思维“链”2023/11/10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地理考纲近年来高考试题特点的分析02命题的思想试题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具地理学科的“味道”。所考知识的选择答案的评测如何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体现方法与过程。如何用材料创设情境,用情境表达立意,设问来实现立意。答案注重逻辑分析与综合思维;指导教学和科学备考。近年来高考试题特点延迟符试题的设计求稳1求实2求新3●稳定基本题型与试题风格●重视基础性,概念与原理●稳妥设置分值及评分标准●力求测得考生的真实水平,规避答题模板●基于现实生活、生产及生态问题选材设问●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切合考区考生的实际●修纲后的试卷结构、考核内容出现新变化●体现“素养立意”,强调综合,创设新情境●突出“点滴与细微”比较,设置问题新角度延迟符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沿着“一带一路”选取典型案例01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大成果02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弘扬人地和谐之美。03和平发展、大国情怀04延迟符输入标题延迟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的位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2、考查地理思维过程思维范围的复杂性01思维对象的直观性02思维方式的理科性03思维过程的科学性04延迟符学科思维过程输入标题延迟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综合性、时空性、理科性、科学性输入标题延迟符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10.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3、体现生活中的地理衣01食02住03行04输入标题延迟符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4、强调对主干知识考查延迟符输入标题延迟符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D.④10.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11.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输入标题延迟符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5、重点基础设施,与时代发展一致延迟符建铁路01架大桥02筑港口03互联网04输入标题延迟符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6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10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4分)(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4分)6、生物-最爱的主题材料延迟符输入标题延迟符[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4分)佛手山药、剑麻、茶树、白斑狗鱼、卤虫、灌丛、桑(蔗、果)基鱼塘、香榧、长江刀鱼、贝壳堤、茉莉花、熊、鲑鱼、大熊猫、柽柳7、人类干预较少的地区延迟符

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日9时

B.

2月7日15时

C.

2月7日17时

D.

2月8日7时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8、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延迟符输入标题延迟符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2021年高考地理试卷评析03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以稳为主,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进一步提升学生作答的获得感,有利于学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2021年高考地理试卷评析(来源:中国教育报)一、反映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立德铸魂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素材,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第一,讲好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试题精选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以新冠疫苗包装为背景,选择浙江丽水玻璃管和注射剂瓶的生产改变我国高端药用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的提升;全国乙卷第1~3题,以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这一典型科技兴农案例,展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水平、农民劳动收益与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二,展现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坚定理想信念。试题依托脱贫攻坚伟大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展现多种扶贫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消除贫困、拒绝返贫的重大意义。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3题,以京九铁路和昌赣高铁建设过程中2次“绕弯”苏区模范县江西兴国为案例,体现在党中央关怀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而且弘扬了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增强民族精神;全国乙卷第43题,以某科研团队为云南元阳阿者科村探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为案例,展现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二、丰富能力素养的考查维度,服务人才选拔地理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得出新结论,展现学科素养。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第一,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

试题重视对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推理,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学“尺度-结构-时间-过程-机理”这一逻辑思维脉络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考查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思考地貌发育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机理;全国甲卷第37题,考查祁连山山麓的地貌、沉积物组成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学会从时间空间、内部外部的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全国乙卷第9~11题,考查苔原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机理,要求学生理解苔原植被的分布既要有满足其生长的光热水土等外部环境条件,又要有种子传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

试题通过拓宽材料的来源,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问题解决路径的差异性、答案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和尝试开放性试题的设问视角,通过搭建多维度创新展示平台,克服封闭式设问和唯一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例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6题,以某品牌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为案例,要求分析其上海因素,需要学生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全国乙卷第37题第(4)问,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的情境为案例,呈现人湖关系协调发展的方案,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开放思路和视角,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全国乙卷第44题,以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某风沙活动路段两侧的调查为材料,采用详实的数据再现真实研究过程,学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从建设期和营运期,从不同的时空组合进行比较,充分考查学生信息整理能力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三完善基础性的内涵考查,夯实全面发展基石地理试题深化基础性的内涵,强调基础性并不是对单一、简单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优化后的考试内容呈现出开放、综合、灵活、多样的特点,使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机械刷题”失去市场。全国乙卷中如1~3题组考查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4-6题组考查的不同类型港口交通的功能、7~8题组考查的城郊相对湿度的时空差异等试题,既让考生有做题的获得感,又重视学生对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促使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回归课本。第四加大开放性的试题设计,创新思维能力甄别试题通过拓宽试题材料的来源,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问题解决路径的差异性、答案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和尝试开放性试题新的设问视角。全国乙卷中如37题第4小题,安徽圩田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所设计的不是开放性试题常见的正反观点或利弊分析的问题,而是给出两个不同的方面,请考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答。这样的设问不仅能够引导考生思维开放,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而且能够更加适合不同考生的特点,使高考能力目标的考查更加全面和充分。第44题,要求学生自拟结论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证,充分体现设问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从建设期和营运期,从0.5千米到2千米,不同的时空组合,详实的数据比较,充分考查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第36题,美国某品牌的咖啡创新产业园建设在江苏昆山市,分析的却是上海的有利因素,需要学生从两地之间的位置、交通、成本、政策的不同加以思考,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通过加强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凸显了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提升了关键能力考查的有效性,助力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三、优化考试内容的设计方式,助推教学改革地理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第一,深化基础性内涵,夯实发展基础。

试题进一步完善基础性考查方法,围绕学生比较熟悉的主干知识提供材料,情境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基础性并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乙卷的第1~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全国甲卷第7~8题,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为案例,全国乙卷第7~8题以城郊相对湿度的时空差异为案例,考查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解,引导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试题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的素养提升。

第二,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试题通过选取生产实践场景设计典型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到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锤炼意志、提高本领。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选取英国东南部湿地开垦过程作为案例,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从小幅度的改变到大面积的开垦,都是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全国乙卷第37题围绕巢湖流域圩田的开发与利用,设计了4个逻辑严密的递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湖泊、河流、圩田的时空变化,不论是早期围垦河湖滩地满足更多的粮食需求,还是后期圩区功能的改变,都需要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努力奋斗,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试题引导学生培育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认同劳动的崇高和伟大,鼓励学生坚持以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041、高考三轮复习规划1、时间一轮:2020.9.1~2021.3.6基础复习阶段,落实主干知识,把握基本原理二轮:2021.3.12~2021.5.12能力提升阶段,进行专题复习,提升综合能力三轮:2021.5.17~2020.5.31查漏补缺阶段,调节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周密计划,有序复习(1)地球、地图侧重定位、各种地图(等值线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的判读和应用)(2)必修一

侧重自然原理、规律、成因的灵活运用和过程分析(3)必修二、必修三侧重人地关系联系、结果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能力。(4)区域地理(世界、中国地理)侧重于区域自然与人文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原理的分析。(5)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二者都讲。一轮复习顺序及相关内容一轮:基础复习---梳理知识---广度:熟读教材,研读教材,知识点到边到角求广度,形成知识网络,并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的培养,突出5个字:熟、研、广、网、基。具体任务:形成网络归纳技巧突出重点重视过程关注思维联系实际二轮复习阶段(拔高阶段)专题复习---重组知识---深度:同类知识归纳求专;查缺补漏、重组知识求联;总结题型及解题方法求通;选题训练求变。二轮顺序:(1)专题一地球和地球仪(2)专题二地球运动规律和意义

(3)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4)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6)专题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7)专题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8)专题八人口城市和环境(9)专题九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10)专题十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11)专题十一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地理信息技术(12)专题十二区域可持续发展(13)小专题见下页一、地理计算二、图表分析三、区位因素四、地理运动五、人地关系六、重点区域13、小专题回归主干知识,开展有效训练,进行答题指导三轮应试能力提升综合复习---学习综合运用知识---效度:适应综合,加强巩固,训练规范,力求准确,稳步提高得分率。2、科学安排课时学段学期课程周课时课型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的7月中旬至1月中旬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微专题)5课时复习课新授课第二学期的1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知识专题、能力专题、微专题)5课时复习课讲评课第二学期5月中旬至6月初第三轮复习(从地理角度分析时事热点、答题指导)5课时复习课讲评课必备知识1自然地理部分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一轮复习必备知识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文地理部分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备知识2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备知识3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必备知识4必备知识5旅游地理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4.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必备知识6环境保护一级必备知识二级主干、核心必备知识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4、一轮复习备考知识点1.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及任务这段时间主要任务就是带学生全面的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为二三轮的复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一轮复习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夯实基础知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透、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把面儿铺开、铺宽;重点记忆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规律总结、答题思路等知识,课本中点点滴滴、黑体、小字、材料、边边角角的知识都要认真设计、思考,进行地毯式复习。“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透”:即对地理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细”:即对地理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2.一轮复习基本思路必修1选修必修2区域地理(融合)必修3(1)教材整合

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章节”为主线对教材进行整合,将相同的知识点进行合并。

3.一轮复习做好计划、制定好进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人教版:荒漠化、森林中图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湘教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教版: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湘教版: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湘教版:补充了“一镇一品”中图版: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补充了“苏南模式(1)重视课本、夯实基础(2)找准地理学科的基础(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区位、可持续观念、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区域定位能力)(3)铺宽基础:地毯式全覆盖、淡化重点非重点、淡化解题技巧。(课本的阅读、活动、实验、案例、教参旁白注解、单元末的综合探究、不同版本的融合等)(4)基础一定要夯实:该背的一定要背,该画图的要画图(每天任务要明确),让学生把知识砸实,老师研究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记住。4、一轮复习—如何夯基★一轮课堂中的复习课千万不能上成“回忆课”①要系统整理,不要堆积知识(系统论告诉我们,各部分知识的相加不等于知识的整体。复习课要使学生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逻辑关系、掌握发展脉络,从而形成对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②要设计主线,不要一盘散沙(一条主线贯穿使条理清晰)③以问题为中心整合知识,设计主线

(高考题是以中心问题的形式设计情境,编制试题。因此,复习课业可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整合)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全球气候变化对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要设计主线,不要一盘散沙】荒漠化问题类型广义: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狭义:沙漠化概念:因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分布地区(国内和国外)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治理措施:工程、非工程、生物

【以问题为中心来整合知识】1.针对性强、知识点全面、试题精编精选的匹配度极高限时练进一步保证了学习的高效、知识的巩固。2.及时改错;以多种形式适时的滚动练习。3.及时的回头复习我们在安排进度时,每一个阶段性的内容都会有一个小复习,保证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另外,在每天的限时训练中都会有滚动性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及时的回头。★一轮复习如何夯实基础—练习4.题型全面(选择、综合、默写、绘图、填空、判断正误等5.高考题有选择使用◆练习时效:练习三化: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教师六做:有题必收---不能做了不收;收题必批---在讲解前必须批阅,保证针对性;全批全改---全面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批阅必发---必须将批阅情况及时发回到学生手中;成绩公布---每次出分及时张贴,让学生了解做题情况;★一轮复习如何夯实基础—练习(1)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去把知识学到融会贯通,在课堂上坚持高效“6+1”课堂模式,老师不要迷信讲)★一轮复习如何夯实基础—建议(1)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去把知识学到融会贯通,在课堂上坚持高效“6+1”课堂模式,老师不要迷信讲)★一轮复习如何夯实基础—建议素养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思维方式,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提问题,提问题就是逆向思维,就是建设性批判思维。解决一个问题是战术性的变化,提出一个问题是革命性的变化。所以,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学校的课堂必须要有“疑问声”,特别是尖子生,要鼓励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去把知识学到融会贯通,在课堂上坚持高效“6+1”课堂模式,老师不要迷信讲)(2)一轮复习要重视知识的定期回顾,增强一轮复习效果:遗忘曲线(每天、每周、每月)(3)狠抓规范、养成习惯(学生的规范包括听课、记笔记、改错本、积累、卷面、审题等规范环节,把这些规范环节分阶段进行,分步攻克,俗话说:好的习惯需21天养成)★一轮复习如何夯实基础—建议(4)处理好一轮复习和后面几轮复习的关系:不要跨越阶段。(5)关注生活、拓宽视野

近几年的文综地理试题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选材新颖,创新性强。试题多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为问题中心,注重把地理知识和国内外形势及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程度,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因此,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紧密关注生活、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时事,精心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或对学生发展自身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搬上地理课堂,将这些社会现实与书本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抓点:四个基本(重难点)1.基本概念:核心内容

热量、气温,降水、降雨,联系、协作,荒漠、荒漠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布局,城市、城市群,水源、水分,产业结构、农业结构、种植结构、作物结构2.基本事实:区域特征(重视生活)地形、气候、农业、作物分布、工业区、交通布局、商业中心3.基本原理:演绎—由因及果-成因题地球运动原理、大气运动、降水形成、水循环、山谷风4.基本规律:归纳—由现象到本质—分布题自转与公转、气温变化、洋流分布、自然带分布、城市化形成、发展、分布

点线面的扫雷式复习二、抓线:曲直、长短,疏密、形状

1.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

2.我国人口分布线:黑河-腾冲线

3.河流:尼罗河各河段、黄河河段、沿江

4.交通线路:四川中部与西部区别

5.海岸线:曲折与平直,沿海交通线

6.气候分界线:我国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7.农业带分布线:

8.陇海-兰新铁路线

9.冬季亚欧大陆等温线:

点线面的扫雷式复习三、抓面:

1.宏观区域:

大洲、板块,亚洲、欧洲西部,美国、中国等

2.小区域:

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沿岸、波罗的海沿岸、黑海沿岸、英吉利海峡两侧,黄土高原、东北、四川盆地、河西走廊、科尔沁等

3.微观区域:

小流域、某段海岸线、某河段、兰州、山某个高度、某个小区、某河口、某项目工程、林下气候、某地土壤等

点线面的扫雷式复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4)高新技术产业在特拉维夫集聚,说明这种布局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产业联系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信息联系投入-产出零部件间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4)高新技术产业在特拉维夫集聚,说明这种布局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产业集聚无联系企业间投入-产出零部件间降低生产成本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读重庆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说出该市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3分)城市功能区空间布局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2)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4分)求异思维纬向分布,热量差异小,水分差异大自然带名称形成例:某地自然带分布状况求异思维经向分布,热量差异小,水分差异大本地区自中部向西部降水减少特征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4)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鱼饵料养料海底陆地搅动河流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4)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由环境污染引发生态破坏资源衰竭大气、水、固体废弃物酸雨、臭氧层、变暖与生命活动有关自然资源枯竭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5分)资源技术产业结构能源人才能源消费技术工艺污染排放影响工业区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分)农业区位自然技术社会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虫害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和政策光、热、降水高低陡缓陆地淡水深厚与肥沃建议:关注真题,回归教材横断山地山高谷深,可以说是在内力作用基础上,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证。青藏高原在抬升的同时,流水不断下切,造就了“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的景观。我国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也是风积黄土经内力抬升后,受外力(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的。在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内力作用导致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往往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在干旱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小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沙尘天气危害)。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每年早春季节,正是我国江南地区早稻育秧时期,由于受寒潮、倒春寒(成因)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或刚长出的秧苗被冻死(危害)。天气系统遵循一定的规律,始终处于生成、发展、移动、消亡的运动过程之中,其中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天气各地大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①河流的基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在什么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状况。水系特征(不易变的因素)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②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水文特征(变化因素)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③河流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④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等方面的效益如何?双语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水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方式有哪些?2.流水作用可以塑造哪些地表形态?3.简述流水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过程。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上是植被减少了,而实际上是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受到影响。建议:正文与活动探究内容处理

当地表失去了植被,拦截降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