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三术合一到三正《思凡》不凡梅兰芳舞台艺术里的美术、技术与学术
梅先生在早期的绘画经历非常有名。他与张大、白石和其他艺术大师有过许多接触。梅先生染指丹青,一种独特的美术思维,深刻影响也融入他独特的艺术观,体现在他的舞台表演探索实践中。它有不同层次也互为表里,其中有传统笔墨韵味的美术,有独创舞台语汇的技术,更有现代视觉思维的学术。“三术”同步,综合涵养,让梅兰芳在诸多戏曲表演大师中,显得与众不同。梅兰芳先生最早表演的昆曲剧目《思凡》,就是这“三术”合一的具体见证,明确呈现出他始于传统美术、自创语汇技术、蕴含现代学术的鲜明思维实践轨迹。梅兰芳的表演“形神入画”,出神入化,一出《思凡》,能见不凡,是梅兰芳艺术经历的一个历史剖面和微观缩影。一、“有中生活动”的“舞台视觉”《思凡》是梅兰芳先生早年表演的第一部昆曲剧目。这部昆曲名作与梅先生以表演蕴含的美术、技术和学术,与他“艺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梅先生面对这部著名经典,不拘流俗成例,始于独立美术思考、终于独特视听创新。他在剧中“数罗汉”一场的最终表达,是他的“艺术观”初步形成,也是美术、技术和学术三者关系的最初明证。梅兰芳接触、表演《思凡》已经是民国初期,京沪两地戏曲舞台上,这部昆曲经典都已游离传统视觉形态,转为商业动机主导之下的舞台喧嚣争奇斗胜。它们共同的表现,是以不同手段和外在热闹,去尽量填充舞台,以取悦娱乐大众。梅兰芳演出《思凡》“数罗汉”一场—也就是小尼姑色空思春,溜出罗汉堂途中,与周遭对她俯视威吓、蔑视嘲弄的各位“罗汉”泥塑群像,逐一发生人、像之间幻觉心理谐谑交流的情景。梅先生曾讲述过在京沪两地演出的情形:“……数罗汉一段,我用过两种布景。(一)在北京的双庆社,当时是俞振庭的老板。他是一贯的喜欢玩新鲜花样的。他出了一个主意,要用演员表演‘罗汉’……这样演了三四次。我觉得大大地妨碍了表演的情绪,就打消了俞振庭的建议,从此不再用‘活罗汉’了。”“(二)在上海的天蟾舞台,许少卿也是一个爱用噱头的老板。他给我布置了一个水彩画的罗汉堂,……同样要妨碍表演。我又把它取消了。”梅兰芳的《思凡》“数罗汉”一节,最终回到了居间悬挂一幅“守旧”的舞台传统抽象布景。在《舞台生活四十年》的回顾里,他的自述比较婉转,说是因为北京的“泥塑”演员下场、上海的“帷幕”升降“转场”,都对现场表演环境有干扰的声音;但这应该只是他做出取舍的表面理由。说到他对《思凡》“数罗汉”的舞台视觉最终选择,从他续接而谈的“美术”立场和精彩见地可以发现,他做出这个决定,实际上,已经是出于一种绘画艺术、视觉思维的潜在浸润。他此时所理解的中国戏曲表演价值,已不是舞台上下的全然娱乐;而戏曲表演的深度视觉含义,也已经不是一个“舞台”媒介可以限定。梅兰芳眼里的戏曲,有更多信息含量和视觉深义,他认为戏曲是“演员在舞台上用身体作画的一种艺术”,而他对这种“身体作画”,也就是戏曲视觉形态的理解,又非完全静态的一般绘画,而“是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这说明,他最终两度放弃北京、上海《思凡》“数罗汉”一场的行业习惯,是为了规避对“一幅活动的彩墨画”产生“视觉干扰”,显然,这番独特见解和敏锐洞察力,要比他出于传统行业的彼此客套,托辞于“上下场”声音,更能见到真实原因。他对舞台空间的思考,已经进入了视觉信息“美术性”的权衡。“真人”扮演的泥塑群像固然可以热闹“互动”,绘满“罗汉”的幕帘软景也可以直接说明戏剧环境,而放弃它们,并不只因开合大幕会发出听觉噪音,更是因为这些视觉信息的喧嚣扰动,会干扰梅兰芳试图用自己肢体去完成的“一幅活动的彩墨画”,也会直接导致戏曲舞台(比时梅兰芳心目中的一幅视觉流动的“活动画面”)生视觉信息的失焦、画面结构的失衡。二、将视觉语汇作为传播观的媒介放弃真人“罗汉”,拒绝外加布景,剧情、唱词却在直接表述着“罗汉堂”这个具体的物理环境,尤其是在小尼姑色空与“罗汉”泥塑群的心理幻觉人、物交流里,必须凸显这一戏曲视听信息片段里格外彰显的人、神冲突,和充满了戏谑、调侃的喜剧性。这是必须直观表现的戏剧内容,仅凭“美术”的绘画性畅想并不足够,还需要实际的表演语汇,一一具体对位,当场清晰呈现,才能最终完成。这就需要梅兰芳在同一戏剧时空里,一身兼任尼姑之人、泥塑之物这两类视觉属性“跨界”的角色,去分饰一位行进、盘桓中的妙龄少女,和她周遭环列、不同姿态、一路发出呵斥威慑的“罗汉”泥塑雕像群,“活动彩墨画”里的肢体行为,去实现这个美术思维、想象空间的幻觉视像用一个人的身体对整个舞台布局加以填充。梅兰芳用身体绘制的连续活动“彩墨画”,必须创造出一种同时适宜两类角色、把不同表达集于一身的表演语汇,形成视觉技术语汇的有效支撑,也必须出现一种不断拆解又变化组合的两类姿态、两类行为和两类表情。倘若有真人的“罗汉”和外加的布景在,作为交流对象视觉实体,就不会有如此自找的诸多麻烦,也就不必格外寻找一身二任的视觉语汇技术支撑,当然,也就没有了我们今天还可以见到的梅兰芳《思凡》舞台语汇独创性,以及遗留至今的视觉范本。传统戏曲早有语义丰沛的“程式语汇”视觉体系,却没有为当年的梅兰芳,为他的《思凡》一身二任“数罗汉”,提供现成、可用的视觉语汇肢体表情。全部视觉信息的跨界演绎和合理性,全赖他身体语言交错呈现的信息融合度、视觉创造性。一身兼任人与物,视听、唱作两沟通,梅兰芳创造的连续活动“彩墨画”里,是连续不断的信息双向对话应答,这是虚、实两种不同对象之间的自我调度快速转换,更是思维信息在物理、心理两个幻觉时空里的流转圆融。观众眼前出现的“美少女”,是一个可以直观的具象存在,但她又在不断模仿、置换、呈现不同的“罗汉”大体姿态、语气、表情,转瞬又伴随唱句回归到“少女”的情态和身份。梅兰芳说,这是一种“写意式”表演语汇拼接组合,必须出现在同一唱句,既要兼顾人、物分述,又要被曲牌、旋律、乐句的时长所苛刻限定。多年以后,梅兰芳仍在为自己舞台视觉的成功原创而慨叹,“要兼顾着(少女)好看。这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思凡》,无论是“一幅活动彩墨画”的判断,还是“数罗汉”的一身二任,梅兰芳的艺术见解和躬亲实践里,显然已真切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戏曲艺术“媒介观”,亦可由此向他的舞台信息解读观、价值理解传播观做进一步扩散和引申。概括说来,他对戏曲舞台上的第一视觉媒介物—“人体”,对以“人体表演”而实现的具体语汇价值、多元信息功能,有了非常理性的认知和深度。这个认知,不仅是针对他自己的表演的,也统摄了他心目中的整个戏曲舞台、覆盖了戏曲媒介的信息时空。他对戏曲艺术视听本质的理解之深,重要来源之一恰是由独特的美术视觉思维在滋养,由独创的表演技术语汇在支撑。而两者向传统戏曲所蕴含的学术现代性有所延伸,则使其境界区别于一般的表演艺术家,历史地位不断提升。三、作为“艺术”的“雕塑”梅先生不是理论家,常见口语表达。《舞台生活四十年》里有大量历史回顾,语出真知灼见,阐发举重若轻。而全新理念沉淀其间,时见精彩学术含量。有别于传统戏行的固定话语,他已经自有独到的眼光和判断的标准。一般看来,戏曲与绘画,是媒介材料完全不同的两个艺术门类,信息载体、传播功能有别,也各有技法所宗。它们之间当然可以相互借鉴,但媒介天然所限,毕竟归属不同。但在梅先生眼里,在他因《思凡》触发的理解中,戏曲与绘画,两者完全没有阻隔,之间已被一种视觉思维彻底贯通。他生于祖孙“三世伶官”(齐如山语)之家,生计所托名望所赖,对“戏曲是什么”,本应最有可能沿袭旧说,复制成例,活个滋润。也就是以“卖座”变现为准。但这个“马斯洛生存层级”的第一台阶,非属大师。正是他对无比熟稔的生存天地戏曲舞台,却以充满陌生也超乎常例、甚至不无失败可能的挑战姿态,也以超凡的艺术“通感”,探索并实践了戏、画款曲幻觉暗通的内在视觉思维特征。参照美术,梅兰芳的戏曲观念里,包含了两层意思,它们大于一般艺人的美术借鉴,也超越了戏曲理论旧说的因袭:第一,戏曲演员的形体,除了表演还可以做何理解,有何功能?实践了《思凡》的梅兰芳认为,戏曲演员的肢体语汇,除了解释表演,还可通过姿态、动势,去实现另一种“绘画”意义的视觉信息跨界阐释。“人体”是戏曲艺术的基本媒介材料、信息传达工具,戏曲艺术的视听信息表达如同传统水墨丹青的“大写意”,并不更多依赖外来添加的物理手段信息刺激,主要是由这个视觉媒介价值核心本身,以抽象、具象的自由转换来自我完成。传统戏曲理论对“程式语汇”的解释,主要是分析动作、行为在生活形态和戏曲艺术舞台形态之间有哪些视觉变形的关联性。它虽也围绕“人体”发生,却多指动作含义、指代常识本身,并不广涉其他媒介品质和信息功能。梅兰芳的“戏曲人体美术观”,在戏曲语汇的舞台媒介原有功能限定解释之外,又增加了另一个美术范畴的全新含义解读角度,这对戏曲表演的多元含义,有了相当接近现代传播学的全新“议题设定”。现代视觉艺术大师潘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含义》里,对什么是“视觉艺术”有明确的阐述界定,这就是要区分视觉信息里包含的“自然”和“文化”双重的定义—“在(视觉)创造的领域,区分自然和文化的范围参照后者为前者下定义,将是更加合理、甚至是无可避免的。(视觉文化)为自然所下的定义就是:除人类所留记录以外,人的各种感官可以接触到的整个世界。”潘诺夫斯基关于“视觉艺术”现代定义,打破了有形的外在“媒介”界限,用“自然”和“文化”两个内在信息来区分、也贯通不同可视物,又格外强调“文化”信息对不同“自然”视觉对象最终定义、解释的作用。这个观点用以解释传统文化的视觉现象同样适宜,也可以让我们发现梅兰芳在昆曲《思凡》里的“美术”论点有怎样超越了时代羁绊的现代性。他打破了有形戏曲、美术不同“视觉媒介”的固定类属,站在主客结合、虚实相生的立场,为两种“自然”视觉对象赋予了文化定义的共同内涵,也决定了它们共同的文化属性。这是个信息传播学的视野,我们从梅兰芳的“美术”立场,从他“身体作画”“一幅活动彩墨画”的理性表达里,可以见到这个视野对传统戏曲传播话语的超越性。对戏曲视觉信息含义做“美术化”的媒介理解、信息扩充,做“绘画性”的价值判定,梅兰芳是传统戏曲表演大师群体里,第一个生于戏曲、融于戏曲,却又特立独行地“走在戏曲边上”的人。他的戏曲“美术化”、信息“绘画性”,可以让人们从视觉趣味的其他角度,去更多地理解舞台,这就适应、也服务于对传统戏曲“程式语汇”固有含义基本陌生的后来者、“外行人”。第二,对传统戏曲的视觉形态和媒介归属,还可以怎么理解?能不能变通?总结了《思凡》的梅兰芳认为,戏曲不仅可以属于眼前、单一的物理舞台媒介,也可以寄托在表演者、观看者双方营造的思维幻觉里,可以用心理知觉去共同结构另一个视觉“影像”的美术性媒介记忆系统。传统戏曲理论,也有“写意性”归纳,但它是与传统静态“绘画”媒介相参照,是出于中国传统文论、画论的话语系统。梅兰芳的“活动的彩墨画”,新意所在是“活动”二字,他找到的,是另外一种可以承载动态视觉信息的现代载体和传播功能。民国初年已普遍出现了“影戏”。梅兰芳描述的“一幅活动的彩墨画”,和它相当接近。这或许是他当时可以借用到的有限媒介比喻象征,却可以印证,他不仅在外在表演,而且在内在观念上主动求新,与时俱进。这两层意思,都是在对传统戏曲的视觉信息不同内涵,做出当年“跨媒介”(今谓“多媒体”)的多元阐释。他强调戏曲表演是用身体完成一幅彩色、活动影像画卷,这个观念,已主动破除了传统媒介舞台界限,对戏曲信息含义的解释,已完全类似现代“行为艺术”对视觉思维的另类表述和释义特征。这里应该提示,梅兰芳有此见解的最初时间,是在将近百年以前。那时的他,不过二三十岁的光景。四、作为“艺术”的“风格”在这里,之所以要以“美术”见“技术”论“学术”,以《思凡》的微观,对梅兰芳艺术观念的宏观,作一次细节化的剖析和见证,是因为它们之于梅兰芳,密不可分。对梅兰芳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的形成,互为表里,共有作用。如果把美术对梅兰芳的价值只视为一般的“陶冶”,这个理解可能并不充分。对梅兰芳的艺术特色,戏曲表演界内部承袭了一种历史评价,即“没有风格就是风格”。据说当年这也得到大师本人的首肯。梅兰芳性格温和,言行允中,除了大是大非,涉及个人评价一贯并不较真。譬如在他如日中天的1934年,他仍始终以沉默回避在《花边文学》里极尽嘲弄近乎攻击的鲁迅先生,只是以戏曲文化探索、研究的“孺子”之牛勤恳姿态,做他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在次年的春天,四月的莫斯科,他即引领中国京剧,代表整个中国文化,首次跃上了鼎立世界的学术巅峰,第一次赢得了文化界、学术界大师们的完全承认。所以,单就梅兰芳的虚怀若谷兼收并蓄,不喜纠缠专意务实而言,“没有风格就是风格”这个感性说法,于人于戏,无可无不可。但在理性阐释和价值评断上,毕竟是行内模糊习语,解读失之朦胧。以戏曲喻“彩墨”,超出了“舞台”媒介实体;面对传统美术,他这位业余研习者,所言所行却让戏曲、绘画两界都难以单方做出专业的评定—他让表演与绘画轻松跨界,让肢体与笔触完全等同,让静态与动态彼此互观,让舞台与画幅一体兼容。这些来自美术、也大于美术的观念,他一一落实在了《思凡》的舞台表演,和“数罗汉”的视觉信息总体设计之中。美术、技术与学术这三个层次,应该是熔铸在梅兰芳表演风范、艺术格调里的“风格”标志,至少是其中之一,或许也是他艺术成就的堂奥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传动系统行业应用前景与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玩具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煤灰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焦炭行业应用趋势预测及投资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演唱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4年炊具挂盘项目申请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线束贸易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 2024年数字视频切换台项目提案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刹车片行业供需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天翼云从业者认证考前模拟题库(含答案)
- 阅读指导《我爸爸》导读课件
- 保安部岗位设置图
- DB31T 1295-2021 立体花坛技术规程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优质课件
- 消防工程施工验收单样板
- 中央空调人员培训内容表
- 发现生活中的美-完整版PPT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遭遇陌生人》教案
- CAMDS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
-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