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上了几个相同数连加这一内容,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乘法的知识,只是没有经历系统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沟通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利用微课介绍乘号的来历,巩固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求相同加数和的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便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感。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难点: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看,这位魔术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动图)二、探究新知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收集哪些数学信息?生:8串葫芦,每串5个;3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收集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个葫芦?生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师小结: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咱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的价值。咱们就先来研究这个葫芦的问题,好不好?这个问题,谁能列算式解决?学生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小组内交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预设:5+5+5+5+5+5+5+5=40(个),问学生是几个几相加?师生共同数一数,有8个5,加深“几个几”的印象。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预设:5×8=40(个),8×5=40(个)。师评:咱们齐心协力,找到了这么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在课堂上没出现过这样的方法,你知道这种运算方法叫什么吗?叫乘法。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乘法。学生上台指着说说5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在图中指数8个5。师:8个5相加,就是8×5或5×8,沟通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同位互说,多人说,师总结:5表示一串有5个葫芦,8表示有这样的8串,8个5相加就是8×5或5×8,而且我们看,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要——简便。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师:我们要深入地了解乘法,先要知道它们的名字吧?它叫做“乘号”,读时只读一个字“乘”。乘号左右有着相同的名字,都叫“因数”,最后的结果,一个字“积”。一起读乘法算式并提问:5×8,8×5都表示几个几相加?乘号像什么?生:像叉号,又像加号!师:对!其实呀,乘号和加号之间还有着紧密的重要的联系呢!咱们来看看!(播放微课《乘号的来历》)。在课中操中巩固几个几和乘法算式的联系。老师今天带来了个宝贝,你仔细听,老师敲得可是有规律的哟!(击鼓)请小记录员上黑板记录鼓点。师:刚才的鼓声,你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2+2+2=6。师问:这里有几个几?生:有3个2。师问:用乘法算式表示呢?生:2×3,3×2。师生再做一组游戏,敲3组每次敲3下,快速说出有“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最后全班一齐拍手表示出算式3×3。师:掌声送给你们自己,表扬你们认真听讲,表扬你们爱动脑筋。三、练习巩固任务单第一题,解决例题中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鸟,集体订正,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能自己说出:4个3相加就是4×3或3×4。任务单第二题,3+3+3+3=□×□,7+7+7=□×□,5+5+5+5+5+5=□×□,6+6+6+6+6=□×□,学生能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描述:4个3相加是4乘3;6个5相加是6乘5,3个7相加是3乘7,5个6相加是5乘6。任务单第三题,把没画出的补全,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师再问:2×4表示几个几相加?生:2×4可以表示2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2相加。四、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太棒了,今天咱们学了乘法,你觉得乘法和咱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有关系呀?对!同学们的感觉真好,你能说说他们有什么联系吗?其实乘法是特殊的加法,就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就像咱们学的8个5相加,就可以写成8×5或者5×8,所以同学们,学了新知识,不要忘了旧知识,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今后我们可以运用乘法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教后反思】我讲“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分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由学生喜爱的变魔术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放手让学生列式,大多数学生可列出算式“5+5+5+5+5+5+5+5=40”,个别学生能直接列式“8×5=40”和“5×8=40”,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列算式一一展示,学生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算式后发现,后两种比较简便,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第二,学生上台指数,明确了在加法算式中,8表示有8串葫芦,5表示一串有5个葫芦,8个5相加就是8×5或者5×8,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沟通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三,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利用微课介绍乘号的来历,乘号是由加号演变而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第四,课中操环节,老师有节奏地击鼓,一名学生上台记录鼓点,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老师追问,这是几个几?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继续巩固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五,巩固提升环节,从解决例题中“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到“将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到画图表示2×4和3×5,层层递进,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熟练运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最后全课小结时,师生一起回顾了本节课教学过程,对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优点:1.学生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节奏紧凑。2.学生发言后及时追问小结,问题意识较强,在不断追问中深化本节课重难点。我设计多次学生评价学生环节,生生互动是高效且有趣的群体学习过程,学生的展示与点评,质疑与讲解,分析与归纳都是思维的碰撞。3.有效沟通几个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设计的三个练习有针对性,层次分明。能够关注全体学生,评价性的语言比较多,旨在让学生有获得感。不足:1.新课讲授环节,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和问题列式:5+5+5+5+5+5+5+5=40,5×8=40,8×5=40,教师板书后得出结论——乘法更加简便。学生对此感触不深,这一环节如果改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列式2串葫芦一共多少个?(5+5=10)3串呢?(5+5+5=15)4串呢?(5+5+5+5=20)8串呢?(5+5+5+5+5+5+5+5=40)那20串呢?……让学生自己意识到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加数越多,写起来越“麻烦”而急于寻找更简便的表达方式,可能效果更好。2.没有找准生长点。我设计让学生在图中找找5×8=40这一乘法算式的5在哪儿,8在哪儿……主题图是加法的生长点,而乘法的生长点应是加法。所以应该在加法算式5+5+5+5+5+5+5+5=40中找5和8在哪里,分别表示什么。3.课堂中部分语言比较啰嗦,可以再简洁些。微课介绍乘号的来历用时稍长,可以稍作删减。学情分析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乘法的知识,只是没有经历系统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沟通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利用微课介绍乘号的来历,巩固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效果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节奏紧凑。学生发言后及时追问小结,问题意识较强,在不断追问中深化本节课重难点。我设计多次学生评价学生环节,生生互动是高效且有趣的群体学习过程,学生的展示与点评,质疑与讲解,分析与归纳都是思维的碰撞。但在新课讲授环节,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和问题列式:5+5+5+5+5+5+5+5=40,5×8=40,8×5=40,教师板书后得出结论——乘法更加简便。学生对此感触不深,这一环节如果改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列式2串葫芦一共多少个?(5+5=10)3串呢?(5+5+5=15)4串呢?(5+5+5+5=20)8串呢?(5+5+5+5+5+5+5+5=40)那20串呢?……让学生自己意识到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加数越多,写起来越“麻烦”而急于寻找更简便的表达方式,可能效果更好。这节课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沟通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利用微课介绍乘号的来历,巩固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学生很感兴趣,听鼓声和巩固提升环节,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可见学生对本课掌握得较好,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一学段中计算教学关于整数乘法计算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对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乘法来源于加法而加法分为相同加数相加和不同加数相加两种情况,体会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从而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义。评测练习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加法算式:4+4+4=(只)()个()写成乘法算式:×=(只)或:×=(只)填一填。3+3+3+3=×()个()5+5+5+5+5+5=×6+6+6+6+6=×7+7+7=×3.把没画出的补全。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讲“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分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由学生喜爱的变魔术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放手让学生列式,大多数学生可列出算式“5+5+5+5+5+5+5+5=40”,个别学生能直接列式“8×5=40”和“5×8=40”,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列算式一一展示,学生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算式后发现,后两种比较简便,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第二,学生上台指数,明确了在加法算式中,8表示有8串葫芦,5表示一串有5个葫芦,8个5相加就是8×5或者5×8,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沟通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三,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利用微课介绍乘号的来历,乘号是由加号演变而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第四,课中操环节,老师有节奏地击鼓,一名学生上台记录鼓点,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老师追问,这是几个几?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继续巩固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五,巩固提升环节,从解决例题中“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到“将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到画图表示2×4和3×5,层层递进,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熟练运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最后全课小结时,师生一起回顾了本节课教学过程,对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优点:1.学生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节奏紧凑。2.学生发言后及时追问小结,问题意识较强,在不断追问中深化本节课重难点。我设计多次学生评价学生环节,生生互动是高效且有趣的群体学习过程,学生的展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