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物理复习小练习(五十二)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高三物理复习小练习(五十二)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高三物理复习小练习(五十二)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高三物理复习小练习(五十二)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高三物理复习小练习(五十二)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小练(五十二)原子结构原子核1.在近代物理发展的过程中,实验和理论相互推动,促进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对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图乙中用紫外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带负电张开C.图丙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D.图丁放射源产生的三种射线中,射线3的电离本领最强解析:选C卢瑟福通过图甲所示的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图乙中用紫外灯照射锌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锌板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用导线连在锌板上,其指针也带正电张开,故B错误;图丙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故C正确;α射线是高速的氦核流,一个α粒子带两个正电荷,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α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故射线1是α射线,其电离本领最强;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带一个负电荷,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β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右,故射线3是β射线,其电离本领较强;γ射线是γ光子,是电中性的,故在磁场中不受磁场的作用力,轨迹不会发生偏转,故射线2是γ射线,其电离本领最弱,故D错误。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能够辐射出a、b、c三种频率的光子,设a、b、c三种频率光子的频率和能量分别是νa、νb、νc和Ea、Eb、E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b=E1-E3 B.Ea=Eb-EcC.νa=νb+νc D.νa=νc-νb解析:选B由玻尔理论可知,Eb=E3-E1,Ea=E2-E1,Ec=E3-E2,则Ea=Eb-Ec,故A错误,B正确;由E=hν可知,hνa=hνb-hνc,可得νa=νb-νc,故C、D错误。3.(2021年8省联考·辽宁卷)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eq\o\al(271,110)Ds并辐射出中子。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A.eq\o\al(64,28)Ni、eq\o\al(208,82)Pb B.eq\o\al(62,28)Ni、eq\o\al(209,83)BiC.eq\o\al(64,28)Ni、eq\o\al(207,82)Pb D.eq\o\al(62,28)Ni、eq\o\al(210,83)Bi解析:选A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有Z1+Z2=110,A1+A2=271+n(n=1,2,3,…),将选项代入检验只有A正确。4.(2022·长沙模拟)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图乙中检查所利用的射线是()A.α射线 B.β射线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解析:选C根据题图甲知能够穿过钢板的射线是γ射线,C正确。5.(2022·东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氢原子从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最多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B.通过加压或降温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电子可以绕原子核沿任意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D.eq\o\al(234,90)Th的半衰期是24天,32个eq\o\al(234,90)Th核经过72天后一定剩下4个eq\o\al(234,90)Th核解析:选A大量氢原子从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最多能发出Ceq\o\al(2,4)=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A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故B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圆形轨道运动,故C错误;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原子核而言的,对单个、少量的原子核而言,半衰期是无意义的,故D错误。6.如图所示是卢瑟福设计的一个实验:他在铅块上钻了一个小孔,孔内放入一点镭,使射线只能从这个小孔里发出,随后他将射线引入磁场中,发现射线立即分成三股,他把三束射线分别命名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基于对这三种射线的深入分析,卢瑟福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奖。以下对这三束射线描述准确的是()A.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容易被物体吸收B.β射线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是光速C.γ射线本质上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电离能力极强D.β射线带负电,是来自镭原子的核外电子解析:选A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电离作用强,容易被物体吸收,故A正确;β射线的速度约是光速的99%,故B错误;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离能力极弱,故C错误;β射线(高速电子束)带负电,是由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后释放的,故D错误。7.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eq\o\al(26,13)Al→eq\o\al(26,12)Mg+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是氦核B.Y是质子C.再经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D.再经过144万年,现有的铝26全部衰变解析:选C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是eq\o\al(26,13)Al→eq\o\al(26,12)Mg+eq\o\al(0,1)e,即Y是正电子,选项A、B错误;因72万年是一个半衰期,可知再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再过144万年,即两个半衰期,现有的铝26衰变四分之三,选项C正确,D错误。8.(2022·武汉模拟)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增加患癌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eq\o\al(239,94)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eq\o\al(239,94)Pu→X+eq\o\al(4,2)He+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电离能力很强B.衰变方程中的X含有143个中子C.8个eq\o\al(239,94)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4个D.衰变过程中总质量不变解析:选B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电离能力很弱,故A错误;根据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235-92=143,故B正确;半衰期为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8个原子核不适用,故C错误;在衰变的过程中,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有能量释放,一定有质量亏损,故D错误。9.(2021·河北高考)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铝同位素26Al。26Al核β+衰变的衰变方程为eq\o\al(26,13)Al→eq\o\al(26,12)Mg+eq\o\al(0,1)e,测得26Al核的半衰期为72万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6Al核的质量等于26Mg核的质量B.26Al核的中子数大于26Mg核的中子数C.将铝同位素26Al放置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中,其半衰期不变D.银河系中现有的铝同位素26Al将在144万年后全部衰变为26Mg解析:选C26Al核发生β+衰变的过程中释放正电子的同时还有核能释放,发生质量亏损,所以26Al核的质量大于26Mg核的质量,故A错误;26Al核的中子数n1=26-13=13,而26Mg核的中子数n2=26-12=14,所以26Al核的中子数小于26Mg核的中子数,故B错误;半衰期是原子核固有的属性,与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故C正确;铝同位素26Al的半衰期为72万年,所以经过144万年也就是两个半衰期后还剩下eq\f(1,4)没有衰变,故D错误。10.eq\o\al(234,90)Th原子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某一时刻发生衰变,产生如图所示的1和2两个圆轨迹,由此可以判断()A.发生的是α衰变B.衰变后新核的运动方向向右C.轨迹1是衰变后新核的轨迹D.两圆轨迹半径之比为R1∶R2=90∶1解析:选B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两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由题图可知,粒子的运动轨迹在同一侧,根据左手定则可知,衰变后粒子电性相反,所以释放的粒子应该是电子,原子核发生的是β衰变,A错误;衰变后新核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新核的运动方向向右,B正确;根据qvB=meq\f(v2,R),解得R=eq\f(mv,qB)=eq\f(p,qB),p是动量,R与电荷量成反比,β粒子与新核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e和91e,则R1∶R2=91∶1,所以轨迹1是衰变后β粒子的轨迹,故C、D错误。11.(2022·石家庄质检)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解析:选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不能吸收10.5eV的光子,故A错误;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Ceq\o\al(2,4)=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大于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故C错误;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E=E4-E1=-0.85eV-(-13.6eV)=12.75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E-W0=12.75eV-6.34eV=6.41eV,故D正确。12.(2022·烟台一模)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对核能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不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B.质量较小的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重核时要吸收能量,质量较大的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轻核时要放出能量C.质量较大的重核和质量较小的轻核平均结合能都较小,且轻核的平均结合能还有些起伏D.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质量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质量解析:选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故A错误;质量较小的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重核时出现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质量较大的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轻核时也出现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故B错误;根据题图中的曲线很容易看出,质量较大的重核和质量较小的轻核的比结合能都较小,且轻核的比结合能还有些起伏,故C正确;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该过程中要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质量之和一定小于原来重核的质量,故D错误。13.(2021·山东等级考)在测定年代较近的湖泊沉积物形成年份时,常利用沉积物中半衰期较短的eq\o\al(210,82)Pb,其衰变方程为eq\o\al(210,82)Pb→eq\o\al(210,83)Bi+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方程中的X是电子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eq\o\al(210,82)Pb的衰变C.eq\o\al(210,82)Pb与eq\o\al(210,83)Bi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D.方程中的X来自于eq\o\al(210,82)Pb内质子向中子的转化解析:选A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为电子(eq\o\al(0,-1)e),A正确;原子核的衰变与外界因素无关,B错误;衰变的质量亏损应等于核反应前后所有核的质量之差,C错误;方程中的X来自于eq\o\al(210,82)Pb内中子向质子的转化,故D错误。14.用能量为E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现氢原子可以辐射6种频率的光,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各色可见光的波长和光子能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范围/nm622~770597~622577~597492~577455~492350~455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0A.E0=12.09eVB.辐射6种颜色的光中包含红光C.辐射6种颜色的光中有三种可见光D.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4能级,E0=E4-E1=12.75eV,故A错误;氢原子所辐射的6种频率的光,其对应的光子能量分别为ΔE1=E4-E1=12.75eV,ΔE2=E4-E2=2.55eV,ΔE3=E4-E3=0.66eV,ΔE4=E3-E1=12.09eV,ΔE5=E3-E2=1.89eV,ΔE6=E2-E1=10.2eV,则这6种频率的光中有红光和蓝靛光两种可见光,故B正确,C错误;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级,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故D错误。15.(多选)已知氢原子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