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合第13、14课明至清中叶的政治【教材主干知识梳理】一、明朝制度的变化1.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目的:加强皇权。②实施: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③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设置内阁背景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确立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职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发展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3)宦官专权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权力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③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3.张居正改革(选必1,P23)(1)背景①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③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2)内容①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③改革税制。(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4)结果: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知识延伸拓展】[深化理解]票拟:内阁大臣取得票拟权说明内阁地位提高,但是“票拟”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本质上说,这一程序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概况: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3)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4)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知识延伸拓展】[深化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3)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给明朝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2.平倭斗争(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禁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造成巨大破坏。(2)措施: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倭。(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后来政府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2)表现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②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选必2,P69]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1)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3)从1405年到1433年,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内陆边疆(1)民族机构设置: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选必1,P62)(2)鞑靼和瓦剌的威胁①背景: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明朝重修长城。②表现:鞑靼和瓦剌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③解决: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3)加强对藏族地区的管理: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羁縻性质的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选必2)。(4)招抚东北: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选必2),如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5)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选必2)。(6)在西南设土司(选必2)。(7)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选必2)。(8)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选必2)。【知识延伸拓展】[知识拓展]明政府与蒙古关系的特点双方进行互市贸易,蒙古服从明朝的统治。【知识延伸拓展】[知识拓展]长城的历史作用明代长城是在之前长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在历史上,长城不仅抵御了北方民族的入侵,同时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知识延伸拓展】[名词解释]金瓶掣签制度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金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灵童,然后报请朝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2.明清易代(1)清朝崛起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②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③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2)明朝灭亡①原因: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②过程: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3)清军入关确立在全国的统治①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②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选必1,P6]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1)明初废除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安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2)清朝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3)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四、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2.君主专制的加强(1)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关心地方具体事务。(2)奏折制度①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②特点:联系方式迅速、机密,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③作用: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3)军机处①设立: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③地位: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选必1,P5)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4)思想文化的控制①表现: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知识延伸拓展】[图解历史]清代中央官制示意图(军机处设置后)五、疆域的奠定1.奠定疆域的措施地区方位措施台湾东南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黑龙江东北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新疆西北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蒙古北部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设立盟、旗;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选必1,P63)西藏西南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1727驻藏办事大臣(选必1);179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西南土司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选必1)机构设置与总体政策-中央设理藩院;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2.疆域范围【知识延伸拓展】[归纳整合]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元朝疆域辽阔,但明朝的疆域又有明显收缩,对东北、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控制比较薄弱。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才又改变,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知识延伸拓展】[深化理解]正确认识理藩院与宣政院的职权(1)理藩院是清朝时设立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2)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知识延伸拓展】[归纳总结]明清两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特点(1)从总体特征上看,明朝以防御为特色,清朝则以进攻为特色。(2)从民族管理制度上看,明朝是继承发展,而清朝则更加完备。(3)从民族关系的程度上看,明朝相对疏松,清朝则相对紧密。六、统治危机的初显1.时间:康乾盛世后期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嘉庆、道光时,衰象更为明显。2.原因:(1)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推动人口迅速膨胀,致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加剧。(3)对外推行闭关自守政策①内涵: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格约束外商在华活动;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②评价: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表现:(1)内部:以白莲教起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频频爆发。(2)外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知识延伸拓展】[知识拓展]清中期统治危机的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政治腐败。(2)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3)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战斗力弱。(4)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5)对外关系上,实行以闭关自守为主的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知识延伸拓展】[易错提醒]“闭关自守”≠禁止一切对外贸易“闭关自守”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但并非禁止一切对外交往,如清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知识延伸拓展】[知识拓展]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1)积极影响: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2)消极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③使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故步自封、盲目自大。[选必1,P47]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①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②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2)教化:①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②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阶段特征】明清时期(1368-1840年):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1.政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2.经济:封建经济持续发展,新的经营方式出现并缓慢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闭关自守政策束缚生产力发展。3.文化:文化专制束缚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进步思想产生;传统科技巨著出现;文学艺术继续繁荣;西学东渐传播了西方科技。4.民族: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定型。5.对外: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知识延伸阅读】1、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相同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不同目的扬威海外,以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经济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响政治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和平使者的形象 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等地区的长期贫困落后2.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和认识(1)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清初,仿照明朝,设内阁,置六部,而军机处则体现了发展。②专制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方面。③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④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认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专制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清朝设军机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3.明代地方管理体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种植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绿色低碳出渣车辆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棚租赁与农业产业链延伸合同4篇
- 2025年度出国劳务派遣项目成本控制合同4篇
- 2025年度二手车买卖合同解除及赔偿协议2篇
- 2024版树苗采购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度电商园区租赁合同(全新电商生态圈版)4篇
- 2025年船舶货运绿色低碳发展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场地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高炮广告牌广告效果评估与施工合同3篇
- 2024年供应链安全培训:深入剖析与应用
- 飞鼠养殖技术指导
- 坏死性筋膜炎
- 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题6套
- 股权架构完整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注塑部质量控制标准全套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银行网点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晶体三极管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