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的美学意蕴_第1页
温柔敦厚的美学意蕴_第2页
温柔敦厚的美学意蕴_第3页
温柔敦厚的美学意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柔敦厚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研究领域,“温和、温柔、厚重”是一个具有深刻影响的提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概念。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尽管不同时代对于“温柔敦厚”存在诸多不同的理解和论评,但将这样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作为中国“中和”美学观的典型性表述是颇为恰当的。一“温柔开展诗教”的原则,从社会引入诗学或者文艺美学“温柔敦厚”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的《礼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经解》)对于“温柔敦厚”,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故云深于《诗》者也。”(《经解》)由此可知,“温柔敦厚”最初谈的并不是《诗》本身,也未涉及诗歌创作或文艺美学,而是在德育的层面上论述《诗》的教育作用和教育效果,具有伦理学和礼学教育的意义。在《礼记》中,“温柔敦厚”起初只是被作为《诗》教的一种功能,即通过《诗》来提高人们的修养,培育人们的性格,规范人们的言行,使之在《诗》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形成温和宽厚的性情、温文尔雅的谈吐和善良淳朴的品质。在这种意义上说,“温柔敦厚”集中体现了儒学“诗教”的效果,即那种基本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理想人格。但从历史上看,“温柔敦厚”这一诗教原则不仅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而且在教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诗学思想。元代虞集曾说:“圣贤之于诗,将以变化其气质,涵养其德性,优游厌饫,咏叹淫泆,使有得焉,则所谓‘温柔敦厚’之教,习与性成,敦几学诗之道。”也就是说,对于“温柔敦厚”,人们能够从原有的“诗教”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诗学”的路途上,伦理学层面上的“温柔敦厚”可以逐渐发展成为诗学或文艺美学的基本原则。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之本也。有温柔敦厚之性情,乃有温柔敦厚之诗。”(P2378)人的性情会制约和影响其文学创作,民族审美心理与作家创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和辩证的联系。一个地方具有温和宽厚的民风,这个地方的诗歌作品必然有着温和宽厚的风格。仍以孔子为例,他将“温柔敦厚”作为“诗教”来加以倡导,这其实正是孔子中庸思想在文艺观上的反映。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八佾》)在孔子看来,《诗经》表达的是无邪的思想、纯洁的情感和适宜礼教的道德。《关雎》作为三百首《诗经》的首篇,具有典型的温柔敦厚的风格。孔子赞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是因为这首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关雎》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当男主人公“君子”向女主人公“淑女”求爱而不得时,产生了悲哀的情感,但并不过度,仅仅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即“哀而不伤”。当他求得“淑女”准备迎娶时,产生了欢乐的情感,但也不过度,只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即“乐而不淫”。按照孔子的审美要求,无论是抒发乐情还是哀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即应当符合儒家礼教的规范,体现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征引孔安国的注解说:“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八佾》)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也。”(《序》)也就是说,温柔敦厚的诗歌,应当做到快乐而有节制,悲伤却不伤害身心,在情感与理智之间达到一定形式上的平衡。孔子倡导以“温柔敦厚”为核心的中和美的诗风,即使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评的诗篇,也应当采取“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努力表现出含蓄深沉的艺术格调。对于统治者的苛政和过失,诗人也可以发出自己的“怨刺”,但应当本着“温柔敦厚”的原则,“主文而橘谏”(《关雎》),也就是说,应当采取含蓄的言辞和委婉的手法来加以表达,即如《毛诗序》所说的,“发乎情,止乎礼义”(《关雎》),尽量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二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表现的认识“温柔敦厚”是儒家在伦理道德层面上对诗人和诗歌提出的原则性要求。首先,在为人处事上要“温柔敦厚”;其次,在诗歌描写的内容上要不出“温柔敦厚”的范围;再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达到“温柔敦厚”的要求。而作为中和之美核心内涵的“温柔敦厚”,在文学创作上至少包含文艺内容和文艺形式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在诗的表现内容上,要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强调诗歌在抒情言志时应当温和宽厚,中正平和,在内容上不能超越了“礼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在《尚书》中,就有可以作为“温柔敦厚”中和美学思想内容的借鉴:“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典》)在这里,帝对执掌音乐工作的夔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利用音乐将长子培养成“正直而温和,宽弘而庄栗,刚毅而不苛虐,简易而不傲慢的人。尽管《尚书》在此所说的主要是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要求,但通过音乐教育的结果,即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希冀,可以联想到培育这种性格的文学艺术本身所应具备的思想内容。在《诗经》中,大多数诗篇在“情”与“理”的表现上均显示出应有的“度”。司马迁曾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屈原列传》)。可以说,《诗经》中所收录的那些哀怨与讽谏之诗,差不多都具有“刺而非讦,怨而非愤,哀而非私”的特点。稍早于孔子的吴公子季札,也对《诗经》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作出过评论。他认为,《周南》、《召南》“勤而不怨”;《邶风》、《卫风》“忧而不困”;《王风》“思而不惧”;《豳风》“乐而不淫”;《魏风》“大而婉,险而易行”;《小雅》“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大雅》“曲而有直体”;《颂》“直而不倔,曲而不屈”(《襄公二十九年》)。从季札关于《诗经》的这些评论中,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他对文艺内容方面的要求。其次,在诗的表现形式上,“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要求诗歌以委婉曲折、含蓄蕴藉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体现出一种温润柔和的艺术特点,而“比兴”艺术手法则成为与“温柔敦厚”最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方法。其实,《诗经》的作者运用“比兴”手法作诗,只是为了传达个人的思想情感,但后世的诗人使用“比兴”手法则基本上是为了增添作品“温柔敦厚”的色彩,文学批评家谈“比兴”也常常将其与“温柔敦厚”联系在一起。刘勰指出:“《诗》主言志,话训同《书》,离风裁兴,藻辞濡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宗经》)刘勰认为,正因为《诗经》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才使人真切地体会到其温柔敦厚的艺术特点。实际上,“比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同时也关乎诗歌的内容。对于反映深刻社会问题和表现悲愤情感的诗作,“比兴”手法可以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过滤和调整,使诗人的思想情感通过一种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作品中的激愤情绪和悲苦的心境变得平缓一些,进人孔子所说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艺术境界。总之,“温柔敦厚”通过“比兴”手法,以情感转换的方式缓解了某种对立与冲突,实现了对思想感情的调节,而比兴手法的运用则从总体上营造了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成就了“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三“中和”———“中方以其文,即所处之时即为人。”孔子积极倡导以“温柔敦厚”为核心的“中和”美学观,主要源于其一贯主张的“中庸”思想,其逻辑推演的路径为:由“中庸”到“中和”,然后引申为“温柔敦厚”,这是孔子将其关于思想道德的行为准则应用于文学艺术审美方面的自然结果。“中庸”的概念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论语》中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尧日》)此处的“中”是指在处理事物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尺度,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为了更好地处理人世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对立的事物,孔子把相互对立的事物及一个事物相互矛盾方面综合起来,提出了“中庸”的哲学概念,他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孔子把“中庸”视为世上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在于处理任何问题时都不走极端,努力在各种事物之间保持平衡,要求每一方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度发展,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并以此来保持矛盾各方的平衡和稳定。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孔子的主要学说都体现了“中立而不倚”的哲学思想。这种中庸哲学尽管在《论语》中已经多次论及,而且孔子在整理《易传》时也经常谈到“正中”、“时中”、“中道”、“中行”、“刚中”、“柔中”等,表现出“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刚柔相易”的辩证思想,明确指出事物恰到好处谓之“中”,而达到了“中”,凡事则成。但是,“中庸”作为儒家哲学的基础性思想,最终是在《礼记》中形成的,《礼记·中庸》便是这一思想的最集中的体现。郑玄在《礼记·中庸注》中说“名为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中庸》)可见,“中庸”即“用中”,也就是在处理任何问题都求其适中。如果将这一思想应用于为人或作文,则会如《论语》所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彬彬”者,文质相半之貌也,文华质朴相伴,然后可为君子。可见,孔子衡量事物的标准,无论行为和文章,均贵在适中,而将这种适中的思想应用于文艺,便形成了“中和”的美学观。实际上,中庸之道本身就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道。《礼记》中首次提出了“中和”的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中庸》)这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之时,无所谓过与不及,而在表现这种情绪时则要节制而适度,这种“中和”的境界是世上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目的。其实,从中国古代社会到当今社会,“中和”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审美的范畴,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的一种人生价值理念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并积淀为一种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人们秉持“中和”的思想原则,便可以在哲学的方法论中执两用中,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兼听则明,在具体的文艺创作中做到情理交融。可以说,“中和”的“中”强调的是公正和适度,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平衡;“和”所强调的则是融合与和谐,要求保持各种事物相处时所应有的协和。这种“中和”的思想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族的审美观,并对文学、艺术、文艺理论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一种“中和”的美学观念,同时成就了相当一部分体现中国传统审美观的舒缓和谐的古典艺术作品。在这里,笔者在“中庸”、“中和”及“温柔敦厚”之间发现了一个同一的点,即“中庸”作为儒家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最终是在《礼记》中完成其理论建构的,“中和”的概念也是在《礼记》中被首次提出来,而“温柔敦厚”又恰恰是在《礼记》中首次出现的。“中庸”、“中和”与“温柔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