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7600字(论文)】_第1页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7600字(论文)】_第2页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7600字(论文)】_第3页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7600字(论文)】_第4页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7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目录TOC\o"1-3"\h\u24805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 116216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 215817一、绪论 2214531研究背景 24262研究意义 231884(1)良好的常规教育是教师组织好活动和课堂的前提 216871(2)良好的活动常规是幼儿活动的有效途径 2177943国内外研究现状 27839二、幼儿常规教育概念 327301幼儿常规的概念 3140332幼儿常规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377333幼儿常规教育内容 311885三、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现状 4196621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幼儿的表现类型 424068(1)迎合——“我就像你这样做” 46406(2)适应——“我希望像你这样做” 4166412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现状 53896四、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78201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523899(1)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52683(2)常规教育实施的方法不科学 530369(3)幼儿不遵守生活常规 51806(4)常规教学活动幼儿参与性不足 522612小班幼儿常规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65447(1)常规教育倾向于常规管理 631183(2)常规教育概念理解偏差 612556(3)缺乏有效的活动安排 65507(4)家庭教育不当 624457五、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建议 665041.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6269812.科学合理的规范常规教育内容 7287573.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动机会 7265594.坚持家校共同教育 718948六、结论 816923参考文献 8内容摘要:在幼儿里,常规教育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幼儿常规主要是指幼儿的标准化和特定行为,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幼儿教师为幼儿的每个日常活动所制定的一套行为标准,用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日常生活的组织活动要在现实中进行,提前制定计划,并遵循连贯、灵活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实践活动中,传统教育容易被边缘化。所以,本论文基于幼儿日常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幼儿日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幼儿中班常规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有益于提高幼儿中班的常规教育水平。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一、绪论1研究背景当前新课改的前提下,学前教育界树立起“儿童核心”的观念。这种观念是一种对于传统教育的反省和改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有种种的阻挠和困难,特别是在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中,例如:教师应该如何平衡教育权和儿童的自由权?自由和权利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如何和谐共处?虽然说一味强调教师权威的高控模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幼关系,并不可取,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消减教育权力则是只能将师幼关系走向另一个放任的极端。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都是属于没有处理好教育权和自由权的结果。所以在实际教育中,深入了解并探析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并对其中出现的幼儿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有重要意义,需要教育者在实际过程中对度进行拿捏准确。2研究意义良好的常规教育是教师组织好活动和课堂的前提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素养欠缺,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先利用常规帮助幼儿做好准备,这样不利于培养幼儿学习常规的兴趣,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在一些音乐活动中,教师没有教幼儿如何拿乐器,就让幼儿自由发挥,这样很容易使幼儿受伤或乐器损坏。久而久之,教师不喜欢组织幼儿活动,幼儿对活动也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活动常规并让幼儿积极的遵守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活动常规是幼儿活动的有效途径由于教师队伍薄弱、幼儿个体身心发展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幼儿对活动常规的养成习惯较弱,这会严重影响幼儿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承担幼儿主要教育任务的家长与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的活动常规教育。对幼儿园的幼儿不守规则的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增进教师对3-5岁儿童不守规则的行为得到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幼师能合理地对待不守规则的行为;改善儿童不守规则的行为教育建议将为教师工作者应对违规问题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幼师能够高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工作,进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3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幼儿园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Hunter(2019)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他认为幼儿教育的实施受教师理论理解深度、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课堂条件和儿童发展水平的影响。李倩2019年发表的《浅谈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利用》论文中,认为幼儿游戏互动是幼儿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幼儿园教学需要重视老师和幼儿的交流。徐浩、张倩倩在《渝东北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期刊中指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课程开发内容停留在形式上。肖幸强调,国内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遵循幼儿教育大纲,这虽然能够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但也对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幼儿教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善于观察并可适当记录幼儿的言行举止,不要突然去打断幼儿游戏的环节,尊重幼儿的天性;教师要学会与幼儿交流、学通,耐心听取幼儿的见解,聆听来自幼儿内心的心声。二、幼儿常规教育概念1幼儿常规的概念对于常规的界定,有些学者给出的理解就是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例行公事,日常行为准则,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遵守的准则。或称“教学常规”,即幼儿日常的基本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秩序管理、教学环节管理等方面。一些学者直接将幼儿的日常行为定义为规则和规范。例如,幼儿班例是指幼儿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和每个环节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这是一套老师需要孩子们遵守的管理班级的规则。张其龙将平时的行为看作是一种规定,具体的利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进行概括:(1)对平时的活动和休息时间顺序进行规范;(2)对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进行制度的规定;(3)遵守《儿童行为准则》的规定。幼儿常规是幼儿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需要去遵守和实行的行为准则,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幼儿中的学习和休闲的时间安排、平时生活当中的制度、以及幼儿行为的规范。幼儿常规是指幼儿在日常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采取固定的行为模式,重复的动作,逐渐形成相应的规则和习惯。日常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日常的学习包括在课堂上认真的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回答问题时先举手等,以确保儿童在启蒙阶段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知识学习的任务。日常活动包括室内外活动、玩具材料、活动的选择和设置等,是保证幼儿在班级玩耍和获得直接体验的基础。2幼儿常规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幼儿常规教育对于幼儿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点作用,它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自律和自理能力,提高其自主生活的能力。3幼儿常规教育内容根据例行和幼儿例行的概念定义,从字面上看,幼儿例行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生活、活动、学习等方面的例行教育。李丽根据幼儿日常生活的三个方面将幼儿日常生活分为三类:生活日常、活动日常和学习日常。日常生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吃饭、睡觉和洗澡。而生活习惯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态度;二是生活习惯。其中,生活方式是指孩子愿意每天去幼儿园,愿意和孩子一起在学校玩耍和学习,生活方式就是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性。生活习惯主要是指在幼儿老师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则和制度。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在帮助孩子们在上课时间或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事实上,幼儿的常规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不但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规范性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常规教育比较重视教育的结果,换句话说,幼儿在常规教育中扮演的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教育主体。此外,其还强调幼儿的内容教育。综上所述,常规教育会忽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需要重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的长远发展进行综合的考虑。三、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现状1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幼儿的表现类型迎合——“我就像你这样做”“迎合”是孩子对常规教育的强烈对抗性反应,主要是指幼儿绝对服从老师的“行政指令”,当然也存在故意讨好老师的可能。孩子们为了服从老师的命令,会机械地服从。主要表现为:“老师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如果老师不让我这样做,那我就不这么做”。案例一:“我没有告诉老师我要小便。”下午吃水果的时候,红红把吃剩的香蕉放在明明的桌子上,然后被正在分发水果的老师看见了,就让红红把香蕉扔进厕所的垃圾桶。红红连忙起身,将椅子推到桌下,拿起吃剩的香蕉朝厕所的垃圾桶走去。回来的时候,告诉老师:“我想去小便”。老师非常惊讶的说:“你刚才不是去厕所了吗,怎么没有小便呢”?红红说:“因为我没有告诉老师”。老师接着说道:“那你去吧”。很显然,红红可以在扔垃圾的时候顺便小便,但她却没有这么做。而这么做的原因是,没有得到老师的允许。不可否认的是,在普遍存在的习惯约束和教师的监督下,倒垃圾、上厕所等一些小事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事实上,红红的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她在扔完垃圾后直接去厕所,又恰巧被老师发现,可能就会受到批评。因此,红红的举动不但说明了幼儿常规教育的弊端,也直接反映出幼儿老师在常规教育中的绝对地位。适应——“我希望像你这样做”“适应”常规,主要是指孩子对常规教育表现出反感,但却不得不在外界标准和权威的压力下顺从常规教育的“管教”,有的孩子甚至会自觉的进行改变,以“适应”这种常规教育。幼儿老师们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看看哪个孩子做得好”,“我会给做得好的孩子发小红花贴纸”。可见,服从老师管理的孩子才会被老师称为“好孩子”,可以获得小红花贴纸或其他奖励。也正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奖励,孩子们才会主动的“适应”常规教育。2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现状幼儿常规教育现状,通过对本市多家幼儿园的走访访谈,发现当前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常规教育的意识薄弱,有相当一部分的幼教老师并不清楚什么是幼儿的常规教育,或者单纯的认为常规教育就是管理幼儿,并不清楚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在深入访谈中,幼教老师普遍认为,统一一致性的管理,更有助于对幼儿的统一管理,可以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一致性要求,也好用来评价幼儿。少部分幼教老师虽然不太赞同对幼儿进行一刀切的常规管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会选择这种管理方式。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幼儿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的过程当中,自身的教育观念存在不当的地方。经常通过外部力量来对幼儿进行管束,这样长久以来会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其自主思想的培养。四、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值得指出的是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得到的是“指示”,如小朋友吃饭不能说话,上课要坐好,平时要听指挥等,孩子们总是在“我说你做”中建立起各项常规,久而久之,幼儿再也不会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单单只是凭借着教师这个身份去对学生进行管束,会让幼儿产生一种压迫感,失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会妨碍其自主创新意识的产生,不符合新时代培养人才的目标。常规教育实施的方法不科学相关调查发现,常规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例如吃饭、午睡、如厕、洗手等要求过多。出于多种原因,让孩子感觉一些放松的空间也变得异常的压抑。幼儿老师通过链条式管理严格规范用餐和午睡环节的常规教育,而忽视幼儿心理所受到的伤害。幼儿不遵守生活常规“抵抗”主要是指幼儿不但违背老师的“命令”,而且还故意与老师反着来。比如,老师要求他去洗手,他却直接去吃饭。换言之,这种“反抗”是一种与老师“命令”背道而驰的行为倾向。孩子们对常规教育的抵制表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有的孩子看似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平常很听老师的话,但他的抵抗是深藏不露的,甚至还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第二,有些孩子故意与老师对着来,也就是老师眼里的“刺头”。总的来说,幼儿对常规教育的抵抗,既表现在隐形的冲突方面,也表现在显性的冲突方面。常规教学活动幼儿参与性不足虽然幼儿的常规教育能够保证日常生活的秩序,但却以幼儿的主动性为代价。事实上,孩子们的幼儿生活应该是自由的,随性的,理论上的常规教育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的幼儿教育已经严重“变质”,而是要求幼儿绝对的服从老师的“命令”,同时,幼儿在常规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被剥夺。比如,一些幼儿园会为幼儿提供点心和午餐,同时要求孩子的吃饭时动作要快,并禁止他们讲话。这只是老师为了方便管理幼儿,而制定的一些所谓的“强制性”规定,也恰恰是这种规定,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2小班幼儿常规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常规教育倾向于常规管理为了顺利完成一些教学活动或任务,将幼儿的常规教育转化为常规管理,也就是说,老师会过度重视常规教育的管理功能,并忽视幼儿的实际心理需求。所以,对常规教育进行评价时,需要以幼儿的自控能力为评价标准,而不能以班级秩序的好坏对常规教育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价。换句话说,幼儿的常规教育需要借助一些教育情境将教育规则内化,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老师会过度重视常规教育的管理功能,而忽视对幼儿自控和自律能力的培养。常规教育概念理解偏差很多幼儿教师对于常规教育的理念产生了一些错误理解。他们认为只有进行好常规教育,产生进一步的进行幼儿软教学。这样导致他们经常会花费很多时间在纠正幼儿行为上来,导致幼儿并没有很多时间进行活动。虽然幼儿常规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幼儿的纪律是靠自己的自主控制能力而非一味的外部管控来达成的,为了进行教育活动而实施常规教育,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活动安排幼儿常规教育就是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具体安排,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显得比较混乱。在教学的过程中,幼教老师的教学目标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下去整体来说,大多数老师是缺乏有效的活动安排的,所以常规教育比较混乱。大部分老师也比较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过程中按部就班,效果比较差。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人生启蒙的场所,是儿童品德修养和良好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儿童家庭的分析非正式采访发现,幼儿一些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主要原因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负责。他们认为,儿童的独立性很差,他们习惯于为孩子服务,这不仅抑制了幼儿的自发活动和独立意识,也扼杀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五、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建议1.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常规教育要融入这个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常规教育价值观。正确的常规教育观念是落实幼儿户外活动常规教育的基石,是幼儿内化规则的首要前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常规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从根本上了解常规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常规教育以满足幼儿的需要。除此之外,幼儿户外活动中常规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终身教育,使幼儿能自主遵守必要的规则而终身受益。2.科学合理的规范常规教育内容幼儿常规必须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自由发展服务,如果它们异化为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压抑幼儿个性自由发展的因素时,就变成了不得不废除的规训。因此,幼儿常规的重建需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一方面,常规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班级要建立积极的常规而不是静比不动的、被动的、屈从的常规,幼儿教师要考虑该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限制过多的常规,毕竞常规教育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因此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相符合。另一方面,常规教育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幼儿对常规的执行程度有差别,克服追求唯一标准和行为统一的做法,做到因材施教。2016年3月,新版《幼儿工作规程》正式实施。其明确规定“幼儿的常规教育,需要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实施做出了一些规定:“国内的幼儿园需要重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开展幼儿常规教育时,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常规教育制度,并禁止使用强制性的规定。3.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动机会幼儿的不成熟状态意味着他们具有更强大的成长能力,活力是童年最重要的特征,四肢的自由活动是活力最显着的外部表现。如果公园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没有给儿童提供足够的自由活动身体的可能性,那么某一时刻极有可能发生“集体失控”的情况。这种“不可控制性”不是儿童天性盲目传播的证据,而是警告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压制。因此,应在早操,体育活动和各种游戏中为儿童的自由活动提供足够的可能性。4.坚持家校共同教育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是否成功,要看家园共育如何。资料显示很多教师把家园联系放在了最后,但笔者认为家园共育应放在重点位置,所谓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是家庭,而且家长对孩子最为了解和期待,所以教师也应尊重和倾听家长的观念和想法,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幼儿在学校要融入班级集体,教师要关注是整个班的孩子,所以教师在尊重家长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要将适合幼儿常规教育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为了孩子好为中心取得家长的认可与理解。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从而管理好一个班级。父母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的积极榜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