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性说新探_第1页
《中庸》心性说新探_第2页
《中庸》心性说新探_第3页
《中庸》心性说新探_第4页
《中庸》心性说新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庸》心性说新探

丁若勇,朝鲜著名学者,生于1762年(朝鲜英祖38年,清乾隆二十七年),1836年(朝鲜宪宗二年,清道光十六年)。1丁氏学术,染有鲜明的反朱子学的色彩,其《中庸自箴》、《中庸讲义补》二书,对朱熹《中庸章句》之抨击,可谓不遗余力。《中庸章句》乃朱熹生平心血之所粹,学界奉为圭臬,影响深广。二氏孰是孰非,事关重大,不可不辨明。丁氏研究《中庸》,始于乾隆甲辰(1784)夏。其时,正祖列出《中庸》的70条疑问,征答于太学生。时年23岁的丁氏,与友人李檗相与论讨,撰作答稿,又经删润后上陈。由于丁氏所答,“以东儒理发气发之论”入手,所以“契于圣心”,从而引起正祖的注意。八年后的癸丑(1793)秋,丁氏在明礼坊修改答稿时,发觉其“所对不能无傅会牵强,违倍本旨”,(4册P238)而思修订。嘉庆辛酉(1801)冬,丁氏获罪于正祖,流配于康津。14年后的甲戍(1814)夏,丁氏著《中庸自箴》二卷,2取甲辰旧稿再加删润,除修改违悖本旨之处外,对某些正祖未曾提及、而义有当辨的问题,也逐节作了增补,题之为《中庸讲义补》,共六卷。《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乃是全篇的灵魂之所在,至为关键。朱熹《中庸章句》云:“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朱熹所谓“一理”,正是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表述的命、性、道、教的关系,这是儒家教育思想得以确立的逻辑过程,即人为何要接受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教育等问题,皆源于此。而丁氏对朱子心性说的批评,正是始于这三句最根本的话,因而从起首就显现出与朱子心性说的重大对立。由于《中庸》的年代问题久有争议,加之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彼此的是与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见仁见智,难以决断。1996年,湖北荆门郭店乡出土一批战国楚简,经整理,全部简文已经编为《郭店楚墓竹简》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其中有《缁衣》一篇,文字与今本基本相同;此外又有《性自命出》一篇,内容与《中庸》颇有类同或契合之处。由此而知,古人称《中庸》、《缁衣》同出于《子思子》之说不为无据。《性自命出》等篇文字,当出自子思学派之手,其中许多内容属于《中庸》心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缺环,对于今人认识《中庸》的心性思想极有帮助,据此,我们可以从容评判丁氏对朱熹心性说的诘难。一、子于性道之性《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朱子《章句》云: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姓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朱子这一诠释相当简洁,但绝非率尔之言。读《朱子语类》即可知,以天命之性为人、物之性,屡见于朱熹与弟子之问答之中,以下略举数端: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1册P56)性如日光,人物所受之不同,如隙窍之受光有大小也。(1册P58)天下无性外之物。(1册P61)在朱熹看来,天命流行,人、物禀受天地之理以为性,因而人、物之性同出一源。因此,《中庸》所言之性,兼指人性与物性,而非单指人性。对此,丁氏颇有辩难,云:过不及之差在于物,诚以人之所能皆活动,禽兽之所能皆一定。既然一定,夫安有过不及之差乎!鸡之晨鸣,犬之夜吠,虎之搏噬,牛之抵触,蜂之护君,蚁之聚众,千年同俗,万里同风,夫岂有过、不及之差乎!况草木之春荣秋瘁,先花后实,各有定性,毫发不差,安得以吾人之病痛,拟之于群物乎!况其所为,皆壹听天命。人于其间,虽为之品节裁制,无攸变矣。朱子于性道之说,每兼言人、物。故其窒碍难通,多此类也。(4册P243)经曰“赞天地之化育”,又曰“能尽物之性”,朱子看此二句太拘太泥,每以命、性、道、教四者兼人物而言之。然所谓天命之性是人性也,率性之道是人道也。修道之教是人教也。人性既顺,则物性咸若人道,既明则化育可赞,岂可于缮性学道之初兼治禽兽之性,交修草木之道,以冀其偕茂偕育哉。(4册P243)《中庸》一书,不唯教人,以教禽兽,以教草木,然后道之全体始皆备,岂不远于情乎?(4册P244)丁氏认为,《中庸》天命的性与道,是单指人的性与道,并不包含物的性与道。物的性道没有过或不及之差。如果人、物兼指,则《中庸》一书就成了“不唯教人,以教禽兽,以教草木”之书,在逻辑上大有问题,因此,朱子的性道之说“窒碍难通”。天命之性是否包括物性?《中庸》原文过于简略,无从质证,二氏之说,是耶?非耶?似无从检验。然所幸者郭店楚简有相关之论述,可资凭据。子思学派高扬人性,认为人性得自天命,有其天然合理的一面,理应得到为政者的重视,进而主张以尊重人性作为治国的基础。由郭店楚简可知,子思学派倡言人性合理,乃是由万物之性合理,必须得到尊重这一点推导而来: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乱其民。桀不易禹民而后乱之,汤不易桀民而后治之。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马,马之道也。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焉,人道为近……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后知道,知道而后知行。(P173)上引楚简有四层意思。第一,同样的民众,因禹与汤之手而大治,经桀之手则大乱,其根本原因是圣人懂得民之道。第二,治民犹如治万物,必得其道,而后可以收效,禹之行水、造父之御马、后稷之艺地之所以大获成功,在于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水之道、马之道、地之道等,否则将一事无成。第三,“道”作为万物的自然属性,具有普世意义,故万物与人“莫不有道”。水、马、地等物虽然不属于人类,但其性、道与人类一样都是出于天之所赋,因而,人性与物性有同一性。第四,由人的治乱,而知其性出自天命,天命之道不可违逆,故君子当知所行。《中庸》所论述之性,是否包含动物之性?答案是肯定的。《中庸》云“君子之道费而隐”,天覆地载,无可逃遁者。《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朱熹注云:“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然其所以然者,则非见闻所及,所谓隐也。”《中庸》又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朱熹注云:“人、物之性,亦我之性。”可见,《中庸》不仅明确提“物性”,而且认为人性与物性有相同的地方。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告子上》中也讲到牛马之性、水性等,如: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朱子将“天命之性”与“率性之道”中的性道理解为人物兼有,认为“率性之谓道”一语,“自动物言之,飞潜动植之类各正其性,则亦各循其性于天地之间,莫非道也”,(4册P1493)完全符合《中庸》本意。那么,物性中是否具有与人性相通的仁义礼智信的因素呢?朱子的回答是肯定的。朱子在回答弟子的问题时,曾经谈到动物之性:问:“‘天命之谓性’,此只是从源头说否?”曰:“万物皆只同这一个源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其同一源故也。若非同此一源,则人自人之性,物自物之性,如何尽得?”又问:“以健顺五常言物之性,如‘健顺’字,亦恐有碍否?”曰:“如牛之性顺,马之性健,即健顺之性。虎狼之仁,蝼蚁之义,即五常之性。但只禀得来少,不似人禀得来全耳。”(4册P1490)朱熹认为,虎狼虽凶,而有父子之仁;蝼蚁虽贱,亦有君臣之义;牛马虽愚,却有健顺之性;“性只是仁义礼智”,(1册P64)只是动物“禀得来少,不似人禀得来全耳”。然而,动物虽仅仅得其一偏,然所得却是义理之正,岂可不论?二、“自然”还是“道”《中庸》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后,紧接着说:“修道之谓教”。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性得自天命,率性即可谓道,性、道为一。天命不可违,则性、道亦不可违,为何又要修道?修道之教又是指什么?朱子《章句》解释道: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是也。朱子将“修”解释为“品节之”,就是用一定的手段调整、约束人的性道。理由是,人类虽有天命之性,但“气禀或异”,不能得其全真,先天之性多有弱点,不能自发地及于无过、无不及的境界。为此,必须以礼乐刑政来教育之,使之日趋于“天下之达道”。丁氏对朱子此说颇不以为然:御问曰:率性之率,朱子既以循释之,又于《或问》驳论诸家之说,以明其非指修为而言,此诚不易之论也。然修道之○修亦不云修为,而谓之品节。下文所谓礼乐刑政之属,即所以发明节之意,则修道又不得为自修之工耶?○(臣)对曰:率性有工夫。盖性本纯善,而人欲恒欲陷恶,必十分用力循其本性,然后方可适道,则率性有工夫也。朱子虽训率为循,然朱子论性,本兼人物之性而言之,故朱子曰循万物自然之性之谓道。此率字不是用力字(见小注)。又曰:或以率性为顺性命之理则,却是道因人有(见小注)。由是观之,所谓率性,不过任其自然,恐与古圣人克己复礼之学不相符合。闻之,似觉滉洋;学之,无可依据。况修之为字,本无品节之义。修者,治也、理也、饰也、饬也,考之于三仓许徐之书,终不见品节二字。朱子之意,不可遽晓。(臣)窃思之,朱子于性道二字,本兼人物而言,则于草木禽兽下修字不得,故别言品节也。教者,教人也。既曰修道之谓教,则修道非自修之工,乃教人以自修也。《中庸》者,立教之书也。(4册P242)丁氏与朱子的分歧在于,丁氏将《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的性、道、教作了一体化的解释,认为前后一贯,“天命之性是人性也,率性之道是人道也。修道之教是人教也”。朱子不然。朱子说性道兼人、物而言;说“修道之谓教”则用“品节之”来解释,并说品节的方式就是“礼乐刑政之属”,可见朱子认为“修道”是指人道。在朱子看来,“天命之性,人受其全,则其心具乎仁义礼智之全体,物受其偏,则随其品类各有得焉,而不能通贯乎全体”,(4册P1493)尽管物之性道受于天,但所禀健顺之性太弱太偏,其道不可修,只能任其自然;而人道不然,人可以教育和引导,《中庸》的“修道”之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展开的。朱子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解释实际上分为了两节,以性、道为前一节,以修道为后一节,后一节凸现人道,两节的意思是递进式的,不可混淆为一。《孟子·告子上》: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朱子为大儒,岂能不读《孟子》?孟子已知牛性不同于人性,岂有朱子反主张人性同于牛马之性之理?郭店楚简可资我们这一理解的佐证。我们前引的郭店简,一方面说“莫不有道”,另一方面又说“唯人道为可道也”,(P180)正与《中庸》之说一致。万物之道相通,不如此提出论题,则无法证认天理的伟大;但人道又高于物道,人是万物的灵长,因此唯有人道“可道(导)”,人能够接受教育,不如此转折,则无异于将人道等同于物道,里面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因此,治民必由其道,“[不]由其道,虽尧求之弗得也”。(P187)“凡动,必顺民心,民心有恒。”(P174)认为礼的基本内涵是人性,是最近于人的“道”。事实证明,朱子对性、道、教的理解与郭店简若合符契。丁氏不明于此,认定《中庸》的性道为人之性道,所以主张“率性有工夫”,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而朱熹认为兼指人物,所以说“所谓率性,不过任其自然”,他反复声明说:“率”字只是“循”字,循此理便是道。(4册P1491)“率性之谓道”,“率”是呼唤字,盖曰循万物自然之性之谓道。此“率”字不是用力字。(4册P1491)“率,循也。不是人去循之,吕说未是。程子谓‘通人物而言,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做马底性。’物物各有个理,即此便是道。”曰:“总而言之,又只是一个理否?”曰:“是。”(4册P1491)问:“‘率性之谓道’,率,循也。此‘循’字是就道上说,还是就行道人上说?”曰:“诸家多作行道人上说。以率性便作修为,非也。率性者,只是说循吾本然之性,便自有许多道理。性是个浑沦底物,道是个性中分派条理。循性之所有,其许多分派条理即道也。‘性’字通人、物而言。但人、物气禀有异,不可道物无此理。(4册P1491)仁义礼智,物岂不有,但偏耳。随他性之所通处,道皆无所不在。(4册P1491)从前面所引郭店简的论述可知,“率性之谓道”的原意,确是顺其自然之本性。朱子将“品节”二字解释“修道之谓教”之“修”字,丁氏也持反对意见,在上一节征引的丁氏语中,他反驳说:“况修之为字,本无品节之义。修者,治也、理也、饰也、饬也,考之于三仓许徐之书,终不见品节二字。”丁氏此说不妥,以“品节”二字说解性道,见诸《礼记·檀弓下》: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曰:“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子游曰:“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按照子游的解释,所谓礼,就是作为品节来规范人的行为。3“品节斯,斯之谓礼”,当是朱子之说最直接的依据。此外,文献中还有类似的表述,如《国语·晋语》晋舅犯说:夫长国者,唯知哀乐喜怒之节,是以导民。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以丧得国,则必乐丧,乐丧必哀生。因乱以入,则必喜乱,喜乱必怠德。是哀乐喜怒之节易也,何以导民?舅犯直接提到,长国者应该以喜怒哀乐之节道民,郭店简说“唯人道为可道”,又说: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逢训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P179)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颂,乐其道,悦其教。2这两段引文都提到“节文”或者“节”;“品”的字义与“节”相类,故可以重叠使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表明圣人制礼的真正目的,在于用礼来节制人的性道;从人的性情出发,但不唯情为上,而是通过礼将人的性情引导到无过、无不及的境界。故郭店简《性自命出》有云:“始者近情,终者近义。”这是子思学派对于礼的学理的最精辟的论述。由此可知,朱子“品节”之说不仅有充足的文献根据,而且其精神与《中庸》“修道之谓教”是一脉相承的。如果通读《论语集注》就不难发现,朱子对礼与节文的关系有一以贯之的解释:《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释,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朱子《集注》:“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P71)《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子《集注》:“礼,节文也。”(P71)《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朱子《集注》:“《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P139)《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朱子《集注》:“礼谓制度品节也。”(P76)《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朱子《集注》:“礼,即理之节文也。”(P77-78)《学而》原文有“以礼节之”之文,故朱子据之,将礼解释为“天理之节文”,甚是。可见,朱子用“品节”来解释修道之“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非率尔操觚之论,丁氏的批评需要修正。三、金木水火土、铁基本物为万物之母《中庸》“天命之谓性”句下,朱子《章句》云:“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朱子以阴阳、五行为万物之母,丁氏不以为然,尤其以为五行不得为万物之母:五星列曜,其性各殊,或冷或煓,或燥或湿,或好风,或好雨,或主五金八石,或主百草百木。飞禽走兽、昆虫小豸,各受其气,以生以育。由是观之,上天下天,水火土石,日月星辰,犹在万物之列,况可以铜铁草木,进之为万物之母乎!今试书之曰:天以阴阳水火、铜铁松栢化生万物,其说自觉难通。分言之而远于理者,虽混言之,岂得合理乎!(4册P239-240)天道浩大,物理眇隐,未易推测。况五行不过万物中五物,则同是物也,而以五生万,不亦难乎!(4册P241)丁氏之意,金木水火土五者,不过是属于“万物之列”的五种普通物质,不得“进之为万物之母”。鄙见,丁氏此说未安。天人之际,深邃莫测;万物散殊,各异其趣。先贤试图说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统一性,因而提出阴阳五行之说,意在从哲学层面解释宇宙万物之起源。有阴阳,而后有寒暑、昼夜,阴阳和而万物生。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其说始出《书·洪范》,相传天锡大禹洪范“九畴”,而以五行为首。先贤认为,金木水火土为宇宙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民间万物,若归总之,无不出于此五材。匠人以金木与土为材,和之以水火之剂,以为日用民生。《考工记·总叙》云:“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国语·郑语》史伯论五材云:“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万物之生,皆得于五材,如舟船、桥梁、屋宇、桌椅无不出于木;钟鼎、剑戟、刀斧、钉铆无不出于金;碗盏、盆缶、砖瓦、埙磬无不出于土。五种物质各有其特性,彼此融和、结合,万物方可生生不息,蓬勃发展。《中庸》的五行,已经被抽象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其后,由五行推衍为五声、五色、五味、五脏等,故云五行为万物之母。《国语·周语下》云:“天六地五,数之常也。”五行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先秦文献所说的五行,都是在这一层面上而言,并非单指五种普通物质: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国语·鲁语上》)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將用之。(《左传》昭公十一年)由上举文献可知,先民所说天生之五材,都是由土地所生;材者,百工作器之基本材料。古人所说五行,并不包括列星等邈远而不可及的天体。丁氏云先秦文献有五材与六材之别,并以此来否定五行之说,也过于拘泥。先秦时代,五行之说正在形成过程之中,尚未定型,或归之为五,或归之为六,无足为怪,因为学术界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四、从“会意兼会意”看理学或称心性之学,心与性的关系如何?这是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朱子《章句》云:“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丁氏云:“率性之谓道,故性之所发谓之道心。”丁氏自注:“性生于心,故从心、从生。”(P180)认为心与性为生成关系。朱子说性之德具于心,丁氏云性生于心,两说颇有不同。鄙见,丁氏之说颇有可商。丁氏从文字学角度说解“性”字,以此字为会意字,从心从生。然而《说文》云:“性,从心,生声。”此字当是形声字,并非会意字,自来无异说。岂料今有强作解人者,说此字是“形声兼会意”,既是形声字,同时又是会意字。若如其说,则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