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与认同戏剧之外布莱希特的另一种意义_第1页
间离与认同戏剧之外布莱希特的另一种意义_第2页
间离与认同戏剧之外布莱希特的另一种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间离与认同戏剧之外布莱希特的另一种意义

英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蒂维尔西思在《布莱斯特的教育》一文中收集了他在阅读布莱斯特作品时写的笔记,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布莱斯特的价值。这对我们今天重新解读布莱斯特的现代意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该文发表于1974年,距离布莱希特去世已经将近20年,正是政治文化争论火热的年代。作者在此时敏锐地看到了布莱希特的理论与当时意识形态论争之间的联系,认为其理论对当代现实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由于作者当时任英国《银幕》杂志编辑,因而特别关注布莱希特理论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现实指导作用。他把布莱希特的理论———实践运用于电影批评,认为这对当时主导电影的批评理论的建构具有现实性。作者在文章开篇,就谈到写作此文的目的:通过“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意义重大、他的那些著作又简明扼要地提出的一两个问题”的重新解读,“回顾某些思想、某些表达,……在特定问题、特定环境的紧急关头的理论生产过程”。作者所说的特定问题、特定环境,就是“电影的问题和环境,我们对电影、对艺术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艺术对意识形态及其特殊介入的整个性质的反思”。作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布莱希特的某些核心理论范畴,尤其是其方法论的重新解读,运用于当时特定的电影生产环境,来建构一种新的电影批评理论,或者说,来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电影批评理论。作者首先从布莱希特理论的核心范畴“间离”理论入手,通过对几个基本术语“距离”、“分离”、“否定”、“认同”、“置换”的界定,并通过对戈达尔等人的政治电影的分析,提出否定和间离的目的就是要展示关系、展示结构,是再现与生产、形象与物质、主体与语言之间的颠覆运动,是一种批评辩证法。实际上,这是运用布莱希特的辩证法理论对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进行一种认识和分析。作者认为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就是认识,同时也是否定,它不同于像弗洛伊德所举的《拜物教》例子和照片的例子所表现出的因为无知(由于分离而造成的)而导致的“认同”,布莱希特所要摈弃的也就是这种熟视无睹的“认同”。据此,作者认为,“间离”就是抵制分离和认同,而其表现形式就是“认同的不断置换”,一种改造观念的引入。在此基础上,布莱希特理论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问题不在于“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而在于“改造世界”。这是通过对距离的精确引入,通过“间离”的分析而形成的关于批评介入的理论和实践。布莱希特的“间离”,就是一种批评实践。这不禁使人想到萨特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美学”有关文学的定义:“文学就是介入”,强调作家对社会实践的参与。萨特与作者史蒂芬·希思同时代,也许正是当时的社会思潮普遍强调政治文化的社会实践性,给予史蒂芬·希思以启示,让他在新的环境和新的问题中重新思考布莱希特理论的当代意义。我认为,正是在实践性这一点上,特别是辩证实践的观点,把布莱希特、萨特和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了一起,而布莱希特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实践更有历史性。作者进而以经典电影和“电影剧”为例,分析间离方式对艺术的直接效用。他认为,电影剧就是通过对经典电影的戏剧化,也就是通过对经典电影加以戏剧式的间离,而达到一种对建立在习得之上的秩序和统一的否定。作者通过对大岛、斯特拉布的电影实践的分析,得出结论说:经典影片最终与其说是表演的问题,毋宁说是置放的问题,而干扰哪个地方、哪个位置的任何事物,关于我本身和我的“现实”的虚构都只能是理论的即电影再现形式的戏剧化;只能是电影剧,批判性的电影,关于危机和矛盾的电影。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布莱希特对电影的理解,认为布莱希特之所以强调电影的静止性和非内省性以及本质上的非认同性,正在于强调形象的在场以抵制发展中的意义,因此,这是政治介入的语境问题。布莱希特对电影的态度恰恰是一种改造的态度。通过以上分析,作者便逐渐勾勒出布莱希特理论的基本线索:通过辩证法的“间离”,达到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否定,进而加以“介入”,进行不断的改造,并且建立新的批评理论。而电影在此被作者作为一种由内部介入意识形态的特殊的实践形式,对布莱希特的理论加以新的诠释。因此,作者最后以“批评理论”为题,一方面希望通过布莱希特的教导,呼吁发展全新的电影批评理论,另一方面再次通过布莱希特之口,强调“真正的工作,是努力进行不断的改造”。值得重视的是,就在《布莱希特的教导》一文发表24年后,美国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再次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布莱希特身上。他在《布莱希特与方法》一书中指出,布莱希特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他仍然对我们“有用”。虽然布莱希特本人并没有留下可供后人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而只是一些“意见和建议”,“寓言和谚语”,也即詹姆逊所说的“方法”,但布莱希特在今天的价值就恰恰在于这些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詹姆逊所命名的“伟大的方法”———布莱希特式的辩证法。在詹姆逊看来,这种方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新的美学,它通过罗兰·巴特的中介而对当今世界发生深刻的影响。布莱希特对他的辩证法所下的定义是:“伟大的方法是一种实践教义,涉及结盟和结盟的解体,对变化的利用和对变化的依赖,对变化的刺激和对刺激因素的改造,统一体的分离和出现,缺少对方的对立的非自我充足性,以及相互排斥的对立的统一体。伟大的方法使得在事物内部认识过程并利用这些过程成为可能。它教我们提出能够激发行动的问题。”辩证法的中心任务就是在集体内部所构成的关系中寻找变化的因素,敞开新事物赖以产生的历史环境,使我们接触到间离效果突然闯入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一瞬间,看到其中各种因素潜在的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从而使我们在对日常生活的麻木不仁和熟视无睹中体味到“真实”。而作为这种辩证法核心的“间离”手法则是理解布莱希特“有用性”的关键。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V—effect)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手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对事物的“还原”,制造一种新奇的效果。但与“陌生化”手法只关注于在文本内部对事物进行简单的还原不同,“间离效果”更注重对新事物的间离,通过恢复作为新事物的过去并为那个过去创造一种历史性。布莱希特以驾驶新旧汽车为例,说明只有通过把汽车理解成陌生的、新的、一种纯粹建设的技艺、一种非自然的东西,才能理解汽车。通过这种方法,他将新事物和创新理解成生产和建设、“与自然对立”的东西,从而在美学上造成惊奇感。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布莱希特充分展现了他对辩证法的理解:允许在理性和情感之间建立一种辩证关系,以及情感和兴趣之间的一种历史关系。这种对新事物的间离蕴含着深切的历史感:过去的艺术品完全可能包含着这样或那样的间离效果,如果我们能用间离手法去间离那些效果,我们就能更生动地体验和领会作品,这就是间离手法在美学上引起的新奇感。更进一步说,与“陌生化”手法只是作为一种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相比,间离手法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它是一种系统的政治表述,可以把熟悉的或司空见惯的东西重新变成“自然的”,把客体变成“历史的”,变成由人创造或建构因而也能够由人来改造或替换掉的东西。比如布莱希特对18世纪宗教的间离,就是要把当时的宗教加以陌生化、揭示出其全部怪异之处。在他那里,间离效果便被作为揭露旧制度的虚伪性、揭示新兴资产阶级新观念的武器。这是理解布莱希特理论的关键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在理论层面上表现出某些后现代的特征和价值:无中心性;对统一性、整体性的反拨;对多元性、差异性的推崇;更重要的是对变化和过程的强调。在实践层面上,他的许多方法如角色的多演员替换等也蕴含着多元性、异质性和主体地位的流动的后现代式的寓言。这两个层面都清楚地表明布莱希特的理论(和实践)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美学,它最终给人的教益是坚持变化的原理,认识、掌握和利用变化,从而创造和接受新事物。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普遍的接受,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前后二十多年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语境中,史蒂芬·希思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这两位学者都深刻地认识到布莱希特辩证法的重大意义:通过“间离”,达到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否定,进而加以“介入”,进行不断的改造,并且建立新的批评理论。布莱希特这位伟大戏剧家的理论持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能体会到布莱希特的现代意义了。《布莱希特与方法》一书的“译者前言”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那么,在当今的全球一体化和市场修辞环境里,在电子和信息技术有可能淹没人类主体的后现代环境或困境中,我们是否有必要像布莱希特那样用间离手法开展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