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讲评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讲评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讲评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讲评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讲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作文“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讲评课件【原题呈现】01【审题指导】02【人物素材】04【优秀范文】05【名句素材】03目录01【原题呈现】【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材料二:

有人感觉生活无比痛苦,便向盟鸥禅师请教,禅师低眉顺气,道出一句:“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02【审题指导】【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共有两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父子看到五星饭店门口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时的不同看法。分析时可重点抓住儿子“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和父亲“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这两句话来理解。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反映出内心真正的态度。从儿子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不一定有学问。儿子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肚子里有学问就不能坐豪华的进口车了吗?他父亲的那句说得对,不要因为他有豪华的车就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难有现在的豪华的轿车的从父亲的角度来看,教育孩子一针见血,似乎教育方法欠妥当。应正面立意,要用平和的心态看事物。【审题指导】材料二是一个哲理小故事。有人感觉生活无比痛苦,便向盟鸥禅师请教,禅师低眉顺气,道出一句:“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这几句都是在讲人应具备内心修养,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如何更好的调整自身。万物自有其理,世事不可强求,很多时候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只要自己尽力而为,没有什么可愧对的。对于很多经历与结果,要用达观豁然的心情去面对,时时刻刻抱有一颗平常心。【审题指导】审读两则材料可以发现,材料一为现象展示,材料二为原因分析。根据第一则材料,或许可以确定诸如“牢骚”“羡慕嫉妒恨”之类的观点,但考虑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重点还是应该落在“淡然的生活态度”上面。生活中很多人因感觉不平而心生怨恨,因牢骚太盛而感觉痛苦,而解决这种痛苦的方法,则是要遵从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沉稳。【审题指导】原材料中“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禅师”“低眉顺气”地道出都是表明一种正确心态。写作时关键要深层挖掘,对人们为何会不“淡然”以及如何才能“淡然”最好能有独到的分析,对“自然”“必然”“淡然”的含义及关联要有深入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在搜集人物事例展示淡然的生活态度上。03【名句素材】【名句素材】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3.莫笑身如梦,百年有限身。——陈与义《和王定国》4.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7.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释海昌《净土宗念佛法门教义》8.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六祖坛经》2.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方岳《水调歌头定山梅影》【名句素材】21511.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增广贤文》12.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佚名《生年不满百》15.世事一场大梦,我今将退休。君去一春睡,幽梦枕潮吾独醒。——黄庭坚《别杨明叔》414.得之淡然,处之泰然,失之坦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31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04【人物素材】【人物素材】1.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和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2.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传说尧在位的时候,曾想把君位传给他,但被他拒绝了,逃到颖水边洗耳,当时,许由对他的朋友巢父说到:“你难道不知道贪欲是祸吗?尧送给我天下,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好事。”说完之后,他便到颖水边上洗耳朵,表示自己淡泊名利。【人物素材】3.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将人的生命看作是相对自然界而言的,认为生死存亡就像白天黑夜一样普通和自然,因此不应受外界的干扰。他的著作《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其中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4.弘一法师(1880年—1942年),俗名李叔同,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佛教僧侣。他于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专研佛法。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佛教的思想和哲学,深受人们的喜爱。弘一法师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他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人们。【人物素材】5.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乡土气息和魔幻色彩。他淡泊名利,专注于创作,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描绘出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他的作品不仅赢得了国际声誉,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界。6.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他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科技领袖,凭借创新和前瞻性的商业理念,改变了科技产业的面貌。他淡然面对生活的起伏,即使在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时,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专注于将更好的产品带给世界。他的生活态度和领导风格,不仅塑造了他的传奇人生,也影响了无数人。05【优秀范文】1.淡然之态,人生之道

处于纷杂的社会中,无形的压力如无边的黑暗笼罩心灵。人们奋力挣扎,也难以逃出世俗的牢笼,有人感到生活十分痛苦,盟鸥禅师对此开了一剂心灵的药方,他低眉顺气地道:“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淡然”中存人生突围之哲理。

在一则颇引人深思的对话中:孩子不屑地认为拥有豪车的人缺乏内涵,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出这番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钱”。孩子所表现的不屑,正是外在物质缺乏,内心产生不平衡所导致,他的心被外物打乱,浮躁且不安宁。人生海海,我们看到盟鸥禅师的低眉顺气和“父亲”的轻描淡写,要以淡然的智慧以柔克刚,在得与失之间不失其真我,于淡然之念中跨越逆旅之艰。

“自然”是接触事物的状态,“必然”是对自我生活中在意事物的牢牢把握,“淡然”一词,仿佛天生有种安宁稳重的气质在。谈到“淡”,我们会想到“浓”。“淡”与“浓”通常用在面容、味道、色彩等描述之中,但“淡”也可以是一种自由的思想态度:它是面对外物刺激、变化时不受干扰、不被迷惑的智慧。

“淡然”是一种平和的精神力量。苏轼不惑之年,正是一展才智的大好时机,却因乌台诗案下贬黄州,儋州等极尽偏远落后之地,但他觉“此心安处是故乡”。对待人生的大起大落,他将心寄托绝风:“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拂去内心对污浊官场的不屑与厌恶。苏轼持淡然之心,同时他将双手伸向社会民众,为百姓谋福祉。无论在历史记载,还是他的诗作中,我们都因乐观、豁达的东坡居士而获得向上的精神力量。

“淡然”是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当我们处于“淡然”之中时,我们有意将自我的意识抽出于世界,以独立的姿态存在。正如庄子这位精神自由的飘逸者。他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我们役使外物,而不被外物役使。当面对外在物质的冲击时,将心抚平,使眼清亮,从容坦然接纳自我的有或无。除此之外,“淡然”不是置之不理,它区别于“漠然”。“漠”是一种“冷漠”,意味着世人皆与我无关。它不是正向的精神力量,而是自我的闭塞。

《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流传千古,在这中流露出的高超安和境界正可用“淡然”来形容。面对自我的获得或挫失,不轻易将自己沉溺于喜怒哀乐中,而是能自如地与外物和解、融合,使自我处于舒服,宁静的状态。

沧海一声笑,淡然之念间。现在的我们也许为各种各样的事而苦恼,抽不开身。但自我的心态可决定是否自如、舒畅地不断前行。持一份平和与向上接纳、超越自我,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可寻得更好的自己。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淡然”之心态亦可以是,少一份急躁,少一份攀比,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沉稳,淡然如水般明透的心能让我们突破重围,在任何险阻之路上持续、平和地前进。2.心有耕地,中有真意心地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耕种好它。

——题记

尘世纷扰千万,唯见内心安宁。人们常言他人院中海棠绿肥红瘦,却忘了内心的一片耕地,只得沉沦其中,不得解脱。沉沦的是“欲”。

“欲”,左为“谷”,扩意为财名富利;右为“久”,久则求渴望得。“欲”来源于个人的缺失,是人性中最为复杂却又最为普遍的根性。有个词叫“金钱固积症”,好比暴饮暴食者。这类人往往对金钱抱有极致疯狂的渴望,却又因为某种不甘、无能而强撑出一种不屑,吐出一句“这有钱人一定没有学问”的笑言。坚守的是“心。

古人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度人最忌用己心。前文道,“欲”为人之根性,必难除之。不过君子欲义,小人欲利,圣人求贤,贼人求钱。人皆有所欲求,无欲是大道,是追求,也是“欲”。若求无欲之欲,则必先耕其心。

耕其心,守必然。

望古今,先人立性耕心:李白官场失意,口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狂言,得“酒中仙”之名;苏轼笑看人间,寻得“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真意;陶渊明居隐田园,一片桃源,心中自然“已无车马喧嚣”……静待花开,顺其自然是耕心之自然法则。“桥头船直”“柳暗花明”是耕心的尘间梵音。千年转眼,历朝历代的苦行僧手捻佛珠,口中喃喃,于名利远,近心地尔。

耕其心,炼终生。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皆为修身之法。哲学之言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的痛苦积累是“无欲”之质变的开端。钱财名利并非不能有,并非终生于乡野才能耕心。聂赫留朵夫由高傲贵族蔑视转而认为“任何人都应当平等享有土地给予的权力”,转变的过程矛盾而痛苦,然而他终究在尘世间耕种了自己的心地,以痛苦炼得无欲之欲之身。见到自己身上所缺的同情与尊重,或许你身上的宽容与忍耐,才能不再说出无稽之谈,可以“轻描淡写”“从容不迫”地说出——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皆为修身之法。哲学之言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的痛苦积累是“无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