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 检测题含解析_第1页
第五章 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 检测题含解析_第2页
第五章 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 检测题含解析_第3页
第五章 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 检测题含解析_第4页
第五章 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 检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五章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检测题(含解析)第五章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人的衰老通常伴随细胞适应性的下降以及蛋白质功能的丧失,许多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是由蛋白质聚集引起的,而蛋白质聚集是蛋白质错误折叠的结果。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老年人体内细胞无法合成酪氨酸酶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B.细胞内脂褐素的含量随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出现老年斑

C.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攻击转运蛋白,导致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D.细胞核内染色质收缩,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呼吸速率减慢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功能相同

B.中心体在洋葱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原核细胞既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也不具有生物膜

D.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形虫胞吐排出代谢废物和食物残渣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

B.细菌分泌蛋白酶的过程不需生物膜系统协助

C.有些膜蛋白可能同时具有运输功能和识别功能

D.核糖体、中心体和核仁都可能与有丝分裂有关

4.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图1和图2),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外围分裂的线粒体周围可能存在溶酶体,因线粒体自噬需要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

B.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可通过中间分裂消除ROS和Ca2+对细胞的损伤

C.细胞增殖时,线粒体会加快外周分裂,以增加线粒体数量从而满足能量需求

D.通过药物抑制DRP1的活性,线粒体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会受到抑制

5.研究体外细胞的衰老时发现了两个现象:①将已分裂40次的正常男性成纤维细胞与已分裂10次的正常女性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同时设置对照。当单独培养的细胞停止分裂时,发现混合培养的相应细胞也都同时停止了分裂。②伴随细胞衰老,溶酶体中β-半乳糖苷酶数量逐渐增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①说明细胞停止分裂是由细胞自身因素决定的

C.②溶酶体中β-半乳糖苷酶数量增多可能利于衰老细胞走向凋亡

D.衰老细胞染色质收缩,故β-半乳糖苷酶不是基因控制合成的

6.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其局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细胞自噬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可发生

B.自噬体的外层膜结构来源于高尔基体

C.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细胞通过自噬可以获得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D.经细胞自噬后的产物全部以残余体的形式排出细胞外

7.洋葱是观察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且有大液泡

B.处于分裂后期细胞中有两个中心体

C.解离液可以促进染液与染色体的结合

D.用甲紫溶液染色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8.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甲紫染色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已知洋葱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大约12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丙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

C.若视野中有100个细胞,统计发现图乙类型共有5个,即可推算出中期持续时间大约为0.6小时

D.作为一次完整的有丝分裂,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9.如图所示,当细胞衰老或受到不可修复的DNA损伤时,线粒体会释放CytC到细胞质基质中,CytC与Apaf-1结合,募集Caspase9前体,形成凋亡体,凋亡体再活化Caspase3或Caspase7,从而启动细胞凋亡的一系列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

B.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往往减少,细胞核体积减小

C.CytC可能是一种促凋亡因子,起信息分子的作用

D.激活癌细胞的Caspase3或Caspase7可作为研制抗癌药物的新思路

10.着丝粒是由多种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圆盘状结构,是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

A.着丝粒的数目等于染色单体的数目

B.着丝粒分开导致染色体和DNA都加倍

C.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细胞板上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开的同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分开

11.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和乙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用药物抑制DNA复制,丙类细胞所占的比例会增加

B.甲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为乙类细胞的两倍

C.甲类细胞染色单体的数目可能与乙类细胞相同

D.细胞板会出现在甲类细胞中

12.如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切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细胞生长,导致b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较a细胞高

B.d细胞分泌物质的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d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依然能发育为完整的个体

D.c细胞和d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

13.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B.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

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14.研究发现,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Lon蛋白酶的含量会下降,该发现有助于开发延缓细胞衰老过程的新药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衰老受基因的控制,不利于个体的发育

B.老年人体内都是衰老的细胞,Lon蛋白酶含量下降

C.口服Lon蛋白酶可以延缓衰老

D.Lon蛋白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有些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

C.核膜和核孔均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分裂时核膜、核仁消失,分裂后重新形成

16.《自然》杂志曾发表文章提出,由胶原蛋白COL17A1驱动的干细胞间竞争对于维持小鼠的“年轻态”皮肤至关重要,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容易被淘汰,随着年龄的增长,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增多。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皮肤细胞中,细胞核萎缩,核膜通透性增强

B.老年小鼠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可能与许多酶活性下降有关

C.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皮肤细胞是否衰老的一个标志

D.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的干细胞分化程度越高

三、综合题

17.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Stemcell)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下图表示人体骨髓中部分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过程属于细胞的,③过程属于细胞的。

(2)白血病俗称血癌,是由于造血干细胞中的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3)为探究药物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所加心肌细胞和溶液的量相等,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若实验结果是,则说明使用阿霉素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1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和DNA分子数量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阐明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19.某细胞研究所对小鼠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时间(S期进行DNA复制,G1、G2进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M)合计

G1SG2

时长/h3.47.92.21.815.3

(1)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细胞发出,形成纺锤体。

(2)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小鼠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细胞,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再经过4h被标记的M期细胞数占M期细胞总数的(填百分数)。

(3)若向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3.9h。若要用作“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选用的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20.酵母菌液泡的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可进行细胞内“消化”。API蛋白是一种存在于酵母菌液泡中的蛋白质,前体API蛋白进入液泡后才能形成成熟蛋白。已知前体API蛋白通过生物膜包被的小泡进入液泡的途径分为饥饿和营养充足两种情况(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功能退化或受损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

(1)由图可知,在营养充足时,酵母菌细胞质中会形成体积较小的Cvt小泡,该小泡仅特异性地携带API与液泡膜融合。在饥饿时,细胞质中会形成较大的双层膜包被的自噬小泡,自噬小泡携带着API蛋白及细胞质中其他物质和结构与液泡膜融合。相较于营养充足时的Cvt途径,饥饿时发生的细胞自噬途径的意义是。

(2)在饥饿时产生的自噬小体还包含了部分细胞质基质和部分细胞器。为证明线粒体可通过途径一进入液泡,某研究小组用药物PMSF(PMSF是一种液泡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使液泡中的自噬小体膜无法被分解而在液泡中积累)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操作为:利用PMSF处理(“营养充足”或“饥饿处理”)的酵母菌适宜时间,裂解酵母菌细胞获得(“上清液”或“液泡”)后,分析测定(“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酶”或“催化NADH与O2反应生成水的酶”)的含量。

(3)像溶酶体、液泡等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结构,自身膜却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请你尝试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

四、实验题

21.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一台目镜为5×、16×,物镜为10×、4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放大倍数是。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酶活性属于(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

(3)大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为了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取的试剂是。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制作的顺序是、漂洗、染色、制片;在视野内(填“能”或“不能’)看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5)请分析下图中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在①~⑥号试管中,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最多的是试管。

Ⅱ、比较①和②号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Ⅲ、②和③④⑤⑥号试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酶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1.A

【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且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使黑色素合成减少,若细胞无法合成酪氨酸酶,导致的则是白化病,A错误;

B、脂褐素是一种色素,随着人体衰老出现老年斑,B正确;

C、转运蛋白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若转运蛋白的结构改变,则其功能也会受损,导致衰老细胞物质运输能力下降,C正确;

D、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不利于DNA双链的打开,DNA的转录、翻译受到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下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数量减少,呼吸速率减慢,D正确。

故选A。

2.D

【分析】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2、中心体位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内。

3、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详解】A、线粒体内膜能进行呼吸作用化学反应,与叶绿体内膜功能不相同,A错误;

B、洋葱是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B错误;

C、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膜属于生物膜,C错误;

D、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如细胞膜,D正确。

故选D。

3.A

【分析】1、无论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线粒体这种细胞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胞吐排出代谢废物和食物残渣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

B、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B正确;

C、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而将物质运输进出细胞,这类膜蛋白能识别被运输的物质,C正确;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糖体的增生与核仁有关,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而中心体可以发出纺锤丝,故三者都可能与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

故选A。

4.D

【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详解】A、线粒体自噬需溶酶体参与,但其中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通过外周分裂,产生小的子线粒体,从而被吞噬消化,从而消除ROS和Ca2+对细胞的损伤,B错误;

C、细胞增殖时,线粒体会加快中间分裂,以增加线粒体数量从而满足能量需求,C错误;

D、如图可知,线粒体的分裂需要DRP1的作用,所以通过药物抑制DRP1的活性,线粒体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会受到抑制,D正确。

故选D。

5.D

【分析】细胞衰老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之一,随着细胞的逐渐衰老,细胞的分裂能力逐渐降低。不同的细胞分裂次数不同,这主要是受自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详解】A、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制的,如成纤维细胞只能繁殖50代,然后必然会死,因此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A正确;

B、①中混合培养时,与单独培养相应的细胞也同时停止了分裂,即单独培养混合培养细胞停止分裂时间是一样的,说明细胞停止分裂是由细胞自身因素决定的,B正确;

C、②伴随细胞衰老,溶酶体中β-半乳糖苷酶数量逐渐增多,说明溶酶体中β-半乳糖苷酶数量增多可能利于衰老细胞走向凋亡,C正确;

D、伴随细胞衰老,溶酶体中β-半乳糖苷酶数量逐渐增多,说明衰老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基因控制合成了β-半乳糖苷酶,D错误。

故选D。

6.C

【分析】1、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由图可知,细胞自噬需要溶酶体等结构,只在真核细胞中发生,A错误;

B、由图可知,自噬体的外层膜结构来源于内质网,B错误;

C、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细胞通过自噬可以获得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C正确;

D、经细胞自噬后的产物营养物质被细胞吸收,其余的以残余体的形式排出细胞外,D错误。

故选C。

7.D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上都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详解】A、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但不含大液泡,A错误;

B、洋葱为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B错误;

C、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不可以促进染液与染色体的结合,C错误;

D、甲紫是碱性染料,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因此用甲紫染色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正确。

故选D。

8.C

【分析】装片的制作:①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②漂洗:用清水漂洗。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③染色: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解离,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④制片:盖上盖玻片后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详解】A、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由于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故在高倍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B错误;

C、视野中有100个细胞,图乙类型有5个,一个细胞周期大约12小时,即可推算出中期持续时间5/100×12=0.6小时,C正确;

D、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中甲为前期,乙为中期,丙为后期,丁为末期,是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C。

9.B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如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等。

【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A正确;

B、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往往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B错误;

C、由题意可知:CytC与Apaf-1结合,募集Caspase9前体,形成凋亡体,凋亡体再活化Caspase3或Caspase7,从而启动细胞凋亡的一系列反应,说明CytC可能是一种促凋亡因子,起信息分子的作用,C正确;

D、活化的Caspase3或Caspase7能够启动细胞凋亡的一系列反应,因此激活癌细胞的Caspase3或Caspase7可作为研制抗癌药物的新思路,D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着丝粒的数目等于染色体的数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板。

【详解】A、着丝粒的数目等于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是:染色体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之后,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新的染色体。A错误;

B、着丝点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不加倍。B错误;

C、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位于赤道板。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开的同时,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分开。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1、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完成染色体(DNA)的均分;由于细胞间期比分裂期持续的时间长,因此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2、由题意知,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因此丙类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乙类细胞DNA分子没有开始复制或有丝分裂已经完成,甲类细胞DNA分子复制已经完成,可能处于分裂期。

【详解】A、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使细胞停留在间期的G1期,则丙类细胞所占的比例会减少,A错误;

B、甲类细胞DNA分子复制已经完成,可能处于分裂期,不一定就是后期,因此甲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乙类细胞的两倍,B错误;

C、当甲类细胞为后期的时候就没有姐妹染色单体,这时候就和乙类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数目一样了,C正确;

D、本题是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②为细胞分裂过程,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数量;③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种类。

【详解】A、①过程是细胞生长,导致b细胞的体积较a细胞大,但其相对表面积较a细胞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错误;

B、d细胞分泌物质的过程是胞吐作用,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d细胞为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全能性受到限制,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发育为完整的个体,C错误;

D、c细胞和d细胞是分化而来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c细胞和d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D。

13.ACD

【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据图可知:①~⑤分别指代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末期、间期、中期。

【详解】A、图中①~⑤分别指代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其中分裂期包括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A正确;

B、因图示为根尖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图中M为细胞板,N为核仁,P为纺锤丝,B错误;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C正确;

D、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故选ACD。

14.ABC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衰老受基因的控制,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有利于个体的发育,A错误;

B、老年人体内也有幼嫩的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B错误;

C、口服Lon蛋白酶会被消化酶分解,不能起作用,C错误;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Lon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正确。

故选ABC。

15.BCD

【分析】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DNA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核膜为双层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

【详解】A、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细胞核控制的范围有限,有些体积较大的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如草履虫,B正确;

C、核膜和核孔均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C正确;

D、细胞分裂时核膜、核仁消失,以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分裂后重新形成,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16.BC

【分析】衰老的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和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5)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详解】A、衰老的皮肤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通透性减弱,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错误;

B、不同年龄小鼠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不同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衰老细胞中其中许多酶活性下降,可能导致老年小鼠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B正确;

C、由题意“随着年龄的增长,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增多”可知,年龄越大,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越多,所以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皮肤是否衰老的标志之一,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与干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D错误。

故选BC。

17.(1)分裂分化

(2)原癌

(3)阿霉素甲组细胞的存活率高于乙组的存活率(甲组细胞的凋亡率低于乙组、甲组活细胞数量多于乙组、甲组死亡细胞数量少于乙组)

【分析】1、据图分析,①表示细胞的生长,②表示细胞增殖,③表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4、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是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1)

图中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加,表示细胞增殖(分裂),③过程细胞种类增加,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2)

癌变是由于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的过程。

(3)

实验是探究药物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阿霉素,因变量是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或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实验组: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若使用阿霉素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则甲组的存活率会高于乙组的存活率(或甲组的凋亡率低于乙组的凋亡率)。

18.DNA分子在间期进行复制后加倍;在后期经着丝粒(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又在细胞分裂时将核DNA核染色体平均分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恢复到体细胞数目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和DNA分子数量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如DNA分子在间期进行复制后加倍;在后期经着丝粒(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又在细胞分裂时将核DNA核染色体平均分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恢复到体细胞数目。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将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19.(1)中心体星射线

(2)2.2100%

(3)7.4

(4)蛙

【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复制的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的形态);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散乱排列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两组染色体向两级移动末期: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分裂

【详解】(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有丝分裂周期中,S期与M期之间隔着G2期,因而最快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的时间就是G2期经历的时间(2.2h)。M期为1.8h,故再经过4h被标记的M期细胞数占M期细胞总数的100%

(3)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经过G2、M、G1期再次到达S期后受到抑制,经历的时间为2.2+1.8+3.4=7.4(h)。其他各期细胞达到S期的时间均短于该时间,故加入胸苷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小鼠肠上皮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100%≈11.8%;蛙肠上皮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100%=16.25%,观察染色体形态变化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的细胞,而分裂期细胞数目与其所占细胞周期的时间的比例呈正相关,因此选蛙肠上皮细胞作为观察材料更合适。

20.(1)在营养缺乏条件下,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2)饥饿处理液泡催化NADH与O2反应生成水的酶

(3)假说1: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假说2:膜上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所带基团而能使酶远离自身;假说3: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答案合理即得分)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酵母菌体内的液泡的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而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