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丰彭湃中学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语文)_第1页
在海丰彭湃中学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语文)_第2页
在海丰彭湃中学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语文)_第3页
在海丰彭湃中学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语文)_第4页
在海丰彭湃中学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6我县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及点评的材料整理Ⅰ、2012.9.17下午第3、4节课例点评记录员:李惠君、吴城金1、点评人:专家林荣秋(汕头市教研室副主任,省特级教师)2、课例:彭中叶更岚的《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潘拓的《写好核心段落,学会分析说理》3、点评主要内容林荣秋:今天两位教师的课给我们的感觉都比较好。教学的启发有的是经验,有的是教训。㈠叶更岚课例①文言文教学应该追求整体效应,重点要立足在课堂。叶老师这节课提供给大家的较好,阅读一段材料,老师设计了6道翻译题,把考点都覆盖了,一材多用。平时许多老师才设计3道题,内容单薄。②复习考点需要反复,反复不是重复,反复是有意识地强调,回应过去,一步三回头,观前顾后,把前后的知识勾连起来。③善于发现和发觉。利用第三只眼,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从评分细节入手,强调教师看。④强调题目容易多找扣分点,题目难的多找得分点。⑤汕头的做法:开学初第一件事——“阅卷归来话感受,规划下一步如何做”。⑥从这节课拓宽一下,将评课应注意几个方面:一讲学生的答卷情况,叶老师这点做到了。分析答题结果不要平均用力,盲点、难点应多讲;二归类失分、失误,让学生讲结果,讲过程;三让学生讲修改后的答案,教师要讲常考常错的原因,还要讲失分而复得的方法。㈡潘拓的课例潘老师有开拓精神。高考作文议论文应注意三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其核心在“为什么”。作文应“听说读写”并举,重点强调了口头表达和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注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建议:一是选材“新”,近几年的高考材料,尤其是广东卷应作为重点。今年的标杆作文可以印发给学生;二是用材“象”。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核心段落可以分开写,但段落不要太长;三是提观点不要用否定句、比喻句。Ⅱ、2012.9.18上午专家讲座记录员:吴城金题目:在海丰彭湃中学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一、2006-2011年汕头高考语文情况年份平均位置参考地市2006515.41515.1深圳200792.36292.41中山200895194.68佛山200994.5193.82广州珠海201096.16296.23珠海2011105.271105.17珠海201295.13

从上面统计表格,可以看出汕头的高考语文成绩是最棒的。二、第三只眼是三眼皮——选材、用材和命题1、命题指导思想强调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且有特色的考查,强调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引导。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问题解决过程与主要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联系,重视传统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结合新课改教学实际,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2、语文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基本稳定内容结构上,从“知识与积累”逐渐过渡到“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能力结构上,考查能力层级由低渐高,从识记型试题向知识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过渡;在难度结构上,试卷和试题内部的难度梯度层次分明,能有效控制全卷难度和引导考生完成试卷;在选拔功能和教学导向上,试题注意对不同考生群体的有效区分,能力层级较低的内容侧重基础性,强调语文学习的日常积累,能力层级较高的内容侧重选拔性,注重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养成。3、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继续保持平实的风格继续保持过去五年的试卷结构,难度与2010持平。全省全卷平均分约为90.5分,比去年的100.03分降低10分。继续引导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考查日常语文学习的积累和应用。作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三、根据高考考点,逐一分析指导1、语言文字运用题坚持语言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和实用性,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灵活性和实践性,有所侧重,有效平衡。前四道选择题主要考虑对中学的教学引导,试题设置为难度较低的容易题。两道语言综合运用题以考生的语言综合表达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主要考查目标,难度较高。201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B.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C.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D.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误读字)(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异形同音字)201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连续五年按列分类考查——按类扩大复习覆盖面,探索各类易误读字辨析规律。中性词为多,褒词次之,贬词偶尔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B.肆意C.忤逆D.颐养天年我们的眼界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自从两岁的广东女童小悦悦于10月13日在佛山被两辆汽车碾过,18名经过的路人对此熟视无睹,最后才由第19名路人抱起的事件,经由传统与网络媒体的大肆渲染后,已经广为人知.人们不免从“小悦悦事件”联系到自身经历过的类似事件,遂认为社会道德已经出现了滑坡。因为急公好义终究是一种传统的高尚道德行为。A熟视无睹,B大肆渲染C滑坡D急公好义答案:选B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留学生弑母利刃折射教育空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惨痛事实,时刻在提醒我们,在教育问题上,存在另一种“致命”的空白。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物质的给予不能取代心灵的呵护,成功的光环源自人格精神的光芒,这大概是汪某刺母利刃寒光带来的理性之思。汪某在日留学5年,从未打工,并认为自家生活条件“蛮好的”。一方面是含辛茹苦,倍加呵护;另一方面则是不知死活,心安理得。A折射B白刀子进,红刀子出C含辛茹苦D心安理得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看法,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官员免责,政府下令彻查,修正法令等等在媒体报道里层出不穷,可往往是昙花一现的景观,很多问题患疾已深,追究皮毛却未能触及根本。如果政府不拿出抽薪止沸的方法,校车安全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的事情。A层出不穷B昙花一现C抽薪止沸D纸上谈兵答案:选D启示连续五年考查辨析语段中的成语使用(2011用了一个双音词)。考查词语运用,仍旧是将词语放在一个语言环境里进行考查,材料从“编写”改为“改写”,减少了用词斧凿痕迹,提高了辨析难度。因为有了一个相对的语言环境,从词语搭配、词义辨析、情感色彩等方面比较不至于太难。文学性文化性立意高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玛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小结四道语基题,再次体现了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稳定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备考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文化性正能量鲜活性古诗文阅读考查最基本的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如:第5-8题考点和题型仍然不变。第9题(满分10分),考查翻译。第10-11题(满分13分),考查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都在考试说明的指定篇目中。古诗词鉴赏材料广东卷2010年第一次选用词,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考查。【文言文阅读】所选文段仍是人物传记类,2011年所选文段出自《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2012年所选文段出自《清史稿陶澍传》,但从叙述的内容来看,今年的文段阅读比去年的稍难,因为文段里面涉及的一些名词离现实生活有些遥远,学生感到陌生。如“漕运”“海运”“丰备仓”“社仓法”等。基本稳定选材:2011《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2012《清史稿陶澍传》2010明·谢眞《后鉴录》卷下2009《宋史·李迪传》2008《晋书•周访传》5.实词:2012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2011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官:)2010噫!我固无恙(恙,祸患。也有”病””忧愁”义)2009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也有”兴起””起用”义)2008访复以舟师造湘城(造,前往。也有”制作”义)四个词语“擢”“豁”“举”“卒”都是文言常用词语,除“举”“卒”有多个含义之外,“擢”“豁”意义比较单一,回归文句,理解的难度不大。选正确项和不正确项,答项多落在多义词。——加强通过前后语境准确判断多义词意义的训练。6.虚词:2012:为、之、所、以2011:其、以、之、且2010:之、为、所、于2009:其、之、以、乃2008:因、与、以、于仍没有脱离最重要的八个虚词“因为所以,之其乃而”的考查。2011考查的是“其、以、之、且”,2012年考查的是“为、之、所、以”,其中两个虚词是重复考查,再次体现了文言文考查求稳的特点。文段内语句虚词比较。常见为主,个别重复。注意:全国10个课改省区有5个不考虚词。第7题也没有变化,考查是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去年的题目是“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项”,今年的题目是“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从题目长度到用词几乎全部一样,解答此题只需扣住题目的关键词“实心任事”来梳理人物的事迹即可。\2008考句式第8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去年的选项设计长度相当,今年略有变化。B项相对其他三项略长,表明所对应的文句要多。这一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传记类文体的特点出发,一般立足于传主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主要事迹等,特别要留意时间、地点、人物、职名等一些专属概念。第9题的设计成为今年试卷的突破口。终于一改几年来必设分值为3-4分的断句题的形式,增加了一道翻译题。断句题学生容易掌握,得分普遍较高。但老师评卷工作量也大。基于提高难度和减轻阅卷工作量的双重考虑,取消了断句题。结论:有可能这样的设计会成为一个方向,广东的高考题将告别断句。设计了三道题,难度相对均衡。并没有考查特别生僻的词语。第一题的“岁”“捐”“去”,第二题的“旌”“励”,第三题的“病”“竟”等,都是较常用的词语。只是考虑每一道题的翻译,都要回归原文,根据上下文理解,可能略费一些时间叙事类文段——培养文言文快速阅读能力:由整体到局部,由人物串起事件、由事件褒贬人物。正统文化正面影响事前、事中、事后清晰第十题诗歌鉴赏,并没有按照所谓“名家的次作品”的规范去考查,选取的是非常陌生的元朝白珽的《余杭四月》,在题目的设计上,并没有脱离考查情感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形式,第一题考查颔联在写景上所用的表现手法,与以往高考题一样,仍是要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题表面考查的是对诗中语句含义的解释,实际上是考查对全诗内容把握。古诗词鉴赏考查要点:1.炼字,词语运用。“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2012)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2010)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009)2.表达技巧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1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2010)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08)3.思想感情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1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009)4.形象内容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01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2008)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2008)注:2010首次用词作材料;2008用两首诗比较。第11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共四句,两句出自于诗,两句出自于文,去年默写了《论语》,今年继续考查《论语》,而《师说》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名篇。相对而言,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可能稍难,因为是初中课文,到了高中有些陌生,学生容易忽略。但其实在初中这也属于经典篇目。名句名篇的考查提醒我们在备考阶段一定要注意加强对经典名篇的背诵,而不只是单一地背诵古诗词。古诗文阅读仍旧是高考试卷中最重要的一环。分数多,阅读量也大,如果平时不加强文言文的阅读训练,临考时必定方寸大乱。所以,巩固文言基础,多做积累,成为备考的不二选择。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现代文阅读必考)选用文学论文,突出基础阅读能力考查。第12-13题,选择题,仍然考正确理解分析文章内容,题型和考点不变。题型有推断第14-15题为简答题文本的选择关注人文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去年的《美和美的东西》,今年的《历史的先见》都是如此。而且因为语段之间结构相对清晰,应该说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去年的文本以“首先”“其次”“第三”“第四”等连接语段,今年的文本以“第一”“其次”“再进一层”连接语段,都是证明。而且从题目形式上与去年的设计基本相同。第一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略作比较即知。第二题仍是以课外的一则事例来证明观点。扣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一般是举出事例证明观点,所以,只需回归文本找到对应的观点,第15题的解答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由这些年的论述文本(必考)部分的考查可以明确今后备考的方向,必须要学会在文本阅读中从概念入手明确观点句。论述类文本简答题14.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4分)201215.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实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2012从艺术活动中,“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的内容。2010⒖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2010⒕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2009⒖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2009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008⒖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2008⒕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2007⒖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7多为概括归纳、分析阐发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圈定答题区域,提取答题要点论述类文本选材:2012《历史的先见》2011《美和美的东西》2010《不可无“我”》选自《钱谷融文论选》2009《自由和科学》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2008《诗与直觉》选自朱光潜《诗论》2007《创新与想象》选自王生平(文论)多选名家论文,注重文论,注重没有争议的作品和做人☺内容多选论述两者关系的文章。——重视选取类似材料设题练习选考: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考查阅读较高的能力层级,有一定区分度。两类文本的体裁特色明显,试题命制各有特色。选考两类文本阅读难度有所降低,平均分有较大提高;满分和接近满分的考生大幅增加,考生的满分答卷与标准答案的表述很靠近,说明题目比较切合考生的阅读水平。2012考查文体:散文去年的《严冬海猎》虽标明选自于《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但实际上带有小说的特征,概念其实比较模糊。而今年的《荷叶》则是典型的散文。写荷叶的形象,由荷叶延展到写故乡童年时期有荷叶的生活故事,清新而亲切,如必修课文中曾经的《故乡的榕树》一样,能带给人温馨的感觉第16题“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与去年的16题“阅读文中的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有异曲同工之妙。第17题“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考查的是人物对景物的情感。散文依靠形象立意,能把握形象的特征,就能扣住散文的情感线。内情与外景是怎样连接的,回归文本,不难理解。第18题是典型的情感考查题。同一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感受,是缘于一定的背景。所以,必须回归文本,首先明确写作的内容,再根据描写的内容判断人物的情感。要注意的是,不能只依据景物描写的内容而论,因为散文并不是单纯地在写景,而是有叙事,有写人。散文和小说兼有,多为名家名作。☺对外国现代小说情有独钟。——关注中国现代名家散文和外国现代派小说。小说题型分类1.筛选整合信息16.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010)2.赏析作品形象和内涵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8)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2010)3.概括分析作品主题18.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2010)4.探究作品意蕴16.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2008)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08)2010开始试题难度明显降低,探究意味(已经变味)大为削弱。散文题型分类1.理解分析深层文意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2007)⒙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2007)⒗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2009)⒙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2009)2.筛选整合信息⒘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2009)3.赏析表现手法⒗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2007)☺理解分析深层文意是散文难度居高不下的拦路虎!19题,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考查的是对整个访谈内容的理解。回答此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既要看记者的“问”,又要看被采访者的“答”。二是要看题目问什么。秦绍德是从哪三个方面倡导的?要注意把握针对的对象,对媒体,对学者,对社会。20题,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回答这一问题,要分析这一观点的着眼点,即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被媒体过分关注”与“学者做不出学问”。重点放在“被媒体过分关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务必要扣题,要把握被访者的观点“主张寂寞出学问”,将文本中与“媒体关注”相关的内容筛选出来,再进行分析概括。21题,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老师,又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这一题无疑是考查访谈的现实意义及其针对性。访谈的对象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而谈及的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其实不只是复旦大学的学者。列举南京大学韩儒林的观点,列举社会上的有目共睹的现象,举出陈尚君教授的例子,就可证明文中针对的当然不只是复旦。而且要提倡“寂寞出学问”,也不只是就学者本身而言,还要媒体的力量,还有社会的影响等。跳出一个狭窄的面,关注访谈的现实意义,是答题的成功所在。21题,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老师,又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这一题无疑是考查访谈的现实意义及其针对性。访谈的对象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而谈及的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其实不只是复旦大学的学者。列举南京大学韩儒林的观点,列举社会上的有目共睹的现象,举出陈尚君教授的例子,就可证明文中针对的当然不只是复旦。而且要提倡“寂寞出学问”,也不只是就学者本身而言,还要媒体的力量,还有社会的影响等。跳出一个狭窄的面,关注访谈的现实意义,是答题的成功所在。对访谈文本的阅读务必要扣住访谈对象(身份与观点)、访谈中心主题、访谈的现实意义等。把访谈当成议论文来读,是捷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2012:访谈2011:人物传记2010《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衡(新闻评论/科普文章)2009《黄侃先生二三事》刘作忠(类似传记,改写《国学大师黄侃的妙文趣事》)2008《绝妙的错误》[美]刘易斯•托马斯(科普文章)2007《访钢琴演奏家傅聪》(访谈)多种文体轮选,多为名家作品。——与文学类文本体裁特色的区分比较显著。注意命题人选材的反猜题倾向。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分类1.概括分析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21.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2010)2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2008)⒚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2009)⒛按照第⑦段中的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2009)2.选材用材作用意图⒛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010)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009)3.理解分析文意⒚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2008)4.文体表现手法⒚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010)⒛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2008)实用文平实浅白清晰,比文学作品阅读难度低,命题空间受到限制,各题型答题有章可循。选考备考关键以题型带文体从题型寻找题理题型:概括归纳(重要词句理解)文体特点(艺术手法)探究(公理婆理我理)语用22题考概括缩写,23题考内容的扩写,各有侧重。22题,在意料之中,不再把高考题当成中考和小考题设计。由去年的选择关联词填空和句式变换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