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江苏水环境的影响
1我国水资源生态保护和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水生态意义银川东路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大型流域、长距离、高流量多的引水工程。它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系统,多个水源,多个湖泊和多个池塘。此外,它还实现了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基础设施。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东线工程调水线路总长1466.50km,其中长江至东平湖1045.36km,黄河以北173.49km,胶东输水干线239.78km,穿黄河段7.87km。2水环境现状评价东线工程江苏段沿线经过扬州、淮安、宿迁、徐州4个市区,供水范围包括扬州、淮安、宿迁、徐州和连云港的23个县。由于工程90%利用的是现有的河道和湖泊,水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水环境包括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水环境,东线工程江苏段主要是地表水环境问题,所以本文对地表水环境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检测的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江苏段)2005年12月的18个段面的水质为例,说明东线工程的水环境现状。18个段面的水质检测评价结果见表1,高锰酸盐指标和氨氮浓度变化曲线见图1、图2。从表1水质现状评价结果来看,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段面有8个,占44%;主要超标项目是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根据文献规定,对于符合Ⅲ类标准要求的河流湖泊水,高锰算盐指数浓度≤6mg/L,氨氮浓度应≤1.0mg/L。从图1、图2的结果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改善。东线工程的用水主要是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兼顾农业和航运用水,所以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东线工程的成败,也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因此应针对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更好地改善水环境。3水环境的问题3.1污染源的污染东线工程在江苏段输水干线穿过江都市、淮安市、宿迁市、徐州市等城区,大量未经处理或只经初步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输水干线,所以水污染严重。其主要是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点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污水。面污染源主要通过降雨产生的径流携带土壤中的化肥、农药等成分一起进入河流,以及洪水期,将地面的垃圾、人畜粪便等带入河中形成污染。内源污染是由船舶、码头和湖区渔民所排放的污废水所引起的。由于黄河以南输水河道均有堤防,调水期间的河道水位均高于周边地区,因此洪泽湖、骆马湖和南四湖地区受面污染源影响较大。3.2灌溉浪费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浪费十分严重,反映在灌水定额过高,水资源利用系数低,与国外的0.8~0.9相比仅为0.4~0.6。许多地方习惯用大水漫灌,至少一半水资源被浪费掉。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技术不高,浪费水现象严重。生活用水也比较浪费,例如抽水马桶用水、洗衣机用水、热水器用水等。3.3节水效益低污水处理能力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技术问题;②资金问题。由于目前节水技术水平还较低,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节水设备,虽然少部分企业使用节水设备,其节水效益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或是没有多余的资金用在节水技术上,污水处理后回用水的成本可能会高于直接从自来水公司买来的水,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会重复利用回用水,导致了污水直接排放,处理能力较低。4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4.1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水域内,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够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要加快治污的进程,提高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进而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主要通过减少污染,增加供水能力和使污水资源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就采取了相应措施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例如在江都市、淮安市、宿迁市、徐州市4个区段建立的截污导流工程,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4.2监测系统的建立利用3S(GIS,RS,GPS)技术建立水环境监测车载移动实验室,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水体环境和水体污染监控和研究数据的储存、处理、显示等;利用遥感(RS)手段结合常规的调查进行数据采集;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空间准确定位,建立污染物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监测水环境的状况,防治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4.3建立排污许可证,完善排污监管制度加强水环境的管理工作,就需要环保部门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首先环保部门要加强治污、排污的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对没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排污;污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也不允许排放;对于那些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受经济利益驱使,污水未经处理外排或偷排及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给予一定处罚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制止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缓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4.4解决补水问题的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我国水资源紧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靠节约用水,大力挖掘水资源潜力,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要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城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1)节水工业的发展发展先进的节水技术,加强管理,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对于工业用水大户,可研究用海水代替淡水,如发电、冶金、化工、石油等行业。(2)农业的建设是节水农业的基础农业是个用水大户,要把农业节水放在首位,我国农业用水平均利用系数仅为0.45,效率较低,如果农业用水效率提高,节水潜力很大。(3)建设节水城把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氧化锌晶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段火燃气燃烧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电工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提高型连栋温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投入式液位开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强力油污乳化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业垃圾焚烧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柱多功能举升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后刹车分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出水感应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冷却塔维修施工方案
- 航天发射场智能化-深度研究
- 信息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研究
- 70周岁以上驾驶员驾照年审换本三力测试题库答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满分作文《关键时刻我在这样做》4
- 旅游业员工工资保障措施建议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