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相关制度_第1页
急诊相关制度_第2页
急诊相关制度_第3页
急诊相关制度_第4页
急诊相关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是体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避免因推诿病人而贻误救治时机,确保患者来院后得到认真、及时诊治、急救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制订医院的有关规定,望各科室、部门遵照本制度严格执行。一、凡来院就诊的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和急救。二、属于两科以上多科属疾病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进行认真负责的诊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请专科会诊。三、必须转科治疗的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首诊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统计。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状况。四、凡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拒治。五、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限制本院不能诊治,必须转院的患者,首诊医师在征得医务处、总值班、业务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并提前与有关医院联系;如预计患者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若患者家眷规定转院,要做好有关的医疗文书记载。转院途中,需有我院医务人员全程护送。六、急诊科全方面实施5分钟应诊制。有关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规定随着社会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和人民群众对急诊急救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救治急危重病员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急危重病人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急救服务,根作出以下规定。1、“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旨在医院急救急危重症病人,为急救其生命而设立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全部工作人员应进对进入“通道”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2、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多个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效衰竭垂危者。3、“绿色通道”的工作规定和诊疗程序:(1)急诊科按二级乙类医院规定,设立科室、编制人员、配备仪器。(2)急诊科必须对全部急诊病人实施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3)送入急诊急救室的病人,与否进入“绿色通道”,由急救室的当班医生为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刻予以急救,标明“绿色通道”标记,提供全程服务。(4)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亲密配合,互相支持。(5)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喊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视对病人急救的影响程度追究其责任。急诊值班制度1、急诊值班医师由急诊科固定医师和各科派出医师构成,受急诊科主任领导。2、参加急诊值班工作的医师应含有较强的责任心,有3年以上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含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本院医师;能独立解决本科常见病、多发病,并经本科主任审查合格者。3、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4、值班医师在每天8:00Am前到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巡视病房,理解危重病员状况并做好床前交接。5、值班医师对重危病员应做好病程统计和医疗方法统计。6、值班医师负责班内医疗工作,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书写病历,并予必要的医疗解决。7、各科值班医师必须在指定的值班室留宿,不得私自离开,护理人员唤请时应立刻前往诊视。值班人员轮流进餐。值班医师原则上不得参加择期手术,状况特殊而参加者,必须由同级或高一级医师代班,并告知当班护士和科室有关人员。8、值班期间不得自行换班或请人代班,有特殊状况需换班或请人代班时,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在贯彻好代班人后才可离开。9、值班制医师在解决完病人后可到指定地点休息,有急诊病人时,必须随叫随到。10、放射科、检查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应指派急诊值班人员,认真工作、坚守岗位,如需其它科室配合者,应召科室在接到急诊室告知后,应立刻赶到现场,参加急救或检查;医技科室接到急诊送检单,应优先予以检查,快速报告检查成果。急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1、各病区经治医师下班前须将当天危重病人在交班本和病历上进行书面交班并签名,特危重病人还应床头或当面交班。2、交班内容涉及病人姓名、床号、诊疗、普通状况及需特殊解决或注意的有关事项。接班医师在接班时接受各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并在交班本上签名。3、接班后,值班医师立刻巡视病房,在接班后2小时内对交班病人进行重点查房、解决,并做好病程统计和医疗方法统计。对急诊入院病人、急救病人和死亡病人应有具体的病情统计和诊治统计。若遇疑难问题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和经治医师解决。4、每日上午交班前,值班医师应统计危重病人夜间病情变化及解决意见,并于交班时将危重病人状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报告,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人状况及尚待解决的工作。5、若当天无危重病人,交班医师应在交班本上写明“今天无危重病人交班”,交接班医师均应在交班本上签名。病例讨论制度(一)临床病例讨论制度:1、医院应选择适宜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办定时或不定时的临床病例讨论会。2、临床病例讨论会,能够一科举办,也能够几科联合举办。3、每次医院临床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顿,尽量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讲话准备。4、开会时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疗、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几科联合举办时,医务科应有人参如。5、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统计,能够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二)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多个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各级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每1—2月组织1次。涉及其它专科的要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统一组织,必要时可邀请外院有关专家参加。2、每次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经管医师应作简朴的病史摘要,提出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告知参加讨论的人员。参加人员应作充足准备。3、讨论应由科主任主持,讨论中充足发扬民主作风,各抒已见,最后由科主任作出总结,提出下一步诊疗计划,经管医师应严格执行讨论决定的诊治医嘱,诊治中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由科主任会同有关人员研究进一步解决。4、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要具体统计,其内容涉及:病人普通状况(姓名、性别、年纪、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入院诊疗、病史摘要、讨论目的、讨论摘要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讨论状况应摘要记入病历内。5、凡涉及到院内多科大会诊时,各科派出的医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三)手术前讨论制度1、对重大、疑难、破坏性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认真做好术前讨论,并将讨论状况具体记载在病程录、术前病例讨论本和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上,向医务科报告,由分管业务院长审批或医务科长代批。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2、Ⅰ、Ⅱ类手术由主治医师视查房具体状况组织术前讨论;Ⅲ、Ⅳ类手术由主任(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并组织术前讨论。3、术前讨论内容应涉及:术前诊疗、手术适应症、拟定手术方式、拟定麻醉方式、术前准备事项、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观察事项等,讨论状况应记入病历。(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凡死亡病例,普通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死亡病例讨论会,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即进行。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科室同志参加。若多科参加或纠纷病例,医务科派人参加。3、死亡病例讨论统计应另立专页,具体统计。统计内容应涉及:死者普通状况(姓名、性别、年纪、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入院日期、死亡日期、入院诊疗、死亡诊疗、病情摘要、简要的诊疗通过、急救过程、死亡因素分析等。死亡讨论的最后结论应统计在病史上。4、死亡病历应如实具体记载,事后不得涂改、补充。5、凡在急诊科死亡的病人,由所属科室和急诊科共同组织讨论。急诊会诊制度1、因病情涉及其它专科范畴时,急诊值班医师应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以免失去急救时机。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向会诊医师面陈病情。2、会诊前应将急诊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急诊病历上写明会诊目的。被邀去会诊的医师应在15分钟之内达成随叫随到。3、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成果及诊疗意见写在急诊病历上,危重疑难病员应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晰。4、如会诊后诊疗仍不能拟定,急诊科应临时承当重要诊治责任,不得互相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师检查,拟定诊治方案。5、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的由急诊科向医务科报告,由医务科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重要责任。6、危重病人的治疗应及时进行,不得因会诊而延误诊治、急诊。急诊留观病历书写制度1、经管医师对新入院留观病人及时具体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后拟定初步诊疗、制订初步治疗方案,并开出医嘱,在下班前完毕急诊住院病历的书写,夜间入院的病人由值班医师完毕初次病程录并开出医嘱。2、病历书写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进行书写,不停提高病历书写的内在质量。甲级病历率必须达成90%以上,无丙级病历和不合格病历,归档病历平均得分必须在90分以上。3、经管医师每日最少统计病程录1次,病情变化随时统计。遇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危重疑难病人病情复杂无法解决时应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经管医师在病程录上具体统计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的解决意见。4、经治医师要及时与病人及家眷沟通,交待病情、预后等并在病程录上做好统计。5、病人转往病区时经管医师应写好转科录。6、各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所写病历应随时进行检查、修改和签名,修改用双划线,原字应可辩认,若修改多处,下级医师应重新抄写。上级医师查房统计反映在每份病历上,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上午普遍查房一次,上班后和下班前巡视一次。病人出院由主治医师决定并开出医嘱填写出院单,经治医师写好出院小结。7、出院病历存档必须经科主任审签。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都要严格把关修改病历。各级医师签名均负有法律责任。病人护送制度1.对危重病员去放射科或送入病房,须由有关医生、护士护送。2.危重病人护送前应准备好必备的急救药品及急救物品,如氧气袋、呼吸囊、吸引装置、针筒及运输工具。3.绿色通道病人应由专科医生、护士护送,并确保一路畅通。4.对昏迷、烦躁、幼儿护送入病房或做检查时,应加防护栏或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坠床。5.护送前先与有关科室联系好,嘱咐必备物品及药品,准备迎接病人。6.危重病人护送前应与家眷阐明护送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并签字。7.护送途中应加强病情的观察并统计。8.护送至有关科室应与接班者具体交接班,交代病情、治疗、检查成果并签字。急诊查房制度1、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上午普遍查房一次,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巡视一次,危重病人随时巡视。2、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对危重病人应随时巡视,亲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解决,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或科主任巡视病人,协助解决。3、查房前,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等。经治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史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意见及时精确地统计在病历上。4、上级医师要严格把关、严格规定,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讲评或纠证。5、急诊科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每七天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重要检查基础护理质量及规章制度执行状况,研究解决疑难问题。观察室工作制度1.危重症不适宜搬动的病员;符合住院条件,一时不能入院的病员;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2.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观察,及时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并有交接班书面统计,留观24小时以上病人必须书写观察病历,同时做好护理统计,随时统计病情及解决通过。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病随时巡逻和解决。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病员,准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统计,反映状况。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的随时变化,要随找随到床边巡逻和解决,以免贻误病情。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员,要准时具体认真地进行交接班,重要状况应做书面统计。7.各室应保持安静、整洁、清洁、安全,室内严禁吸烟。急诊换药室管理制度1.急诊换药室仅作急诊清创缝合等急诊手术,不允许行择期无菌门诊手术。2.换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3.换药室在每次手术前应先行洗手,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4.清创缝合包、换药包等需物品应每日清点、检查、补足,以确保供应。5.每日定时用消毒液湿式擦拭室内物品、地面,医疗垃圾及时按规定去除,及时更换床单。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七天最少一次彻底清洁。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预检室工作制度1.与白班护士交接班,当面清点体温表、缝合包、一次性注射器等,并查看使用期,进行登记。2.整顿各诊室,备齐多个检查单,排放整洁,及时做好各诊室的消毒整顿工作,物品用后及时补充。3.对每一位急诊病人应热情、主动接待,礼貌服务,耐心解答。急救车等送来的重危病人要立刻主动到门口迎接,并护送入急救室,必要时协助急救班做好急救工作,对普通的急诊病人应指导并安排对应科室就诊,及时联系医生,对外伤、年老等行走不便的患者需摄片等检查,应及时联系人员用轮椅或平车护送,并维持好各诊室的就诊秩序。4.急诊病人应在病历上盖好急诊章,并对的统计来院时间,根据病情做好T、P、R、BP等的测量并统计,及时完整地填好急诊病人记录表,填好具体住址。5.负责急诊病人的皮试、肌注,严格三查七对并执行无菌操作。6.及时填好多个报表,涉及急诊工作日报表、急诊人数、留观人数、留抢人数等。7.坚守岗位,不得私自离岗。8.下班前再次检查各诊室,整顿好多个物品,如有未解决完毕需下一班完毕的事,应做好交班工作。急救室工作制度1.救室专为急救病员设立,其它任何状况不得占用。2.急救室应备齐一切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和敷料等,并预放在固定位置,设专人管理,需有明显标志,不准任意挪动、挪用或外借。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然后放回原处,保持功效良好,以备应急。4.药品用后要及时清理,消耗部分及时补充,以备再用,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霉变或变质等状况要随时更换。5.急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均应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6.无菌物品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