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片写景的短文,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顽石,被描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不由得使人惊叹黄山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二、教学目标1.认识“、名、景、区”等生字,会写“南、部”这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有哪些著名的石头,学习1、2、3段。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4.能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好像”说句话5.知道并喜爱黄山的奇头,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三、教学重点1.认读15个会认字,掌握3个会写字。四、教学难点1.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妙,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2.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黄山图片)同学们,国庆假期刚刚结束,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也有很多同学因为疫情没有出去,今天李老师要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去我国著名风景区---黄山看一看。(课件播放)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千奇百怪、形态万千,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和老师一起读课题,9《黄山奇石》二、初读黄山奇石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范读)注意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学习生字课文读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一类字,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跟老师读一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齐读。一类字同学们牢牢地掌握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二类字,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跟老师读一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齐读。3.学习多音字“都”字四、学习第一段。1.出示课文第一段,理解南部、尤其。2.自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边读边动手圈画出: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五、学习第二段1.课文介绍了这么多奇石,它们到底“奇”在哪里?2.(课件)你能猜猜这是哪块奇石吗?(仙桃石)从哪里能感受到“仙桃石”的奇特呢?3.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像桃子已经很奇怪了,还竟然能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实盘上,真是太奇妙了。4.同学们,作者把仙桃石比作大桃子,这样一比,石头的样子就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多么奇妙呀!你能仿照这句话,用好像说个句子吗?5.再读,感受仙桃石的奇妙。六、学习第三段1.出示学习第三段,观猴子观海“奇”在哪?先自读,然后和同桌交流。2.(一)从动词感受猴子的有趣,并做动作读孩子观海的有趣。4.从“云海”入手,理解“陡峭”猴子天性顽皮好动,可这只猴子出奇的安静,它在看什么?原来被翻滚的云海吸引了。猴子怎么能望到翻滚的云海呢?“陡峭”是什么意思,像这样山势高,坡度陡,直上直下的山,就叫做“陡峭”。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从上往下看的云,就像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上下翻滚,太壮观了。4.请你们想象着画面再来读一读有趣的猴子观海吧!5.师:多么有趣的猴子观海呀!你能看着图片,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了“仙桃石”的奇妙“猴子观海”的有趣,让我们再来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吧!七、学写生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先读一读,请大家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我们可以根据结构给它们分类。我们看“部”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对,加一加,换一换,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老师给它编了一句小口诀,站着说话耳朵听,是不是很有意思!那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宽窄相当,左部“立”大,“口”小,双耳旁共两画)来,伸出手指,我们一起写一写。(点击视频)好,记住了吗?3.同学们看南和此这两个字,大家观察这两个字在结构上都有什么特点?你们真了不起,对,它们都是上下结构,南,上小下大,些,上大下小。4.南:5.些:6.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把这两个字描红一个,写两个。写完后根据三星评价同桌互评。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开始吧!(音乐)小结: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我们刚欣赏完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的奇特之处,还有更有趣的“仙人指路和著名的“金鸡叫天都”我们下节课再欣赏。八、作业:这是本课的作业,回去试着背诵第二至三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把奇石介绍给家人听。学情分析在本案例中,我对所教的学生特征按照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如“对象只有八、九岁”属于基本特征,“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黄山奇石》兴趣极浓”属于学习风格,具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所以理解黄山石神奇在哪里并不感到困难,但仿造文中段落结构,创造性描述“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和“天狗望月”这几块石头的样子有一定的困难,属于初始技能的分析,故留到第二课时学习。《黄山奇石》效果分析上完本课后,孩子们认识了“名、景、区”等生字,会写“南、部”这2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有哪些著名的石头;能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知道并喜爱黄山的奇头,激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黄山奇石》教学反思《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奇石的奇妙。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山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更准确、更直观。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图片,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知文字与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是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我带领学生理解了“南部”“尤其”这两个重点词语,但在这一段与学生互动较少,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段后,对文本只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抓住了“尤其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进行下面的教学,突出黄山奇石是黄山最突出的景观。在进入第二段阅读时,我提出了“黄山的这些奇石”都奇在哪儿呢?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一个板块式的问题,然后,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且能较准确的抓住文章的关键字。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今后要加强指导和积累。《黄山奇石》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课文中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黄山奇石》测评练习一、给下面的生字注音。闻神省景秀二、按拼音写词语。(EQ\*jc0\*"Font:仿宋"\*hps22\o\ad(\s\up21(nán),南)EQ\*jc0\*"Font:仿宋"\*hps22\o\ad(\s\up21(bù),部))(EQ\*jc0\*"Font:仿宋"\*hps22\o\ad(\s\up21(yì),一)EQ\*jc0\*"Font:仿宋"\*hps22\o\ad(\s\up21(xiē),些))三、说一说,把句子补充完整。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落在()。在一座(),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一动不动地(),望着(),这就是有趣的()。《黄山奇石》课标分析1、关于识字写字: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2、关于阅读积累: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药与中老年健康
- 2025年玻璃、陶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在线学习计划
-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关键职责
- 幼儿园班主任职责与亲子活动策划
-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与实施
-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与策略
- 人工智能在媒体与传播行业的应用
- 护理年度工作目标
- 农业测绘项目技术措施研究
- DL-T5418-2009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巩固)
- 2024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旅游概论(刘伟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类“十二五”示范教材) 全套课件(上)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共35张)
- 贵州省情知识考试总题库(含答案)
- 女职工权益保护
-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岩锚梁砼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仪容仪表礼节礼貌培训(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