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 10_第1页
写日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 10_第2页
写日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 10_第3页
写日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 10_第4页
写日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 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日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10调座位

蒋单米

9月3日星期一晴

我坐在教室的第二排,这可是靠近讲台、黑板、老师的“黄金宝座”,这个“宝座”伴随着我度过了小学最初的两年。现在的我个头长高了很多,我觉得应该把“黄金宝座”让出来,调到一个更适合我个头的座位上。

前些天,梅老师告诉我们新学期要调座位,可一直没有行动,急得我在今天的语文课上问:“梅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调座位?”梅老师略加思考后,说:“哦,下午不是有一节拓展课吗?到那时再调。”在期盼中,我等啊等……

丁零零,拓展课的铃声响了。我冲进教室,顾不得擦一下头上的汗水,就把收齐的作业本摊开放到讲台上,迅速整理好书包,端坐着等待调座位。

随着梅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出去排队。全班沸腾了,有的推椅子,有的抬头挺胸,有的踮着脚尖,还有的和好朋友东拉西扯。我默默地和周围的同学比着身高,忐忑地站在队伍的前面。

“李睿希站到蒋单米前面,吴双站到董可瑶前面,你和你跟我来……”眼看着我又要坐第二排了,我那个失望啊!突然,梅老师发令道:“蒋单米、黄航宇,你们坐第三排。”

听到这话,我心里乐开了花,立马坐到了第三排的位子上。看着曾经坐过的第二排,我略微有点不舍,心里默默地说:“再见第二排。你好,第三排。”

【点评】真实幽默的心理刻画,观察细致的动作描写,从自己写到了同学、老师。生活中小小的一次“调座位”,这就是孩子的常态生活,与其绞尽脑汁在非常态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不如学习小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这才是“日记”的意义所在。

台湾国立海洋博物馆之旅

邱语荷

7月16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们从台中乘坐高铁直达高雄站,之后转汽车前往屏东县。几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国立海洋博物馆。

刚走近国立海洋博物馆,一个超大水池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一群小朋友正在那里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欢乐。妹妹一眼就看见了大鲸鱼雕塑在欢快地喷水,她激动极了,像个猴子一样乱蹦乱跳。妈妈温柔地对妹妹说:“今天我们要去看真的大鱼!”妹妹乖乖地说:“好!我们走。”进了场馆大门,爸爸先找了场馆服务台,领了夜宿海洋馆的胸牌,他拿着胸牌在我们面前晃了晃,说:“今晚我们就可以住在海洋馆的隧道里,和鱼儿们一起睡觉啦!”导游让我们先随意地逛一逛,到时间再集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来到了集合点,一队人紧随导游,去了珊瑚王国馆。先来看第一缸,导游说:“这缸是热带水,这些珊瑚比较硬。”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缸前,导游说:“这缸是比较柔软的珊瑚。”第三缸是最大的一缸,导游说:“这缸是深水区,这缸珊瑚是软的。”最有意思的要数狮子鱼了,它可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剧毒鱼类。当有人攻击它时,它会伸出放毒的部位在身体两旁。所以,它可是个不好惹的家伙哦,大家下次见到千万不要攻击它。花园鳗在水里自由地扭动,真像蚯蚓,有趣极了!可爱的白鲸在角落里跟同伴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悄悄话呢!

虽然今天参观得很累,但在最后能够在海底隧道里躺着,看着鱼儿游来游去,那感觉真是太棒了!我和妹妹兴奋得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了。

【点评】稚气的语言简单平实地叙说着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对海洋馆的喜爱,对海洋生物的新奇,对一家人出游的满足都表达了出来,从字里行间能真切感受到小对这一天的难忘。

学游泳

潘董赫

7月2日星期一晴

早上,妈妈带着我、瑶瑶和睿睿一起去学游泳。

到了目的地,走进宽敞的大厅,凉凉的空调风吹到我脸上,舒服极了。

接着,我们通过一条走廊来到了游泳池。在更衣室换完泳衣,戴好泳镜、泳帽,准备下水。带着兴奋又有点紧张的心情,我们先跟着教练学习憋气。教练先做了示范动作,我们看了之后都觉得很简单,跃跃欲试。其实想憋时间长一点也没有那么容易,我最长时间只有10秒!练完了憋气,教练让我们学习脚上的动作。他让我们趴在游泳池边上,边做示范边告诉我们怎么样做抬、放、蹬、夹这四个动作。我们不停地练,腿都酸了,教练才让我们休息一下。接下来最难的应该就是换气,教练说:“换气就是把吸的那口气吐掉,再吸一口气!吐气是怎么吐的呢,就在水里吐泡泡!手要跟着头一起做,头要换气了,手就在水中划一圈。初学者游的时候要先做两遍腿的动作再换一口气,并做好手的动作。”

一开始我觉得学游泳好难,可是后来我不觉得难了,甚至觉得有些简单。妈妈说:“这是因为你认真学习,现在已经掌握了游泳的要领!”

一个向来怕水的我,在教练的教导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成功学会了游泳!以后我应该也能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啦!

【点评】小通过平实的语言,把自己学游泳的过程写得很具体,真实可信,文笔流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自己学游泳时的努力,最终学有所得。

舟山之行

邱思涵

7月23日星期四晴

今天的天格外的蓝,我的心情也格外兴奋。没错,今天我们一家人开启了舟山之行。三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沈家湾码头,坐上了豪华大游轮,感受着海风。不久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由于路途劳累,我们直接来到了民宿休息。早就听说舟山的海鲜特别棒,这天晚上我们大快朵颐。吃饱喝足后,迎着海风,我们走在松软的沙滩上,说不出的惬意。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爬山。这一路上,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流连忘返,我们拍了很多很美的照片。下午,我们朝海边出发。一到海边,我就迫不及待地迎着大海跑了过去,海浪仿佛在欢迎我,一层一层地打过来,绽开了一朵朵雪白的浪花。一不小心,我呛了口海水,发现海水果然是咸的。到了晚上,我们参加了篝火晚会,倾听了菲律宾歌手动听的歌声。总之,这一天实在是太棒了。

时间匆匆,第三天我们就回了杭州。这次舟山之行,我终生难忘。舟山,再见。

【点评】小按时间顺序写出了自己的游览经历。语言比较流畅,一路走,一路感受,通过动作描写把第一次看海时的感受写得很生动。

临安之行

胡芯妍

8月11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和姐姐、姑爷爷、姑奶奶一起去临安游玩。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可爱的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它们仿佛在朝我们挥手,向我们微笑,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我们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村庄旁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似的,水中倒映着我的影子。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两位好朋友——乐乐、杨杨。我们商量着一起下河玩耍。要下水了,我们脱掉身上的裙子,换上了泳衣。优雅的小公主,转眼就变成了运动小达人。虽然我们不会游泳,但都跃跃欲试。在姑爷爷的指导下,我们信心满满。姑爷爷说:“放轻松,让身体整个浮在水面上,双脚往后蹬水,双手有节奏地向两边拨水。”我和姐姐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一会儿就学会了。姑爷爷夸我们游得很棒,我和姐姐非常开心。我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像开心又活泼的小鱼。

乐乐和杨杨买了两个渔网,我们一起去抓鱼。小鱼非常狡猾,我和姐姐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几条。我们把小鱼装在一个小瓶里,以为给它们找了个温暖的家,可是它们好像一点也不快乐,于是我和姐姐商量,把它们放回了自己的家——小溪。

我们还划了小船,吃了临安披萨。这一次的临安之行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临安真是个景色秀丽的好地方,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可以去那里玩。

【点评】这篇习作,小虽然语言并不华丽,但是情感丰富而真实,而且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让人感同身受,读起来津津有味,有忍不住想去那里的冲动。

我家的小辣椒

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

林子琦

2021年6月12日星期日小雨

我家阳台上有许多植物,喇叭花、多肉、绿萝等等,但我最喜欢、最关心的要数小辣椒了。

春天,细雨如丝,小辣椒在雨水的滋润下,从泥土里钻出了它嫩绿的小芽,仿佛在和大家打招呼,可爱极了!

没过多久,小辣椒长大了,不知不觉中长高了一尺多,枝上还长满了细细长长、翠绿翠绿的叶子,可真茂盛呀!

过了些日子,小辣椒枝头上开出了一朵朵小白花,纯白的花瓣中围着灰紫色的花蕊。花朵枯萎以后,里面长出了一个米粒大小的辣椒,就像婴儿探出了它的小脑袋来探索这未知的世界。慢慢地,它长出了整个身体,细细的、长长的、尖尖的,就像一轮月牙。小辣椒上大下小,顶端的花蒂就像一顶小礼帽。

长出来的辣椒,先是嫩绿色,接着慢慢变成了深绿色,之后再由绿转成紫红色。又过了几天,它才长成大红色,就像一盏盏红灯笼,好看极了!

辣椒成熟了,虽然很不舍,可我们还是把它们全部摘了下来。满满一盘自己劳动的果实,吃起来特别特别地香。

【点评】小抓住小辣椒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不同时期的样子,简单清晰地描述了辣椒的生长过程,可见其观察细致入微。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尽显小辣椒的可爱,使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小对辣椒的喜爱之情。

鸡冠花

三(5)班张彦阔

2021年8月10日星期三雨转晴

暑假里,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我发现了几株鸡冠花。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好看,但是经过一场小雨的洗礼,我发现鸡冠花从不起眼的“丑小鸭”变成了引人注目的“白天鹅”。

远看,鸡冠花的花朵仿佛报晓的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而那粉红色的茎扁扁的,好像打鸣公鸡的长脖子;再看那倒垂下来,红中泛绿的花叶,就如那鸡脖子上五彩缤纷的羽毛一般,艳丽多彩。

近看则全然不同。鸡冠花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瞧,鲜红的鸡冠花就像一把把小扇子,装饰着少女的头发。花朵的底部围着许多细小的白色绒毛,一簇簇的,衬托着火红的花冠,煞是迷人!底部的茎如同那少女纤细的长腿。看,还穿着粉红色的袜子呢!层层叠叠的叶子,更是让“少女”穿上了一条漂亮的裙子。

看着这令人喜爱的鸡冠花,我暗暗期盼着“她”能够长得越来越好,给奶奶家的院子带去一片生机。

【点评】小观察很有序,从远到近,细致地描述了鸡冠花的外观。灵动的语言,展现了鸡冠花勃勃的生机。结尾处点明中心,表达了自己对鸡冠花的喜爱之情。

聪明的小鸭子

三(7)班沈睿昕

2021年8月16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们去了乡下奶奶家。奶奶看到我高兴坏了,立刻就带着我去了集市。我在集市上挑了12只小鸭子回来养。

小鸭子嘴巴扁扁的,脚蹼黄黄的,身体小小的,浑身毛茸茸的,那么可爱。12只小鸭子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这从它们羽毛的颜色就能分辨出来。一种身上的毛都是黄色的,只有头上的毛是黑色的;另一种整个身体都是黑黄相间的。

我一直盯着它们,它们因为陌生和害怕在大窝里你挤我,我挤你,挤成了一团,像一个毛茸茸的大黄球。我悄悄走开,它们就散开来,大口大口吃着饲料。看到小鸭子这么可爱,我突然想知道它们到底聪不聪明。于是,我撸起袖子,伸出一只手,从窝里抓起一只小鸭子,大步流星走到三步之外,看看够远了,再把它放到了地上。结果,它就在原地嘎嘎地叫,还到处转悠,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窝。我又去窝里抓起另一只小鸭子,但这次我站着没动,手里的小鸭子开始连声叫唤。那只远处的小鸭子听到了它朋友的叫声,很快就顺着叫声跑过来了。

经过这次小实验,我终于发现,原来小鸭子是通过叫声来找到小伙伴的。

你喜欢这些可爱的小鸭子吗?我非常喜欢这些小鸭子哦!

【点评】孩子天生就能和小动物成为好伙伴,小写了和小鸭子的“初相识”,介绍了鸭子可爱的外形,描述了两者之间有趣的故事,一个喜欢小鸭子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开头简洁,外形描写仔细,行为写得具体而有趣,特别是从看着鸭子,到悄悄走开观察,再做实验,写出了一个孩童的天真。文章语言生动,选材有趣,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农村和城市

三(7)班潘睿俊

2021年7月18日星期一晴

我的老家在农村。每逢假期,爸爸妈妈总会带着我回去探望长辈,走走亲戚。外婆家有许多趣事,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区别。

清晨,天还蒙蒙亮,农村里的人就扛起锄头,带着工具,纷纷起床去山上干活了。这个时候城市里的人们,或许还舒服地躺在床上,沉浸在美梦中。

中午,太阳高照,阳光洒在庄稼上,洒在干农活的人背上。不过农村的太阳虽然刺眼,可是并没有城市里那么热,乡下到处都是绿色,为人们带来一阵清凉。而我们住的城市恰恰相反,车多绿化少,夏天的午后,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太阳晒得人直发昏,人们真想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了。

晚上,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农村里的人们将饭桌摆在屋前,听着蛐蛐的鸣叫,聊着家常,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些可爱的人们,竟然捧着碗,一边吃饭,一边到处串门,真是悠哉啊!晚饭过后,农村里的人早早地就睡了,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干活。而城市里灯红酒绿,人们很晚才睡。哪怕在家里,也是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当只“夜猫子”。

农村和城市的区别可真大啊!

【点评】小的选材非常新颖,通过自己的视角发现了农村和城市的区别。文章内容很常见,就在我们的身边,早上起床,晚上吃饭,可是小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农村与城市在同一件事上不同的做法,脉络清晰,再加上有趣的语言,读起来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看看这些人们“视而不见”的差别,真是耐人寻味。

美丽的夜景

三(8)班姜于谦

2021年8月20日星期六晴

暑假的一个晚上,伴着习习晚风,妈妈带着我去武林广场欣赏美丽的夜景。

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约7点半,八少女音乐喷泉随着五光十色的灯光,伴着欢快的音乐,开始舞动起来。喷泉跟着音乐的节奏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激情时而平静。你看,伴随着高昂的音乐,那喷泉犹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向我们展示它的威力。渐渐地,音乐变得舒缓轻柔了,此时喷泉又好似貌美如花的仙子们,踏着碎步,扭动着腰肢,尽情地展现她们迷人的舞姿……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激动不已。尖叫声、欢呼声,连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