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冬心著述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1.gif)
![金冬心著述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2.gif)
![金冬心著述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3.gif)
![金冬心著述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4.gif)
![金冬心著述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1d05e3ce2325c43b02ad856596cf4e6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冬心著述考
金东新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金冬心,原名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其一生所用别号甚多,主要有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棱仙客、金吉金、金二十六郎、百二砚田富翁等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金农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7岁。一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屑仕进,终生布衣,因其流寓扬州多年,与同时的书画家罗两峰、郑板桥、高南阜等并称为“扬州八家”。金冬心善书法,尤精隶、楷。隶书以古拙朴厚见长,楷书颇多隶书遗意,因自创一格,号曰“漆书”,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并称于时。金冬心亦邃于金石篆刻之学。而其以绘画著称于世,则始于中年以后,善写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等,笔墨古拙而造意新奇,能突破传统藩篱,另辟蹊径,形成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些对当时和后世的画坛影响巨大,近百年来有成就的大家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无不受到他的影响和启发。金冬心不仅享誉画坛,他的诗文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所作诗歌、自度曲、绘画题记、杂文随笔、研铭印跋等,无不出语新奇、个性鲜明。或直抒胸臆,或宣泄情怀,真挚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些作品还积极地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金冬心的诗文作品,也如同他的书画作品一样,受到后世的关注与喜爱。特别是他著作的早期版本,更是受到收藏家和版本学者的青睐。多年来,我也因喜爱和留意冬心先生的著作,久而久之,不无所获;现将所得所知、所见所闻与同好切磋,谬误之处,敬祈方家指正。一《冬心开发》本本的刻本和本《冬心先生集》四卷,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刊于扬州。此集依年代先后编排,收录冬心先生自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诗作三百六十多首。是金冬心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全书依次为书名叶“冬心先生集”楷书五字,冬心先生雍正十一年十月自序一篇。冬心先生木刻小像一幅,小像右上篆书一行“冬心先生四十七岁小像”,左下为隶书“广陵高翔写”。小像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以后很多书中所收冬心先生像,皆摹刻于此。小像背面为像赞,文曰“尧之外臣汉逸民,蓍簪韦带不讳贫,疏髯高颡全天真,半生舟楫蹄与轮,诗名到处传千春”。寥寥数语,高度概括了金农的一生事迹和成就,非挚友真知绝不能为。款署“蒲州刘仲益题”。刘仲益,山西蒲州人,冬心先生挚友。《冬心先生集》卷三就有《蒲州高士仲益隐居不仕,时时断炊,作诗慰之二首》。诗云:“林薮惟知味道腴,长贫何用计华枯。解嘲却笑丹阳尹,一斛槟榔消食无。”“我亦枵然人外闲,饥肠时复破天悭。采薇歌罢钩帘坐,饱看君家雷首山。”于此可见二人交谊之一斑。值得注意的是刘仲益这一像赞并非每部书都有,寒斋所藏一部《冬心先生集》及中国书店前不久拍卖的一部,均只有小像而无像赞。故“像赞”究竟是初印本所无,后印本增补,还是初印本所有,后印本铲去,还是一个待解之谜。《冬心先生集》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全书四卷,每卷之末有篆书双行牌记“雍正癸丑十月开雕于广陵般若庵”。最后一卷末有“吴郡邓弘文仿宋本字画录写”楷书一行。全书为仿宋字体,气势磅礴,是清代写刻本中的代表性作品,堪称私家刻书之白眉。邓弘文录写,这一信息极为重要,过去许多教科书和著述中多误将《冬心先生集》归之于金农手写上版,最早误称《冬心先生集》是金农自己手写上版的是叶德辉的《书林清话》。那是因为诗集书法精湛,字体古朴大气,所以叶氏未察原出,想当然认为是冬心先生手写上版,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并无实据的。与《冬心先生集》年代相仿,刊刻风格相近的书也还有小玲珑山馆本《韩文类谱》、诗鼎斋本《淳化阁帖释文考证》等,但名气却要比《冬心先生集》逊色许多。《韩文类谱》为清雍正己酉(1729年)八月马氏小玲珑山馆依宋本校刊。其刻工为吴郡李士芳。李士芳是清初著名刻工,曾刊刻碧筠草堂本《笠泽丛书》、薛雪《报珠轩诗存》等名书。说起刻工,《冬心先生集》上也有明确纪录,不过此前未曾引起人们注意而已。据查《冬心先生集》第一卷刻工为“姜林伯”;第二卷刻工为“孟子衡、张登荣”;第三卷刻工为“穆泗传、穆弘图”;第四卷刻工为“姜鹏九、耿相巨”。全书刻工,共计七名,这一纪录,足以填补清代版刻刻工录的缺失。黄裳先生是清刻版本研究的大家,对冬心先生及其著作研究颇深,在其不同的文章集中,多次谈及金冬心的各种著作并且曾经辑有冬心先生年谱稿。我之留心冬心先生集,也是受到黄先生的影响和启发。黄裳先生在《翠墨集》的《关于金冬心》一文中曾说“多年来我搜集冬心集,只偶然得到过一册四卷本的《冬心先生集》,是雍正刻本。诗,如上所说,我是不懂的,但那刻工却精绝,大字写刻,每卷后都有‘雍正几年雕于广陵般若庵’的篆书双行牌记。前有小像,出高翔手,也是‘八怪’之一。这书是竹纸印的,已经明丽非常。”与黄先生相比,我似乎更幸运一些。寒斋所藏《冬心先生集》,竟是开化纸印的,精刻初印,书品宽大,真所谓纸白如玉,墨凝如漆,见之令人赏心悦目。全书二册,蓝绫封面,原装旧函,保存完好,品相极佳。历经名人递藏,书中藏印累累,计有“南阜”、“风翰”、“涤盦藏书之印”、“张鹿卿鉴藏印”、“贵阳赵氏寿华轩藏”、“王力存书”、“王力之印”、“钓鱼台秀才”等。卷四末有嘉庆时六琴居士题跋一则,详细记录得书始末。文曰“嘉庆己巳(十四年,1809年),在扬州得先生三体诗、续集诗序二刻。爱其诗文,而刻椠复精绝,因合装藏玩。兹于胶西故士人家无意又睹此本,首有高西园凤翰私印,朱色粲然。高客南中,与先生同时,必其北还携归之物。其家漫不省,遂以千钱获之。第不知何年再得续集而诧延津之合也。戊寅(二十三年,1818年)初伏日六琴居士记。”下钤“张禄卿”朱方小印。这真是一段有关《冬心先生集》的书话掌故。此书有幸归于寒斋,而其《冬心先生三体诗》、《冬心先生续集自序》合装本则不知流落何所,百年之后,令人悬想不已。因为《冬心先生集》是清代名集,故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人别集丛刊》时,曾经将其收入,底本用的是南京图书馆收藏的雍正原刊本。据南京图书馆沈燮元先生见告,该书是他经手入藏南图的。上世纪50年代初,他在上海福州路古籍书店(当时书店名称我忘记了)访得这部《冬心生集》时,仅仅用了8元钱。可见当时清刻本真是无人问津,贱若泥沙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2006年中国书店海王村书刊资料拍卖会上,一部雍正原刊本的《冬心先生集》二册竟拍出了16万元的高价。二者相较,真是天壤之别,不能不令人百感交集,慨叹唏嘘。二藏书,清刻,成推动“冬心开发”此书极罕见,知国家图书馆有藏。其他平生仅见两次。一为1997年上海朵云轩春季古籍拍卖会。原书一函,一册,旧纸摹印,金镶玉装,成书尺寸为高28.5厘米,宽13.5厘米。大字写刻,版式鲜见。每半叶四行,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此书仅刻《冬心先生续集》的自序,全文不到二千字。序文作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冬心先生时年66岁。序文详述冬心先生自康熙癸未(1703年)17岁开始学习声韵之学,直至一生与毛奇龄、何义门、朱彝尊、赵秋谷、张得天等近二十位前辈、师友学习、交往、唱和的故事。文字生动,感情真挚。序文最后,冬心先生深情地感叹:“呜呼!诸公先后奄逝,墓木俱拱,予亦年将七十矣,追念长者之言,不胜渐汗,被于颡颊。予编缵续集上下卷成,因抒往事,述之简端。”序文由冬心先生好友、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手写上版,并作跋文,详述书写缘起。跋文曰:“今春人日,髯(指冬心)来请曰:‘予将开雕续集,先雕此序,君书足张我军,请勿惮指腕之劳也。’嗟乎!予爱髯诗,未后诸老,往往能举其全篇,尤爱其七字四句之作,以为风调顿挫,别擅酸盐,三唐以还,无是作矣。然有予甚喜者,顾不见集中,何耶?每欲手抄其七言绝句,都为一卷,时得披咏,会阻多病。今其请勤勤,予何可辞?”“日来风雨经旬,颇多暇逸,因涤南唐所琢羊斗岭石砚,试晶阳子天关煤,为录竟此序,计一千三百六十有六字云。”款署“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春三月望日,同里友弟丁敬身并记于砚林。”当归草堂本《自序》后有编订者魏锡曾的一则按语,按语云:“按续集世未传播,尝于吴兴书船见先生自书此序,楷隶小册,审为真迹。后得刻本,乃丁先生书,末署山阴陈又民刻字。小板,狭行,刊印极精。里后学魏锡曾识。”由此可知,《续集自序》除丁敬手写上版的刻本之外,还另有一部冬心先生亲笔手书的“楷隶小册”,惜不知三百年来尚在人间否?朵云轩推出的这部乾隆原刊本《冬心先生续集自序》不仅书写、刊刻、装帧样样俱精,而且流传有绪。书中扉页签题“冬心先生续集自序”隶书一行,署款为“道光戊申秋仲次闲赵之琛”。赵之琛,字次闲,号献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有《补罗迦室印谱》行世。书末有题记一则:“越一百七十五年丁卯同里丁辅之得于海上。”下钤“丁辅之”、“鹤庐”、“曾藏丁辅之处”等印。丁仁,字辅之,号鹤庐,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工书法,精篆刻,善绘画。另一则题记出自吴徵,文为“丙戌良月刘君作彝持赠,抱鋗。”吴徵,字待秋,号抱鋗居士,海上著名画家,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等并称“三吴一冯”。此外,书中还有光绪辛巳九月仪征汪鋆的观款。汪鋆,字研山,江苏仪征人,工诗,邃于金石之学,著有《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此书本身就是艺术精品,又历经名人递藏题识,更增加了它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难怪此书以98000元的高价拍出,创造了当年清刻单本书价的最高纪录。二为2000年春,常熟翁氏藏书回归祖国。我有幸亲眼目睹全部80种藏书,其中竟然也有《冬心先生续集自序》一册。在怀着敬畏的心情瞻仰了那些价值连城的宋元旧本的同时,我特意细细摩挲了这部我情有独钟的清刻善本。原书为藏经纸刷印,记得好像已改为经折装了,乃清末著名藏书家潘祖荫馈赠翁同龢之礼物,书中有翁同龢的亲笔题记。名书又经名家收藏题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冬心先生续集自序》一书,久已享誉艺林,清人徐康(子晋)在其《前尘梦影录》中最早提及此书:“旧藏冬心翁著作最备,其自序一卷,用宋纸方程古墨轻煤砑印,每半叶四行,行二十余或十余字,丁钝丁手书精刻。古香古色,不下宋椠。虽在灯下读之,墨采亦奕奕动人。余如三体诗,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画佛,共题记五种,皆以宋红筋罗文笺砑印。诗集、续集、研铭,用宣纸古墨刷印,皆墨笺作护面,狭签条。所未见者,自度曲一卷而已。”每读此文,不禁令人神往。黄裳先生在《翠墨集》中也又兴致盎然地提到《续集自序》等书。黄先生说“1954年顷,郑西谛南游,旧书店纷纷搜罗一些书给他看,我在‘来青阁’中见到冬心著作数种,一起有五六册,那真是见之眼明,本子大小不一,却都只是薄薄一册,记得有的还是罗纹纸印的。雕刻之工,在清刻中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墨色之佳,使人惊心眩目,如对宋人法书,每种都有冬心自用印记,名目记不得了。大约是‘冬心先生续集自序’、‘冬心先生三体诗’和‘画竹题记’等吧。因为是给郑先生留的,所以未能买得,多年来一直不能去怀。”在《前尘梦影新录》中,黄先生再次提到此事,“丙申夏日,于来青阁见冬心集四五种,有《三体诗》,有《画竹题记》,有《续集自序》,皆精绝。有旧罗纹笺印者,云是程守中物,已售与西谛,不能夺也。摩挲移晷而罢。此皆中华文物之精英也。”其依依之情,跃然纸上。其实,对于这样的古籍善本中的精英、绝品,并非是每一个爱书人都有机会得到的。能够亲眼目睹,亲手摩挲一番,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缘份了。三乾隆七年序刊本第一种绝稀见,至今未见著录。寒斋藏一部,上、下卷各一册。上卷前有冬心先生乾隆十七年(1752年)自序一篇,文字与《续集自序》全同。书首叶署“杭郡金吉金寿门著”,“古龢门人罗聘两峰编辑”。据此可知《冬心续集》是由冬心弟子罗聘整理编辑、董理付印的。书为白纸初印,金镶玉装,每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细黑口,左右双边。行款格式与《冬心先生自度曲》全同。《冬心先生自度曲》的年代,据冬心先生的自序,《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此书刊刻风格和《自度曲》相同,行款一致。故《续集》应定为乾隆刻本。可以称之为乾隆十七年序刊本。乾隆十七年序刊本《续集》刊刻风格颇类似于罗聘自己的诗集《香叶草堂诗存》。《诗存》刊刻于嘉庆元年(1796年),时代相隔不远,惟行款不同,每半叶九行,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单边。寒斋也幸藏一册,还是黄裳先生的旧藏。《冬心先生续集》还另有一个乾隆刻本,传本也颇稀少。据《清人别集总目》著录,仅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有藏。起初,我未得见此书,承蒙复旦大学王亮先生见寄书影首叶,得窥一斑。一年后,有幸访得原书一部。书为白纸印,不分卷(一卷),有乾隆十七年冬心先生自序,十八年丁敬序,三十八年罗聘序。罗序云冬心先生既编其诗为《冬心先生集》后,复编《续集》一卷,因次其生平游历交游,怆然于知己之感。其序久已行世,诗卷留枕箧中,摩挲永日,意有出入,即为刊落,秘惜过情,聘所及见。癸未秋,先生没于扬州佛舍,书筴琴瑟,几杖器服,百年之聚,浩然云散,此卷亦已泯焉。精光灵气,猝归槁壤,可为陨涕。聘浮生飘泊,旧学渐忘,将恐日月奄多,遗泽无复可识。于是经年求访,倚席之讲授,好事长者藏弆,酒亭佛寺之壁,蜡车覆瓿之余,于尘藓垢蚀,缣素凋裂间,寻循点画,指定拟拟,至于忘食废事,厘为一卷。仍其原序,以终先生之志。先生既编《续集》,十年而殁。今又十年矣,遗文故物,与人俱尽,徒使白头弟子,掇拾于百一,哲人之愁,将何穷已!先生诗清音促节,况诸幽涧之水。此则出峡以后,萦草赴石,才迤演自得之概。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门人罗聘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银柴颗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基本公卫习题与参考答案
- 淮阴师范学院《足球(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科技学院《微服务架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兰花苗株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金属热处理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铜仁学院《相似理论与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设计竞赛中的计算机编程技巧应用
-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政务与网络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西学院《网络及其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门诊导诊课件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含解析)
- 《树立正确的“三观”》班会课件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医疗器械物价收费申请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