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活性炭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_第1页
煤质活性炭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_第2页
煤质活性炭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_第3页
煤质活性炭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质活性炭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

氨基丙烯酸是一种合成抗生素。属于抗凝剂光谱抗菌药,具有广的抗菌谱和较强的愈合效果。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人类、鸟类和水产养殖中各种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003年,磺胺类抗生素的总总量超过2000吨。国外诸多研究发现,目前在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出频率较高。Tuan等对越南南部和北部的对虾养殖场抗生素残留研究发现,水体中磺胺甲恶唑浓度在0.04~2.39mg/L之间;美国在城市废水中检测发现磺胺甲基异恶唑浓度为3.8mg/L;还有研究人员在大型养殖场周围猪的废液中检测到含1400mg/L的磺胺甲基嘧啶等抗生素的混合物,同时在污水处理池中检测到磺胺甲恶唑浓度达也高达6mg/L。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仅仅针对废水中耗氧有机物和营养元素氮磷的去除,对抗生素类污染物几乎没有处理效果,且目前国内污废水处理中针对抗生素类特定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几乎是空白,仍然采用常规的耗氧性指标来表征废水中的这类有机污染物。但是磺胺类抗生素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残留、蓄积,破坏人体造血系统,造成溶血性贫血症,磺胺二甲嘧啶等甚至有引起潜在致癌的可能。基于抗生素类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的事实,以及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的优点,如来源广泛、容易循环利用、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尤其对水体中微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良好等优点,本研究选取在水体中检出频率较高的3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e,SM1)、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dimidinum,SM2)为代表,采用活性炭静态吸附法对其吸附过程及处理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养殖废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药品、试剂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带紫外检测器)和WondaSilTM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均购自日本岛津公司。3种磺胺类抗生素标准品均购自Sigma公司。流动相乙腈、甲醇、乙酸、甲酸均为色谱纯,为阿拉丁试剂公司产品;煤质柱状活性炭由上海正海活性炭有限公司生产,实验所用活性炭粒度为4mm,比表面积1000m2/g,碘、四氯化碳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为960mg/g、70%和157mg/g,装填密度为0.45~05.5g/mL,pH在8~10之间。实验全过程用水均为超纯水。1.2标准铬条件和曲线3种抗生素测定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和标准曲线如表1所示。1.3活性炭吸附法检测碳质碳反应时间的吸附动力学(1)活性炭预处理:将活性炭研磨至粉末状,通过0.1mm筛孔,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6h后过滤,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到pH值接近中性为止,放入烘箱内,在120℃下烘干3h备用。(2)吸附平衡与吸附动力学实验:根据相关参考文献中养殖水体中常见的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范围,控制实验中SMZ、SM1、SM2单组分溶液的浓度为1~2mg/L左右。将磺胺单组分溶液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将锥形瓶置于恒温振荡器中,设置温度为25℃。吸附过程中用稀盐酸溶解抗生素后稀释至一定合适浓度,实验过程中吸附质溶液的pH为5.0左右,以150r/min的速率振荡,间隔一定的时间取样过滤或离心,测定滤液中各磺胺单组分溶液的浓度,确定吸附平衡时间。并求出吸附过程中活性炭吸附量q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析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和吸附动力学。(3)吸附等温线的确定:分别称取不同质量的活性炭(0.010~0.100g),投入容量为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磺胺抗生素溶液,在25℃下振荡至吸附平衡,定量滤纸快速过滤或离心后测定抗生素的浓度,计算不同质量的活性炭的吸附量qe,并根据吸附量和磺胺平衡浓度ce之间的关系确定吸附等温线。2结果与讨论2.1药物的吸附特性根据1.2中的实验方法对3种抗生素进行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得出抗生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对浓度变化曲线求导,得到如图1所示的抗生素浓度及其下降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3种抗生素的浓度逐渐下降,同时其浓度下降速率也逐渐降低,SMZ和SM1在吸附的前40min存在一个快速的下降阶段,之后下降速率降低,直到120min之后下降速率趋于平缓,此后一段时间内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很小,此时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吸附率不再有明显变化,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另外,在3种抗生素起始浓度相当的条件下,吸附过程中各自浓度下降速率也有所不同,SMZ的浓度下降速率最快,SM1次之,SM2的浓度下降速率最慢;对应的三者达到平衡的时间也略有区别,前两者在2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而SM2在接近3h左右才达到吸附平衡。这可能与3种抗生素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吸附溶液的pH有关。所有的磺胺类化合物都同时包含有1个酸性磺胺基团和1个碱性氨基基团,水溶液pH的改变会引起磺胺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参与吸附的官能团的活性点位发生改变,SMZ、SM1、SM23种磺胺类化合物的pKa分别为4.51、7.0和7.52,在本文的吸附实验中,吸附质溶液的pH为5,此时磺胺类化合物以离子化磺胺存在,碱性磺胺基团中氨基NH2去质子化而带负电,且去质子化的程度的顺序是SMZ>SM1>SM2;而活性炭的等电点在5.8,此时活性炭表面带正电,因此SMZ与活性炭表面的结合力最强,吸附效果最好。因此在实际含有抗生素污染物的废水处理中(pH在6~9之间),对于pKa比较低的抗生素,用等电点较高的吸附剂吸附较为合理,相反如果抗生素的pKa值较高,用等电点较低的吸附剂更为合理。2.2耐药动力学拟合及cal根据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对3种抗生素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研究,并采用准一级和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Origin非线性拟合的结果如图2和表2所示。由图2可知,与假二级方程相比,准一级方程能更好地模拟3种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由表2可知,准一级方程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更高,且更为重要的是,准一级方程模拟计算3种抗生素的平衡吸附容量qe,cal与实验测定结果qe,mea更为接近,说明与其他污染物吸附过程中较高起始浓度(几十甚至几百mg/L)的吸附动力学不同,在较低的起始浓度条件下(1~2mg/L),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用准一级动力学描述更为准确。另外,由图2和表2中的模拟数据可知,活性炭对3种抗生素吸附的平衡吸附容量qe,cal从高到低的顺序是SMZ>SM1>SM2,一级速率常数k1的大小顺序与平衡吸附容量一致。说明活性炭吸附处理起始浓度相同的3种抗生素时,SMZ最先达到吸附平衡,且达到平衡时SMZ的平衡浓度最低,SM1次之,SM2最后达到平衡,且SM2的平衡浓度最高。这与2.1中SMZ的浓度下降速率最快,而SM2下降速率最慢的结果一致。2.3生物活性炭吸附实验结果磺胺类抗生素从液相被吸附到活性炭颗粒中需要经历3个步骤,即从液相主体扩散至活性炭外表面的膜扩散阶段,从活性炭颗粒外表面进入孔内表面的内扩散阶段,以及吸附反应阶段。通常上述最后一步的速率很快,因此整个吸附过程由膜扩散、内扩散或者两者共同控制。因此为了确定磺胺类抗生素活性炭吸附的速率控制步骤,采用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模型和Dumwald-Wagner颗粒内扩散模型对磺胺类抗生素活性炭吸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在Dumwald-Wagner颗粒内扩散模型的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到在吸附前期(t<2h),B×t对t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可线性回归),说明在2h之前,活性炭对磺胺的吸附控制步骤为内扩散阶段。同时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将吸附数据中qt对t0.5作图呈现多线段图形(本文后半段直线未划出),说明活性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是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磺胺类抗生素吸附的WeberMorris曲线分为2个线性部分:第1部分直线段为吸附的前2小时左右,直线通过原点,验证了通过Dumwald-Wagner模型模拟得到得结论,即在2h之前,活性炭对磺胺的吸附控制步骤为内扩散控制;第2部分不通过原点,且截距较大,说明膜扩散是这个时间段的吸附控制步骤。对2h之前的数据进行过原点的线性拟合,直线斜率即为该阶段的内扩散常数,SMZ、SM1和SM2的内扩散常数由大到小的数值分别为0.37、0.30和0.24mg/(g·min0.5);吸附2h后所对应的3种抗生素的浓度分别为0.1、0.5和0.5mg/L左右,即活性炭对低于此浓度的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要克服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从液相主体扩散至活性炭外表面膜扩散阶段,此时可通过减少液膜的厚度、增强搅拌强度,促进活性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2.4活性炭对磺胺类药物的吸附量是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磺胺类抗生素活性炭吸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等温方程参数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比较表3中2种等温线的模拟结果可知,用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描述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过程更为合理。其中kF表示抗生素浓度为1mg/L时活性炭对其的吸附量,而1/n表示活性炭对抗生素的吸附量随浓度增长的强度,n越小,吸附质的吸附量随浓度增加的程度就越大,可见活性炭对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量SMZ最大,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增长的强度也最大,SM1次之,SM2的吸附量最小,且随浓度增加吸附量增长的强度也最小。这与2.2中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一致。可见3种磺胺类抗生素中活性炭吸附处理效果最好的是SMZ。Bajpai等在室温25℃,pH7.2的条件下用氧化铝吸附SMZ的吸附量为10.2mg/g,但具有500mg/L之高的起始浓度,较高的起始浓度是其吸附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李子龙等对废水中取代酚类(浓度范围0.01~20mg/L)的活性炭吸附处理中,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中n的数值在1.85~6.67之间,与本文的结果相近,但起始浓度高很多;Aitcheson等同样用活性炭对较低浓度(0.1~1mg/L)土霉素的吸附结果表明,在10~30℃,6~8.5的pH范围内,土霉素的活性炭吸附去除率在68%~88%之间,而本文中磺胺类抗生素在吸附过程中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99%,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本文仅通过3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进行单组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吸附平衡时间、吸附过程与吸附性能,实际废水连续运行装置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处理性能还有待通过过柱实验进一步明确,以确定最佳动态吸附工艺参数,为实际废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有效去除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3磺胺类药物的吸附特性(1)起始浓度为2mg/L左右的3种磺胺类抗生素,采用活性炭吸附时在2~3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准一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模拟3种抗生素的吸附过程,吸附容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MZ>SM1>SM2,一级速率常数k1分别为0.029、0.024和0.017min-1,SMZ最先达到吸附平衡,且平衡浓度最低。(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