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冲刺试卷 冲刺二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冲刺试卷 冲刺二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冲刺试卷 冲刺二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冲刺试卷 冲刺二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冲刺试卷 冲刺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库独家】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冲刺试卷冲刺二一、选择题1.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A.《林则徐》B.《鸦片战争》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3.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其中“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指什么?她的割占和什么条约有关?()A.澳门;《南京条约》B.香港:《马关条约》C.香港;《南京条约》D.台湾;《马关条约》4.我国各族人民自古就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传统。19世纪70年代发生在新疆的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是()A.土尔扈特万里回归祖国B.中国军民取得驱逐阿古柏战争的胜利C.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D.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6.李鸿章曾打算捐银参加强学会,被康有为拒绝。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李鸿章奉旨到广东挖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祖坟。这说明()A.李鸿章心胸狭窄,公报私仇B.李鸿章变法无门,便起歹心C.李鸿章从维新派变成顽固派D.李鸿章也想图变,但他毕竟还是维护清廷利益7.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其中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这三次历史事件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8.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华民国成立B.中共一大召开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D.蒋家王朝的灭亡9.2019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遵义会议会址②泸定铁索桥③红军过草地④红军会师纪念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0.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因素是()A.中共代表团的调停B.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的努力C.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活动D.张、杨发动事变的初衷11.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12.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A.是否有外国支持B.武器是否先进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13.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诗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1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百万雄师过长江D.横扫大西南15.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重大影响?写出其中一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的民族英雄。(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前者导致哪一条约的签订?后者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3)“为了民族的复兴强盛,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救亡图存在学习西方“更新制度”方面采取了哪些行动?中国的地主阶级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又做了什么努力?(4)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7.近代以来,开明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戊戌变法的起因是什么。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8.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步入近代(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变革经济工业化(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政治民主化(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思想科学化(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社会生活的变化(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学史感悟(6)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冲刺二1.A2.C3.D解析:材料中“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是指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所以答案选D。4.B解析: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1875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痛击阿古柏侵略军,1878年收回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5.D6.D解析:A、B两项和题意无关,排除,C项李鸿章并不是维新派,排除。D项是在当时的局势下,变革是大势所趋,连李鸿章这样的地主阶级也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但戊戌变法失败后,李鸿章马上站在了清廷这边,疯狂地镇压维新派,这暴露了他地主阶级反动的一面,所以本题选D。7.C8.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生在南京的史实。A、C、D三项均发生在南京,中共一大的会址是上海和浙江嘉兴。故选B。9.A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的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穿过四道封锁线——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故选A项。10.A11.A1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结果的辨析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相比较,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故选D。13.D14.A15.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题干中的“1919年春”,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所以本题选D。16.(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都可以。(2)《辛丑条约》。爱国主义(或民主与科学精神)。(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或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兴办洋务运动。(4)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安定的保障。17.(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统治更加黑暗。(3)山区敌人力量薄弱,可保存革命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8.(1)鸦片战争。《辛丑条约》。(2)洋务运动;轮船招商局。(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于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