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中学生小华的行为分别遵守了哪些社会规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上学路上小华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②周末小华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③在公共汽车上小华主动给老爷爷让座A.①-道德,②-纪律,③-法律B.①-纪律,②-法律,③-道德C.①-法律,②-纪律,③-道德D.①-法律,②-道德,③-纪律2.如图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 B.C. D.3.小明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必然受到舆论谴责②不必太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③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④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4.有人闯红灯被交警拦下来。“同志,你没看到红灯呀?”“看到了!”“那你怎么还闯呢?”“但我没看到你呀!”交通规则不是交警规则,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这则公益广告诉我们()①社会生活不能没有规则②法律的实施主要靠人们的自觉性③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尊重生命④过红绿灯要注意看看有没有交警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5.今年春节,一萌娃对街头乞讨老人拜年问好,老人拣了张最大的5块塞进红包给他。妈妈示意萌娃收下后也封了一个20元的红包“还礼”送给老人。妈妈说,怕不让孩子收红包会让老人误解为嫌弃。看到这一幕,你能感受到()①温暖②诚信③尊重④友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下列选项既体现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对他人尊重的是()①同学们在食堂打饭时,自觉排队②小明将落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入垃圾桶内③小伟在看电影时,高声喧哗④大家在阅览室里安静地看书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7.一位诗人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他与对面走过来的一位评论家相遇。这个对诗人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诗人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这说明()①诗人具有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②评论家没有做到以礼待人,缺乏文明素养③诗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④傲慢粗鲁的言行提高了评论家自身的吸引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交谈时态度谦逊、语气友好、内容适宜、语言文明,既能提升个人魅力,又能营造信任、友善的交谈气氛。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小钱与人交谈时,常常把唾沫溅到别人的脸上B.在他人讲话时,小敏常常与别人“交头接耳”C.小华在教室走廊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高谈阔论D.小组讨论时,小明等对方把话讲完后再发表个人意见9.近日,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偷逃税款被处罚13.41亿元。2021年12月20日,薇娅多个平台账号被封;21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发布公告,决定撤销黄薇网络诚信宣传大使资格。明星网红因偷税漏税被罚,这告诉我们()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权利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朱某在医院就诊时,无故推搡、辱骂医护人员,并将前来劝导的医生杨某抓伤,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其拘留15天,并将其列入国家诚信系统严重失信人员名单(这些人员将无法乘坐飞机高铁,不得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严惩伤医不法行为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②严惩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信问题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朱某的“医闹”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下面几幅漫画,你认为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12.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我市交警部门开展了打击“醉驾”(酒后驾车)的专项行动,以下对“醉驾”说法正确的是()A.醉驾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是犯罪行为B.醉驾只要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就不是违法行为C.醉驾违反了交通法律法规,是一种违法行为D.醉驾只是一种不良行为13.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迷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这启示我们()①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有不良行为,必定会在未来走向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时纠正不良行为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④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青少年比较容易被不良行为所诱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由此可见()A.青少年自己渴望独立的意识很强烈B.青少年的人口基数大,所以犯罪的比例大C.老师应当时时刻刻注意青少年的一举一动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刻不容缓15.中学生李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虚荣心强,爱追求名牌,在家庭难以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便多次寻找机会偷拿同学的钱,后来竟潜入学校计算机室,窃得价值2万元的设备,后被抓获。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A.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应受的处罚是相同的B.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C.犯罪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D.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16.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1)左边漫画中插队买票的人有没有遵守社会秩序?他违反了哪一种社会秩序?(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3)右边漫画中小女孩劝导游客的方法正确吗?除此之外,劝导还有哪些技巧?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凡在日记中写道:一个学期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多次到紫京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炎炎烈日下,挽起裤脚,在泥塘中捉鱼,在田地里种菜,在菜地里摘辣椒、黄瓜、茄子,丝瓜、空心菜……累是累点,但是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常识。我还把学校带回的菜亲自下厨给爸妈做了一顿感恩饭,氛围特别温馨。材料二卓别林是喜剧电影的天才演员,他在诗中这样写到: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的无理。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那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今天,我明白了,这叫作“尊重”!材料三进入期中考试,某校将八年级某班设置成“诚信考场”。考场里没有老师监考老师,没有摄像头,全班同学都埋头做题,没有交头接耳。无人监考,不仅考出了成绩,更考出了人品。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学校组织开展“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诚信的人?18.〖做诚信守法好公民〗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材料二

中学生王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为疫情期间,父母疏于对他的监管,他在上网课期间完全迷失了自我,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开学后他无心向学,经常逃课去网吧。为了去网吧,王某开始偷家里的钱,甚至,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之后,王某还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为了买手机,竟然和两个朋友实施拦路抢劫,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1)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2)请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谈材料二中王某的变化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参考答案1.C2.D3.C4.A5.D6.B7.C8.D9.D10.B11.C12.C13.D14.D15.B16.(1)左边漫画中插队买票的人没有遵守社会秩序,他违反了公共场所秩序(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3)右边漫画中小女孩的劝导方法正确。她在劝导别人的时候做到了有“礼”。劝导的技巧还有:①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②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17.(1)开展“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农村,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意志;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实践能力。(2)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