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演变_第1页
论新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演变_第2页
论新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演变_第3页
论新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演变_第4页
论新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新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演变

乌孜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分布较分散的民族。它分布在维克托的每个城市。正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形成史一样,乌孜别克民族也是由原来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许多流动部族发展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定居在中亚细亚的花刺子模、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城市及其附近的乡村,从事并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一些商人开设店铺做买卖,另一些商人则组成驼帮到遥远的他乡去进行贸易,从而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了解。以驼帮进行贸易的古代乌孜别克人,在元朝时候,就曾沿着丝绸之路到达中原地区。十六、十七世纪时,布哈拉、撒马尔罕、安集延、费尔干平原的乌孜别克人,来到新疆的喀什噶尔、伊犁、阿克苏、乌什等地方,进行丝绸、茶叶、瓷器、皮毛、麝香等各种货物的贸易,与新疆人民建立了社会、经济的联系,一部分乌孜别克人在阿克苏、和田、乌什、喀什等地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到了十八世纪,从中亚到新疆定的居乌孜别克人就更多了。孜乌别克人的居住区也由南疆扩展到了北疆。他们从中亚的迁入,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迁入新疆的,不仅有商人,而且有农牧民、工匠和知识分子。他们迁入新疆后,受到当地兄弟民族的欢迎和帮助,在定居地安居乐业,或从事商业、农牧业、园艺、手工业;或从事教育、艺术、戏剧、出版事业。从中亚到新疆从事商业和其他事至业的乌孜别克人的往来和定居,以及他们与当地人民的紧密联系,增强了中亚人民和新疆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长期以来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生活战斗在一起的乌孜别克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为保卫、建设祖国边疆,为创造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乌孜别克族是中亚各民族中文化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它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古代文献。乌孜别克语属于突骸语系。乌孜别克人的生活习俗、衣着饮食,除了个别地方,大都和维吾尔族相同。乌孜别克人信仰伊斯兰教,肉孜节、古尔邦节、喜庆、丧葬,都按伊斯兰教的规矩举行。乌孜别克族人民勤劳、文明、爽朗好客,而且语言丰富。乌孜别克人定居新疆之后,热心学习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也学习乌孜别克族的长处,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疆没有乌孜别克文字的印刷出版机构,乌孜别克作家、诗人的作品都是译成维文,或作者自己直接用维文写作而发表的。古代乌孜别克人,用自己象珍珠般光彩四溢的文学珍品,丰富了中亚人民的文化宝藏。乌孜别克古典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开始形成于十一世纪到十二世纪。特别是到十四世纪,旧乌孜别克文学语言(即“察合台语”)。在全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并逐步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它的作用。与此相伴随,乌孜别克书面文学也得到了发展,一批用乌孜别克文创作的文学作品开始问世,不少波斯——塔吉克文和阿拉伯文的作品,被译成了乌孜别克文。经济生活的繁荣,文化生活的发展,促进了世俗文学的发展。而世俗文学的发展,在当时来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这是因为,盛行于当时的苏菲主义神秘派的文学否定现实世界,号召人们厌弃人生,承认命运,采取遁世主义的态度;而世俗文学则在一定程度上召唤人们正视现实,热爱生活。世俗文学的这一特点,显示了它一定的进步性。然而,当时的世俗文学并没有也不可能发展到代表全民利益的阶段,而只是反映了封建势力中具有一定先进思想集团的观点。封建主义教权派文学的代表——宫廷诗人们,吟诗作赋,颂扬封建主们互相残杀的战争,歌颂专制暴君和虎官狼吏,兴趣盎然地描绘荒淫、腐败的宫廷生活。例如,封建势力的代表作家胡赛依尼(胡赛因·巴依哈拉,1434——1515年)、夏依巴尼、穆罕默德·萨立赫(1455——1534年)、乌拜依迪(乌拜依都拉汗,?——一五三九年?)等人的作品中,充满了形式主义和鹦鹉学舌的模仿。胡赛依尼和夏依巴尼的作品,庸俗淫秽,着力描绘宫廷中的享乐生活。巴毕尔(1483——1530年)的《巴毕尔记》和穆罕默德·萨立赫的《夏依巴尼记》,虽然有时也如反映一些历史事件,但是,却对封建集团互相间的征战杀伐,做了反动倾向性十分明显的描述,颂扬了封建主们争权夺利的战争。《夏依巴尼记》(叙事长诗)尤其如此。乌拜依迪在自己的创作中,一方面歌颂了封建主们的荒淫行径,一方面却紧步苏菲主义神秘派诗人艾合买提·雅萨维的后尘,宣扬遁世主义谬论,以毒害人民,从中渔利。由此可见,宫廷诗人们大都反映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世界观和利益。在乌孜别克世俗文学中抒情诗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诗人之一,是花拉子密。花拉子密生活于十四世纪中叶的金帐汗国,他在清真寺内的禅房里,度过了贫困的一生。他于一三五三年,写了一部抒情诗集《爱情书》,内含十一篇诗体情书。在《爱情书》中,诗人歌颂了人类的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以此对遁世主义表示了不满。这一著作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此。《爱情书》的三章是用波斯文写的,八章是用乌孜别克语写的。用乌孜别克语写的部分,对乌孜别克文学语言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十四世纪后半叶,与花拉子密同时代的诗人赛依菲·萨拉依,也曾以世俗题材,进行了抒情诗的创作。他曾在一首诗里,批评了那些将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冒充为自己作品的作家:诗人啊,人生花坛里的鲜花,你说说,谁是夜莺,谁是乌鸦?有的人象鹦鹉,口流蜜汁,有的人用舌头毁弃珍珠。有的人音调和谐,语句香甜,理应该得到世人的称赞;有的人将他人的诗章攫为己有,恰好似牛羊在倒胃反刍。有的人不顾意义,寻章摘句,有的人打破韵律,追求艺术。赛依菲·萨拉依和花拉子密一样,在乌孜别克世俗文学语言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翻译文学上他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诗人和学者麦斯吾德·泰夫塔扎尼(1322-—1390年)翻译了萨迪的《苹果园》,赛依菲·萨拉依翻译了萨迪的另一本著作《蔷薇园》,库提卜翻译了阿塞尔拜疆诗人尼扎米·甘杰惟(1141——1203年)的长诗《胡斯鲁和西琳》。这些译作,特别是在库提卜的译作中,有一定的改动,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原作的思想、艺术价值。世俗文学在十五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了书面文学中的主流。海依达尔·花拉子密、阿塔依、赛喀克、鲁提菲等作家,继承了花拉子密、赛依菲·萨拉依、库提卜等诗人的传统,对世俗文学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旧乌孜别克文学语言(察合台语)通过十五世纪的诗人阿塔依、鲁提菲,特别是纳瓦依的作品,得到了巨大发展,丰富了词汇。这些诗人们的华章,显示了乌孜别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了世俗的主题。十五世纪上半叶的作家们,主要是在诗歌领域内从事创作的。他们创作的抒情诗篇歌颂了人和人类之爱。十五世纪重要的作家之一是鲁提菲,用纳瓦依的话说,他是当时的“语言泰斗”。他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从事创作,用乌孜别克语和波斯语,写了不少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他的乌孜别克文诗篇,为他赢得了极大的荣誉。除了抒情诗,他还写了一部叙事长诗《古丽和诺鲁兹》。这部长诗表现了忠贞之爱、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语言流畅活泼,风格清新。鲁提菲在这部长诗中,有效地、恰当地运用了民间文学的素材和人民语言。此外,他还把著名历史学家艾里雅兹迪的《胜利书》用诗歌体译成了乌孜别克文。鲁提菲通过自己的创作,为乌孜别克文学语言和世俗文学的发展,建立了功勋。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驳斥了那种看不起自己民族的语言,认为用乌孜别克语创作不出文学作品的错误观点。《鲁提菲集》包括“格则勒”、“柔巴依”、“吐尤克”和其他诗体的一些抒情诗。鲁提菲对自己作品的艺术性和语言美非常重视,力求语言朴素、风格流丽,并取得了特殊的成就。他的某些诗篇,被配上音乐,至今传唱不绝。他的作品中,不仅运用了民间文学的素材,还巧妙地使用了民间谚语。如:你乌黑的长发飘散在玉趾,好比常言说:“明灯的脚下是黑的”。见到你的容颜,我不禁游动双目,好比说:“水总是淌向流动的沟渠”。在我的眼中,你赛过了明月和皎日,俗话说得对:“人眼是最好的准尺”。你坐视我丧生而毫无顾忌,这真是:“强人见血,从不心悸”。请容许鲁提菲对你的追求,古人说得好:“追求是人生的权利”。在这首“格则勒”里引用的谚语,对表达诗的内容、丰富诗的语言、提高诗的艺术性,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的上半叶,乌孜别克世俗文学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诗集、长诗和翻译作品。但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有关社会政治问题的作品为数甚少。因而,它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要求。生活于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的伟大诗人艾里西尔·纳瓦依,以他不朽的作品,把乌孜别克世俗文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纳瓦依总结了前代乌孜别克文学的成就,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如果说世俗文学初期作家的作品,只限于描写爱情题材,那么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中,开始提出了政治道德、哲学等问题。这一点在纳瓦依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他的作品中,鞭笞了暴君、贪官和欺世盗名的苏菲们。纳瓦依的作品是以自己生活的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为主题的。他的《五卷书》和《四卷集》,即是最好的例证。纳瓦依对十五世纪社会生活的发展,建立了殊勋。他倡导开办了学校,从各方面关心科学、文学、艺术人才的培养,纳瓦依从少年时期直到老年,一直在写抒情诗。他的抒情诗结集为两大集:一为《四卷集》,一为《法尼集》。此外,著有长诗集《五卷书》以及《心灵之爱》、《两种语言之争》等散文作品。纳瓦依的作品,以其题材的广泛,思想性、艺术性的高超,在世界古典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纳瓦依的作品,召唤人们反对黑暗、强暴、愚昧,发扬正义、正直、慷慨英勇、忠于爱情等人类的美德。在长篇叙事诗《帕尔哈德与西琳》中,通过暴君胡斯鲁和帕尔哈德的一段对话,展现了帕尔哈德反对强暴、忠于爱情的高尚情操:胡斯鲁说:我劝你最好抛弃爱情;帕尔哈德说:这绝不是有情人的行径。胡斯鲁说:宝库归你,你把爱情埋藏心底;帕尔哈德说:我不会用珍宝换取黄上。胡斯鲁说:劝你莫和帝王相比;帕尔哈德说:情场上不分帝王、乞丐。胡斯鲁说:我将送你一命归天;帕尔哈德说:如此则了却了我的心愿。再看看帕尔哈德的情人西琳对国王派来求婚的使臣是如何回答的:何须帝王对我垂青,我只愿做一个真正的人。纳瓦依在一首“柔巴依”中,是这样歌颂自由的:飘泊异乡的人得不到欢愉,没有人对他怜悯、体恤。即使金笼子里长满了玫瑰,对夜莺来说,好似一堆荆棘。纳瓦依在另一首“柔巴依”里,教导人们不能脱离人民,要和人民永远在一起:人民若厌弃谁,他定是坏人,这表明他已背叛了人民;他定是人间的灾星一颗,因而世人把他当眼中之钉。关于人类的产生和语言的价值,他曾这样写道:语言使人类脱离了兽类,须知语言比宝珠还珍贵。纳瓦依的学术活动,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他在《两种语言之争》一书中,对旧突厥语和波斯语进行了比较,论证了乌孜别克语的丰富优美,以及它在文化生活中应该占有的位置。纳瓦依做为文学家,撰写了《群芳雅会》、《诗律》等著作。这些著述对于我们研究乌孜别克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至今仍有其珍贵的价值。纳瓦依是乌孜别克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对后来的乌孜别克作家,如吐尔迪、麦赫穆尔、古勒哈尼、阿嘎依、喀米勒、穆克米、福尔凯特、扎吾克等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作家把纳瓦依奉为先师,继承和发扬了他的优良传统。十五世纪以来,纳瓦依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不仅对乌孜别克文学,而且对维吾尔、塔吉克、哈萨克、吐库曼、阿塞尔拜疆、塔塔尔以及突厥语系其他各民族的文学发展,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中亚细亚的历史特点是:生产危机的加深;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群众反抗封建暴政运动的兴起;封建割据的蔓延等。现实生活的变革,在文学上得到了反映。封建统治阶级精神贫乏,明显地表现在遁世主义神秘派的文学作品中;而人民群众的愿望、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满,在民间口头创作和进步作家们的作品中,得到了表现。这一时期,反动文学和进步文学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激化了。文学上的这种斗争是社会阶级矛盾和斗争的反映。在这场持久的斗争中,群众的口头文学和具有民主倾向的书面作家文学得到了发展;而反动的文学却日趋堕落,成为国家发展、文化繁荣的障碍。例如,贵族出身的诗人法兹立,曾对具有民主倾向的作家古勒哈尼、麦赫穆尔进行过诬陷。尽管如此,具有民主倾向的作家们并没停止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们的鞭笞。对封建贵族作家们无比厌恶的劳动人民,则对古勒哈尼、麦赫穆尔等作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保护他们的作品,好似保护自己的家产。乌孜别克文学史上进步文学代表作家之一马合穆德·毛拉希尔之子麦赫穆尔,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生活、创作于浩罕城。麦赫穆尔在自己的诗作中,辛辣地讽刺了封建主、喀孜、穆甫提们。他的《关于穆罕默德·热杰甫喀孜的讽刺诗》、《吐拉毕县官》等诗,以尖锐的语言,嘲笑了残暴的封建主和骗子手喀孜们。例如,他在《关于热杰甫喀孜的讽刺诗》中这样写道:别当他是喀孜,满腹经纶,其实是白痴,目不识丁。外号叫“歌手”,名曰“高潮”,走起路头仰得骆驼般高。有时装成苦行僧样子,有时装做饱学的哲士。有时仿佛是轻佻的学生,有时又成了乏味的诗人。让我们再看《吐拉毕县官》中的段:他把毒药当药品让人吞饮:立即叫人断送了性命。人世上再没有比他狡诈的骗子,他还把自己当做加里诺斯1第二。在麦赫穆尔的创作中,《海派来克》一诗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中反映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农村日益破产,农民过着悲惨生活的画面:哎,无敌的帝王,天国的明星,让我把海派来克村的苦况禀呈:多奇怪的地方啊,人世上少见,鹅鸭好似蝴蝶,鸡儿好似蜻蜓。若问起那儿有多少房屋,两间茅庐、三间草舍、四座瓜棚。这哪是房子,简直是地穴,白昼里蝙蝠在屋里飞腾。人民一个个形容枯槁,饿断了脊梁,背如弯弓。当年初生时裹身的襁褓,如今还在身上,百穿千孔。悲伤的麦赫穆尔向国王请求,愿您免除对它的暴敛横征。麦赫穆尔从前代诗人纳瓦依、吐尔迪等人的讽刺诗里汲取了营养,继承了他们的传统,在自己的讽刺诗篇里,用质朴、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失去了物质、精神享受的农民的生活情景。麦赫穆尔的创作,对于具有进步倾向的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生活和创作于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乌孜别克诗人穆罕默德·谢里甫·古勒哈尼,是进步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名叫穆罕默德·谢里甫,“古勒哈尼”是他的笔名。古勒哈尼以其卓越才华和对现实生活的正直、批判态度而引人注目。关于他的生活和创作情况,我们掌握的材料甚少,甚至连他的生卒年代也无法弄清。古勒哈尼创作了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得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他用乌孜别克文和塔吉克文写了不少“格则勒”和讽刺诗。他的《寓言诗集》一书,为乌孜别克文学增添了新的财富。由此,他成了乌孜别克文学史上卓有才华的寓言诗作家。《寓言诗集》包涵了社会和道德等问题。他通过故事中的主人翁鸟与兽,批判了当时的封建主义习俗,对统治阶级表示了厌憎。《寓言诗集》中既有寓言,也有小故事、趣闻轶事,还采用了民间谚语。可以看出作品中贯穿着人民性。古勒哈尼作为有民主倾向作家,以高超的艺术,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狰狞面孔和丑恶作风。他还用他生花的彩笔,将自然风光描绘得美艳如画。古勒哈尼通过《母驼和驼羔》、《猴子和木匠》、《乌龟和蝎子》等一系列寓言诗,对乌孜别克文学中寓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以自己作品的先进思想内容,成为乌孜别克文学史上民主思潮的杰出代表。《母驼和驼羔》反映了遭受残酷剥削的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呻吟。满载货物的母驼和自己的孩子,在一个三伏炎天上路了。烈日当空,热沙烫脚,驼羔落在了后面,它向母亲哀求。驼羔哀求说:唉,狠心母亲!我浑身好似烈火在烧烤。愿你慢慢儿走,慢慢儿行,让我吃口你的奶,该多么好!身不由己的母驼回答说;你瞧,孩子,鼻圈握在主人手中,主人只顾赶自己的路程。要是我能有一丁点自由,绝不会身驮重货疾步行走。《猴子和木匠》嘲笑了那些不学无术,一知半解,一味模仿他人的人,劝导人们要真认学习,成为自己业务的内行。故事讲的是:一天,猴子在山上看到了一位木匠在劈木头。木匠在劈开的木头缝里加上楔子,回家取工具去了。于是猴子也学木匠的样子,骑在木头上劈了起来。由于它对木匠活一窍不通,结果尾巴夹在了木头缝里,拔不出来。作者是这样写的:猴子急忙走上前来,打算学木匠把木头劈开。看它象木匠般骑在木头上,神气活现,好象个内行。猴子洋洋自得,忘了自己,不料尾巴夹在木头缝里。不知道尾巴被谁抓着,猴子至死没得到解脱。可悲猴子没有一点人气,人世上留下了它尾巴的故事。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中亚各族人民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加强了。相应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们对人民的生活、愿望、追求,加深了理解,从而在他们作品中的,民主性较前一时期也更明显了。作家们对压榨掠夺劳动人民、并将其置于愚昧状态的封建主、官吏、奸商以及过着寄生生活的神职人员们,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而斗争。诗人穆克米看到城市和乡村中普遍存在的暴政、残忍和黑暗,义愤填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批判了政治生活中的不平,激情满怀地歌颂了自己的人民和祖国。穆克米全面地学习了前代古典作家们的作品,继承了他们热爱人民、崇尚文明的观点。他以自己杰出的作品丰富了乌孜别克文学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为把乌孜别克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发挥了巨大作用。穆克米为我们留下的文学遗产,按体裁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抒情诗,一是讽刺诗,一是叙事、。“穆克米”是他的笔名。诗人生于一八五〇年,卒于一九〇三年。在乌孜别克文学史中还有一位代表作家,他就是伟大的进步诗人扎克尔江·哈勒穆罕默德·福尔凯特。他于一八五八年出生于浩罕城,一九〇九年逝世于新疆的莎车。诗人于一八九六年来莎车居留之后,进行了硕果辉煌的创作活动。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是在莎车写成的,并曾结集为两个集子,可惜至今未能发现。福尔凯特被认为是乌孜别克文字史上的艺术巨匠。他继承了古典诗歌最优秀的传统,对自己诗作的结构、韵律,极为重视,以此增添了作品的声韵、音乐美。他的许多诗篇,至今仍在乌孜别克民间,伴诸管弦,众口传唱。福尔凯特抒情诗的代表性杰作之一,是一首题为《释放你的猎物吧,猎手》的“六行组诗”,每段六行,共七段四十二句。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激昂的热情,表达了追求自由解放的强烈愿望。下面我们引用这首诗的几段,供大家鉴赏:释放你的猎物吧,猎手,它和我一样是流浪汉,解开它脖子上的套索吧,它和我一样可怜。它和我一样,为找不到自己的情人而熬煎,它和我一样,失去了幸福,命乖运蹇。它和我一样,创伤遍体,中了患难之箭,它和我一样,心儿破碎,柔肠寸断。你瞧,山花吐艳,碧草芊芊,已经是春天,它焉能继续呆在狭小的天地里,不露颜面。若是死守着洞穴吧,心里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