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美在身边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美在身边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美在身边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美在身边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美在身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在身边

——泉州旅游景点介绍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惠安

惠安县(简称“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泉州市的东北部。东临台湾海峡,南隔泉州湾与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相望,西与洛江区交界,北与泉港区界连。海岸线长140公里。陆域东西宽42公里,南北长37公里。全县陆域总面积621.83平方公里。总人口92.2万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有回族、畲族、蒙古族、壮族、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惠安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置县前属晋江县。据记载,惠安先民属于南越的一支━━━闽越族,他们滨海而居,资食于海,有断发文身的习俗。考古发现的百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早在四千多年前惠安已有人类在此生产生活。大汉时属会稽。晋时属晋安。梁、陈时属南安郡、县。唐时属武荣洲。唐开元八年(721),属晋江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都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意而得县名“惠安”,上隶泉州。因此,惠安有文献记载可溯的历史当属汉魏南朝时期。

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崇武西沙湾民俗风情园地处著名的崇武海滨,占地近500亩。区内拥有2000多米长的优质沙滩及有“天下第一奇庙”之称的解放军烈士庙,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杂技表演。此外,这里的打靶场、沙滩排球、游艇、摩托艇等娱乐项目独具吸引力,风情园大酒店、茶艺走廊、啤酒屋、休闲木屋、购物街、美食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能为游客提供完善、周到的旅游服务。

惠女民俗

崇武古城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她们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蓝色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腰间佩有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的低腰黑裤,配之那精巧艳丽的头饰。俚语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服饰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全国独具一格的服饰在崇武不时会跑进你的视线,因为惠女们勤劳的身影随处可见。崇武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鱼,因此,惠安女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开公路、修水利、洗衣服、补渔网、敬公婆、教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可称得上全能媳妇。惠安女的奇特风情,给古城风光更增添了几分魅力。

大岞村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全村总面积近4平方公里,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集中居住点,也是崇武国家一级渔港的所在地。

1、大岞的惠安女服饰风情奇特,成为崇武地区最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大秀美的山海自然景观,同样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最引人入胜的是岞山八景。目前,大岞村已成为泉州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基地。

2、大岞村三面环海,山水相衬,是人们游山玩水的度假胜地。更有特色的是满山巨岩处处争奇献怪,最引人入胜的是龙喉吼烟、军马洞天、狮石晚照、渔翁撒网、孤屿冬青、玉磐传音、白鹤临渊、滴水弹琴等山八景。

惠安青山湾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是闽东南地区一处不可多得的海滨避暑胜地。连绵13公里的秀丽沙滩上,沙质细腻、无一礁石,具有海平面开阔、大陆架平坦、风浪较小的特点。沙滩宽达百米,适合娱乐、休闲,又可开展游泳、沙滩运动及水上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海滨浴场。

崇武赤湖海滨森林公园位于崇武镇北面,总面积5000余亩,是在国有赤湖林场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省级森林公园。园区临海一片月牙型沙湾与大片四季长青的带状防护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滨森林景观,但最有吸引力的还属纵横交错的军事战壕,确实是一处模拟野战的好去处。

涂寨文笔峰不以雄强声震遐尔,不以峭拔播名四乡,而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知名惠郡。据说明初惠安首任知县黎笏上任伊始,坐堂办公即烦躁不安,某日猛抬头,见县堂正中所对山峰平肩无首。阅过千山万水、深谙风水易理的黎太爷心惊不已,遂生不祥之感。于是黎太爷发动士绅捐资、黎民投工,在峰上构建尖峰一座,高二、三丈,远观如“文笔朝天”。自此,一柱擎天,牵扯惠郡几多学子仕庶的心弦。这座高约8米,南北长、东西狭的椭圆形石构实心塔,自矗立始,几百年间交织着雷电抨击与仰慕崇敬、经历几多倾圮与重兴的兴衰轮回,已渐成故乡黎民仕宦瞻望倚重的“图腾”,留下不少古今文人墨客咏叹的题刻。

螺阳灵山仙境位于螺阳镇锦东村坑内,与张坂镇交界。景区怪石林立,风景秀丽。惠安县志有“平山寺钟声传灵山”的记载。明末惠安知县陈玉成“赐进士”,弃官出家,于灵山寺题下“孝泣幽明”四字。这里的“仙公祠”传说更为神奇。

中国雕艺城地处国道324线福州至厦门段的中心位置,占地108亩,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雕刻艺术品开发、生产、展示、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市场,设有石雕工艺精品、影雕加工区及配套的展示馆和多功能商务中心。目前,惠安中国雕艺城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推荐点。

科山森林公园是一处占地2.2平方公里的省级森林公园,也是泉州市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整个园区内有25个大小不一、独具特色的山头,山水景观交相辉映。区域内植物种类繁多、绿化覆盖率达到67.7%,气候宜人。园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依据用地范围和特点,园区总体布局了石文化、惠安女广场文化、木文化、宗教文化等九大系列展示区,并设置了4条主要游览线路。

一片瓦寺,又名张后室、高士岩、石窟。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村西边的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因巨石覆盖如瓦,故称。初为明代乡贤戴卓峰辞官归隐所辟,后人以天然洞室改为寺宇。覆石方圆600多平方米,最高处10多米,主洞室深广,尤为奇异。现山中寺旁有戴氏的摩崖诗刻、题刻及清代以来的题刻10多处,真所谓“天真自适”的“石室名山”。

螺城中新花园广场是2000年惠安县新建成的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休闲广场,广场呈圆弧形,中心筑有螺女雕像一尊,象征着惠安人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内有全省县级最大的音乐喷泉设备,并配有大面积的绿化及夜景设施,与四周的现代建筑浑然一体,处处体现了惠安精美的石文化、建筑文化特色。

紫山笔架山位于惠安和泉港的交界处,海拔752.3米,是惠安的最高峰。山顶三峰相连,犹如笔架,山以此而得名。这里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笔架仙公寺传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寺中两根巨大的青龙石柱,气势磅礴,腾云驾雾,如摆脱羁绊飞向蓝天;左边是“仙公阁”,中间是“观音殿”,右边是“三宝殿”,三殿处于同一水平面,甚是壮观。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古称“万安桥”。古桥长360丈,宽1.5丈,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有500於杆,桥上有25兽、46墩、81菩萨,还有附属景点昭惠庙、义波祠和古井禅寺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神思遐往。

【蔡襄祠】即蔡忠惠公祠。在洛阳桥南。建于北宋仁宗未年,把郡守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迸。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自撰并书的《万安桥记》大字石碑,乃其杰作。碑刻文字精炼,书法遒丽,刻工精致,世称三绝。碑立于祠中,一为原刻,一为解放后摹刻。祠内另有历代碑刻多方。祠前有两座碑亭,立有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提督张云翼的两方修祠巨碑。

净峰寺风景区地处海滨,三面俯海,一面大陆,具有世上罕见的独特山海景观。其中,净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坐东朝西,在同一水平线上,有观音殿、李仙祠、三宝殿一字排列成冠山寺景观,面积200多平方米。旁侧有海月楼、禅房、醒园等建筑。景区内还有弘一法师(李叔同)纪念室、弘一法师旧居、弘一法师法宝等文物景观。

惠安东部、小岞半岛海边,米黄色沙滩的背后是连绵2公里的墨绿。这片木麻黄林,历经近50年风沙洗礼,却愈加英姿勃发。踏入林间,仿佛置身深山野林,十分宁静。地上覆盖着一层细细的枯叶,十分松软。这里没有参天的大树,只有一棵又一棵紧紧依偎着的木麻黄,凝聚成一道风沙难以跨越的天然屏障。这里是惠安小岞林场。从无到有,从荒滩变成绿洲,这片总面积达1135亩的防护林背后,是20多位渔家女几十年的心血。

黄塘施琅将军陵园位于景色优美、风光秀丽的黄塘镇虎窟村,墓坐北朝南,南北长137米,东西宽500米,占地面积达6.85万平方米。内葬清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及两位夫人的灵柩。墓安为砖石结构,中竖一方花岗石墓碑,墓前砌平分四层,自北而南依次排列有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石狮各一对,康熙三十七年渝祭碑一方及石亭一座,钦赐祭奠石墓坊一座、龟缺神道碑一方、石亭一座、石祭亭三座和石望柱一对。整座墓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石亭、石碑、石雕工艺精致、宏伟壮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塘镇接待村许田自然村顶庭山上的施世纶陵园系施琅之子清代曹运总督施世纶的墓葬,园内有石羊、石虎、石马、石将军各一队,“钦赐祭葬”石牌坊一座、“渝祭碑”一块、“勤劳索著”亭一座。两座陵墓相隔不到3公里,墓后、左右均冈峦起伏、绿树成荫、景色秀美,乃历代风水宝地。

聚龙小镇位于黄塘镇境内风景秀丽的聚龙山麓,由福建省聚龙养生发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春投资创建,规划控制面积上万亩,是一座集养生、休闲、文教、商务、酒店、医疗、运动、人居于一体的综合园区。以“倾力打造世外桃源生态人文小镇”为目标,规划建设聚龙湖公园、聚龙山森林公园、现代农业体验园、运动公园、高尔夫公园、湿地花海园等主题休闲、运动性公园,并配套建设有商业中心、酒店、医疗保健中心、教育与艺术中心等综合配套体系。园区背靠绵绵数万亩自然森林,栽植有数千类奇花异木,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上万个,平均气温较市区低2至3度,处处鲜花绿树、鸟语花香,集天地钟灵之气的优越环境和不凡气势于一身,堪称世外桃源、养生仙境,是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辋川虎屿岩景异,奇花异草漫山遍野,庙前有三棵百年的罗纹松。奇石遍山,千姿百态,有宝象献瑞、石猪出米、金鸡报晓、狮犬吠日、供果献佛等,还有一怪石罗列成十八巷陌的迷宫。这里洞奇,有一可容百人的石洞,洞中有洞,深不可测,该洞夏凉冬暖,清泉汩汩,无蝇无蚊;洞前石壁高处有一米见方的“佛国”楷书二字,洞中有一方高2米的观音浮雕。

张坂大坠岛位于泉州湾入海口,是惠安最大的岛屿。岛上风光旖旎、怪石嶙峋,满山遍野花红柳绿、野果飘香。近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岛上游乐园、休闲别墅、海滨浴场、游艇等一批高水准的旅游项目,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百崎历史人文旅游区位于百崎回族乡,白奇村的百崎家庙为“九乡郭”祖祠,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后有重修。庙坐于朝南,占地674平方米。主体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为凹斗门、两廊和祀厅组成。围墙大门偏西而设。祀厅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硬山层顶,现庙前尚存午门遗迹,规模崇宏。庙保留清代建筑艺术风格,有研究价值。

位于百崎乡下埭村的郭仲远墓是郭仲远与其妻陈氏合葬墓,建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郭仲远祖系元代来泉经商的阿拉伯人。墓座东北朝西南。石铺三层埕台,第三层台为墓区,中置伊斯兰教风格的辉绿岩墓盖二具,周雕云纹和莲枝纹,南侧上层阳刻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句,后墙半月形,中嵌云月图案石刻。

在百崎回族乡白奇村西700米处的石亭俗称“接官亭”,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泉州后渚港对岸,为昔日惠安对外交往的渡口之一。相传百崎回民为迎接明代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禀访百崎而建,亭坐北朝南,占地60平方米,面阔、进深各二间,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

泉州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泉州人口的主体为古代衣冠南渡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之一闽南语为主体语言。宋、元时期,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本地人民信仰道教、佛教、儒教等。保留着宋元时期海外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遗迹。史称此地古称佛国。保留着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泉州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自1999年起历年经济总量为福建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清源山在福建泉州市北郊,距城3公里余。最高峰海拔490余米,耸立在晋江平原之中,故又名齐云山。为泉州的主山,有乳泉从石间流出,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从山而得。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也由此山得名。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诸胜,左峰有瑞像岩、碧霄岩、龟岩、赐恩岩诸胜,右峰有南台岩、弥陀岩、老君岩诸胜。旧有三十六洞天景色。山中林泉清翠,奇石嵯峨,自唐至今,为闽南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山上文物及历代名人题刻甚多,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炼胆石,即在中峰,俞手书“君恩山重”四大字摩崖石刻,保存完好。

泉州府孔庙:在福建泉州市内三教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公元982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左学右庙。历代屡经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殿、庑、庭、池,悉皆一新。现存建筑尚保持清初原貌。大成殿为重檐院殿式,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束腰嵌有莲花等图案的青石浮雕,下为甬道、拜庭。庭外伴池,架以石桥,护以石栏,桥建于元代。东西为两院,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门外为露庭,可容数千人,左右为二栅门。府学之东是明伦堂,前有露庭,两廊虽废,庭中方池尚存,池架石桥,别具风格。外为育英门。布局宏伟,殿宇壮丽,是福建省最大的孔庙。泉州清净寺:在福建泉州市涂门街。据寺内现存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载,始建于回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至元至大二年(1309年)设拉子人(今伊朗南海岸,哈默德·本·穆罕默德·古德西重修和扩建。又据中文石碑,元至正十年(1350年)及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均曾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清净寺有大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大门高20米,宽4.5米,用辉绿岩和花岗石砌筑,分外中内三重,皆圆形穹顶尖拱门,巍峨壮观。南墙外壁及坛内大小壁龛皆嵌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经句,保存完好。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石刻《上谕》一方。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外交往的重要史迹。

泉州开元寺: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始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别称百柱殿。殿内附刻飞天乐伎二十四尊,殿前石台砌有人面狮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建造的金涂式小石塔一对;殿后廊有波罗门式浮雕青石柱两根。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建,历代重修。现存清初修建的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为坛五级,仍仿宋制。坛顶藻井结构复杂,也附刻飞天乐伎,别具风格。大殿西侧有古桑一株,传即唐代曾开自莲之树。东侧有檀樾祠,原把黄守恭,为闽、台黄姓共同之祖祠。寺前有东西两塔,风景幽雅。

东西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泉州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本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958)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著名佛寺之一。寺内旧有宋代七个佛塔及宋石经幢等附属文物,又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十景。南宋王十朋有《承天十景》诗,明张瑞图书以刻石,嵌立寺中。1938年春,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里整训,准备北上抗比突被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五个同志被杀害,此即泉州事件。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十景石刻及梅花石等已移置开元寺。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该宫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有温陵天后祖庙之称,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庙都是从这里分灵的。

泉州南少林最早见于《万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清末成书《少林拳术秘诀》称:"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唐豪考证认为:此"闽中"少林即泉州少林,从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早期看法认为:泉州东禅院即南少林。始建于唐初的泉州少林寺虽历经沧桑,千年古刹史迹犹存,文献可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年间,东禅寺主持幻空曾手书"少林古迹"山门匾额,稍后又出现过"钦赐东禅少林寺"供案。泉州历史学会陈泗东据此认为:"东禅寺有两个名称,一是正式的,名为镇国东禅寺……另一个是俗称,叫少林寺。"东禅寺即南少林的说法在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它的外型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

草庵:世界上现仅存的摩尼教(明教)遗址,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

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位于泉州市东湖尽头的灵山脚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代何乔远《闽记》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和四贤则传教泉州,两人卒后葬于灵山。下葬当夜山光显发。圣墓近旁有数以百计的元代和元代以前来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古墓,还有明、清以来泉州穆斯林的坟墓。每届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许多泉州地区的回民和穆斯林总要集体来此“游坟”,首先拜谒两位先贤墓、诵念《古兰经》,然后祭扫各自的祖坟。两座圣墓已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文物。

泉州森林公园位于丰泽区东海镇,西至大坪山,东达后渚港泉州湾,南邻通港路,北含洛阳江入海口,总控制面积547.1公顷。公园建设依托大小桃花山、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等海滨资源和泉州古城史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荟萃等特色,将建成由奇石、江河、湿地、海鸟、古迹遗址、森林等资源构成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生态园。

东湖公园: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展示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总投资1.8亿元,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分四层,面积为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

仙公山,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迷人传说;以“灵、奇、秀、险”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等胜境,还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晋江

晋江,福建南部主要河流。上游有东、西两溪,西溪为干流。发源于戴云山脉,干流长182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两溪汇于南安双溪口,至晋江县入海。宋元时期,泉州港是中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晋江和泉州港的泥沙淤积并不太严重;自明清以来,流域内人口激剧增加,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晋江泥沙增加,河床淤高,泉州港不断淤浅。与此同时,晋江平原也有了相应的扩展。晋江也同晋江市,是福建省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晋江市政府驻地原在青阳镇(街道),2007年迁至罗山街道。

紫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泉州市区西南的晋江市紫帽镇境内,是泉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该区所处的紫帽山,钟灵毓秀,景色绮丽,为泉州的一大名山,自唐以来,即是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

紫帽山脉,山岳层迭起伏,有的峻峭参天,有的蜿蜒含蓄,有的玲珑如玉,有的回顾生媚。山间高崖飞瀑,泉水叮当。山下紫湖、紫溪诸湖泊碧波荡漾,或宽或窄,曲折回旋,风韵有致。沿湖四周山坡野地,龙眼、荔枝、杨梅、柿子诸多果树,浓荫蔽空,郁郁苍苍。山中金粟洞、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是唐宋明清历代名人道士的读书修炼之处。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岩等都留有历代先贤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迹。而遍布于山中,形体各异的百处“心”字石刻,更是我国的文物奇观。

深沪湾,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安平桥,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石狮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南部,市域三面临海,西与晋江市接壤,北距泉州市21千米,南离厦门97千米,面积189.2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石狮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南安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三国东吴置县,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南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一度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土地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8万,海外侨胞300多万人,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郑成功陵墓:在南安市水头康店覆船山麓的赤土坡上,墓为闽南风格,古朴庄严。墓前有石雕华表一对,高入云表。左右侧有旗杆夹数对。石砌墓道基庭其碑。墓体三排九室为三合土。解放后几经修葺,并立《重修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碑记》,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1624-1662年)南安石井人,生于日本平户,七岁回国,青少年时在晋江安海读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1661年4月到翌年2月,郑成功率领义军东渡台湾,收复宝岛,迫使荷兰侵略者在投降书上签字,在列强东侵的艰难时代,大长中华民族志气。他同时为开发建设台湾呕心沥血。1662年病卒于台湾承天府,葬于台南州仔尾。清康熙38年(1699年)台湾与清朝版图划一。经康熙帝御批,由郑成功之孙郑克爽迁葬回原籍郑氏祖茔,一同迁葬有郑成功子郑经。

南安九日山:(丝绸之路起点)晋代永嘉年间,中原板荡,部分衣冠士族南渡入闽,沿南安江聚居,每于重阳佳节到此,登高远眺,寄托乡思,久而成习,故称此山为“九日山”,此为九日山命名之由来。九日山高约八十余米,多巨岩悬崖,分东西北三峰。山后戴云山脉迤逦自闽中腹地,山前晋江流水蜿蜒于泉州平川,山川相思树掩映摇翠;山下金溪江碧波荡漾、峰峦映发、奥衍明秀,隐为一区的风光旖旎的迷人景色,吸引了众多游人来此登临栖憩,成为闽南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7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安溪安溪县,文化积淀深厚置县已逾千年,素有“龙凤名区”之美誉。全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以清水岩、文庙、城隍庙最为著名。安溪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之一。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晋江西溪上游,总面积2983.1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2006年),隶属于泉州市。除官桥、湖上、剑斗、白濑等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

名冠八闽的安溪文庙,位于安溪县城南,始建于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近千年来,屡毁屡修,现存格局为清

康熙年间重建。

安溪文庙主体建筑贯穿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呈左右对称。自外至内有泮宫、腾蛟起凤石坊、泮池、照墙、棂星门、戟门、庑廊、大成殿、崇圣殿、教谕衙等,南北长164米,东西宽36.5米,加上东边的明伦堂,建筑面积达598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闽”之美誉。

尤俊农耕文化园位于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农业文化观光体验园,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融入观光性、娱乐性、休闲性、科普性与体验性为一体。游客在此学习体验农耕文化,既让大家深刻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含意,又领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在这里我们可以传承祖先的文化遗产,吸取圣人的劳动智慧,教育小孩子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并肩联臂的东岳寺、城隍庙

东岳寺原名东岳行宫、祀东岳大帝、观音菩萨。建於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位於安溪县治北郊凤山山麓,东岳寺景色幽雅,北背凤山,南面清溪,笔架三峰拱秀。俯览城郭,烟火云蒸;仰观山峰,晨夕霞蔚;四季林茂花香,意趣盎然。宋理学家朱熹登临观赏,标题“风麓春阴”,为清溪八景之首。城隍庙,建於後周显德三年(956年),位於县治东。与东岳寺并肩联臂,形成错落有致,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安溪城隍伯主曾受宋、清皇帝敕封二次并赐冠袍及纯正玉印。至今,庙神像仍头戴金冠,身穿黄龙袍。经查《八闽通志》,安溪城隍庙为全省领先。安溪城隍庙声名显赫,善男信女,不绝於途。

安溪凤山旅游区,山势巍峨雄伟、层幽叠嶂,其周边绿树环绕、林阴蔽天、藤蔓飘佛、姿态万千、蔚为奇观,有着超脱尘世之感,成为闽南旅游观光的仙境圣地。凤山风景旅游区人文古迹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主要有孔子龛、朱文公石、向天罗、太公岩、观真岩、黄纲墓、廖长官纪念馆、詹敦仁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300余处人文古迹;茶叶大观园、凤苑、茶苑、千年茶树王、茶作坊、对歌台等,集品茗寻韵、休闲娱乐于一体,是领略茶叶生态和博览茶文化的窗口。最新还发现"孔圣显灵巨石"、"弟子刻苦读"和"寿龟送金冠"等天然象形石头组成的一组儒教景观。

康乾盛世的相国――李光地的贤良祠,“新衙”,“旧衙”贤良祠座落在安溪俊民中学校园内,原名“榕村别墅”,雍正十一年为表彰李光地而改为今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建筑坐西向东,三进,四合院式,正堂为悬山顶,0梁式构架,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厅0内外环墙嵌大理石,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朱文公家训》等碑刻。祠後为藏书楼,南面为临水轩,荷池等,步入祠内荷香满池,柳絮纷飞,尽可能领略古风遗韵。

“旧衙”和“新衙”是李光地在湖头的故居,“旧衙”位於湖头街左边街後,它纵深五进,两边护厝,住著李光地长子节锺伦的後裔,据说“旧衙”是满州人甯海将军,为感恩昔日李光地帮他解泉州之围,图报无方,由夫妇定计所赠。“新衙”又名相府,位於湖头街中部,相传为李光地夫人所建,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呈长方形,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东巷北端入口处建接官亭和报房.大门一联:“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旧衙”、“新衙”以及附近的古民居构成全省独特罕见的清代建筑群。因此,湖头镇在99年被省评定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安溪十里诗廊醉游人

!安溪县城古称凤城,缘凤山似凤而得名。最近,县里在城东监溪下游筑一水坝,蓄溪水而成湖。因溪流纵横交错似龙,名取大龙湖。沿湖十公里长的两岸辟为公园,植树种草,湖光山色,烟波潋滟,青山叠翠,惠风和畅,顿使凤城面貌焕然一新。最值得一提的是湖溪两岸的护栏,砌的都是花岗岩石材,雕栏画栋,古色古香。每一堵栏中间的半平方米见方的石材板面,都刻有一首署名诗,从诗经到...清水岩高峰,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处。旧名张岩山,在福建省安溪县蓬菜乡。岩宇亭台耸立于蓬山之麓,奇岩怪石散见于山巅水涯,为闽南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永春

古称“桃源”,地处闽南金三角,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灵人杰,风景秀丽,被南宋蔡襄誉之为:“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风景名胜,星罗棋布,形成永春最亮丽的风景线。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山乡深厚的传奇色彩。幽雅古朴的南音、威震五洲的白鹤拳流传着不朽的传说,朱熹、弘一法师等名人逸士在此留下风雅颂,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文化蔚为一体,如诗如画。

“神姿仙态永春的山,如情似梦永春的水”。绿色永春迎迓海内外朋友到永春观光旅游。

牛姆林,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我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永春云河谷景区位于福建省永春县外山乡境内,距永春县城23公里。主景区面积350公倾,纵深3.5公里。景区内群山如黛,峡谷幽深,奇石林立,瀑布层叠,原生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原始自然,集奇、险、雄、秀、野、幽于一体,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素有“闽南九寨”之美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溪村桃花谷位于永春县岵山镇,是泉州市首家田园农家乐旅游区。春天的北溪,粉红、深红复瓣、纯白单瓣等各种娇艳的桃花绽放山谷,到处弥漫着花的清香,沁人心脾。木栈道蜿蜒其间,爬满缤纷的落英,缓缓舒展桃花浴的浪漫与闲逸。桃花谷四周峰峦秀美,峭壁奇峻,仙泉流韵,瀑布飞悬,莲塘相连,山水辉映;田园交错,水车牛耕,村居如画,民风淳朴。寻游北溪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东溪大峡谷地处永春呈祥乡境内,位于永春“群山之宗”雪山腹地。这里远离尘世与喧嚣,这是探险者的天堂,虔诚者的圣地,更是一方回归自然陶冶性情、享受生态的乐园。

“泉石有性,草木有情”这是理学先哲朱熹游过东溪大峡谷时写下的诗句,它已成为东溪大峡谷灵秀神奇的写照。距今约1.4亿年前雪山一次火山喷发后,成就了今日东溪大峡谷奇特的地质景观。峡谷内山峰高耸、绝崖壁立,水流奔涌,急瀑飞挂,奇石怪洞,星罗棋布,林木茂密,树木苍翠挺拔,藤萝交缠,满眼青葱。国家AAA级旅游区——乌髻岩风景旅游区位于永春县锦斗镇的飞凤山凹,因山后一乌石形如古代美发的发髻而得名。乌髻岩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乌髻岩悬山式大雄宝殿里,供奉着一尊深受尊崇的黑脸乌髻观音,海内外供奉的乌髻观音均源于此。1300多年过去了,大自然似乎创造了无尽的玄机与美的极致,凝集在这一方神奇的山水。以乌髻观音圣迹为主线的十八个景点,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现实与神话的融汇。如今,乌髻岩已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位于永春县蓬壶镇境内,汇集了道教名山仙洞山和千年古刹普济寺。仙洞山郁郁葱葱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掩映着一座古庙——炎帝庙,始建于南陈末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供奉神农大帝。南宋理学家朱熹游览后写下“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的诗句。山顶奇石,如老君诵经之态,其妙趣堪比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翻过仙洞山,峰峦竞秀,林葱树密,绿竹婆娑,芳草萋萋,涧泉冽冽,美如山水画卷,被誉称“桃源甲刹”的普济禅院就坐落此间。江山美景,引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近代高僧挂锡此间一年半时间,掩关治律,潜心著经,并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国家AAA级旅游区——百丈岩风景旅游区位于永春县蓬壶镇白鹳山南端,以地势险峻,气势雄浑而闻名,素有“小泰山”之誉。这里孤峰独耸,树木蓊郁,秀逼眼帘,百丈岩寺就建于海拔999米的山巅,三座岩殿依山而建,飞檐翘脊.琉璃饰顶,恰似峨眉金顶,蔚为壮观;驻立百丈仙妈广场,瞻仰仙妈塑像,形象高大,容貌慈善,令人敬仰;登顶府察,放眼所至,层峦叠嶂,村烟袅袅,桃溪蜿蜒,令人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油然而生。国家AAA级旅游区——魁星岩风景旅游区位于永春县城西南五公里的奎峰山麓,这里丛林染碧,丽若画图。在葱郁林木掩映下的古刹,旧称“詹岩”。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乡人颜应时、陈朴在此读书并同登进士,世人以为是“魁星显应”,遂易奎峰山为魁星山,改詹岩为魁星岩。此后,魁星岩就成了学子祈学、文人唱咏之圣地。明朝名士颜廷榘、黄克晦作经旬游,见此风光绮丽,历选其胜,分韵赋诗,标以十二胜景。十二美景,景景动人,美不胜收。岩上的摩崖造像,是五代永春艺人在晦岩绝壁间,依天然巨石,因势而形,雕琢而成的三尊佛像,在福建省内尚属罕见。德化

德化县北连尤溪县,南界永春县,西邻大田县,东与仙游县、永泰县接壤。全县南北长60.4千米,东西宽62.1千米,总面积2209.5平方千米。制瓷业历史悠久,是全国八大陶瓷主产区之一。纪念地有抗日时期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驻地坂里旧址。旅游区有九仙山、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岱仙漈瀑布、龙门滩水库库区、唐寨山公园等。有古瓷窑址200多处,其中屈斗宫德化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有九仙山唐代弥勒石刻造像、唐宋冶炼遗址、宋代水利工程丁溪林厝圳、长廊屋盖梁式木桥。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与永泰、仙游交界,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一个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偏僻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群众基础,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及所属的武装力量从永泰青溪转移到昆坂村坂里牛寮沟,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全省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国后,该村被省委确定为老区基点村。2002年7月,省委旧址(坂里)被命名为泉州市第三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6月,被命名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德化县的东北部,地处戴云山脉中段,主峰位于水口镇,海拔1782米,总面积86.82平方千米,由石牛山、岱仙、浐溪3个景区组成。公园以极具科学性、稀有性的地质遗迹,优美的地貌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为其特色,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研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2003年石牛山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是我国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岱仙瀑布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