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柴氏名人
柴万山
柴立宏
柴立超
一,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高柴:柴氏得姓始祖,(公元前521~393)春秋末年陈国阳夏人,出生在齐国柴邑,任卫国副丞相,长寿128岁历史上称寿圣。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皋。高柴小孔子30岁。他遵守礼制,孝敬父母。有政治活动能力。在孔子弟子中,他担任的官职最多,曾为费宰、武城宰、成邑宰和卫之士师等。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供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高子”。北宋时候被列在孔庙西庑陪祀孔子。
柴举,春秋末年陈国阳夏人,为高柴的长孙,高石的儿子,出生在陈国阳夏,从小跟祖父学习儒家经典,学成后到鲁国做官,任士大夫(高官).柴举为柴氏始祖.柴举夫人为:陈氏,孔氏,姬氏.
二,汉朝:
柴武(?—前163)西汉初大将。秦末响应刘邦起义,屡立战功。参加了刘邦与项羽的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决战,将项羽军击溃,时韩信为前将军,孔将军率左军、费将军统右军,绛侯柴武在皇帝后。高祖二年(前206),击齐历下(今山东济南南)军,以功封棘蒲侯。十一年(前196年),韩王信叛汉降匈奴,汉使柴武击败韩王信军,斩韩王信于参合(今山西阳高南)。文帝三年(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反,柴武为大将军,率军十万讨伐,击溃济北军,俘济北王。柴武死后葬于今县城东北1公里的寺下村村西,坟墓高大,叫柴武台。隋代在台上建善众寺,于民国初改为学校。柴武台至今仍存。现已辟为文化公园。
柴奇,西汉将军,棘蒲侯太子.
柴文进,西汉末中书舍人,王莽新朝左班丞相,因保刘秀反王莽遇害,为汉室大忠臣.
柴宏,西汉大将军,衢州总兵,【府山公园】
位于衢州市区东南隅,是峥嵘山和龟峰山的合称,面积300亩。《读史方舆纪要》载:“西汉末,柴宏屯兵于此后始称峥嵘山。”龟峰山,因山形像龟而得名。
柴玉,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任太乐令、协律都尉。早在曹操时,汉铸铜工柴玉巧有才智,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为当时贵族所喜爱。
杜夔让柴玉铸铜钟,但其声音清浊大多不合要求,杜夔让柴玉多次毁掉重铸。柴玉甚为不满,说杜夔是任意而行,拒不照办。于是二人相告于曹操,曹操取来柴玉所铸之钟,按社夔之要求,反复试听,然后认为杜夔正确而柴玉不对,并降罪柴玉等人,令其为养马士。到了曹丕时,曹丕特别喜爱柴玉,他曾让杜夔与左(马真)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杜夔面露难色,不愿从命,因此曹丕极不高兴。后来因别事牵连杜夔,曹丕让左(马真)、杜夔等人跟柴玉学习。杜夔自认为所演习者为雅乐,而且从曹操到现在,屡有成就,便不满意曹丕的作为。后来曹丕便罢免了他的宫职。
柴玉秀,三国魏文帝曹丕的第一贵妃,深受宠爱。当时郭氏为皇后。
三、西晋:西晋冀州刺史任城候柴诞,河北邢台南和人,其墓在今河北南和县城东25里的西任城村,晋永嘉初年任冀州刺史、任城候。柴诞家族后代,在晋朝居官者甚多,上至将军、下至县令,世人有“柴半朝”之称。
四,北周:北周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
五,隋朝:隋朝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
六,唐朝:柴绍,唐朝开国元勋,山西平阳(既临汾市)人。字嗣昌,自幼矫健勇猛,以任侠名于乡里。唐高祖李渊以第三女平阳公主嫁之,成为李渊的乘龙快婿。他累从高祖征伐,屡建奇功,授大将军,被封临汾郡公,霍国公。后又加封谯国王。
唐朝柴哲威上柱国谯国公柴哲威
敕使使持节西伊庭三州诸***、兼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唐朝柴令武尚巴陵公主,又是英俊附马。
七、五代后周:柴荣(921—959),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时期后周的皇帝,史称周世宗,杰出的政治家、***家、统帅。
本是郭威内侄,后收为养子。生父柴守礼,是郭威妻子柴氏之兄。柴荣生于唐天佑十八年(后梁龙德元年,921)九月二十四日,成年以前就生活在姑父郭威家里。当时郭威见柴荣办事谨慎,为人厚道,就把家里开支等事交他去管。柴荣悉心经度,曾与一商人一起到江陵(今湖北荆沙)贩卖茶货,使本不宽裕的家用得到周济,郭威很赏识他,就把他收为义子。柴荣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更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深知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这对于他日后的发展有著极其重要的意义。后周世宗柴荣皇帝的七个王子:长子曰柴宗谊太尉,封越王;二子柴宗诚太傅,封吴王;三子柴宗諴太保,封韩王;四子柴宗训封梁王;五子柴宗让更名熙让,封曹王。六子柴熙谨右武卫大将军,封纪王;七子柴熙诲左领军卫大将军,蕲王。
后周太祖郭威的柴皇后,邢州隆尧柴家庄人,为大唐霍国公柴绍的后代。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不假!
郭威建立后周,坐上了皇帝宝座,而他的患难之妻柴氏却已隐身荒山孤坟之中。郭威感念爱妻的大恩厚德,深感无以为报,于是力排众议,把死去的柴氏封为皇后,并收柴氏的侄儿柴荣为养子,以慰藉柴氏游荡在九泉之下的亡魂。
郭威为何要如此善待柴皇后呢?
郭威说:没有柴皇后,也就没有我后来做皇帝。
柴皇后教会了郭威很多的道理,首先教郭威懂得了笼络人才、利用人才、使用人才的艺术。于是,在郭威称帝的过程中,有一批鼎力相助的谋士。
八,
宋朝: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副使,迁如京使,仍掌翰林司。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迁宣徽北院使,赐第宝积坊。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逾年,转南院使。服劳既久,益加勤敏。
柴进(生卒年不详),《水浒》人物,绰号小旋风,梁山好汉之一,后周世宗柴荣的嫡孙。南宋龚圣与《宋江三十六赞》,《宣和遗事》都有记载。
柴成务(公元934-1004年),字宝臣,《宋史》作曹州济阴(今山东省定陶县)人,明天启《衢州府志》作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人。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戊辰科,35岁的柴成务状元及第。这是大宋开国以来的第九位状元,是大宋王朝第一位浙江籍状元,也是衢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柴成务博学多才,长于文学,尤擅诗词,著有文集20卷,名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四隐’指柴望及其從弟柴隨亨、柴元亨、柴元彪。柴望(一二一二——一二八○)字仲山,號秋堂,又号归田,江山(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熈間為太學上舍,除中書省特奏名。淳祐六年上《丙丁龟鑑》,逮下诏獄,趙與山上疏救之,放歸田里。景炎二年端宗即位,授廸功郎史館國史編校。其弟隨亨,字瞻屺,文天祥榜進士,歷知建昌軍事。元亨,字吉甫,與隨亨同舉進士,歷官朝散大夫、荆湖参制。元彪,字炳中,號澤臞居士,嘗官察推。宋亡,兄弟皆归隐不仕,賡咏于烟露之間,聳動江湖,時稱‘柴氏四隱’。望著有《道州台衣集》、《詠史詩》、《凉州鼓吹》,元彪著有《襪線集》,隨亨、元亨著作散佚较早,其集名皆不可考。明萬曆中,其十一世孫復貞等搜罗遺稿,时元亨之作已荡然無存,仅存望、隨亨、元彪三人作品,於是将其詩文合爲一集,沿习旧称为《柴氏四隱集》。万曆本乃裔孙汝昭、汝贵刊布,今不见其著录。《四库》以浙江鮑士恭家藏本为底本,共三卷,柴望、柴隨亨、柴元彪各为一卷。此本《柴氏四隐集》为清钞本之一,共五卷。卷首有明江山知县张斗万曆己丑(十七年)《柴氏四贤集叙》、柴复贞万曆戊子(十六年)《刻柴氏四隐集叙》;杨仲弘元至正四年《宋国史秋堂公诗集序》。《柴氏四隐集》卷一题‘宋国史秋堂柴望著’,收柴望诗、诗馀及《道州台衣集自序》、《凉州鼓吹诗馀自序》等,卷末有柴自新《凉州鼓吹跋》;卷二收柴望文;卷三题‘宋瞻岵居士柴随亨著’,收柴随亨诗;卷四题‘宋澤臞居士柴元彪著’,收柴元彪诗,末有柴元彪《襪線集自序》;卷五收柴元彪诗馀,末有识语一则。其後为《秋堂集补遗》,收录出自赵闻礼《阳春白雪》之柴望诗馀《念奴娇》、《桂枝香》、《齐天乐》及见於谢翱《天地间集》之诗《月夜溪庄访旧》。其後为《柴氏四隐集附录》,载苏幼安所撰《宋国史秋堂柴公墓誌铭》、明人李遂撰《宋建昌郡柴公墓碑》、柴复贞万曆戊子跋语等。《秋堂集补遗》後,题‘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五月初一日重钞並校,知不足斋识’,是本亦鮑士恭家藏本之一。与《四库》本《柴氏四隐集》相比,相同之处如卷首序、篇目顺序等,但篇目多少略有異同,如《四库》卷一《白雲莊四首》,钞本所无,而卷一《月夜溪莊訪舊》此本载《秋堂集补遗》,库本《和归去来辞並序》後有啟《謝大尹節齋趙公》,亦为钞本所无。而钞本《嵩山书院上梁文》,却为《四库》本所缺。《四库》全卷末有萬曆戊子柴復貞、柴時秀《柴氏四隱集後序》,钞本亦无。是二本虽同出鲍氏,却並非同出一系。今世所传五卷本仅见于此。至于如柴望诗文分列两卷,似更存原本旧貌,又卷中有诸多补缀之处,足见曾参详众家,力取其长,虽不免芜杂,但更显见其追本寻源之功。(黄锦君)
柴中行,字与之,人称"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万年县南溪乡营里村)人。文公之子,后周世宗第十三代裔孙。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江州教授,累迁西京转运使、湖南提刑、崇政殿说书、知赣州。时韩侂胄禁道学,运司移檄,令自言非伪学。中行奋笔曰:"自幼习读程氏易传,如以为伪不愿考校。"士论壮之。屡迁知赣州,告老归里二十七载,与弟中立、中守讲学南溪书院。饶鲁、汤干、汤巾、汤中、汤汉皆出其门下。汤汉尚建环溪书院于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之汤源,迎之讲学其中。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未几,又以权贵人谓真德秀为真小人,凡所荐士尽行斥逐,于是绝仕进之意,于公元1225年遁迹与缑之北里(宁海北郊)。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蒙童说》等书,宋史有传。
九,元朝:柴桢
,〔元〕字君正,号适庵,一作适斋,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善画山水,才思天赋,不习而工。至正九年(一三四九)作有秋景山水图。《画史会要、图绘宝鉴》
。
元朝柴贞
,〔元〕南和(今河北南和)人。为晋宁州学正。善楷书、古篆。《南和县志》
元朝柴椿,据《元史·安南传》:至元十五年,元礼部尚书柴椿等出使安南,首次走从江陵经邕
州达安南的道路.柴椿一行至永平寨(在今越南谅山东南),安南国王遣使进书表示惊讶,希望
使臣返回改走云南旧道.柴椿回牒拒绝并径至大罗城.
十,明朝:明朝柴昆陵
,〔明〕成祖(一四o三至一四二四)时人。善山水,有越山春晓图,李孝谦为之题诗。《中林集》
明朝柴仲
,〔明〕江山(今浙江江山)人。永乐(一四o三至一四二四)时以楷书举,仕至参议。《衢州府志》
明朝柴惟道
,〔明〕(约公元一六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尤中,号白岩山人,严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熹宗天启中前后在世。才高不遇,游公乡间,淡然无所求。惟道著有《玩梅亭诗集》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明朝
柴绍炳
,〔公元一六一六年至一六七o年〕字虎臣,号省轩,浙江仁和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九年,年五十五岁。少博闻强记。工于诗文,下笔辄数千言。于“西泠十子”中,以绍炳名为最著。又与同里汪沨、应撝谦相切磋,自天文、与地、历法、礼制、乐律、农田、水利、兵制、赋役,无不精通。明亡,弃诸生,隐居南屏山;以教授著述为事,尤究心于音韵。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诏举山林隐逸之士,巡抚范承谟将荐之,力辞不就。绍炳著有省轩文钞十卷,诗钞二十卷,白石轩杂稿八卷,考古类编十二卷,古韵通八卷,及省过记年录、家诫明理论各二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明朝
柴登
,〔明〕南和(今河北南和)人。精真、草、篆、隶书,弗求仕进,乡里称为隐者。《南和县志》
明朝
柴奇
,〔明〕(约公元一五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德美,昆山人。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初前后在世。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进士。官至应天府尹。谏南巡,劾权幸,又上边储屯政诸疏,颇著直声。奇所为诗文,皆平易典雅。有黼庵遗稿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明朝
柴世需
,〔明〕字元功,阳谷(今山东阳谷)人。以词赋名,尤善真、草、隶、书,选入中秘,纂修国史,迁工部员外郎。《安平镇志》
明朝柴氏
,〔明〕女。佚名,浙江嘉兴人。善刺绣、缝纫。《女红传徵略》
明朝柴国柱,历任凉州副总兵、陕西总兵官、甘肃总兵官、都督府右都督的柴国柱,是明朝出名的勇将,曾屡建奇功,雅号枭雄。奉檄率领精兵数千和家丁,从甘肃出发,星夜兼程驰援辽东。一路历尽辛苦,同年八月到达山海关,因明王朝认为山海关是京城门户,需智勇双全的大将把守,便选用柴国柱为山海关总兵,柴国柱命其弟柴国栋和许多家丁战死辽东,北方的蒙古虎墩兔乘机率10万余众南侵,柴国柱怀着家仇国恨,领兵阻击,杀退敌军,保证了京城安全。
公元1619年夏,柴国柱以辽东总兵官的身份率数万将士移驻沈阳,多次与后金兵浴血奋战,累有战功,明光宗即位后曾传旨嘉奖。第二年,柴国柱因操劳过度而患重病,由其子柴时秀护送回青海,刚到家中就打发其子返回辽东战场。随着后金兵的大举进犯,辽东局势急骤恶化,公元1624年夏,兵部下令柴国柱立即赴辽,柴国柱道:“时势至此,我后谁更先者。”遂抱病起程,行至甘肃皋兰县境,病情再次恶化,只得又返回家中,次年,兵部又两次传达光宗皇帝诏命,加授其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命其尽快赴京,领兵出征辽东。可惜柴国柱追位一代名将此时病入膏肓,怀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恨而卒,不久,其子副总兵柴时秀也战死在辽东战场。
明王朝在西宁城东关修建了“父子元戎坊”,以表彰柴国柱父子为国尽忠一生。
·柴虎(1347~1398年)明朝开国功臣,太祖时以功陛指挥副使,以参政朱亮祖讨方国珍、守温州。
柴升(1456-1532年),字公照,别号菊潭,生于县城一官宦家庭。升8岁入学,22岁中举,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赐其同进士出身,授以工部给事中,历任山东、广东布政使,江西、山西巡抚,南京礼、兵、工等部尚书。
升步入仕途后,决心兴利除弊。明弘治三年,他针对当时政治腐败,***松弛,异端惑民等流弊,上奏朝廷,要求办好早视朝,公赏罚,省宴游等十五件大事,均被采用。并受到嘉奖。次年,豫鲁一带水旱成灾,人民疾苦甚重,柴升上书孝宗办好四件事:亲近忠臣,赈济灾荒等。明正德三年,升以巡抚之职兼三边重地,他明法制,整军队,严号令,正刑赏,搞好边关防备,使百姓和睦平安。
明正德十年,柴升告老还乡,直至病终。
明朝柴车(1375—1441年),字叔舆,钱塘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举人,选为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历任员外郎、江西右参议、兵部郎中、岳州知府、兵部侍郎、兵部尚书。有谋略,善于用兵。八年,曾随明成祖北征。宣德六年(1431年),山西大同府屯田多为豪强霸占,柴车奉命前去整治,收回田地近二千顷。英宗初年,西部边境不宁,柴车被派往甘肃协助军务,调兵筹饷,功绩卓著。正统三年(1438年),又率兵击退来犯的朵儿只伯,受到英宗奖赏。任间还多次上书英宗,陈述时务军备要策,大多切中时弊。凉州副总兵刘广虚报战绩、邀功请赏,岷州土官后能冒功提升,柴车获悉后,如实揭发检举,使他们受到惩处。一次奉令去福建采伐木材,有人送来一罂蜂蜜,打开一看却是白金,柴车坚决拒收。在甘肃任职时,同僚经常设席宴饮,柴车深感不满,就戒酒吃素。由于他谋略过人,才干非凡,刚正廉洁,因此得到明成祖、宣宗、英宗的宠信和重用。
十一,清朝:柴大纪(1730—1788),字肇修,号东山,江山人。幼年习文,后弃文习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武进士。历任福建福宁镇提标左营守备、右营游击,澎湖水师营游击、参将,南湖洞庭协副将,福建海坛镇总兵。四十八年,改任台湾镇总兵。五十一年十一月,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据彰化县大里杠起义,攻战彰化县城,席卷诸罗、凤山等县,大纪奉命镇压。五十二年二月,占诸罗县城,后被义军围困,达10月之久。朝廷以大纪坚守诸罗,先后赠“壮健巴图鲁”名号,升福建陆路提督,又改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一等义勇伯,并改诸罗县为嘉义县;又以协办大学士福康安代常青为将军,统兵援台。十二月,福康安援军到达,嘉义解围。大纪出迎,因恃功自负礼节欠周,福康安恼羞成怒,竟以“诡诈、深染绿林习气,不可倚任”等不实罪名弹劾,后又勾结侍郎德成向军机大臣诬告大纪“纵兵激民为变”,主张以“纵驰贪黩,贻误军机”罪论斩。
柴本勤
,〔清〕字功造,号松崖,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工指头书、画,篆刻,兼长诗赋。《两浙名画记》
柴贞仪
,〔清〕女。字如光,钱塘(今杭州)人。世尧长女,黄介眉妻,与妹静仪并工诗,画花鸟草虫,无不超妙。有杏花春燕图,笔意韶秀。《清画家诗史、玉台画史、图绘宝鉴续纂、清代妇女文学史》
柴蓁
,〔清〕字子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善山水,淋漓疏爽,不落蹊径。写春山叠翠,林树尤工。《越画见闻、越中历代画人传》
十二,近现代名人:柴扉
,〔近现代〕(一九0三至一九七二)工艺美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染织美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浙江宁海县人。又名时遴,字云谷。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三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后曾在重庆艺专、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等处任教,一九五六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染织系主任。他设计的染织美术,具有独特的风格。
柴成文
,(1915—)原名柴军武。河南省遂平县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副政治指导员,抗大总校政治部干部股股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处股长,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调处执行部整军科科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中原军区参谋处处长、代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参赞。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朝鲜***停战委员会委员,驻丹麦王国公使馆公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国防部外事局局长。
柴存才,字国周,河南省焦作人,***党员,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高级工程师.祖籍山西省临汾洪洞柴村.毕业于河南省教育学院化学专业,郑州业余外语进修学院日语专业,河南省财经学院财务会计专业,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河南省财经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发表文章50篇,研究成果12项.多次荣获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担任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兼秘书长,党支部书记.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翻译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姜太公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北省隆尧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太康历史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河南省新郑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环保化学,经济管理,历史文化,姓氏文化.座右铭: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奉献到老.崇尚儒教道教.我的祖先高柴为儒教寿圣儒贤,周世宗柴荣为道教财神.
柴博森
1969年生,天津人,自幼秉承家学研习书画,师从津门书法家、杨柳青画社书法编辑袁健民,国画主攻山水,人物。现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联合会、当代书画院院士、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环球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内蒙古青年书画院院士等。国画作品《水乡秋韵》获华北五省市美展三等奖、《偷得浮生半日闲》获第三届天津民博会二等奖、《巫山巫峡气萧森》获首届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二等奖等。书画作品被辑入《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写》、《中华翰墨艺术宝库》、《中华文化名人大写真》、《当代书画家作品选集》、《中国世纪专家传略》、《中华人物大典》、《中国学者墨迹选集》、《当代书法》、《中国当代书画家代表经典库》等多部典籍;书法作品被福建柘荣东峰碑林、滕王阁书画碑林、南阳武侯祠等几处碑林收入刻石。柴福善,1956年12月生于京郊平谷,首都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现供职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委员会。1982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散文》、《青年文学》、《散文百家》等全国多家报刊发表诗歌百余首,散文400余篇,《作家文摘》、《青年文摘》、美国《东方》杂志等曾作转载,并有作品编入高中教材。出版散文集《逍遥人生》、《岁月无痕》、《往事与乡情》、《柴福善散文精选上下》。柴泽民(1916-
),山西闻喜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发起组织闻喜县反帝大同盟。山西闻喜县人,著名外交家。1979年驻美国首任大使,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外事工作组副组长,第七届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柴树藩,山东烟台人,1910年出生。
历任国家计委重工业局局长,设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外贸部副部长,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委员。
·柴成文(1915—)原名柴军武。河南省遂平县人,1955年出生,历任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国防部外事局局长。1961年晋升少将。
·柴松岳,汉族,1941年11月生,浙江普陀人。历任浙江省副省长,副书记,代省长,省长,国家电监会主席。
柴姓文物一、浙江江山名人石碑日前,笔者在江山市长台镇中心街看到,两块古代名人碑与一堆沙子、砖块放置在一起。据现场实测,大的石碑长3.46米、宽0.81米、厚0.11米,石碑上自右至左刻着宋开宝元年(968)状元柴成务、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柴纯臣等27位进士;小的石碑长0.73米、宽0.50米、厚0.11米,石碑上自右至左刻着宋、明等朝代的19位进士。
-位柴姓村民说,这两块石碑曾被拿去架桥铺路,后被找回放在这里,日晒雨淋,已好长时间了,真可惜啊!还有一块小的石碑,失落民间,至今无影无踪。
据笔者了解,这两块石碑原在柴姓祠堂里,记载着柴氏宗族历代的状元1人、进士46人。状元柴成务(916-989),字叔辅,为江山笫一个状元,官至殿中侍御使、谏议大夫等要职,博闻稽古,士人重其文雅。
柴氏进士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统计,进士达46人。据《江山市长台镇志》记载,“柴氏宗祠于嘉庆十四年(1809)修造,咸丰八年(1858)被毁又重建。民国31年被日军全部焚毁。”
以1858年重建柴氏宗祠推测起来,这两块古代名人石碑距今已有149年了。
柴氏古代名人石碑是目前江山市唯一的历代祖先官阶实名物证,也是难得的一份活文物,值得珍惜收藏。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不要再让其日晒雨淋了。
二、柴窑:柴窑是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据明人曹昭写的《格古要论》记载,后周显德时(公元954——959年),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柴荣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终于烧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产品。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有细纹(即细小开片),技艺精绝,为当时诸窑之冠。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普》一书,“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柴窑瓷器为诸窑之冠,曾由资料记载描述: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柴窑烧制成本高、烧成率低,所以现存于世的柴窑次数量稀少。烧造一柴窑,需要近两千斤的松
木,成本高,二来柴窑烧造工艺要求非常高,少有疏忽烧造的柴窑就会出现意外,经济损失巨大,此外柴窑烧造对温度非常考究,温度偏高偏低都会影响瓷器质量
,因此成品率低。
柴窑瓷器三、柴武台:柴武台位于栾城镇寺下村西。系西汉初年大将柴武的墓冢。
柴武于秦末起义,跟随刘邦,垓下战役(消灭项羽之战)时统领后军,因战功赫赫封棘浦候,史书、汉书均有记载,死后葬栾城,为全国仅有的少数汉墓之一,隋代时,台上建善众寺一痤,规模盛大,唐初(玄奘)未去西天取经时,曾在善众寺挂单,可见当时寺庙规模。柴武台于1999年3月,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被石家庄市文物局批准为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柴墓位于兰陵故城东北5公里的刘堡子村,西距临徐公路500米。原有一高台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创新基金捐赠协议书样本
- 儿童乐园加盟合同
- 出售进口货车合同标准文本
- 分红写进合同样本
- 个人住房贷款担保合同样本
- 出租别墅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cod调试合同标准文本
- 别墅外墙石材合同标准文本
- 冷冻仓储租赁合同
- 出租厨房合同样本
- 产能分析报告模板及指标明细
- 沥青混凝土面板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针刀操作安全区带
- GA/T 922.2-2011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 GA/T 543.5-2012公安数据元(5)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证据法学李浩课件 第五章
- 考研考博-英语-北京建筑大学考试押题卷含答案详解3
- 爱莲说-王崧舟
- 光伏支架安装施工协议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