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华夏》导读_第1页
《经纬华夏》导读_第2页
《经纬华夏》导读_第3页
《经纬华夏》导读_第4页
《经纬华夏》导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日听书|《经纬华夏》华夏文明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这本书能为你1、结合最新考古学成果,讨论中华文明的韧性从何而来?2、介绍许倬云先生提出的“三大核心区”理论,从新的视角理解中华文化。适合谁听1、对中国文化、考古知识感兴趣的朋友。2、对历史学、考古学新理论、新解释感兴趣的朋友。3、关注许倬云先生著作的朋友。书籍信息:书名:《经纬华夏》作者:许倬云出版社:南海出版社·新经典文化页数:336定价:69.00元装帧:精装ISBN:9787573505378内容简介“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围绕着这一发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作者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在超越五千年的长程叙述中,作者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最终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以赤子之心瞻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作者简介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2004年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凤凰卫视“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说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等。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介绍的是《经纬华夏》。这是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最新著作。近些年,许倬云先生深受大众文化圈关注,出版了像《往里走,安顿自己》《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样颇有温度的作品。在公众视野之外,许先生依旧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历史学家,他一直在集中精力撰写一部大书,这便是今天这本《经纬华夏》。许先生已过耄耋之年,据出版界的消息,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部学术性作品了。《经纬华夏》有别于市面上的历史书,不为帝王将相立传,不写王朝变迁传奇。这是一本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同时,这本书和许先生近些年别的作品也不一样,其他作品更多是他凭借自己的深厚学养对某个话题展开评论,而这部《经纬华夏》则是他依托考古学来考察华夏文明,思考几千年来为什么中华文化这个“金刚不坏之身”的自我修复能力那么强?既然是严肃的学术著作,我们就要追问一句,这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创见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从长的时间维度看历史,个别人物的变化是最小的影响因素,制度与文化的变化影响更大,而地理的影响最为久远。所以,作者格外关注出土于全国各地的考古材料,他把最近二十年的考古成果归纳到历史论述里,并进一步提出“三大核心区”概念,这就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在过去,中国古代历史似乎就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历史,江南是在三国魏晋之后才发展起来,两广沿海地区的开发甚至要到宋元以后。但许倬云先生认为,其实这三大区域是一台戏的三位主角,它们都有各自的主线剧情。地理学中,经纬线在地球上投下一个个网络,分割出不同区域。一方面,经纬线是明确的、冷静的,它清晰标定了某个地区的空间坐标和山川形态等自然禀赋;另一方面,经纬之上的华夏历史又是始终变动的,不同的族群来来往往,在同一个坐标上叠加了一层又一层影响。华可以变夏,夏可以变华;游牧可以变农耕,农耕可以变渔猎;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其实是古老时代的常见剧本;祝融神话的背后是若干族群背井离乡的流散悲歌,它牵连着解开中国上古文明转折的关键信息。大历史的视野就这样与普通民众的命运联系了起来。下面我们就跟随许倬云先生走进这本《经纬华夏》,第一部分我们看“中国的中国”,所谓的中国古代“三大核心区”是怎么出现的,有什么关系,考古学证据是什么?第二部分,我们拉远镜头看“世界的中国”,三个核心区作为一个相对整体,如何保持几千年的弹性,延续至今?第一部分让我们从许先生的三个核心区理论讲起。人们总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考证的明明只能到3600年前的商政权,最早也就追溯到了4000多年前的“二里头文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夏”。再往前,就是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的传说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吗?作者结合最近二十年的考古资料,提到一些解释,或许能让我们对那最初一千多年的历史有所了解。我们都听过“三皇”和“五帝”的说法,还有“后羿射日”的传说,作者提到,这反映的正是“农耕集团”与“狩猎采集集团”的对抗。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两种作物是北方的小米和长江流域的稻米。但农作物的培育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八千年前原始的谷物就在北方广泛种植了。人们开始普遍吃这类植物,却是四千年多年前的事情了,也就是说,人们从采集狩猎,到农耕文明站稳脚跟,花了至少四千年的时间。而转型最终成功的那关键一千年,从时间上来说,大致对应了五千年文明开端的那一千年。背后的考古学论述比较枯燥也很繁琐,我这里简要把作者的论述过程介绍给你。通常说的“三皇”指的是,伏羲、黄帝、炎帝。当然这并不是三个具体的人,更可能是三个部落。这些部落较早地掌握了农耕技术,驯化了谷物,传说中神农尝百草、造农具;黄帝发明房屋、车船,反映的正是先民走向农耕和定居的过程。与“三皇”对应的“五帝”也是部落名,但他们属于狩猎采集阵营。这些部落的神话有类似之处,比如,阳光照射使女性怀孕;天上飞鸟衔着果子,女子捡到野果吞下去之后怀孕。这透露了狩猎和采集的蛛丝马迹。“五帝”中比较晚的一位叫颛顼。相传中华文明中最早的节历就是“颛顼历”。谁关心节气呢?自然是农耕民族。作者认为,这体现了,随时间推移,农耕更稳定这个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采集狩猎部落逐渐被农耕部落同化。稍晚一些的“后羿射日”这个传说也佐证了这一点。后羿是一位神射手,他的部落是东方的狩猎采集部落。射掉太阳,让大地恢复适宜种植的气候,同样折射出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过程。“后羿射日”我们一会儿还会提到。总之,从狩猎采集到农耕,这个转型很漫长,经历了一千多年,但这也是中华文明萌芽的过程。哪怕到了周代,农耕明显占据主导,诸侯会盟的时候,盟主展示地位的方式仍然是持刀割掉牛耳,这是狩猎的遗风,还有新娘嫁到婆家,必须向公婆献上采集好的鲜果,这是采集的遗风。有了农耕和定居,中华文明的故事就展开了。刚才我们提到,五千年之初的中华大地,并存着很多部落,为什么四千年前“夏”能够家天下呢?接下来,我们讲讲“第一个核心区”尧舜禹的历史。许倬云先生所说中华文明“第一核心区”是指黄河流域,大致对应古人常说的“中原”。尧、舜、禹被古人看作三个先后出现的圣王。学界认为这应该也是三个主要部落。发生在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其实是部落间为争夺霸权引发的纠缠。黄河中游有个大拐弯处,这里是山西、河南、陕西的交界处。尧舜禹三个部落就生活在周围。其中,禹对应的夏部落在山西的南部,位于黄河北岸。在今天的山西运城平原,仍有一个县叫“夏县”。夏部落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运城平原不仅面积大,而且临近黄河,适宜农耕和居住。而且,运城平原背靠森林,遇上年景不好,夏部落也可以打猎采集度日。如此进可攻,退可守、资源丰富的优势区位,使得夏部落迅速壮大。要说为什么夏部落能取得霸业,绕不开咱们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吴庆龙研究员团队考察发现,在4000年前左右的中国北方,地质活动非常混乱。青藏高原的高山冰川融化,导致黄河上游来水不断,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大洪水。夏部落的地理优势再次凸显,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区,整体海拔偏高,遭遇的水患并不严重,即使遇上洪灾,也能妥善解决。不仅如此,夏部落也可以借机,凭借自己的财富和人力南下协助治水,说白了就是拓展势力范围。传说中,禹的父亲鲧用了堵的办法,结果失败了,而禹选择疏通河道,结果成功。请注意,这并不是说遇到洪水只能选择放水。是“遇水疏通”还是“水来土掩”,要由当地土壤结构等复杂因素决定。黄河中游流经黄土区,而黄土这种土质无法作为堤坝材料,容易崩塌,所以大禹才选择疏通。不论过程如何,经过夏部落治水,他们成功把势力拓展到了黄河南岸,占据了从今天河南洛阳到陕西中部华山一大片区域。原来的部落已经被洪水冲垮,洪水带来的肥沃黄土,把土地变得更加适于农耕。新占据的华山往东一带叫“华”,夏部落的大本营运城盆地是“夏”。我们熟悉的“华夏”这两个字,成为中原核心区的标志,小规模的部落也转型为更强大的国家了。用许倬云先生的话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霸权出现了。不过,“治水”只能说是给了夏部落建立霸权的机会。霸权要想稳定,还得有别的要素加持。这个关键要素是铜矿。无论是原来的运城盆地,还是治水之后新占据的洛阳盆地,都有很多铜矿。在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孔雀石,这是一种绿色的铜矿石,可以冶炼青铜。有了金属原料,夏政权的统治者们可就比拿着木棒和石头的反抗者们,厉害得多了。在之后的四百年里,虽不能说政权完全稳定,但整体上,这一期间是夏人领导着中原秩序,直到一群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族群从东方赶来,这就是后来建立商朝的商族人。商族人不从事农业活动,他们四处游走索取生活必需品,对方臣服那就气氛融洽地交易,如果不臣服就交战。这种模式看起来有点像后来蒙古人西征的风格,在古代世界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生存规则清晰,商人集团发展速度特别快,就像滚雪球一样,最东曾到达山东半岛,最西抵达今天的成都一带,最南抵达长江沿岸的武汉,最北到了今天河北北部。这个势力范围是要远远超过后来的周。同样,只靠武力扩张,商人只能争得一时霸业。商毕竟建立了长久统治,可见还有别的因素。简单讲,就是祭祀日常化,推行恐怖统治。几乎所有的商代贵族墓葬都发现大量殉葬的骸骨。再比如,商代占卜的卜辞中也有不少恐怖信息,比如“适宜”“便宜”的这个“宜”字,听起来不错吧,但它本意是晒干的肉干,是一种祭祀行为。关于这一点不多说了,推荐你听李硕老师的《翦商》,同样是依托考古资料完成的作品。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上古中国农耕集团与采集狩猎集团的对抗,以及夏政权的诞生和商政权的巩固,第一核心区的早期发展逻辑大致介绍完了。不过,我们想一下,当初夏部落靠着治水不断崛起,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那其他部落去哪里了呢?这就要说到另外两个核心区。它们的发展也跟“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关。还是接着刚才夏部落治水的故事。大洪水时期,地势低平的黄河下游三角洲受害最严重。中原人把这里生活的居民叫作“东夷”,在今天山东一带。“夷”这个字,即使是看今天的字形,也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背着弓的形象,他们进入农耕文明比较晚。我们前面讲的“后羿射日”的事情,反映的就是东夷人的形象。傅斯年先生曾在《夷夏东西说》中提到“祝融八姓”,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所谓“祝融八姓”是指八个左右的主要族群,其实就是东夷人。他们曾在大洪水前后达到了高水平的文化,他们可以烧制出薄如蛋壳的黑陶,这样的“蛋壳陶”在山东临沂有大量出土。但大洪水的到来,让生活在这里的族群,流离失所。再加上大洪水退去后,西方的夏部落借机向黄河中游扩张,于是“祝融八姓”不得不另谋出路。祸不单行,差不多在四千年前,也就是大洪水前后,山东地区气候突然变得干燥,生产水平迅速下降,黑陶的质量也下降了。作者提到,相较于前面,气候变得糟糕,可能是迫使东夷部落迁移的更重要原因。一部分东夷人南下抵达今天太湖一带。他们的到来,对于第二、第三核心区来说,就像一条平静的大河,突然涌入一股山洪,河流的态势必然会发生明显变化。先说第二核心区,也就是长江流域一带,包括从四川的岷江地区,直到长江入海口和太湖地区。前面提到过,上古时期,北方种谷物,南方种稻米。稻米起源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一带,而水稻种植发扬光大,是在距离大海更近的浙江良渚地区。但随着北方的东夷人南下,他们沿着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从中下游向上游移动,把稻作技术沿着长江扩散,使得稻米文化变成内陆湖泊、沼泽地区的水田农耕文化。甚至我们在四川的汶川发现了稻米种植的遗迹。2021年,考古人员又在成都发现了水稻田遗址,这已经是长江的上游了。散布长江流域各处的东夷人中,后来最有出息的是楚。前面我们讲到,东夷人又被称作“祝融八姓”,其中有一姓就是“芈”姓,而这也是楚国王室的姓氏。来看看考古证据,今天的湖北是当初楚国的势力范围,而湖北屈家岭、石家河遗址发现的玉器,明显是以东夷人的工艺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刚才提到,东夷人的南迁,一部分沿着长江溯流而上。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与同胞们在江南作别,然后深入水乡泽国,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发展。这就要说到第三核心区,我南部沿海长带地区。东夷人被迫南迁的关键原因是气候变得干燥,不再适宜农业。“后羿射日”的故事背景就是东夷人遭遇了气候干旱的灾难。这个故事随着东夷人南迁也在向南扩张,今天台湾原住民泰雅人也有类似传说。只是,故事里不是十个太阳,而是两个太阳;射掉多余太阳的,也不是后羿一个人,而是大家合力完成的。这个故事之所以传播地域这么广,之所以今天我们还津津乐道,足可见四千年前的气候灾难给先人留下多么可怕的记忆。东夷人的一支来到第三核心区,也有非常多的论证。他们在北方生活的时候,掌握了烧制蛋壳陶的高超技艺。十多年前,无锡鸿山的七座战国墓葬里,出土了一批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器皿,同样薄如蛋壳,外表光亮。除了传承发展,第三区也有超越第一、第二区的工艺,这就是铁器。在古代,吴钩、越剑很有名,除了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铁矿,还因为东南海岸边有一种叫“金刚砂”的矿物,这是一种黑沙,密度高、硬度也高,甚至能切割玉器。将这种矿物混入铁水,铸造的兵器非常锋利。第三区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与东南亚、太平洋区域交往很深。考古学界曾给福建各地的古人类基因做了大量检验,发现他们的基因高度接近太平洋岛屿居民的基因。许倬云先生结合了台湾居民的基因情况,以及其他学者研究得出,在上古时期,第二、第三核心区的居民,曾经不断向南迁移,他们把台湾岛作为跳板,陆续进入南太平洋,扩散发展为太平洋西侧海岛上的居民。我们回看最初三个核心区的发展,有一个事件、一个群体、一个地域至关重要。事件是4000年前的地质变化和气候变化,群体是发展水平很高的东夷部落,地域是东夷人南下的中转地江南良渚地区,或者说是长江三角洲一带。东夷人在这里兵分两路,或是沿长江而上,或是沿东南海岸线而下,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新变量。其实,东夷人的迁徙模式,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的中国”有何独特之处。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比黄河流域更好,历史上的中国,如果第一区遭到北方游牧民族重大冲击,华夏集合体的“神经中枢”很快就能向第二区撤退。例如西晋永嘉南渡后,政治中心在长江下游的建康,也就是南京,经济中心在长江中游的荆州,前哨就放在淮河一带,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中北部。如果北方压力更进一步,古人还可以继续撤退到第二区与第三区的交界处,例如靖康之乱后的南宋迁都杭州,这时退而求其次,把长江作为缓冲地带。20世纪日本侵华,南京国民政府撤入第二区的腹地,也就是长江上游地区,一方面把长江中下游作为防线,同时把背靠的第三区作为通道,经过云贵高原连通世界。在东亚棋盘上,华夏棋局所占比例不到一半,仅从规模来说,与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大英帝国相比,并不算大。但中华三个核心区相互倚仗、彼此掩护,用许倬云先生的话说,中国这条“大龙”所压之处,处处是活眼。内部的充实和一致性恐怕是世界独一份的,因此在面对外部重压时,中国总能表现出强大的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对手能将其劫杀。刚才也提到了,中国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作为中国的中国”,也要看到“世界中的中国”。第二部分接下来,我们把三大核心区当作一个整体,看一下中华文明和外部文明的互动过程,进一步思考本书最终要回答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中华文明的韧性那么强?古代中国核心区,有一个长期的互动对象,这就是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民族。这个话题听书解读了很多部著作。在今天这本书里,作者论述了一个不一样的解释,沿着这个思路,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其实,历史上层出不穷的草原民族有一个来源地,这就是今天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旅游手册告诉我们,呼伦贝尔是个水草肥美的地方,但它的意义要比我们想的大得多。两三千年来,呼伦贝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优良牧场,更称得上东亚最好的草原,一波又一波牧民从此出发奔向西南的中原地区,一次次给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制造了压力。请注意这里出现一个位置关系,东北方向是优质的牧场,南方是富庶的农耕区,西方也是牧场,虽然水草不如呼伦贝尔,但地域更开阔。呼伦贝尔曾孕育了匈奴,如果说秦朝开创了古代中国农耕区的统治模式,那么匈奴则是开启了草原帝国的统治模式,大概分这么几步。首先是依附于强大的草原部落,对于匈奴来说,他们最初是抱“东胡”人的大腿。而匈奴人牢牢占据呼伦贝尔大草原,不断吞并周边的小部族,甚至反而吞掉原来依附的东胡人。而随着匈奴人的联盟越来越大,就不能局限于东北草原,而是要扩张。向何处扩张呢?请注意,草原民族兴起后,不一定要南下进攻农耕民族,他们更大的兴趣其实是西方的草场,毕竟他们种不了地,南方对于他们只能是临时性的劫掠地,西方的草场才是首要资源,能维持他们不断吸纳小族群,不断壮大。但当他们离开了东北的呼伦贝尔,向西发展,这块肥美的草场就又会滋养一个新的游牧族群。他们将在日后走上匈奴曾经的道路。这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北方草原民族强大后,南方农耕区面对的其实是两个对手,一个是北方的新对手,还有一个西北方的老对手。比如,匈奴向南向西发展,遭遇汉朝的顽强阻击后,匈奴分裂,一部分西迁,在汉朝西北方向占据了原来月氏人的地盘,在西北方威胁汉朝。而原来的东北草原上,新兴的鲜卑人成为主角,强大起来后,鲜卑人也向西、向南发展,向南的逐渐汉化,建立北魏;向西的也建立了不少政权,比较有名的就是经常被唐朝诗人写进诗里的“吐谷浑”。比如王昌龄《从军行》的第五首“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个模式不断重复,尤其是在唐朝之后,我们总能看到三方角力的场面,比如唐朝一度是,南方唐朝,北方突厥,西北方和西方是回鹘和吐蕃。到宋朝,南方是宋朝,北方辽国、西北西夏。后来变成了,南方南宋,北方金,西北是西辽。哪怕是清朝就是由东北崛起的渔猎民族建立的,清朝前期康熙皇帝也因为西北方的噶尔丹人实实在在的头疼过。顺着这一点,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历史学界有个千古难题,为什么汉朝能抵抗匈奴,西方的罗马帝国却被蛮族击溃呢?很多人会摆出这样的推论,汉朝击败匈奴,匈奴只好向西挤压月氏人,月氏继续向西占了乌孙人的地盘,连锁反应下,罗马帝国成为倒下去的最后一张骨牌,这一系列的“大于号”摆出来,最终的结论是,汉朝的军事能力远远大于罗马。其实,自古以来,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武力差值。古代军事较量,看的就是人口和物资。我们比较一下罗马和汉朝,罗马帝国极盛时地盘和汉代差不多,也就说经济资源差别不大。再看人口,根据历史学家吉本的记载,罗马帝国总人口曾达到1.2亿,汉代人口最多是5000万,这么看汉朝还不如罗马。其实,汉朝之所以能抵御游牧民族,罗马却崩溃了,在于两个文明的组织模式不同。早在周代,中国的治理逻辑就是“天子”为尊,向天子称臣纳贡的就是自己人,自己人以外的都是蛮族,大家要联合起来和他们对抗。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霸主是齐桓公,他的旗号是什么呢?是“尊王攘夷”。具体的行动是什么呢?是“存邢救卫”,帮助邢国、卫国抵御了北方的入侵者。请注意,这个理念贯穿中国古代始终,中华文化区从周代就形成了围绕统治者抱团的局面,中国古人会把战死沙场,抵御侵略者这件事情,看作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行为。这带来极大的凝聚力,影响非常深远。也因此,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进入了帝国阶段,书中把这种文明模式叫作“帝国秩序”。在这种模式下,国家系统面对入侵的隐患,不仅作战时不遗余力,平时也会未雨绸缪,比如《史记》记载,汉代为了能有效抵抗北方的匈奴,不仅用米粮换取北方的马匹,囤积战略物资,还在陕甘宁一带自己养马,就是为了追求战略资源的更加稳定。再看罗马帝国,尽管罗马帝国人口很多,军人比例也远高于以农耕为主的汉朝。但罗马帝国的人口结构在不断变化,一批军团对外战争,成功了就不回来了,需要新的兵员补充本国人口。这导致,罗马兵团每次出兵的规模相对稳定,大概就是两个兵团,每个兵团十个联队,一万多人,其中包括一千多的骑兵。因为根据经验,每次出动一万多人,这场仗基本就稳了。也因此,导致罗马帝国看似有高贵的罗马皇帝,其实各个将军才能带领士兵获得财富,更得人心。结果是军事力量很难黏合,面对蛮族骑兵,罗马帝国的瓦解速度就会相当快。我们顺便说一下给罗马帝国带来压力的蛮族。来自东方的压力传导是一波又一波的,所以最终抵达欧洲,在莱茵河、多瑙河北面落脚的蛮族人,也基本是以自己的族群为单位迁徙、作战、生活的,周边的其他蛮族,要么是自己打败过的,要么就是打败过自己的,总之互相保持警惕,融合是不可能的。也因此,从罗马帝国灭亡起,欧洲的基本社会单位就是族群,再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帝国。许倬云先生把这种文明模式,称作“民族体制”。我们说回中国,中国古代的政治模式之所以有弹性,只是凝聚力强、能调集资源一致对外,这还不够。中华文化的韧性还体现在,它能吸纳、同化外部因素。所谓“征服者被征服”,很多强大的游牧民族,虽然打败了中原人,但还是被中原文化同化了。这个理论,我相信你听过很多次了。许倬云先生也曾在他的《说中国》中提到,“中国”不是政治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只要认同中华文化,就可以融入这个群体。关于这个已经不是很新鲜的观点,我们就不炒冷饭重复解释了。相比较于观点,更有趣的其实是细节。这本书结合历史地理学,介绍了中华核心区的五条对外连通的动脉,从地图上看正好是五条弧线。第一条弧线是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呼伦贝尔,沿着西伯利亚森林向西抵达高加索山下。在这个大弧形内部,游牧族群可以选择融入南方农耕区,或是去西方闯荡。另外,西方的基督教也是沿着这个弧线传入的。第二条弧线的起点是山西北部的雁门关,战国的李牧、汉代的李广、唐代的薛仁贵、宋代的杨业,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在这里挥洒青春和热血。从雁门关向西,经阴山向北到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