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宗教问题1.表现(1)都铎王朝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英国国教会。(2)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利用宗教中的“君权神授”理论推行独裁统治,迫害清教徒,终于导致了革命的爆发。(3)查理一世对苏格兰人民实行宗教压迫,引起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索。(4)1640年,议会中清教徒结成反对派,反对查理一世,揭开革命的序幕。(5)内战开始后,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组织议会军打败王军,并处死实行宗教迫害的查理一世。(6)詹姆士二世复辟以后,企图恢复天主教,引起了多方面的矛盾和不满,并导致其政权垮台。2.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有议会斗争和教派斗争两条线索,其中议会斗争是中心内容,教派斗争是个敏感问题,两者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革命过程充满曲折性、艰难性和反复性。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1.过程2.原因(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势力强大,不甘心失败,疯狂反扑。(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图是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B.贵族地主为兴办牧场强行占地C.城市资本家大量租地开设工场D.政府支持海盗行为和殖民掠夺解析:选B英国16世纪农业人口减少与这一时期贵族地主“圈占农民的土地养羊”“土地减少,农业人口减少”有很大关系。B项正确。2.1628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接受《权利请愿书》。根据《权利请愿书》的规定,查理一世的下列哪一行动是合法的()A.不经议会同意,开征船税,并把征税地区从沿海扩大到内陆B.因为议员约翰·汉普登领导人民抗税而逮捕了他,并把他的财产没收充公C.公民杰克在英法战争中因出卖情报给法国军队而遭受到本国军事法庭的审判D.在英法战争中未经公民同意让军队占用民房解析:选C《权利请愿书》规定:国王不经议会的同意,不允许随意征税,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因此,只有C项按《权利请愿书》的规定是合法的。3.1641年,长期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大抗议书》的出台实质上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求()A.废除王权 B.废除封建特权C.进行改革 D.掌握政权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实质”。《大抗议书》是为限制王权而提出来的,从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愿望。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税收问题是国王和议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该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宗教势力之间的矛盾C.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级新思想与封建专制理论间的矛盾解析:选A议会主张限制国王征税的权力,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因此,税收问题实质上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是在1642年;组建“新模范军”是在英国内战中;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是在1653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是在1649年。6.德国历史学家兰克认为,英国内战初期,双方的斗争主要表现在“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双方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是在()A.查理一世统治时期 B.克伦威尔统治时期C.詹姆士二世统治时期 D.玛丽和威廉统治时期解析:选B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既有君主,又有议会,而且议会还维护君主制,君主又保留议会,这种现象只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出现,故选B。7.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流亡海外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达成妥协,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这种做法的初衷在于()A.维护政局稳定,保护既得利益B.恢复专制统治,维护政局稳定C.维护既得利益,扩张海外力量D.扩张海外力量,改变国际形象解析:选A克伦威尔死后,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士兵发动反政府活动,农民举行起义,政局混乱,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的统治深表不满,希望通过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A项符合题意。8.“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是指()A.发动宫廷政变 B.剥夺国王的立法权C.实行民主共和制 D.控制“行政专制”的办法解析:选B注意材料中的“控制者”是指国王,“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限制国王的权力,使之置于法律的约束下,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与“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不符;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D项表述不全面。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9.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7分)(2)詹姆士一世的权力和玛丽、威廉三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4分)(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即可排序,政体的变化注意各个事件的发展顺序。第(2)问关键在于对两类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第(3)问应结合图像的特点进行思考回答。答案:(1)图4、图2、图1、图3。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3)图像记录了历史,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什么时期的情况?(3分)(2)材料的“查理”和“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4分)(3)材料的“法”是指什么?它是哪一年由什么权力机构通过的?具有什么意义?(4分)(4)材料列举的条款分别对国王的权力作了怎样的限制?(4分)解析:本题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查理”不难判断,关于“缙绅”要结合材料“集议于国会”,可知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再由材料的关键词暴政和压迫可回答第问。第(3)问应由材料二信息出发,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回答。第(4)问应据材料二信息概括。答案:(1)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2)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或护国政体)。(3)《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专政。(4)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的允许,国王不能擅自征税。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材料二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的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5分)(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6分)(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以英国民主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为主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及综合分析能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典型地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本题通过对护国政体、复辟王朝及“光荣革命”的考查,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英国革命特点的把握。第(1)问可根据材料内容来判断,并注意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第(2)问可以结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分析。第(3)问注意设问是对英国近代国家的政体确立过程的认识。答案:(1)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三个阶段。根本问题:国家政权所属问题。(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3)一种新的政体的确立要经历曲折和反复;一定的政治体制最终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国情。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进行谈判。1660年5月,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复辟前,曾经许诺大赦政治犯,保护议会的权利。但是,他上台后就食言了,对革命者进行血腥报复。许多人遭到迫害,就连克伦威尔的尸体也被掘出来施以绞刑。材料三查理二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面对不断扩张的王权,议会成员达成一致,在1688年发动政变,废黜了詹姆士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请回答:(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三,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怎样的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2)如何看待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政策导致了怎样的结果?(9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