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共2学时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掌握性别角色的定义,领略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能力目的:掌握社会性行为的概念,理解形成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情感目的:理解学前期独生儿女社会性的发展的特点重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特点,社会性行为的概念难点男女双性化与教育教学后记性别行为发展有和学生日常理解背离的理念,因此通过谈话法,让学生接受新理念,并结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功”的案例协助理解,学习效果较好。亲社会行为好理解,因此用实例分析即可,下次注意减少解说亲社会行为的时间。攻击性行为重要是结合“小人国”视频中的迟亦洋的攻击性行为分析,直观教学效果好。第1学时教学任务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重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特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难点男女双性化与教育课型新授课教学办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具授课日期6月23日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一、性别差别二、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三、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第四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小朋友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为什么男孩儿喜欢运动性游戏,喜欢车等男性化玩具为什么女孩儿喜欢安静型游戏,喜欢娃娃等女性化玩具【新授】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一、性别差别1.身体、动作和感觉的发展方面女:身体、神经;男:肌肉、肺、心2.认知发展方面女:语言;男:空间3.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方面男:攻击行为,对成人指导更为多样化4.特殊发展方面男孩儿容易出现学习问题、阅读困难、言语缺点、情绪问题。二、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性别角色:是指作为一种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宜的行为的总和。(一)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1.懂得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幼儿对别人的性别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精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大概到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精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有了某些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能明确分辩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步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接受多个与性别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较好。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开始认识到某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但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体现出刻板性,如一种男孩玩娃娃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等。三、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例如,普通男孩在全部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则更喜欢玩具娃娃或柔软的玩具。幼儿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2岁的女孩体现出更喜欢与其它女孩玩,而不喜欢跟男孩玩。2岁的女孩对父母或其它成人的规定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规定的反映则更趋于多样化。2.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1)游戏活动爱好方面的差别。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加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2)选择同伴及同伴互相作用方面的差别。幼儿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极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通过规则协调。(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别。在全部文化中,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照看比她们小的婴儿感爱好,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四、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对幼儿性别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生物因素重要是性激素(荷尔蒙),研究发现,在胎儿期雄性激素过多的女孩,在抚养过程中即使按女孩来养,但仍然含有典型的假小子的特性。她们喜欢消耗较多精力的体育活动,在幼儿期也不喜欢玩娃娃。2.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如孩子出生后,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房间的布置、玩具的选择、衣服的式样与着色的安排等,都是根据孩子的性别决定的,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加,父母就更加明显地用男孩或女孩的行为模式来约束自己的孩子,如男孩就应当勇敢、像个男子汉,女孩则应当温柔、文静等。(2)父母是孩子的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五、男女双性化与教育男女双性化,指一种人同时含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性。某些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因此,在幼儿早期开始就要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幼儿教育,但是分强调性别差别,适宜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第四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幼儿社会行为的形成下述行为是亲社会行为吗?1.给侍应生较多的小费以期留下较好的印象2.慈善捐款200元3.有人落水,某人跳下去救人4.解放军战士抗洪抢险定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协助或打算协助其它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体现:分享、合作、忍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道德认识、道德体验移情道德情感同情心、羞愧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映(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行为(二)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涉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和同伴互相作用。3.移情。移情指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造成亲社会行为的最根本的、内在的因素。二、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一)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出现时间:出生后的第一年举例:1.如对别人的困难表达或作出哭泣的反映。(小蜗牛的故事)2.1岁半的小朋友中将玩具出示或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是很常见的行为。(二)分享行为的发展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1)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不会均分到会均分。(2)5~6岁时分享水平最高,慷慨行为的增多。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均等—均分;一件—慷慨;递增—下降3.人手一份有多出时,将多出的那份分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则不被重视。4.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映也不同5.食物:均分不不大于慷慨;玩具:慷慨不不大于均分(三)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别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宜的引导和教育。【作业】1.()是小朋友健全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小朋友发展的三大方面。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B.爱好的发展C.同伴关系的发展D.社会性发展2.()是指小朋友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A.广义的亲子关系B.狭义的亲子关系C.有差别的社会性关系D.无差别的社会性关系3.幼儿能懂得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普通在()。A.1-2岁B.2-3岁C.3-4岁D.4岁后来4.小朋友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的()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5.孩子认为“男孩穿裙子也较好”,这里反映的小朋友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是()。A.懂得自己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无法判断,由于这是每一阶段都可能出现的问题6.学前小朋友性别角色发展的第三阶段特点是()A.开始懂得自己的性别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7.普通不会影响学前小朋友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A.社会生活环境B.小朋友日常的生活环境C.移情D.遗传基因8.(),称为移情。A.从别人角度来考虑问题B.协助别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C.与同伴协同完毕某一活动D.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先满足对方9.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A.与生俱来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D.在同外界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10.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1.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因素重要是()A.楷模B.强化C.父母的处罚D.挫折12.亲子关系普通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A.放任型B.溺爱型C.保护型D.包办型13.“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别性14.下列哪一项是最佳的依恋类型()A.回避型B.安全型C.对抗型D.迟钝型15.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提问导入激发爱好教师解说举例分析举例分析举例分析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概念图示分析法(举例、讲授法)案例分析验证知识点实例分析第3学时教学任务第五节攻击性的发展重点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特点难点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特点课型新授课教学办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具授课日期6月15日第五节攻击性的发展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1.为了玩具和其它物品而争执、打架。2.身体的攻击,而非言语的攻击3.性别差别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父母的处罚2.楷模3.强化4.挫折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幼儿园》思考: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有什么特点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哪些因素?【新授】第五节攻击性的发展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重要体现为为了玩具和其它物品而争执、打架。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别。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父母的处罚。由于父母的处罚本身就又给幼儿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楷模。(二)大众传输媒介(楷模)。电视、电影人物的经历会使许多幼儿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有段。(三)强化。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四)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因素重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碰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一种受挫折的幼儿很可能比一种心满意足的幼儿更具攻击性。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有一次,我在客厅和人说话,糖糖好几次粘过来都被妈妈推开了:“乖,妈妈和阿姨有事情要说,糖糖能够到院子里和小朋友们玩去。看,那么多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啊!”不一会儿,糖糖把皮皮打哭了,我不得不中断谈话,跑出来安慰皮皮,批评糖糖。我刚坐下,糖糖又把芸芸弄哭了。他不停攻击小朋友们,我不得不送走客人,简直是糟透了。巍巍很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奥特曼的游戏。巍巍举起塑料“宝剑”向小伙伴儿鹏鹏挥过去,嘴里嚷着“我是奥特曼,我的宝剑最厉害。”鹏鹏立刻举起“激光炮”反击。“我是变形金刚!”刚开始,两人只是“武器”上的交锋,但很快便拳脚相向,扭打到一块儿了……【作业】通过下列两个案例的比较,你觉得哪位家长的做得倡导?为什么?两种不同的做法对小朋友的社会性行为有什么影响?案例1炎热的夏天,一家四口开着家庭小轿车出去游玩。在回家的路上,一对4岁左右的双胞胎男孩觉得口渴了,父亲将车停了下来,给他们买了一大杯雪碧。当两个孩子与父亲一起捧着饮料时,父亲问两个孩子:“应当先给谁喝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过教师指导复习咖啡师试题及答案
- 孕妇五色标识管理
- 二零二五版培训讲师聘用合同书
- 商务秘书地址托管协议及其重要性二零二五年
- 苗木场租地合同范例
- 介绍费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四人合伙股东协议书
- 离婚协议范例
- 二零二五版个人欠款分期还款协议书
- 股权对外转让协议书
- 2024医疗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清单(试行)学习课件
- 通信光模块基础讲解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
- 山东省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一模、二模)试题知识点训练:电磁学(多选题)
- 勇毅前行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业务跟单流程课件
- 学生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拓展
- 水稻的需肥规律
-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