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村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樟村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樟村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樟村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樟村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樟村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B.③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②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2.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种群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4.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小麦的叶肉细胞和干种子的胚细胞,发现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明显的细胞质流动现象,而胚细胞则无此现象,原因是A.叶肉细胞是活细胞,而胚细胞是死细胞B.叶肉细胞中有自由水,胚细胞没有自由水C.叶肉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大D.胚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大5.下列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的是()A.是否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体的着丝点是否分裂C.是否会发生交叉互换 D.是否会有染色体的平均分配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④释放子代噬菌体()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此细胞处于_______分裂,你的判断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细胞有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个染色体,_______个四分体,1和2是_________染色体。(3)此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为_________。8.(10分)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来源于_______。(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同化的总能量分别是___________kJ·m-2·y-1、______________________kJ·m-2·y-1。(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按照理论上最高的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增加100kJ,则需要的生产者同化量增加________________kJ。(5)图中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图中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代表的能量之中。9.(10分)下面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DNA是_______空间结构,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碱基通过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原则。(3)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____。10.(10分)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随着人工林的成长,山鼠剥食落叶松、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而山鼠的种群数量会大增。研究人员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人工林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发现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然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有限的人工林中,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山鼠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这一人工林中山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山鼠并标记65只,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标记的4只。若已知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山鼠进出该区域,但总数保持稳定,离开该区域的山鼠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区域的山鼠数量约为______只。(3)通常,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还应包括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调查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4)若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最终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鼠种群的K值,因此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鼠害。在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小得多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组分更多,食物网更复杂,因而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为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体内营养成分转移的影响,科学家选用黄瓜幼苗子叶进行实验,研究细胞分裂素对叶片上滴加14C-氨基异丁酸的部位的影响,处理方法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l)细胞分裂素产生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2)图中X处理是____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使用14C一氨基异丁酸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3)对照组用清水处理而不用营养液处理的原因是____。(4)在生产上,细胞分裂素还具有使绿叶保鲜的作用,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图示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其中①表示采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③表示紫外线诱导原生质体基因突变;②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④表示再分化过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①表示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在适宜条件下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除去细胞壁,A正确;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③过程不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B错误;C、②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叶肉细胞失去了原来特有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D、④表示再分化过程,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比例,D正确。故选B。2、B【解析】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乙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丁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详解】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种群数量增加,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B、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在乙时,种群的数量为K/2,B错误;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使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点附近,C正确;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即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3、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免疫系统可及时的监控和清除体内癌变、衰老的细胞,A正确;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5个环节,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等,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患呆小症,D错误。故选D。4、C【解析】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作为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化学反应,自由水还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生物体和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强,抗逆性越差,比值越低,细胞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详解】A、叶肉细胞和干种子胚细胞都是活的,A错误;B、干种子中胚细胞也含有自由水,只是自由水含量较少,B错误;C、叶肉细胞自由水含量多,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大,C正确;D、干种子中胚细胞中结合水含量相对较高,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小,D错误。故选C。5、D【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染色体的复制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无染色体的复制,因此是两者的区别,A不符合题意;B、着丝点的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是两者的区别,B不符合题意;C、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是两者的区别,C不符合题意;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都有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因此这不是两者的区别,D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第一步注入、第四步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第一步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而第四步却释放出了与亲代大小、形状等方面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①④,C符合题意。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减数(2).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3).8(4).8(5).4(6).2(7).同源(8).0【解析】(1)由图可知,1和2是同源染色体,3和4是同源染色体,图中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2)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2个四分体,其中1和2为同源染色体。(3)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0。8、①.太阳光能和有机物输入②.1.12×105③.1.8×104④.14.3⑤.13.9⑥.2500⑦.0.5【解析】分析题图: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包括被植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而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外界有机物输入,去向包括被小型肉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根据题图数据,先推算出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0.05+0.25+2.1+5.1=7.5×103kJ/m2•y-1,再推算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0.05+0.25+2.1+5.1-5+4+9+0.5=16×103kJ/m2•y-1(包括外界有机物输入的能量2kJ/m2•y),最后计算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0.05+0.25+2.1+5.1-5+4+9+0.5-2+70+23+3=110×103kJ/m2•y-1,进而计算相关传递效率。【详解】(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包括太阳光能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由题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同化量为(5.1+2.1+0.25+0.05)×103kJ·m-2·y-1=7.5×103kJ·m-2·y-1,其中来自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7.5-5.0)×103kJ·m-2·y-1=2.5×103kJ·m-2·y-1,则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2.5+4+9+0.5+2)×103kJ·m-2·y-1=18×103kJ·m-2·y-1,其中来自生产者的同化量为(18-2)×103kJ·m-2·y-1=16×103kJ·m-2·y-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23+70+3+16)×103kJ·m-2·y-1=112×103kJ·m-2·y-1=1.12×105k·m-2·y-1,植食性动物同化量为18×103kJ·m-2·y-1=1.8×104kJ·m-2·y-1。(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104÷(1.12×105)×100%≈14.3%;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8×100%≈13.9%。(4)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按照理论上最高的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增加100kJ,则需要的生产者同化量增加100÷20%÷20%=2500(kJ)。(5)图中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包含在图中数字0.5所代表的能量之中。【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中等,解答时应明确生态系统的中能量的去向,准确的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9、(1)①.双螺旋②.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①.氢键②.碱基互补配对(3)2.5【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为含氮碱基(腺嘌呤),4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小问1详解】DNA的空间结构是双螺旋;图中4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问3详解】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2.5。【点睛】本题结合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1)①.S②.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2)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②.900(3)①.物种的生态位、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②.样方法(4)①.不会②.生物防治③.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解析】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小问1详解】在资源有限的人工林中,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小问2详解】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不适用于样方法。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记个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数(m),而由于离开该区域的山鼠中有5只带有标记,相当于初次捕获标记个数为65-5=60,故该区域的山鼠数量约为60×60÷4=900只。【小问3详解】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还应包括物种的生态位、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植物并不能运动,故调查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小问4详解】若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由于并没有改变山鼠的生活环境,故最终不会改变鼠种群的K值,因此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在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小得多的原因是和人工林相比,天然林中物种丰富度更大,组分更多,食物网更复杂,因而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某一物种难以过度生长,对环境造成破坏。【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11、(1).根尖(2).促进细胞分裂(3).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4).子叶是否用细胞分裂素处理(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