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政治(上课)_第1页
北宋的政治(上课)_第2页
北宋的政治(上课)_第3页
北宋的政治(上课)_第4页
北宋的政治(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一篇:历史的年轮第二篇:浪花淘尽英雄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史称: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开封宋北宋统一方向:由南向北结果: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央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加强中央集权第三篇:安邦治国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一、加强中央集权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2、控制调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兵权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加强中央集权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权、财权)1、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三年一换、频繁调动;2、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中控税收;4、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材料研读: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实行监督。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带兵打仗处处受到束缚,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武将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二、重文轻武政策1、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3、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阵图”行军布阵4.发展文教事业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的发展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创立殿试。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文轻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