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哲学之路_第1页
尼采的哲学之路_第2页
尼采的哲学之路_第3页
尼采的哲学之路_第4页
尼采的哲学之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尼采的哲学之路

哲学家无法避免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死亡的思考。叔本华如此,尼采同样如此。“上帝死了”,人们无须再根据往日的清规戒律来束缚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可以凭借“酒神精神”、“权力意志”、“超人哲学”去超越自我。然而,“上帝死了”,人们不仅失去了生前的规范,而且也失去了死后的寄托。因为即便是“超人”终不免一死,而死后的归宿又在哪里呢?倘若人们超越不了生死的界限,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自我超越都将是极为有限的;倘若人们超越不了生死的界限,那么尼采又有什么权力去改造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呢?因此,作为基督教的叛逆者,尼采想去彻底实现自我超越,就不仅要重新安排自己的现世,而且要重新解释人类的来生;即不仅要解释活着应该怎样,而且要解答死后将会如何。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思索,尼采终于对此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所谓“永恒循环”的宇宙观。——“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然而,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而所有的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候以及我。那存在的永恒之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在沙漏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P230)——“我在那一瞬间化为乌有,灵魂也和肉体一样速朽,但是因果之纽带携带我循环——它将再度创造我!我只能属于永恒循环的因果。我与这太阳、这地球、这鹰、这蛇一同再生——但这并不是全新的、更好的或类似的生命,而只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重复着自己原有的生命,我与最伟大和最渺小的事物共同实现着永恒的循环!”(P247-248)——“唉,人类永恒循环,渺小的人类也永恒循环!”(P246)——“万事万物来而复返,存在之轮永恒旋转。万事万物死而复生,时间之轮永远运行。万事万物毁而重建,宇宙的形式不断再现。万事万物合而又散,惟一真实的是永恒的循环。”(P244)在尼采那众多的理论和学说中,“永恒循环”的思想所受到的非议最多,人们常常把它同“历史循环论”、“宗教轮回思想”等同起来,认为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反历史、反科学的神秘主义观点,是古印度“凤凰涅”和古希腊“生之大年”思想的翻版。但是,持这种批判态度的人们似乎忽视了产生这种思想的两个关键性的条件:第一,尼采并不是生活在蒙昧无知的上古时代,而是生活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尼采是否可能全然不顾科学实践的已有成果而去追随一种显然落伍的观点呢?第二,尼采并不喜欢神学目的论,而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作为一个一向蔑视上苍的宗教破坏者,尼采是否可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追随一种显然荒谬的信仰呢?显然,如果忽略了这两个因素,那么我们对“永恒循环”思想的批判就很可能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的确,尼采并不否认,“永恒循环”说的产生,在灵感上曾受益于东方传统的“凤凰涅”神话和西方传统的“生之大年”学说(P247),然而这种灵感上的受益并不等于理论上的照搬。在他看来,这些神话和学说之所以有价值,不在于它们可以从神学的角度加以利用,而在于它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加以改造。从他的哲学立场来看,既然没有一个上帝式的主宰存在,那么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不可能像目的论者所说明的那样,是一种合乎理性的设计的结果;而应该象机械论者所解释的那样,是一种物质材料的偶然组合。地球、人类以及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这种偶然组合的结果。这种组合导源于物质世界的不断运动,同时也将毁灭于这种运动自身。因为在“权力意志”的推动下,永远奔腾的物质大潮绝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所以从现象上看,世界除了无休止的运动、不断间的变化之外,再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在其自身的运动中就不可能发生任何重复了。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物质的运动是无目的、无理性的,所以按照概率论的原理,重复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在无限的过程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分解和组合,在这种分解和组合的形式中,尽管完全重复的可能性是极小极小的,但这种可能性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尽管每一次重复的时间相隔是极其漫长的,但作为一种信仰则又是可以期盼的。这就像孩子们玩的万花筒,每转动一下,筒中的玻璃碎片就有着新的组合,并构成新的图案。这图案是复杂的、奇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而是很难重复的。但是,只要我们不厌其烦地、坚持不懈地转下去,我们便有理由相信,同样的图案总会出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才坚持认为,这地球、这人类,以及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个体,总有一天还会出现。——“你们知道‘世界’在我看来是什么呢?我可以在我的镜子里把它指给你们看吗?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匹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住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一份家当,没有支出和亏损,也没有增益和收入,为‘虚无’所包围,以此为自己的界限,不缩减、不浪费,也不无限扩张,而是作为一定的力量被放在一定的空间中,却非放在‘空空如也地’存在于某处的空间中,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或各种力量浪潮的会演,亦多亦一,此起彼伏;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海洋,永远在流转易形,永远在回流,无穷岁月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静的、最硬的、最冷的涌向最烫的、最野的、最自相矛盾的,在这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是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是一种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迁化……。”(P23)在这里,尼采显然要在传统的神学信仰破灭之后,给世界以一种新的“科学的解释”,而这种“科学的解释”,本身又可以满足信仰的需求。这种“科学的解释”是否科学,我们暂且不论,然而它至少不像过去那些批判者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大约与尼采创造这一学说的同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看法:——“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P453-454)——“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只有在我们的地球年代不足以作为量度单位的时间内才能完成它的轨道,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生物的生命的时间,正如生命和自我意识在其中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非常狭小短促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百万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造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无数的有机物一定产生和灭亡,然后具有能思维的脑子的动物才从它们中间发展出来,在一个短时间内找到适于生活的条件,然后又残酷地被消灭,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P461-462)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恩格斯之手,这也许是那些“永恒循环”说的批判者们始料不及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有人会改口说,这一学说并非宗教神秘主义的观点而是科学的世界观了。但是请记住我们的教训!在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之前,对任何人的任何思想都不要急于下结论。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宇宙运动的宏观假说,“永恒循环”的观点至少必须符合两条科学原理才能成立:一个是数学上的概率论原理,另一个是物理学上的热力学原理。从概率论的角度上看,“永恒循环”现象的出现有赖于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宇宙间的物质在总体上是给定的;第二,这些物质活动的空间在总体上也是给定的;第三,这些在有限空间中的有限物质在运动的时间上是无限的。这就如同我们上面所举的那个例子:万花筒中的彩色玻璃渣无论再多,总还是有限的;而这些玻璃渣分解组合的活动空间在几块镜子的包围下,也同样是有限的;在这两个有限的前提下,只要我们无限地转动万花筒,图案的循环现象必然会以随机的形式出现。但是问题在于,宇宙不是万花筒,物质也不同于玻璃渣,在我们的理解和信念中,这二者本身也都是无限的。无限的物质在无限的空间中进行无限的运动,其重复出现的概率在分母上便不再是一个相当大有限数字,而是一个无限大的数字了。这样一来,万花筒被打破了,“永恒循环”的假说也被打破了。然而退一步讲,假使物质以及运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假使太阳系或者银河系相对于其他外在空间是隔绝的、封闭的,那么“永恒循环”的假说是否就能成立呢?讨论这一问题,不仅要涉及到数学上的概率论原理,而且要涉及到物理学上的热力学原理。显然,“永恒循环”说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定律告诉我们,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是守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有形式的改变而没有本质的变化。按照这一定律,“永恒循环”说似乎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却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与能量是守恒的,但其转换的总体方向却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部,只有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而全部的能量转换在总体方向上,却只能朝着这一状态不可逆地进行,从而使熵量不断增加,最后达到僵死的“热寂”状态。这一定律表明,对于一个有限的封闭系统来说,其内部的物质运动不可能是永恒的,从而时间也必然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假设物质及其运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却同样无法得出“永恒循环”的结论,因为这种假设的建立,是以否定时间的无限性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假使太阳系、或者银河系相对于其他外部空间是封闭的,那么其内部的物质运动便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它们总是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热寂”的平衡状态不断演进,使熵量不断增加、惰性不断增强,最后直至这一系统的死亡、时间的停滞。再回到我们刚才的比喻中来,万花筒中的彩色玻璃渣只有在不断地旋转之中才可能出现完全重复的图案,但现在却没有一只手来维系“宇宙”这一大的万花筒无休止地旋转下去,因为这一“宇宙”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已经在我们的假设中被割断了。总之,如果我们从概率论和热力学的角度来同时考虑这一问题,“永恒循环”学说便面临着这样一种悖论:如果我们假设时间是无限的,也就必须假设物质以及运动空间是无限的,那么无限的物质在无限的空间中进行无限的运动,其重演的必然性是不存在的。反之,如果我们假设物质及其运动的空间是有限的,也就必须假设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有限的物质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有限的运动,其结果不可能产生“永恒循环”,而只能导致“热寂”状态。当然了,上述假设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归谬法,如果按照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宇宙膨胀理论”来解释“永恒循环说”,也同样是不能接受的。回到尼采这里,“永恒循环”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不如说是一种信仰,是用科学所支撑的信仰。现在其科学的价值既已被否定,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信仰的价值。海德格尔曾经指出:“永恒循环”与“权力意志”有内在紧密的统一性,忽视“永恒循环”,就不能全面理解“权力意志”的形而上学意义。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是很有见地的。我们知道,尼采哲学是对叔本华唯意志论的改造,在承认“意志”的本体性、非理性的问题上,二者原本是一致的,关键的不同在二者的立足点上。叔本华在承认宇宙,乃至人的本质是“意志”的前提下,却又因为“意志”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欲望与烦恼,而要站在人的立场上将“意志”否定掉。因此,他的整个哲学不仅是悲观的,而且是消极的。尼采也承认“意志”会给人们带来残酷的毁灭与不幸,但他却不从个体人的角度出发对“意志”进行叔本华式的“控诉”,而是从“意志”本体的立场出发,让人们欣赏乃至玩味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幸,让人们在破坏之中感受到宇宙生命的力度,在毁灭之中体验到权力意志的永恒。因此,他的整个哲学虽然是悲观的,但却是积极的。显然,这种立场上的转移要求精神上的超越,即要求人们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情感上都能超脱现实人生的有限束缚,而站在宇宙意志的角度去进行价值判断。但是,人生毕竟是有限的,要使人真正超越有限的生命去考虑问题,就必须在有限的生命之外去寻找无限的寄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需要“永恒循环”这一信仰,并把它称之为“肯定生命的最高公式”。在尼采看来,这个永远在自我创造、自我毁灭的酒神世界,就如同一场永远激运人心的悲剧,其主人公就是那不知疲倦的“权力意志”。它在创造中毁灭,又在毁灭中创造,在永恒的循环之中证明着自己、实现着自己、超越着自己。同时,它“也就是人类所曾获得的最高肯定方式”(P76),是“上帝死了”之后,人类可以求得不朽的惟一证明。“啊,我怎能不渴望永恒和结婚戒指——那代表着循环的戒指?”“一切更新,一切永恒,一切关联、纠葛和彼此亲合,啊,这样你们才会爱恋这个世界,——你们是这世界永恒的成员,你们永远地爱恋这世界,甚至你们对灾难说:从此去吧,但要再来!因为快乐要求着——永恒!”“一切快乐都渴望着万物的永恒,它渴望着蜂蜜,渴望着酒糟,渴望着沉醉的午夜,渴望着坟墓,渴望着墓旁流泪的慰藉,渴望着黄金般的晚霞——有什么不是快乐所渴望的呢?那是比一切的灾难更焦渴,更操心,更饥饿,更恐惧,更神秘:它渴望着它自己,它嚼食着它自己,循环的意志缠绕着它,——它渴望爱,它渴望恨,它过于丰富,它赠与,它抛弃,它乞求别人与它争夺,它感谢那些掠夺者,它需要被仇恨,——快乐是如此的充裕,以至于它渴望灾难,渴望地狱,渴望仇恨,渴望羞辱,渴望残酷,渴望整个世界——啊,对于这个世界,你们有着深深的理解!……快乐渴望万物之永恒,渴望那深沉而沉奥的永恒!”(P363、257、364)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有了“永恒循环”的精神寄托,“酒神精神”才会显得如此之放达,“权力意志”才会显得如此之蛮勇,“超人哲学”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