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X、Y、Z三种气体,当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并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X+2Y2Z,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此时X的转化率是A.70%B.60%C.50%D.40%2、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D.降低温度有利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NH4+、F-、SO32-B.含有大量S2-的溶液中:K+、Mg2+、ClO-、SO42-C.能使Al3+生成沉淀的溶液中:NH4+、Na+、SiO32-、HCO3-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Al3+、SO42-、NO3-、Cl-4、羊毛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 B.脂肪 C.纤维素 D.糖类5、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的铝粉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6、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B.14C和C60是同素异形体C.14C核素中的中子数为8 D.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7、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是利用了化学反应速率理论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8、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X溶液,可使溶液变黄,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加入X溶液,上述平衡正向移动B.Cr2O7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C.X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D.再加入H2SO4,可使黄色溶液变为橙色9、已知浓度的下列溶液,当温度升高时pH不变的是A.NaClB.NaHSO4C.NaOHD.CH3COONa10、已知N2(g)+3H2(g)2NH3(g)△H<0。若合成氨厂将此反应的工艺条件定为:①反应温度:300℃;②反应压强:300atm;③使用铁作催化剂,其中不是从有利于提高NH3平衡浓度来考虑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的每个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B.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C.焓变与熵变是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13、下列仪器属于碱式滴定管的是A. B. C. D.14、可逆反应aA(g)+bB(s)cC(g)+dD(g),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方程式的系数a<c+dD.根据图像无法确定改变温度后平衡移动方向15、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C. D.1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17、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8、分子式为C9H18O2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所得的羧酸和醇在相同条件下二者蒸汽的密度相同,符合此条件的酯的同分异构数目为A.2 B.8 C.10 D.16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2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测定时刻/st1t2t3t4c(A)/(mol·L-1)6322c(B)/(mol·L-1)53.533c(C)/(mol·L-1)12.533A.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B.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低C.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B2CD.在t2~t3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t3-t2)]mol·L-1·s-121、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胶体22、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质量比为7:8,在真空中加热分解,生成B、C。E是常见的液体,C和E高温下能发生反应。F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E、F之间的反应常用于工业生产,I为黄绿色气体单质。(1)写出A的化学式:____(2)写出K的电子式:______(3)写出C和E高温下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4)写出D和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4、(12分)Ⅰ.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若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写出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下所示:(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B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3)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反应原理进行下列实验:I.测定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取待测H2C2O4溶液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②用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③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请回答:(1)滴定时,将KMnO4溶液装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2)若在步骤①操作之前,先用待测H2C2O4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步骤②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II.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温度均为25℃):实验序号体积V/mL0.1mol•L-1KMnO4溶液

0.11mol•L-1H2C2O4溶液0.11mol•L-1H2SO4溶液H2O①2.05.06.07.0②2.08.06.0V1③2.0V26.02.0请回答:(5)表中v1=______。(6)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0.2mol/L盐酸代替0.1mol/LH2SO4溶液,理由是_________。26、(10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27、(12分)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铁质搅拌棒代替?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mol/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X的平均反应速率v(X)=____________。(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①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上述反应在t1~t6内反应速率与时间图像如图,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在t1时增大了压强B.在t3时加入了催化剂C.在t4时降低了温度D.t2~t3时X的转化率最高29、(10分)我校某兴趣小组利用亚硫酸氢钠与碘酸钾相互作用,因浓度与温度的不同,反应快慢不同,从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化学反应方程如下:KIO3+NaHSO3K2SO4+Na2SO4+NaHSO4+I2+H2O(1)配平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8mol电子,则生成碘单质____mol。该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步:①IO3-+3HSO3-→3SO42-+3H++I-(慢)②IO3-+5I-+6H+→3I2↓+3H2O(慢)③I2+HSO3-+H2O→2I-+SO42-+3H+(快)(3)根据上述条件推测,此反应总的反应速率由_________步反应决定。(填序号)(4)向NaHSO3溶液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IO3溶液,当溶液中__________离子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_________色。(5)为探究KIO3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序号体积V/mL、温度t/℃NaHSO3溶液水KIO3溶液淀粉溶液温度①15.025.050.02.050②15.025.050.02.018③15.0Vx40.02.018表中Vx=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最快的实验组序号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题分析】假设X和Y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n表示出平衡时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列方程计算n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题目详解】假设X和Y物质的量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则建立如下三段式:X(g)+2Y(g)2Z(g)起始量(mol):110变化量(mol):n2n2n平衡量(mol):1-n1-2n2n平衡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则有(1-n+1-2n)=2n,解得n=0.4,X的转化率=0.4mol/1mol×100%=40%,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关键是注意三段式解题法的利用。2、D【解题分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题目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b降低了活化能,反应速率升高,b的反应速率更快,选项B错误;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状态,a与b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选项C错误;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选项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催化剂和吸热反应,注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状态,题目较简单。3、D【分析】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显酸性;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离子之间相互促进水解;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题目详解】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显酸性,H+能与F-、SO32-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B.S2-、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HCO3-、Al3+离子相互促进水解,NH4+、SiO32-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故C错误;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解题关键:掌握离子之间的反应规律,难点B,S2-、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难点C:HCO3-、Al3+离子之间相互促进水解,NH4+、SiO32-相互促进水解。4、A【题目详解】像毛、发、皮肤、指甲、趾甲、肌肉、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答案选A。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加入适量的铝粉,增大接触面积,但生成氢气的量增加。故A错误。B.加入适量的水,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铝置换出铜附着在铝表面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消耗了铝,而减少了生成氢气的质量。故C错误。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增加盐酸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考点:了解金属铝的化学性质,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做题时应注意过量的盐酸、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等重要信息。6、C【题目详解】A、14C和14N的质子数分别为6、7,中子数分别为8、7,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其中C60为一种单质,而14C仅为一种元素的原子,故B错误;C、14C核素中的中子数为14-6=8,故C正确;D、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D错误。故答案选C。7、C【解题分析】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由于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从而提高了食物的保鲜期,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原料转化率,C错误;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物质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产品,从而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8、B【解题分析】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向橙色的K2Cr2O7溶液中加入X溶液,可使溶液变黄,说明平衡正向进行,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题目详解】A、向橙色的K2Cr2O7溶液中加入X溶液,可使溶液变黄,说明平衡正向进行,选项A正确;B、若Cr2O7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溶液成橙色,选项B错误;C、X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加入和氢离子反应,化学平衡正向进行,溶液成黄色,选项C正确;D、加入H2SO4,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可使黄色溶液变为橙色,选项D正确;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掌握反应离子特征和平衡移动方向是关键,题目较简单。9、B【解题分析】A项,NaCl溶液呈中性,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B项,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升高温度,溶液中c(H+)不变,pH不变;C项,NaOH的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溶液中c(OH-)不变,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D项,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升高温度促进CH3COO-的水解,碱性增强,pH增大;答案选B。点睛:本题易错选A和C,错选原因是忽略了温度升高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10、B【分析】【题目详解】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300℃,目的是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氨的平衡浓度降低,不利于合成氨,①符合题意;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压强:300atm,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进行,有利于提高NH3平衡浓度,②不符合题意;③使用铁作催化剂,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无关,因此不能提高氨气的平衡浓度,③符合题意;可见符合题意的说法是①③,故合理选项是B。11、C【解题分析】A项,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在固态时,A错误;B项,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可能存在极性共价键,如二氧化硅晶体,B错误;C项,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C正确;D项,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差距比较大,如金属铯在常温下可以熔化,D错误;答案选C。12、C【题目详解】A.反应是否自发,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不仅仅由焓变决定,A错误;B.△H>0,△S>0,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可见温度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B错误;C.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焓变与熵变,C正确;D.如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H-T△S<0,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因此不能说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3、B【解题分析】A.是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B.是碱式滴定管,故B正确;C.是长颈漏斗,故C错误;D.是冷凝管,故D错误。故选B。14、C【题目详解】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1,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a<c+d;A.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C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a<c+d,故C正确;D.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最易错的是漏选C,往往没有注意B是固体,它的系数不出现在表达式中。15、C【解题分析】A、3s能级能量低3p,3s排满后再排3p,故A错误;B、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故B错误;C、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故C正确;D、是激发态原子电子排布,故D错误;故选C。16、D【题目详解】A、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减小,即温度越高K值越大,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H>0,故A正确;

B、体系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所以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A点对应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2.294,所以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故C正确;

D、30℃时,B点未平衡,最终要达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的负对数要变大,所以此时的(﹣lgQC)<(﹣lgK),所以QC>K,所以B点对应状态的v(正)(逆),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D。【题目点拨】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当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因为反应物为固体,生成物中氨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定值;将一定量氮气和氢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当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因为反应向右进行时,氨气的量会增多。17、B【题目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与反应热大小无关,故B正确;C、根据图示,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故C错误;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可增大正反应速率,也增大逆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B。18、D【题目详解】酯水解生成酸和醇,由于生成的酸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根据酯的化学式可知,生成的羧酸和醇的化学式分别是C4H8O2和C5H12O,由于丙基有2种,则羧酸C4H8O2就有2种。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其中等效氢原子的种类分别是3、4和1种,戊醇有8种,所以该酯的同分异构体就有2×8=16种;答案选D。19、D【题目详解】A.铜和石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氨气、二氧化碳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的氨水、碳酸电离出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不是氨气和二氧化碳电离出的离子而导电,所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液态氯化氢和氯化钠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氯化氢和氯化钠溶于水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氯化氢和氯化钠是电解质,故C错误;D.蔗糖和酒精溶于水后,在水中以分子存在,导致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蔗糖和酒精溶液不导电,所以酒精和蔗糖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电离出的离子必须该化合物本身,不是和其他物质生成的化合物电离的。20、D【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没有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A+BC,以此进行分析。【题目详解】A、t3时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它是一个动态平衡,v正=v逆≠0,A项错误;B、从t1~t2,△c(A)=3mol/L,△c(B)=1.5mol/L,△c(C)=1.5mol/L,A的转化率为=×100%=50%,B的转化率为=×100%=30%,B项错误;C、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5:1.5=2:1:1,反应方程式为2A+BC,C项错误;D、从t2~t3,△c(A)=1mol/L,故用A表示的该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t3-t2)]mol/(L·s),D项正确。答案选D。21、D【题目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雾属于胶体,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2、D【分析】A.烯烃分子中,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而其他的原子则不一定处于该平面上;

B.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的特征反应,但若烯烃中还含有烷基等其他原子时,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为C4H8的烃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环烷烃,而环烷烃中并不含碳碳双键;

D.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既可以与Br2加成而使溴水褪色,也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题目详解】A.烯烃分子中,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而其他的原子则不一定处于该平面上,如丙烯CH3CH═CH2分子中-CH3上的氢原子最多只有一个处于其他6个原子所在的平面上,故A错误;

B.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若烯烃中还含有烷基等其他原子时,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如CH2Cl-CH=CH2能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分子式为C4H8的烃可以是环烷烃,而环烷烃中并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

D.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烯烃的共面、同分异构体以及双键的性质等,需要注意的是若烯烃中还含有烷基等其他原子时,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FeS2SO2+2Fe3++2H2O=2Fe2++SO42-+4H+【分析】I为黄绿色气体单质,I是氯气;E是常见的液体,F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E、F之间的反应常用于工业生产,且能产生氯气,故E是水、F是氯化钠,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生成氯化氢,I是氯气、H是氢气,K是氢氧化钠、J是氯化氢;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质量比为7:8,在真空中加热分解,生成B、C,A是FeS2,C和水高温下能发生反应,B是S、C是铁;铁和水高温下能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G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D是二氧化硫,SO2能把Fe3+还原为Fe2+。【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A是FeS2;(2)K是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3)铁和水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方程式为;(4)SO2能把Fe3+还原为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Fe3++2H2O=2Fe2++SO42-+4H+。24、C8H83羟基羧基CH3CHO加成反应取代反应CH2=CH2+Cl2→CH2ClCH2Cl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分析】Ⅰ.根据价键理论写出该物质的分子式;根据有机物结构,先确定一个氯原子位置,再判断另外一个氯原子位置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根据分子中含有苯环,结合分子式C8H8,写出Y的结构简式,根据烯烃间发生加聚反应规律写出加成反应方程式;据以上分析解答。Ⅱ.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A,为CH2ClCH2Cl,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质B,为CH3CHO,CH3CHO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2OOCCH3;据以上分析解答。【题目详解】Ⅰ.根据有机物成键规律:含有8个C,8个H,分子式为C8H8;先用一个氯原子取代碳上的一个氢原子,然后另外一个氯原子的位置有3种,如图:所以二氯代物有3种;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根据分子式C8H8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与CH2=C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8H8,3,,。Ⅱ.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A为CH2ClCH2Cl,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质B为CH3CHO,CH3CHO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2OOCCH3;(1)乙醇结构简式为C2H5OH,含有官能团为羟基;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含有官能团为羧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羟基,羧基。(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为:CH3CH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H3CHO。(3)反应①为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够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③为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反应④为乙二醇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4)反应②为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Cl2→CH2ClCH2C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H2=CH2+Cl2→CH2ClCH2Cl。反应④为乙二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题目点拨】本题题干给出了较多的信息,学生需要将题目给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并综合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准确、快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采用正推和逆推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分析有机合成路线,可推出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然后分析官能团推断各步反应及反应类型。25、酸式偏大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0.24.010.0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时间不能,KMnO4能氧化盐酸。【解题分析】(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2)引起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故测定溶液浓度偏大;(3)KMnO4溶液显紫红色;(4)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5)H2O的体积是为了保证溶液总体积一致;(6)可根据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时间判断反应速率;(7)KMnO4能氧化盐酸。【题目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不能盛装碱式滴定管,故将KMnO4溶液装在酸式滴定管中;(2)若在步骤①操作之前,先用待测H2C2O4溶液润洗锥形瓶,待测H2C2O4溶液量多了,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故测定溶液浓度偏大;(3)该实验是氧化还原滴定,终点时KMnO4溶液恰好过量一滴,溶液会显紫红色,30秒内不变色;(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5H2C2O4~2MnO4-,则C(H2C2O4)=0.1mol/(5)加入H2O是为了保证溶液总体积一致,故其他体积保持相同,只有草酸浓度这个变量,探究草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v1=4.0;(6)KMnO4溶液显紫红色,可根据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时间判断反应速率;(7)实验中不能用0.2mol/L盐酸代替0.1mol/LH2SO4溶液,因为KMnO4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消耗高锰酸钾,影响测定结果。26、保温3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解题分析】(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应确保热量不损失,尽可能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故答案为:保温;(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要分别测定反应前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温度及发生中和反应时的最高温度,一共3次;因不同温度计的误差不同,所以不能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故答案为:3;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也增多,但中和热均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则所求中和热的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明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不大,最后一问是易错点,要注意反应放出的热量和中和热的区别。27、减少热量损失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