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分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解析(回忆版)_第1页
2023年部分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解析(回忆版)_第2页
2023年部分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解析(回忆版)_第3页
2023年部分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解析(回忆版)_第4页
2023年部分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解析(回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部分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解析(回忆版)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情形最适合使用亲和图:A.把归纳好的顾客需求转化为关键质量特性B.对归纳好的顾客需求进行逐层细化C.进行因果分析D.对顾客反馈的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整理解析:红书P98亲和图的本质是对不同的想法、观点进行整理和归类。2、某黑带项目小组在改进手机设计时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大量顾客需求信息,项目小组准备使用KANO模型对顾客需求进行分类,下列哪项需求的实现可为顾客带来惊喜,作为手机的魅力质量?A.安全,不出现电池爆炸或自燃现象B.系统运行稳定,在运行中很少出现死机或蓝屏现象C.电池工作时间长D.具有运动记步功能解析:红书P60卡诺质量模型的案例,A、B都是基本质量的内容,C是一元质量,D是魅力质量。3、某金属带材成品检验中常发现的缺陷有板形不合格、性能不合格、表面划伤、成分不合格等。其中板形及性能不合格可通过返工进行矫正;表面划伤可降价销售;成分不合格的商品只能报废。六西格玛项目小组统计了半年来成品检验中发现的各种缺陷发生的频次,那么下述哪种方法可以帮助团队较好地识别出改进机会?A.按缺陷出现频次的排列图B.缺陷出现频次和成本加权的排列图C.因果图D.过程FMEA分析解析:红书P122,4、在应用QFD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A.识别和确定项目的“顾客”B.填写质量屋的“左墙”C.确定质量屋的“天花板”D.确定质量屋的“关系矩阵”解析:红书5105、以下是某精加工过程中输入因子x1~x3对于关键过程质量特性Y1~Y4的C&E矩阵,则因子的重要度从大到小的排序应为:X1,X2,X3B.X2,X1,X3C.X1,X3,X2D.X2,X3,X1解析:红书P137,输入重要度排序6、某黑带欲对甲、乙、丙三个班组生产的共1000件产品(甲:500件,乙:300件,丙:200件)进行质量检验。现从甲、乙、丙组的产品中各随机抽取25件,15件,10件,组成一个样本容量为50的样本。则这种抽样方法应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解析:红书P165,分层抽样的比例分配法:25/500=15/300=10/2007.某空调生产企业在冷凝器自动焊接后进行全检,发现一个及以上的焊口不良时,需要人工对该焊口进行补焊。据统计,该企业某天生产的1000部冷凝器中有680部需要补焊,缺陷焊口的出现是完全随机的,请问,冷凝器经过自动焊接后的DPU估计是多少?A.0.68B.1.14C.6.8D.0.5解析:红书P219,一个冷凝器上有可能多个缺陷,考虑使用缺陷泊松分布,一次合格率Y(1-680/1000)=e-DPU,因此DPU=-lnY=-ln(0.32)=1.148.某项目团队欲研究测量系统的线性,用标准件进行测试,并记录其测量结果,拟合了线性模型。下图是标准件的测量值与名义值的关系图,问其测量值与名义值之间的差异是指下列哪项指标?A.重复性B.比例因子C.滞后作用D.偏倚解析:红书P178,偏倚定义:用来表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与被测质量特性基准值之差。9.以下是某产品直径的箱线图,则根据箱线图判定数据分布,最可能正确的是: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数据呈右偏态分布C.数据呈左偏态分布D.数据服从均匀分布解析:红书P172,方块中的水平线是中位数,中位数不在方块的中心说明有偏,游离点超过上限,尾部在右,数据呈右偏态分布10.随机抽取了50个产品,测量其镀层厚度,并绘制直方图如下:则以下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A.镀层厚度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镀层厚度数据呈右偏态分布C.镀层厚度数据呈左偏态分布D.无法判定分布为左偏态或右偏态解析:红书P215,尾部在右,数据呈右偏态分布11.某黑带在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时,发现数据不正态,欲利用BOX-COX变换将其转化为正态数据,结果如下:请选出合适的λ值:A.-2.8B.-1C.0D.1解析:理解Box-Cox,λ取整0.00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因为它处于95%置信区间内。将原始数据求其-0.09次方后,可以化为正态分布,可以发现λ的估计值-0.09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Y函数标准差。12.黑带小王在稳压器生产厂工作,他负责每天抽取稳压器测量其输出电压是否在220±10V的规格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样一个稳压器重复测量其输出电压存在误差,同样的批次不同的稳压器之间的输出电压也不同,不同批次的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更有差别。如果小王想了解稳压器输出电压的波动源,正确的变异源分析的抽样方案和分析方法是:A.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稳压器,每个稳压器测量3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B.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稳压器,每个稳压器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C.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稳压器,每个稳压器测量一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D.选择一个批次,抽取32台稳压器,每个稳压器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解析:不可重复的测量—嵌套,对同样一个稳压器重复测量其输出电压存在误差,不可忽视此变异源,需要重复测量。13.以下是某零件长度的测量系统分析结果,已知长度公差范围为20±2cm,则该测量系统的P/T%应为:解析:答案D,P/T%=6Sigma/T=1.81423/4=45.36%14.某黑带欲研究零件尺寸的测量系统,随机抽取了10个零件,选取了3名测量员,分别对每个零件重复测量3次,记录测量值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则以下说法中,最恰当的是:A.该测量系统的变异主要来自测量员B.该测量系统的变异主要来自零件C.该测量系统的变异主要来自量具D.该测量系统的变异主要来自随机误差解析:找出较大方差分量贡献率,再现性贡献率最大,再现性变异性来源就是不同的测量人员。15.某黑带欲研究产品功率的测量系统。已知该测量系统由4台平行的自动化功率测试仪构成,产品可依次进入任一测试仪进行自动测试。则关于此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测试仪比较先进(无人的自动化设备),因此测试结果可信,可以不用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B.因采用自动化设备,没有检验员,因此测量系统不存在再现性误差,无法评估再现性C.因采用自动化设备,没有检验员,因此测量系统不存在重复性误差,无法评估重复性D.可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同一产品在同一测试仪上多次测量结果的变异为重复性,不同测试仪之间的变异为再现性解析:红书P184、P186,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定义16.在印染车间,项目小组欲分析印染工序的过程能力,对印染溶液进行了抽样,并测量其浓度,结果显示浓度数据分布不正态,则下一步应如何进行分析?A.数据不正态,无法进行分析,一定是测量系统出现了异常,需重新收集数据B.数据不正态,应先分析不正态的原因,再进行后续分析C.数据不正态,应直接将数据转换为正态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D.数据不正态,应先剔除异常点,再进行正态性检验17.在某批次显示板的检验中共发现8个缺陷,涉及5个显示板不良。已知该批次共生产了2500块显示板,每块显示板有10个缺陷机会,则生产过程的DPMO为:A.200B.2000C.320D.3200解析:红书P218,DPMO=(8/2500*10)*106=32018.某钢铁企业欲研究冷轧钢板厚度与轧制速度之间的关系,收集了现场数据,分析得到回归直线及均值置信区间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当轧制速度等于12时,以下关于钢板厚度的预测,正确的是:A.任意一卷钢板厚度的波动在(7.11,7.81)区间内的概率为95%B.4卷钢板厚度的波动在(7.11,7.81)区间内的概率为95%C.16卷钢板厚度的波动在(7.11,7.81)区间内的概率为95%D.(7.11,7.81)区间以95%的概率涵盖轧制速度为12时钢板的平均厚度解析:置信区间的概念:假设我们重复抽样100次,手头就有了100个区间,95%置信区间的含义就是:在这100个区间里,我们几乎可以断定里面会有95个区间是包括总体均数的,因此,如果我们从这100个区间中随机抽取一个,这个区间包括总体均数的概率不就是95%?19.某六西格玛项目小组欲研究焊接熔深与焊接电流之间的关系,收集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线性回归模型显著,进行残差检验得到下图,则关于此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熔深残差的正态性检验P=0.554>0.05,服从正态分布,说明回归模型有效B.残差与拟合值近似有二次关系,说明模型可能需要增加二次项C.从熔深残差图检验可以肯定此模型有效,不需要进行改进D.信息不足,此残差检验不能得出模型是否有有效的结论解析:红书P391,残差的拟合值不好,近似有二次关系,因此可以增加二次项。20.某六西格玛黑带项目欲提高成品入库能力,项目目标设为平均每小时入库量至少达到100kg。项目完成后,为检验成品入库量是否达到了目标,分别收集了19个小时成品入库量的数据,数据正态,进行单样本t检验,得到了如下结果:A.P值<0.05,拒绝原假设,说明平均每小时成品入库量确实提高到了100kg以上B.P值<0.05,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平均每小时成品入库量并未达到100kgC.因为均值为113.87,说明平均每小时成品入库能力已经达到了113.87kg以上D.样本量不充分,无法进行判断解析:原假设H0

指进行统计检验时预先建立的假设,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推翻的假设,备择假设H1是研究者想要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项目目标设为平均每小时入库量至少达到100kg,即H1,P值<0.05,接受H1.21.某项目团队为研究矽胶含量与6个因子(A、B、C、D、E、F)之间的关系,构建DOE模型。模型分析显示因子A及其交互作用项均不显著,则剔除A后模型出现的变化是:A.R2会变小,R2与R2adj的差值会变小B.R2会变大,R2与R2adj的差值会变小C.R2会变小,R2与R2adj的差值会变大D.R2会变大,R2与R2adj的差值会变大解析:红书P398,R-sq降低,R-sq(调整)有所提高,R-sq与R-sq(调整)差值变小。22.某黑带欲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技术专家提出,在烘烤工序中,烘料桶进风栅进入气体的洁净程度可能对光洁度有影响,因此黑带在进风口处加装了无尘布过滤网。为验证加装前后产品表面光洁度是否有显著变化,黑带收集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装过滤网后产品表面光洁度有显著改善B.加装过滤网后产品表面光洁度无显著改善C.不能确定加装过滤网前后产品表面光洁度有无显著差异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P<0.05,拒绝原假设,为验证加装前后产品表面光洁度是否有显著变化,是目的,是H1,原假设H0就是没有变化。23.某黑带欲研究四个车间生产的同种零件的平均强度有无显著差别,从每个车间各随机抽取了16个零件,测量其强度。已知数据正态且方差相等,则应选用哪种检验方法?A.单样本t检验B.单样本Z检验C.单因子方差分析D.双样本t检验解析:数据正态且方差相等,满足方差齐性,符合单因子方差分析的条件。24.某发动机厂由两家供应商提供零件,零件的长度是关键质量特性,且服从正态分布。某黑带欲了解长度的方差是否有显著差异,各收集了每家供应商的50个样品,进行等方差检验,结果如下:则在95%的置信度下,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应该相信F检验的结论,认为二者方差有显著差异B.应该相信Levene检验的结论,认为二者方差无显著差异C.两种方法的结论既然矛盾,均不能相信,应另选一种统计检验方法重新检验D.两种方法的结论矛盾,说明此计算机软件有问题,应换另一种软件重新检验解析:假设检验,拒绝总是可信的,任何方法检测出有差异既有差异25.某六西格玛团队欲研究热水器内胆在不同焊接电压下熔宽的方差是否相等,假定不同焊接电压下的熔宽服从正态分布,检验结果如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重比较的P值=0.024,说明方差不相等B.多重比较的P值=0.024,说明方差相等C.Leneve检验的P值=0.131,说明方差不相等D.Leneve检验的P值=0.131,说明方差相等解析:假设检验,拒绝总是可信的,任何方法检测出有差异既有差异26.为了检验三家供应商提供产品的不合格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收集了9月份各家的供货数据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如下:合格品不合格品合计113002513251302.1522.850.0040.202222003522352196.4638.540.0060.325318003318331801.3931.610.0010.061合计5300935393卡方=0.599,DF=2,P值=0.741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卡方值=0.599,可以判断三家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率有显著差异B.P值=0.741,可以判断三家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率有显著差异C.P值=0.741,可以判断三家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率无显著差异D.上述卡方检验不可信,应该针对三家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率分别进行双比率的两两比较解析:P值=0.741>0.05,三家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率无显著差异27.某黑带需研究温度、时间和催化剂对产量的影响,做了3因子2水平的全因子试验,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各顶点处数值表示相应试验条件的产量。请问因子“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效应为:A.0.25B.0.5C.1.5D.3解析:红书P371,温度和时间交互=【(高温长时+低温短时)-(高温短时+低温长时)】/2催化剂水平1时,温度和时间交互1=【(52+34)-(43+46)】/2=-1.5催化剂水平2时,温度和时间交互2=【(56+36)-(40+48)】/2=2那么,温度和时间交互=(-1.5+2)/2=0.2528.在提高合成氨产量的试验中,考虑了2个影响因子: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但催化剂也可能对产量造成影响,且催化剂一旦加入后就无法调整,因此将其作为区组,拟采用全因子试验,每个区组增加3个中心点,则总的试验次数应为:A.11B.14C.8D.19解析:2因子*区组+中心点*区组=22*2+3*2=1429.在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分析中,考虑4个因子:水泥用量、含砂率、陶粒用量和搅拌时间。已知试验时间较长,需要在两座炉子中同时进行,考虑到炉子间的差别,将不同炉子作为2个区组,采用24+4的全因子试验设计,每个区组含2个中心点,共进行20次试验。在全部试验结果的分析中,我们是否要将“区组”当作因子放入模型中?A.将“区组”当作因子放入模型中将使分析更加准确,这样能够选出因子的最佳设置,并且可以对最优设置的结果进行预测B.将“区组”当作因子放入模型中将使分析更加准确,这样能够选出因子的最佳设置,但一般无法对最优设置的结果进行预测,只能在再次分析时,将“区组”从模型中删除,然后进行预测C.将“区组”当作因子放入模型中将使分析更加准确,但这样无无法选出因子的最佳设置,更无法对最优设置的结果进行预测D.即使区组响应显著,最开始时也不应将“区组”当作因子放入模型中解析:蓝皮书,,30.在4因子2水平全因子试验中,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因子C及交互作用A*B是显著的,而A、B、D均不显著,则在回归模型中应至少包括:A.因子C及交互作用ABB.因子A、B、C及交互作用ABC.因子A、B、C及交互作用AB、AC、BCD.只包括因子A、B、C解析:因为因子C及交互作用A*B是显著的,因此包含因子A、B、C和AB31.某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如下:拟合因子:Y与A,B,C,D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这是一个部分因子试验共进行12次试验有4个中心点有2个区组解析:供进行试验次数=合计自由度11+1=12,12次试验-8=4个中心点,没有看到区组,有区组如下:32.某黑带欲绘制控制图监控现场静电体系的稳定性。已知静电值是关键质量特性,过程稳定正态。每8小时随机在4个点测量并记录静电值,则应选用哪种控制图最好?A.Xbar-R图B.I-MR图C.U图D.P图解析:静电值是计量型数据,C、D错误,Xbar-R图比I-MR图灵敏度高,子组大小n=4,I-MR子组大小n=133.某冰箱生产过程中的发泡工序中,自由泡密度是关键质量特性。工厂欲监控发泡过程,每2小时测1次自由泡密度,则应选用以下哪种控制图?A.I-MR图B.Xbar-R图C.Xbar-S图D.直接使用规格限进行控制解析: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抽单值,典型的I-MR图34.某工程师使用Xbar-R控制图控制其关键工序参数。若他在Xbar图上将所有的8个判异准则全部用上,则实际过程控制中,关于该Xbar控制图两类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类错误会减少,第二类错误会增加B.第一类错误会增加,第二类错误会减少C.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都会减少D.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都会增加解析:红书P466,首先知道第一类错误叫虚发,第二类错误叫漏发;那么8个判异是干什么的呢?是判断异常波动的,所有的异常波动都能检测到,是不是就“漏”掉的少?“冤假错案”就多了,就是虚发多了。35.在某板材生产过程中,硬度是关键质量特性,其规格为345±25。为监控生产过程绘制了I-MR控制图,计算得控制图的上下限分别为400和300,过程稳定无异常,则以下关于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A.控制图无异常,说明产品质量合格B.生产过程是稳定的,但是过程能力不充分,应该进行过程改进C.规格限落在控制限内,说明生产过程稳定D.在控制图上,控制限和规格限不能比较,所以对该过程无法得出结论解析:规格线【325,370】,控制线【300,400】超出规格线,因此选B36.某汽车公司长期使用供应商A的材料,但因近期A供货不足,改用供应商B的材料。以下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图,前10个点(1-10)是使用供应商A的材料时记录的,后15个点(11-15)是改用B后记录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均值图正常,说明过程稳定B.极差图失控,说明供应商B的材料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改回A的材料C.极差图失控,说明刚换用新的材料,会有一段时间适应期,过后就恢复正常D.极差图失控,说明供应商B的材料比A的波动小,应重新计算控制限解析:UCL-LCL=6标准差,标准差就是波动大小37.质量功能展开(QFD)和Kano模型的应用都与顾客需求(VOC)有关,请问下列选项中关于QFD和Kano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QFD和Kano模型是相互独立使用的工具,但它们都能将顾客需求与技术需求联系起来B.Kano模型是将顾客需求进行分类定位,通常作为QFD的输入C.QFD是将顾客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而Kano模型是将技术需求转化为顾客需求D.Kano模型可确定顾客需求的优先级,QFD可将顾客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解析:红书P60,Kano模型就是把顾客需求的程度分三类38.在将三次设计的思想融入IDDOV流程进行六西格玛设计时,容差设计主要应用于哪个阶段?A.界定(D)阶段B.优化(O)阶段C.验证(V)阶段D.识别(I)阶段解析:红书P503,看下面就明白了红书P507,39.在进行过程FMEA分析时,关于如何确定关键过程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改进时,小组有不同的意见。下列意见中正确的是:A.只根据RPN(风险优先数)进行排序,选择RPN高的过程进行改进B.根据RPN排序,同时考虑故障模式的严重性(S),S值很高的过程也一定要改进C.只需根据故障模式的严重性(S)进行排序,选择S值高的过程进行改进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不只是看RPN值,同时要关注高风险过程,红书P582二、填空题:1.某产品线每天单班生产,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包括20分钟换型时间,10分钟班前会,35分钟设备故障停机。则该生产线的时间开动率为88.3%。解析:红书P356,计划工作时间=可用时间(8*60=480)-计划停机时间10=470,实际工作时间=470-非计划停机时间(20+35)=415,时间开动率=415÷470=88.3%。2.某工序需将钢管和铜管连接起来,已知钢管的长度服从均值为12cm,标准差为0.08cm的正态分布;铜管长度服从均值为8cm,标准差为0.06cm的正态分布。则连接后的管长应服从服从均值为20cm,标准差为0.10cm正态分布。解析:均值相加性12+8=20,方差相加性0.082+0.062=0.102,所以标准差就是0.10cm。3.某项目团队在制定项目计划时需要对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进行时间估计,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对A活动所需时间进行了三个估计:最乐观时间:2天,最可能时间:5天,最悲观时间:11天。那么完成A活动的期望时间是5.5天解析:红书P82,E=(O+4M+P)/6=(2*1+5*4+11*1)/6=33/6=5.54.Zbench是用来衡量过程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已知某过程的Zbench=2.5,则该过程的西格玛水平(Sigmalevel)是4解析:红书P212,西格玛水平=Zbench+1.5=2.5+1.5=4三、多选题:1.以下关于损失函数的描述,正确的有:A.损失函数揭示了质量特性与目标值的偏移,偏移越大,损失越大B.损失函数认为,质量损失与公差范围有关,与质量特性的波动无关C.过程波动越小,损失越小D.所有损失函数一定是一条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解析:红书P553,不同的损失函数开口是不同的2.在减少交付周期的六西格玛项目中,可用的精益工具有:A.时间测定B.作业时间分析C.价值流分析D.浪费分析解析,红书P355,时间测定就是做动作和时间研究,是作业时间分析的一种。红书P352,作业时间分析肯定是红书P344,价值流分析也是浪费分析更没有问题3.某地综合医院为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降低普通内科门诊患者的就诊时间”的六西格玛改进项目。在开展项目中,团队成员进行了一次项目的利益相关方的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果。请问,以下属于利益相关方的有:A.患者B.内科门诊大夫C.化验科D.医疗保险部门4.选择六西格玛项目时,可从以下哪些视角入手?A.能提高顾客满意度的B.能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C.欲解决的问题是清晰可测量的D.解决方案是已知的5.有效的激励对六西格玛项目团队的成功是十分必要的。下述哪些技巧可用于团队激励?A.明确阐述项目的目的意义,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是重要且有意义的B.鼓励团队成员主动分析问题,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C.分享团队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使团队获得成就感D.通过目标管理,让团队成员按计划自主管理6.某六西格玛项目欲降低产品零备件的成本损失,而造成零备件成本损失的原因较多且相互关联。为此,黑带组织团队成员一起分析,并绘制关联图如下: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零备件运输丢失”是一个关键根本原因B.“包装不适当”是一个关键根本原因C.“管理松懈”是一个关键根本原因D.“责任心不强”是一个直接原因解析:根本只能输出,不能有输入7.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方法论中改进(I)阶段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以下哪些方法是经常会在I阶段使用的:A.头脑风暴B.六顶帽子思考C.SIPOC图D.试验设计解析:红书P366,看下面一段话8.关于SIPOC图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I”是指过程输入的实物资源,应越多越好B.“P”是指有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应越清晰越好C.“O”是指过程输出的结果,应越完整越好D.“C”是指接受输出方,可为人、组织或过程解析:最有迷惑的是B选项,为什么B不对呢?见红书P11910.下述关于项目目标的陈述中,正确的有:A.到2012年12月底,将A产品测试一次通过率提高到较高的水平B.到2012年12月底,将A产品波峰焊过程的西格玛水平从3.0提高到3.8C.到2012年12月底,将A产品的交付周期从平均22天缩短到平均15天D.到2012年12月底,将A产品的顾客满意度大幅度提高11.某黑带欲解决焊接工艺中焊锡膏涂抹量的波动过大问题,收集了2个操作工在各自的3台电焊机上重复点焊2次的焊锡膏涂抹量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不同的操作工是造成焊锡膏涂抹量波动的主要原因B.使用不同的电焊机是造成焊锡膏涂抹量波动的主要原因C.操作工的方差分量为负值,说明测量有问题,应重新收集数据D.同一操作工使用同一点焊机操作2次的涂抹量也有一定的波动,占总方差分量的28.24%解析:看方差分量贡献率即总和的%,所以B正确,那么A肯定就错了;操作工的方差分量为负数就是方差为0,没有问题,C错误;D就是分析的表述,没有问题。12.两条生产线,A产线9月的总产出为15000件产品,报废360件产品;B产线9月的总产出为12000件产品,报废890件产品。若要判定A产线和B产线报废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使用的统计方法有:A.双比率检验B.方差分析C.卡方检验D.双样本t检验解析:既可以使用比率,又可以使用列联表13.某黑带项目欲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收集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得到以下图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控制限呈城墙状,说明过程失控了B.控制限呈城墙状,说明每次收集的样本量不相等C.平均不合格率为4.32%D.随着样本量的增加,缺陷率不断增加解析:红书P482,控制线为什么出现城墙状,见下面的一段话14.以下关于调查问卷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有:A.问卷中应设计尽量多的问题,获取尽可能多信息B.问卷中的问题应定义清楚,逻辑性强,易于回答C.问卷中应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以易于验证假设D.问卷中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调查的主题,针对性强15.价值流分析的目的有:A.减少在制品(WIP,workinprocess)B.缩短流水线节拍C.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D.消除等待16.价值流图(VSM)是六西格玛项目开展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工具。以下关于绘制现状价值流程图的说法,正确的有:A.价值流程图通常从顾客端开始,因此绘图时应首先了解顾客需求B.价值流程图的绘制过程需要关注物料流、过程流和信息流等信息C.价值流程图的绘制需要详细观察D.价值流程图的绘制可以参考现有书面资料在办公室完成即可17.质量差距模型理论认为感知服务差距会受质量感知差距、质量标准差距、服务传递差距和市场沟通差距的影响。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就需要尽可能减少上述差距。海底捞是一家知名餐饮企业,其基层服务员可不用审批就给顾客免费增菜、打折等,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水平。海底捞的这种做法主要是减少了哪些质量差距?A.质量感知差距B.质量标准差距C.服务传递差距D.市场沟通差距18.某地质勘探小组,在分析尾矿品位与磁场强度及给矿粒度的关系时,得到了如下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磁场强度和给矿粒度对尾矿品位都有显著影响B.R-Sq和R-Sq(调整)二者都较大,且二者相差很小,说明此模型较好C.回归模型的总效果是显著的D.共收集了27个组数据解析:试验组数27+1=2819.已知某5因子2水平的部分因子试验,共进行了8次,无中心点,设计生成元为D=AB,E=A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D与CE混杂B.C与AB混杂C.D与AC混杂D.C与AE混杂解析:生成元D=AB两边同乘以B,那么A=BD;E=AC两边同乘以C,A=CE,所以BD=CE,混杂,A选项正确;E=AC,两边同乘以A,C=AE,混杂,所以D选项正确。20-21.某黑带欲研究焊接熔深与焊接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行了一个2因子2水平试验设计,试验方案如下,请据此回答题20.关于此试验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有:A.此试验方案遵循了随机化原则B.此试验方案可估计纯误差C.此试验方案可估计模型的弯曲D.此试验方案包含2个区组解析:无中心点,无法估计弯曲21.关于此试验设计中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有:A.区组效应为0B.电流效应为6.5C.电压效应为3.5D.电压效应为-3.5解析:电流高水平-电流低水平=18+22+19+21-15-12-11-16=26电流效应:26÷4=6.5同样计算电压效应=(15+22+21+16-18-12-19-11)/4=35同样计算:区组1:15+18+12+22=67,区组219+21+11+16=67,区组效应为022.控制图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两个阶段,以下关于两阶段控制图说法,正确的有:A.分析用控制图主要用于分析过程,确定控制限,控制用控制图主要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B.控制用控制图主要用于分析过程,确定控制限,分析用控制图主要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C.过程稳定且过程能力满足要求后,才能由分析用控制图转为控制用控制图D.过程稳定且过程能力满足要求后,才能由控制用控制图转为分析用控制图23.某工程师拟采用控制图监控零件的关键尺寸,但在选用Xbar-R控制图(样本容量为5)还是I-MR控制图上拿不定主意。以下关于这两种控制图比较的陈述,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