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_第1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_第2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_第3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_第4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B.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A.错误。《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2.《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答案】(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2)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名著的阅读才会真正有所得。故答案为: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点评】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了解和牢记,尤其是名著里的主要知识点要牢记,并熟记名家的作品。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B.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C.

佃农指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D.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答案】A【解析】【分析】A错误,背景和结语不是必要部分。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B.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C.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D.

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答案】B【解析】【分析】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故选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5.下列名著内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好久,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B.

《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C.

《小王子》中小王子在沙漠见到狐狸。聪明的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他,他使小王子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本质、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秘密是:只有用心才能看见,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D.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因军阀混战,被夺去;第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曹先生敲诈;后来,在虎妞的资助下,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却因虎妞的死不得不卖掉车,最终祥子变得自甘堕落,麻木不仁。【答案】D【解析】【分析】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祥子第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故答案为:D【点评】无论是对于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重要的人物及情节都要熟知。6.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楷书

草书

行书

B.

行书

楷书

草书

C.

行书

草书

楷书

D.

草书

行书

楷书【答案】B【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D.

《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答案】A【解析】【分析】A项有误,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并没有表达思乡之情。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8.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两个出了银安殿,小龙现了本相,却驾起云头,与那妖魔在那半空中相杀。这一场,黑地里好杀!怎见得:那一个是碗子山生成的怪物,这一个是西洋海罚下的真龙。一个放毫光,如喷白电:一个生锐气,如迸红云。一个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间,一个就如金爪狸猫飞下界。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银龙飞舞,黄鬼翻腾。左右宝刀无怠慢,往来不歇满堂红。他两个在云端里,战彀八九回合,小龙的手软筋麻,老魔的身强力壮。小龙抵敌不住,飞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只手接了宝刀,一只手抛下满堂红便打,小龙措手不及,被他把后腿上着了一下,急慌慌按落云头,多亏了御水河救了性命。小龙一头钻下水去,那妖魔赶来寻他不见,执了宝刀,拿了满堂红,回上银安殿,照旧吃酒睡觉不题。却说那小龙潜于水底,半个时辰听不见声息,方才咬着牙,忍着腿疼跳将起去,踏着乌云,径转馆驿,还变作依旧马匹,伏于槽下。可怜浑身是水,腿有伤痕,那时节: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

……

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八戒道:“也罢也罢,你倒这等尽心,我若不去,显得我不尽心了。我这一去,果然行者肯来,我就与他一路来了;他若不来,你却也不要望我,我也不来了。”小龙道:“你去你去,管情他来也。”(1)“且莫说师父有难”,请问师父遇到了什么难?这个难后来如何化解的?(2)整部《西游记》展现白龙马的情节并不多,但白龙马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请你结合选段和全书的相关情节分析白龙马的形象。(3)《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下场各有不同,请你总结一下有哪几种,并列举一个妖魔鬼怪代表。【答案】(1)在宝象国,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施展妖法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发现黄袍怪是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请星神将他召回天廷,破除了妖法,帮师父恢复原形。(2)白龙马性格沉稳,任劳任怨,白龙马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默默承担当唐僧座骑和驮行李任务,即“驮负圣僧来西”和“驮负圣经去东”,当其他三个徒弟大显神通时,他却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白龙马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宝象国时,他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伺机刺杀黄袍怪,却力不能胜,受伤潜入水中,后力劝八戒去找悟空救师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祭赛国时,他怒下打入碧波潭助孙悟空夺回祭赛国的国宝。(3)①回到天庭,如黄袍怪;②被主人收服,如青牛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③被打死,如白骨精;④被天界的神仙或菩萨收服,如鲤鱼精、黑熊精、玉兔精。【解析】【分析】(1)阅读《西游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碗子山时黄袍怪抓住,八戒与沙僧不敌黄袍怪,危急之时百花羞放走师徒三人。之后,八戒沙僧受宝象国国王所托,为营救公主再战黄袍怪,不敌。黄袍怪遂怀恨在心,到宝象国佯称自己是驸马,并将唐僧变成猛虎诬其为妖怪。白龙马伪装成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遂求八戒寻回孙悟空,打跑了黄袍怪。孙悟空寻他不着,上天界求助。玉帝令四大天师查勘,方知是奎星下凡,遂命二十七宿星员收他上界,罚去给老君烧火。(2)此题从默默承担当唐僧座骑和驮行李任务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性格沉稳、任劳任怨的性格特征。再如从白龙马伪装成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的情节,可以概括出他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品格。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3)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如成仙的“熊罴怪”。熊罴怪原是一头黑熊,后来观音假装送给熊精一粒仙丹,使黑熊精现出原形,黑熊怪皈依佛门,摩顶受戒,在菩萨的落伽山后当了守山大神。再如打死的“南山大王”。南山大王本是只艾叶花皮豹子精。孙悟空和八戒打入妖精洞府,打死妖精,救出师父。答案不唯一,表述符合原著内容的即可。故答案为:⑴在宝象国,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施展妖法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发现黄袍怪是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请星神将他召回天廷,破除了妖法,帮师父恢复原形。⑵白龙马性格沉稳,任劳任怨,白龙马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默默承担当唐僧座骑和驮行李任务,即“驮负圣僧来西”和“驮负圣经去东”,当其他三个徒弟大显神通时,他却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白龙马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宝象国时,他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伺机刺杀黄袍怪,却力不能胜,受伤潜入水中,后力劝八戒去找悟空救师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祭赛国时,他怒下打入碧波潭助孙悟空夺回祭赛国的国宝。⑶①回到天庭,如黄袍怪;②被主人收服,如青牛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③被打死,如白骨精;④被天界的神仙或菩萨收服,如鲤鱼精、黑熊精、玉兔精。【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在平时要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内容,经典的情节。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考生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涉及到的事件都应该了解,从而归纳出其性格特点。⑶本题考查名著中形象的结局。要求考生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要了解归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回答。9.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绣带轻飘彩风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至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珈山上主。以上一段文字描述的是________(填写作品名)中的________(填写人物名)。【答案】《西游记》;观世音菩萨【解析】【分析】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这是对观世音菩萨的描写。故答案为:《西游记》;观世音菩萨。【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名著的主要内容进行积累。10.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与小说人物对话”的读书活动,请你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一:都是你们惹的“祸”】在小说人物艺术画廊中,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穿越时空,永远飞翔在文学的天空。这不,简·爱和林黛玉就这样相遇了,她们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惺惺相惜。可偏偏来了个多事的猪八戒,他硬是要对两人做一番评头论足。于是吸引了一群好事之徒的热议,她们的“粉丝”竟然互相攻击起她们来了,请你为她们写出相应的理由。①简·爱的“粉丝”:我不喜欢林黛玉,理由是:________。②林黛玉的“粉丝”:我不喜欢简·爱,理由是:________。(2)【活动二:我为你正名】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带有作者明显的感情倾向,以致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中的原型有很大的出入,曹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试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和学习历史的体会,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________。历史中的曹操:________。(3)【活动三:他的心思向谁说】范进、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喜极而疯,一个悲惨而死,这天他们结伴而行,来到了法院,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请你帮他们拟好诉讼词。【答案】(1)任性,多愁善感,不坚强,动不动就流泪;太桀骜不驯了,太坚强独立了,缺乏女性的温柔(2)是一个诡计多端、嫉贤妒能、生性多疑的奸雄;是一个胸襟坦荡、有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3)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林黛玉和简·爱的评价,所不同的是要写出人物的缺点。这就需要考生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认识,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2)本题除了考查小说中曹操的人物形象,还考查历史中的曹操,这就不仅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宽度,还要能把准确的表达出来。(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内在的思想性理解能力。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用名著中人物的口吻,去揭示批判封建科举才是关键,学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做好此题。【点评】本题先后考查了分析人物优缺点;正确评价名著中人物形象和课外知识延伸扩展。这类题型的意义在于强化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唤醒阅读在个人精神成长中的独特滋养。11.某校正在举行“走进秋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识秋】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2)【知秋】秋天有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是中秋节,其主要风俗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3)【赏秋】本次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古诗文。请选出下列名句中你认为不符合本次活动要求的三项,并简述理由。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E.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F.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答案】(1)B(2)赏月、吃月饼;重阳节(3)A,D,E;因为它们分别是描写夏天、冬天和春天的景色的诗句。【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书法常识的掌握。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据此可以判断出B项符合这一特点。(2)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华名族传统节日常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的习俗是赏菊和登高。(3)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能力。A项描写的是夏季景色,D项描写的是元宵节,是冬天的景色,E项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色。故答案为:(1)B;(2)赏月、吃月饼;重阳节;(3)A,D,E;因为它们分别是描写夏天、冬天和春天的景色的诗句。【点评】传统文化节日,其风俗和文化要注意积累。12.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定认真阅读了《艾青诗选》,请参与下面两个活动。(1)【活动一:我是诗评家】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①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航海的没有罗盘,打枪的没有准星。——艾青《光的赞歌》②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2)【活动二:我是鉴诗人】根据你对艾青的了解,判断哪首是艾青的诗,并说明理由。①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答案】(1)①艾青的诗歌中,光的意象有很重要的位置。光是希望是动力是目标,诗歌用了一个排比写出了光的重要,我们需要光。②写了大堰河忙完家务后,对儿时的我细致的照顾,深情的语言体现我对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2)②是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歌意象是太阳和土地,蕴藏着爱国激情。艾青笔下的雪无比寒冷,象征中国土地受到严酷的压迫。而徐志摩诗中的雪飘逸轻盈,充满着浪漫。两人的诗歌风格并不相同。【解析】【分析】(1)活动一:本题考查做批注的能力。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侧面烘托等表现手法;可以从人物的角度归纳人物特性,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也可以从情理的角度畅谈阅读感受。①适合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人没有眼睛,航海的没有罗盘,打枪的没有准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突出强调。“要是没有光,等于……”写出了光的重要,突出了意象“光”的象征意义:光是希望,是动力,是目标。②适合从人物的角度归纳人物特性及情感,“抱在怀里,抚摸我”运用动作描写,写了大堰河忙完家务后,对儿时的我细致的照顾,运用第二人称,语言包含神情,表达了“我”对细致照顾的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活动二:本题考查对诗人及其诗作的了解。艾青,现当代爱国诗人。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土地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两段诗句都运用了意象“雪”,①中的“雪”是“翩翩的”“潇洒”的、“飞扬”的,是浪漫的雪,不符合艾青的诗风;②中的“寒冷”“封锁”写出了雪的无比寒冷,且有艾青诗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土地”,以此象征中国土地受到严酷的压迫,饱含着作者的爱国激情。由此可见,②是艾青的诗歌。回答时,先作出判断,再说明理由。故答案为:⑴①艾青的诗歌中,光的意象有很重要的位置。光是希望是动力是目标,诗歌用了一个排比写出了光的重要,我们需要光。②写了大堰河忙完家务后,对儿时的我细致的照顾,深情的语言体现我对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⑵②是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歌意象是太阳和土地,蕴藏着爱国激情。艾青笔下的雪无比寒冷,象征中国土地受到严酷的压迫。而徐志摩诗中的雪飘逸轻盈,充满着浪漫。两人的诗歌风格并不相同。【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章的做批注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结合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对语句的理解。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及其诗作的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注意对诗人及其诗歌要广泛阅读,了解诗人的独具特点写作风格,诗歌常表达的情感。由此进行判断。13.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信·中国》悄然走红,这档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有媒体评价:“《信·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九年级(3)班正在举行以“书信与阅读”为主题的班会,班级想邀请张校长来参加,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12月11日下午两点来九年级(3)班参加主题班会。【答案】(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至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2)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3)邀请函尊敬的张校长:您好!我班将于2018年12月11日下午两点开展“书信与阅读”的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加,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敬请光临!九年级(3)班班委会2018年12月7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提取图表和材料信息。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信息,对题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合并18-29岁所占比例归纳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至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2)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准确把握题目要求,还原到原著的相关情节,提取情节的梗概,简要概括。比如,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西游记》写师徒四人到西天取得真经。历经苦难实现的共同的理想,告诉我为理想而奋斗、拼搏,不顾艰险。(3)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先要有恰当的称呼,交代清楚时间事件,具体的事项,让受邀请者明白:我班将于2018年12月11日下午两点开展“书信与阅读”的主题班会,诚挚的发出邀请:想邀请您参加,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故答案为:(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至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2)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3)尊敬的张校长:您好!我班将于2018年12月11日下午两点开展“书信与阅读”的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加,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敬请光临!【点评】(1)本题考查提取图表信息。答题时应注意,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要求学生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回答,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快速筛选信息能力、高度概括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等综合能力。(2)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紧扣要求: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联系课外阅读的名字相关内容作答,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从阅读中得到的启发或教育。(3)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答题时应注意,,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这类书信使用广泛。在应用写作中邀请函是非常重要的,主体内容符合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但要注意,简洁明了,看懂就行,不要太多文字。14.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豆蔻”来代称十三四岁的女子,左思《咏史》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以“弱冠”代指________;地“阴”与“阳”古人常用来区分方位,《愚公移山》中就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河南省的洛阳市最初应该位于洛水的________(填方位)。(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

《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C.

《呐喊》《野草》—短篇小说—鲁迅

D.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作家【答案】(1)成年;北面(2)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掌握古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如“不惑”,“而立”“黄发”等词语的具体的年龄,可以把这些词语按一定顺序归纳排序,第二空可从“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可以判断是北面。(2)此题C项《野草》不是短篇小说,是散文诗。故答案为:(1)成年;北面(2)C【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根据要求,还要积累的知识作答。(2)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积累文学名著知识,尤其是注意识记作者及作品,篇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主要人物及情节等。15.山山同学复习古诗文时,按照一定的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归类整理并进行拓展。现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任务。(1)任务一:古诗文理解的整理表现手法古诗文例句A对比①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②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用典③相顾无相识,________。(王绩《野望》)④________,干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C视觉听觉相结合⑤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⑥_______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D托物言志⑦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⑧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E以动(声)衬静⑨万籁此都寂,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⑩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F白描⑪________,燕儿舞,________。(秦观《行香子》)⑫湖上影子,________、湖心亭一点、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请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表现手法。(填写字母)⑬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王安石《孤桐》)________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________⑮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送崔九》)________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________⑰诗人在诗歌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成“诗言志蹭的目的。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了自己坚信理想抱负定会实现的乐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悠然自得和超脱物外的自在旷达;《赠从弟》(其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借松柏少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2)任务二:文言文字词句的整理实词文言现象例句通假字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②便要还家________古今异义③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________

今义:芳香④去国怀乡

古义:________

今义:国家词类活用⑤互相轩邈________(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⑥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名词活用为状语)一词多义⑦绝:哀转久绝

________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⑧诚:帝感其诚________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虚词⑨下列各句中画线“以”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A.以其境过清

B.以顺为正者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徒以有先生也特殊句判断句环滁皆山也。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⑩________甚矣。汝之不惠。翻译:你太不聪明了!省略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